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看了小說知道大致劇情的讀者為什麼還會去追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劇?

一苑花開


任何改編都不是對原著的全盤挪用,而必然會有所取捨、改動,並且加入改編者自己的表達意圖。瞭解小說的讀者往往更有慾望去探究影視是如何對作品進行的改編,探究導演和編劇的理解與表達跟小說作者甚至作為讀者的自己有哪些不同。越是熟悉原著、喜歡原著的人,這種探究欲就會越強烈,因為他在頭腦之中已有預設,其觀影體驗比不了解原著的人多了一道比對過程。

小說和影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載體。小說是文字藝術,其所有的敘述和描寫最終都靠讀者的想象得以實現,俗一點說就是“腦補”。影視則是視聽藝術,一切都靠實際的表演、畫面和音效來完成。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文學的特質決定的,但當這一千個讀者在銀幕上觀看哈姆雷特時,哈姆雷特就只有演員扮演的那一個了。影視的呈現與之前腦海中的想象是吻合還是完全不同,又或者小說裡非現實的一面會被影視以怎樣的方式落實,都滿足了一種變現欲,成就了普通觀影之外的另一種樂趣。

這些心理結構,不僅促使著看過小說的讀者去看改編的影視劇,也會誘使一部分看完影視劇的觀眾去閱讀原著小說。

此外,影視化有其獨特魅力。一部影視劇不是隻有情節,還有諸如表演、配樂、攝影、佈景、剪輯等等要素,每一環都是藝術,都是值得欣賞的。看過小說的讀者熟悉的僅僅是劇情而已,在其他方面同樣是一個全新的觀眾,對劇情的瞭解並不妨礙對影視作品的欣賞。


徐鵬遠


因為視聽語言和文字語言,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對於一個血肉豐滿的想象世界來說,越喜歡它,當然是越希望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感知它、豐富它。劇情是重要的部分,但是卻不是全部,對於優秀的作品來說,人物由不同演員會詮釋出什麼風格,影像由不同導演會呈現出什麼氣質,都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更進一步,對於很多翻拍了很多遍的經典作品而言,在不同的時代,對劇情會有不同的側重、剪輯、解讀,這種剪裁的方式,正是體現了不同的時代精神,也正是人們希望看到的部分。

舉個例子,《紅樓夢》的小說情節,基本是家喻戶曉,但是每次《紅樓夢》影視化,還是會引發公眾的關注。大家關注的點集中在誰來演繹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這些經典人物形象,如何呈現桃源仙境的富貴之園大觀園,如何表達封建王朝大家族在窮奢極欲中暗藏危機、行將就木的暗潮湧動。簡而言之,在小說中,總有超出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部分,而大家希望看到這些部分如何以影視這種形式更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或者說,這就是廣義上的“視覺奇觀”。

再比如《安娜·卡列尼娜》,被不同國家翻拍過18次,每次也都引人關注,在小說誕生之初,這部作品是歌頌安娜·卡列尼娜勇敢追求自由與愛情,反抗丈夫卡列寧帶來的封建迂腐的家庭生活。但是在2012年的改編電影中,安娜和情人沃倫斯基,卻恰似一對出軌的姦夫淫婦,卡列寧反而成了無辜的受害者。1877年小說誕生時,生產元素從封建主義固化走向資本主義自由流通,而2012年資本主義面臨困局,社會重新轉為維護傳統核心家庭關係。時代氣息正是在與小說不同年代的影視改編中體現。


薛暖暖


就想知道字裡行間的想象,和由導演拍出來的畫面是否貼合。

因為喜歡某部小說,爛熟於心,所以才會去看相關的電視劇。

當然,這本小說要看是到了誰手裡了。

譬如孔笙,我摩拳擦掌準備看,或者二刷。譬如某雷劇導演,劇集多半是殘了,辣眼睛。


回味老電影


知道劇情是大家思想裡面存在的東西,追改編的影視劇是想肉眼看到劇情是怎樣呈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