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閒錢理財超短債,貨基之上加點“甜”

在銀行理財打破剛兌、貨幣基金收益持續走低的背景下,理財圈迎來個"新物種",據說是餘額寶的"姊妹"。我仔細研究了下,發現這次支付寶上線的其實是4只主打"貨基增強"主題的基金組合,大頭配貨基,其他配了債券或短債基金。這一組合剛一上市便引發熱議,頻頻刷屏。

閒錢理財超短債,貨基之上加點“甜”

為何投資者對這種"貨幣增強"類的產品情有獨鍾?還是看中了其"魚和熊掌得兼"的特性。對於想要打理閒錢的用戶來說,理想境界莫過於想在滿足流動性需求的前提下,儘量追求超額收益。這類"貨幣增強型"FOF整體上還是屬於貨幣基金的屬性,但是在債券層面上有所增強,因此收益整體比貨基偏高,但流動性相差不大。

短債基金:貨幣增強版債基

實際上,"貨幣增強"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06年4月嘉實基金就成立了國內首隻超短債基金——嘉實超短債基金(070009)。它的投資策略就是在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策略基礎上的增強型投資策略。一方面,將基金的大部分資產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保持基金資產的高流動性,同時提供穩定的收益;另一方面,通過價值挖掘,將一小部分資產投資於收益率較高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為基金資產提供超額收益。

雖然名叫超短債,但這隻基金合同中規定的債券組合久期在0.5-1年之間,所以這隻基金屬於短債基金。短債基金是一類特殊的純債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較短期限的債券及貨幣市場資產,風險收益特徵介於貨幣基金與普通純債型基金之間,主打"貨幣增強"或"理財替代"的產品定位。簡而言之,既有貨幣基金的靈活性,另外收益又得到了增強。

從實戰表現看,短債基金也展現出一定的增強版現金管理工具的收益優勢。2018年嘉實超短債收益率5.24%,而貨幣基金當年平均收益是2.98%,整整多了2.26%。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15日,嘉實超短債自2006年成立以來年年正收益,已累計分紅130次,分紅總額超11億元。

理財新趨勢:貨基之上,優選短債

很多人最初選擇餘額寶、現金寶等寶類貨基,看中的是其隨時取現還能坐享收益的便捷性。但過去兩年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正在持續下滑,目前七日年化在2.5%左右,快速取現也受到政策限制。

像餘額寶有2小時快速到賬功能,但每日限額1萬元,超過部分也得T+1;而超短債基金一般是T+1。嘉實超短債最快可以實現T+1日資金贖回到賬;且申購不收費,持有超7日後贖回不收取贖回費,尋求"貨幣增強"效果的投資者紛紛轉戰超短債,其規模持續擴容。

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規模增長呈現此消彼長態勢。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短期純債型金規模已達到

1497.07億元,而去年同期該類型基金規模僅為428.80億元,一年間規模增長249.13%,其中嘉實超短債從去年中的9.06億元飆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53.93億元,一年間規模增幅近16倍;基金份額持有人已達956525戶,持有人數量增長近18倍。與此同時,傳統貨幣型基金則從去年中的77848.15億元降至今年同期的72702.63億元,規模降幅為6.61%。

閒錢理財超短債,貨基之上加點“甜”

作為純債基金的細分品種,短債基金的走紅也表明以貨幣基金為代表的現金管理市場進入細分化競爭階段,傳統貨幣基金仍然是小額賬戶現金管理首選,與此同時選擇貨幣增強的超短債產品來補充替代也成為一種趨勢。

展望後市,業界普遍認為,債券市場仍然面臨較好的基本面和政策面環境,具備配置價值。在貨幣政策偏寬鬆、整體風險偏好收緊的大背景下,中短債基金或是理財投資的較優選擇。對於有閒置資金管理需求的小夥伴來說,不妨在資產配置籃子中適當增配流動與收益兼備的超短債裝備,來完成理財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