03.07 洛阳,唯一被称“中国”的千年古都,为何如此“低调”?

喳哩吱


提问是错的,最早的中国是西周京师丰镐。

首先,中国一词是周人创造的词汇。最初的意思是“中间的城”(国是城的意思,中是中间),现在能看到的文献里,殷商自称大邑商、天邑商等,但没有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指西周京师丰镐。

再说,雒邑是周成王五年命令周公营建的。如果雒邑指最早的中国,那就是说,在营建雒邑之前,西周没有京师,也就是没有中国?这怕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错误!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周烝哉”!这首诗告诉我们,文王在世时,镐京就是西周的京师,也就是中国。所以最早的中国是丰镐。


至乐无如读书


1,行政级别的局限,看看全国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杭州,不是首都就是副省级,再看看洛阳现在只是个普通地级市,行政级别过低导致资源的缺乏,如果是河南省会,或者计划单列市,副省级,自然就不一样了。2,文化宣传太单一,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旅游宣传还是四大样,千年不变,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没有充分挖掘出其他的旅游资源潜力。3,由于历史原因,洛阳地上文物保存较少,大多为地下文物或遗址。不像西安,北京保留着很多历史遗迹,所以不便于宣传包装。不直观。


三李生活圈


洛阳的“低调”与经济实力、政治地位有很大关系

洛阳作为千年古都,与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是不分上下的,1500多年的建都史的确非常辉煌。但这四大古都中,洛阳的经济实力最弱、也是唯一的地级市,因此即便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很难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再者,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口的吸引是第一位的,并不是历史文化,就像北上广深,可能有些历史文化还不如洛阳,但对外吸引力则是巨大的,如此想“低调“都不行。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该记住历史,但更应创造新的辉煌

记住历史,记住洛阳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承担着什么样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责任,能够站在前人的经验上以史为鉴更好的生活。但记住历史,不代表就是活在过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上的辉煌是前人创造的,只有此时才能我们能创造的。

因此,洛阳虽然“低调”,但我们并没有忘记和否认洛阳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在让洛阳古都焕发新生,争取在我们这一代达到新的辉煌。

总之,洛阳的“低调”与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很大关系,此时毕竟不是一千年前,洛阳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通俗的说不是洛阳落后了,而是相比之下,没有一些有实力的城市更先进了。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九朝古都洛阳的是仅次于西安和北京的第三大古都,西安累计建都史1100多年,北京建都史919年,洛阳建都史885年。


烈火柔魂ZL


洛阳人这个地方感觉仙风道骨的,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寻求超越更不如去寻求关怀。实力无需证明,就是洛阳这个城市最好的证明,13朝的那个古都的地位和位置就是这个地方,而且这个丝绸之路的东方的这个起点也是在这个地方的,而这个龙门的石窟也是在这个地方,那怎么没有一定的风头可言呢,我估计是现在的人们在说起这个古都的话,一般都知道洛阳是在行列的,而且却不会一下就想起来。

洛阳这个地方确实一直存在着没落

以前记得有人说,只能说这个洛阳的历史太久远了,所以才不能像安阳那样完美,又不能像这个南京这样的去做六朝和那个民国,所以这个洛阳,横跨了这个夏商周和这个汉魏的隋唐,确实是不好找的一个发力点吧。而且的话,不论是在这个政治的经济上。还是在这个因素上,又经过了大概有千年的历史,所以这个洛阳的城市注定是低调的城市。

而这个帝王的话,在这个定都洛阳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得更多的就是这个地理的位置和这个非军事的险要情况吧。而在这个漫长的民族历史中,能够使这个洛阳里面能够添加一份容纳的话。我觉得在佛教的这个发源地上,这个洛阳人的话。一定还有着更好地人生态度吧。

不能够比较的这个历史的厚度,和大家感叹盛世世界,在这个洛阳城市里人对城市的认同其实是一直都有的。这个他们是不用证明的,也不用太过的着急,,就现在这个样子,我感觉洛阳就有了一种不用说出去的实力、

所以在我们看到现在的洛阳和回想起以前的的古都的时候,我们真的就会就看到了这个中国含有底色文化历史和真是的沉淀时间。而且中庸和平和都属于处世上必定需要的特色,以及在现在人的饮食方面上的取向等等。这就是最真实的洛阳,这就是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地方。


品史知兴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那么洛阳为什么如此“低调”以至于沦落到三线城市呢?


①政治原因,

首先,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西迁至郑州市,在这之前,开封长期是河南省的省会。并且,在历史上,洛阳也曾短暂地做过河南省的省会。不过,最终的结果是郑州市成为河南的省会。对此,河南之所以选择郑州作为省会,而不是洛阳和开封,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就第一个原因来说,对于1950年前郑州,人口大约只有18万人,在人口、经济上都要比不上当时的开封、洛阳,但是,在地理位置上,郑州却要比洛阳和开封更具优势。


②地理位置

打开河南地图,一目了然。洛阳的西部的山区,而且洛阳位于豫西地域,这限制了洛阳的进一步展开。

③交通原因

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时候,那可真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啊,把好几个关口要道,想攻进来难,很难。可是慢慢的发展快了,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了上世纪中叶,已经飞机大炮登上战争舞台,所有人都知道交通的重要性,洛阳由于战争破坏受灾原因以及自身地理劣势(洛阳盆地),在建国之初洛阳交通非常不发达,这和郑州一对比,郑州两条铁路格外耀眼,京汉、陇海铁路交汇,这样洛阳相形见绌。



④历史原因

洛阳几千年的建都历史,其优厚的文化底蕴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但是也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俗话,外加古人大多提倡厚葬,遍地都是古墓啊。你说这省会建在了洛阳,以后得大力发展吧,一发展就要建造吧,估计没几锄头下去,就会刨出一座古墓……

处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古墓文物的保护,就不打算去打扰洛阳这座悠久的历史名城了,虽然现在的洛阳也没少被打扰。同时也限制了洛阳的发展!



⑤经济原因

冯小刚的《1942》大家都看了吧,当时河南闹饥荒,洛阳那边可没少受罪,甚至比其他区域更严重,树皮都吃了啊,惨绝人寰!所以建国初期考虑到洛阳这座城市已经面目全非经济有待发展,就没考虑洛阳。


即便如此,洛阳还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除了那些历史赋予这座城市的灵魂,还有当下洛阳蓬勃的自强发展也在敦促这座城市更好的展现给世界人民。如今,洛阳地铁1号线、2号线都在稳步施工中,预计2021年底,1号线将开始试运营,相信到时候,一定会为洛阳人民出行,以及外地游客旅游等都提供诸多便利。也会提高洛阳的影响力!感谢您的阅读!


小胜生活


西周占领洛邑后,开始建监狱,建劳教营,关压改造商朝遗属,在次之前没有任何计录是都城,荒蛮之地。洛阳在西周时期只有3个名字:“新邑”、“新邑雒”、“雒邑”,都是周人所起,洛阳从此发端;历史上从没有把“雒邑”叫“成周”之说,因为在西周时代,与“周”有关的地名不可能出现在关中之外,譬如“周原”“岐周”“宗周”“成周”等,如果生造为“有”,就一定是悖论。“成周”在西周指镐京或代指“西周王朝”是确凿无疑的![赞][赞][祈祷]

历史上定都洛阳的统一建国只有两个,东汉与西晋。无不给国家带来动荡与耻辱。建都洛阳的东汉的儿皇帝一大把。汉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都是十岁以下的儿皇帝。宦官干政,黄巾起义,分裂三国。西晋建都洛阳不思进取,只能闹内讧。制造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灾星。其后十年,宦官弄权,愈斗愈烈。朝政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加上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兼并土地和连年天灾,使平民百姓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八王混战军民死伤数十万。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曾经繁华的京都洛阳已是满身苍痍。战争以及相伴而来的天灾,迫使人民大规模流亡。原有的社会秩序在动荡中解体。流民众多,盗贼群起,而州郡缺乏军队和武器。无法控制局面。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发。奔突于社会矛盾地壳下的岩桨找到了发泄不满的突破口。公元299年在益州暴发了大规模流民反抗。八王之乱进入尾声的时候。流民领袖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称帝,统一的西晋王朝开始分裂。西晋的内乱,给晋朝境内的诸多游牧民族武装以可称之机,他们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率先发难的是匈奴贵族刘渊。身为贵族的刘渊,长期居住在汉族政治文化中心,孰读史书,兵书,儒家精典。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八王之乱中刘渊趁机逃离洛阳,跑到左国城,五部匈奴共同推举他为大单于。公元304年刘渊建立汉国。从刘渊开始百余年间,生活在西部,北部和东北部的游牧民族,匈奴,鲜俾,揭,羌,氏。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于中原王朝对持。这就是后人说的五胡乱华。造成了中华民族百年的灾难,五胡乱华进入中原后杀中原汉族人民及乎百分之七十。当时河南十室九空。生灵涂炭,汉族人流离失所,党时汉人从2400万减少至400万,造成了汉族人在中原及乎灭绝,这是历史上华夏民族最黑暗的300年时期。汉族在中原已经不存在了,横行在中原大地上的都是五胡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使中华民族文明道退了300百多年。历史再一次证明,任何朝代与洛阳有瓜葛的立马衰败,灭亡,分裂。在西安建都的(周、秦、汉、隋、唐)都非常精彩,为华夏民族后来的形成有肇起作用,西周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开端。


白石61


洛阳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誉称牡丹花都,十三朝古都,神都,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市。地域名人:太康、甲康、孔甲、帝皋等,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唐朝定都为神都,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现有人口654万。2018年经济GDP:3145亿元人民币。

洛阳市为九州腹地,为中国第二交接带和第三交接带之间,洛阳市丘陵交错,平原占地只有13.8%,山地面积为45%,丘陵面积为40%左右。

洛阳是个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中国各地。中华民国初期发生灾荒,当时洛阳的人口大幅减少,许多人逃往临近的省份(如陕西,山东,湖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起“支援国家建设运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东北、上海,江苏等地迁入洛阳,这些人及其后裔在洛阳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洛阳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旱灾的地方,早在夏朝,每年都会有蝗灾和旱灾,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明朝崇祯大旱指发生在1637~1643年间的一场特大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虽然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但是旱灾的中区区域却在河南,而且旱灾长达7年之久,由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明末频繁不断的农名起义也和旱灾有关。明朝崇祯大旱指发生在1637~1643年间的一场特大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虽然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但是旱灾的中区区域却在河南,而且旱灾长达7年之久,由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明末频繁不断的农名起义也和旱灾有关。其中洛阳受灾最为严重,导致洛阳以前的光辉不复存在。民国:最为著名的1942年大饥荒、大旱灾。1942年旱灾 300W人死亡 旱灾之后蝗灾,庄稼全无,豫东、以及豫中偏南 驻马店 西平等更加严重。300W也是预估出来,饿死的人口相当于蒙古国的人口(2015年世界人口排行统计人数3041142人),差不多饿死一个小型国家。洛阳市从历史到今天有七次人口大规模迁徙,到民国时期经济发展更是十分落后,新中国建国之时,国家发展重心都在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发展不是很均衡,再加上洛阳市经常发生天灾人祸,经济一直低迷,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慢慢恢复,到2018年年底,也仅仅只有3100亿元人民币,还没有达到一个正常地级市的标准,但是洛阳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平均为8.8%,在民生发展,和基础设施,也走在中列。

现在大陆正在搞西部大开发,洛阳也是受惠之一,我相信洛阳一定会慢慢好起来,中国也会好起来,说的不好,谢谢您的阅读。


筷手少阿奇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洛阳确实是河南乃至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

在我国的周秦汉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早、中古时期,关中盆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出名的京畿之地,而洛阳因为与关中自然地理方面的联系,成为关中向东扩张的第一站,因此也成为长安之外,天然的“副都”。

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中国这个词,就是说的洛阳。

这个“宅兹中国”中的“中国”,说的不是现在的中国的意思,而是“国中”的意思。

秦朝短祚,汉朝大一统时间比较长,就有了东汉西汉两个阶段,而东汉就是定都洛阳。

隋朝同样短命,而到了强盛繁荣的唐朝,洛阳又是成了长安之外,一个重要的“神都”。

历史上的洛阳,随着北方民族的入侵,和黄河流域历史地位的下降,尤其是南方稻作区的崛起,而逐渐没落,这也是大部分北方地区的历史命运。不仅洛阳低调,之后的开封同样低调,而河南境内比洛阳开封更早的古都郑州,同样是少了很多古意。

古意的缺乏,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时间长了,文物古迹多消逝。郑州就是这个情况。

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好,所以就没有太多保护开发文物古迹的经济基础。

不过像洛阳、开封这些古都,包括西安,虽然低调,但还是很好的宜居之地。古人看好的地方,至少在气候和地理各方面,都是不错的。


更多历史类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