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自打2020年一月開始實行調價方案後,長春的街頭隨處可見閃著紅色空車牌的出租車,價格提高後,打車的人目測至少減少了50%,在上下班的早晚高峰,也不再是一車難求的情況了。而更為雪上加霜的是,臨近新年又爆發了新冠肺炎病毒,出租車更是由原來客搶車變成了多臺出租車搶一個乘客的情況了。疫情只是暫時的,它並不是讓老百姓不願打車的主要因素,為什麼人們都不打車了,都有哪些因素我們一起來聊聊。


因素一,一次性調價過高。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和通脹都在上升,而長春出租車的價格多年未漲,本次調價原本是為了出租車更健康的發展而採取的保護措施,但卻事與願違,調價導致出租車收入並沒有大幅提升,相反由小幅度的下降。我們分析一下本次調價的內容:

1.基礎里程價。基礎里程為2.5公里,基礎里程價8元(夜間22點至次日早4點為9元)。取消每車次1元的燃油附加費。

2.基本運價。基礎里程後,基本運價為2.2元/公里,按實際行駛里程計費,每100米計價器增加0.22元。

3.空駛費計費距離和標準。行駛距離在15公里(不含)~30公里加收50%空駛費,行駛距離超過30公里後加收75%空駛費。

4.低速等候計費。時速低於12公里/小時開始累計低速等候費,0.4元/分鐘。

B級出租汽車(如紅旗H5):基礎里程運價和基本運價上浮50%;C級出租汽車(紅旗H7):基礎里程運價和基本運價上浮100%。

6. 計價器累計里程費和低速等候費,四捨五入後以整元計費。

7.單程(打車往返視為兩個單程)過路過橋費由乘客負擔。

通過問詢以打車方式通勤的乘客獲悉,按照原有打車同樣公里數和線路的情況下,打車費由原10元的路費,提高到調價後接近15元,漲幅約50%,長春的交通擁堵情況日益嚴峻,如計算空駛,很有可能達到100%。如此高昂漲幅,大多數老百姓很難接受;打個比方,原來以出租車作為通勤工具的A同學,每天上下班各10元,每月600元左右的車費成本變為900-1200元的車費成本;這樣高昂的通勤成本想必大多數人會精打細算一下,如何出行才能更合理,更省錢,所以一定會減少不必要的打車出行,此為造成打車人數減少的因素之一。


因素二,出行交通更加多元化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隨著網約車加入公共交通隊伍以來,直接對出租車隊伍產生了風暴打擊。至少分走了三分之一乃至更高的乘客資源,這也導致原本以出租車作為出行工具的乘客人數大幅度減少;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輕軌、地鐵一、二號線的開通,五、六號線已開始建設,長春又增加了一隊強有力的公共交通生力軍。軌道交通的快捷、不堵車、安全,相對經濟實惠等因素,被絕大多數上班族所青睞。地鐵的開通對出租車行業又一次產生了暴擊。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也在長春落了戶,由於北方的天氣氣候,夏季的時候,共享單車成為了大多數人們短途首選的出行工具;而共享汽車也或多或少的吸引了一部分喜愛開車而又暫時沒有買車的人群;這部分雖說影響不算大,但也不可小覷,隨著投放量的增加和人們的接受程度,使用的人群在逐漸的擴大,這也會對出租車行業造成不小的衝擊。

多元化的交通工具,讓出租車不再是除去公共汽車以外的唯一選擇,人們會選擇更豐富的出行方式,打車人數降低也在意料之中了。


因素三、出租車服務質量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圖片來自長春市交通運輸局


從長春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二、三季度通報瞭解到(節選):

2019年二、三季度出租車有效投訴總量7805件,月均投訴1300.83件。

會議還通報了排名前五位的違法違規行為,分別是拒載2534件,佔總量32.47%;繞路2524件,佔總量32.34%;中斷服務1427件,佔總量18.28%;索要高價532件,佔總量6.82%;錶快225件,佔總量 2.88%。

從中可以看到月均投訴達到了1300.83件,而長春的出租車保有量在15000多臺,月投訴量達到了將近10%的比例,每十臺車就有一臺是被投訴的,而且是有效投訴,這個數字說明了什麼,服務質量真的太差了,導致老百姓對出租車產生了牴觸情緒,不僅得不到快樂的消費體驗,還有非常高的幾率被拒載、被繞路、拼車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不到非逼不得已,大多數人很少會選擇出租車出行,這也是打車客量少的一大主要因素。


長春出租車寒冬來臨,乘客為什麼不打車了?如何才能破局?


從上面三個因素來看,除去外來競爭因素二外,主要還是在提升服務質量上。如何破局,服務質量是關鍵問題,不重視解決,那出租車勢必會被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漲價,不是單純為了提升利潤,更應該提升質量。同一個物件,花五元買過,再讓你花十元買你一定很不滿;但如果給這個物件加上一個新的用途和功能,花十元,你心裡是否會舒服很多?所以我們出租車隊伍中人應該重新樹立新的形象,從服務上下功夫,讓消費與提供的服務等價,讓乘客願意首選出租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或備用交通工具;

著裝、談吐舉止、行車規範、車內舒適度都是需要提高到相稱的標準,被老百姓吐槽的繞路、拒載、車內打電話玩手機、索要高價、拼車等等舊疾,一定要杜絕,並且加大力度重罰,對害群之馬堅決肅清出租車隊伍,對司機定期考核上崗,建立乘客評分機制等等,只有提升了服務,讓乘客消費體驗提升,才能讓出租車這個行業長久健康的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