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前作:


蒙古帝國在亞洲的統治很短暫,各地民族紛紛復國,蒙古統治者也逐漸與當地融合,構成了現代國家的基本格局。西方文明異軍突起後,亞洲帝國逐漸有心無力,日趨沒落,這也意味著亞洲古代史的結束和近代史的開端。


一、蒙古汗國的崩盤

處於中心的察合臺汗國最先崩盤,1321年分裂為東西兩個國家,西察合臺汗國在1369年被帖木兒滅掉,東察合臺汗國存在時間較長,它對新疆的伊斯蘭化和哈薩克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直到1514年才被葉爾羌汗國取代,葉爾羌在1680年又被準噶爾滅掉了。後面會再說這些。

緊隨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在1335年就衰落瓦解了,後來被帖木兒收拾殘局,然後是元朝被朱元璋在1368年做掉。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莫斯科公國是他們最忠心的朋友(也就是“俄奸”),1396年被帖木兒攻破首都後一蹶不振,分裂成好幾個汗國,比較有名的就是死磕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汗國,後來都被莫斯科公國給收拾了。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二、文明國家的復興

蒙古帝國相繼滅亡,原有的文明族群紛紛復國,亞洲逐漸穩定,但已經沒有了唐朝和阿拉伯帝國那樣的大一統氣概。猶如失戀的男人一樣,他們獨自彌合創傷,沒有了志在四方的豪氣。

1、帖木兒家族和成吉思汗家族的纏鬥

帖木兒是察合臺汗國的駙馬,是突厥人,他的後裔是突厥和蒙古的混血。帖木兒做夢都想成為成吉思汗,恢復蒙古帝國的大一統偉業。

他首先要結束蒙古汗國的各自為政。1369年他取代西察合臺汗國自立為王,這個時候朱元璋的明朝剛剛建立。然後滅掉伊爾汗國,洗劫金帳汗國的首都薩萊,間接幫助了莫斯科公國的統一大業,還降伏了東察合臺汗國。蒙古四大汗國,元朝之外另外三個,都被他蹂躪了一遍。

他還進攻曾經打敗蒙古西征大軍的馬穆魯克王朝,佔領敘利亞。在

安卡拉戰役幾乎滅掉擴張中的奧斯曼帝國,打下蒙古西征的漏網之魚——土耳其。攻佔被蒙古帝國嫌棄的北印度。

無一敗績,打遍天下,一個新的蒙古帝國冉冉升起。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打遍西亞、中亞和南亞,東亞便成為他的下一個目標。1404年,誓要征服世界的帖木兒決定率領20萬大軍東征明朝,複製蒙古在東亞的統治。結果在離新疆邊境300公里左右的地方病死,一場巔峰對決未能上演。當時的明朝是永樂大帝朱棣時期,處於永樂盛世的前夜,軍隊百萬,僅西北邊線就有15萬大軍,從朱棣遠征北元的戰績來看,帖木兒即使如願到達明朝,也難以取勝。

明朝的統一,使得帖木兒已經不具備成吉思汗當時的有利國際環境。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帖木兒死後,帝國迅速衰退,完全退出西亞,只保留了中亞河中地區這一根據地。巧合的是,金帳汗國也同時分裂了,蒙古黃金家族便趁機在中亞北部相繼建立烏茲別克汗國和哈薩克汗國。然後就上演了成吉思汗後裔與帖木兒後裔的龍爭虎鬥

先是1507年烏茲別克汗國南下滅掉帖木兒帝國,並徹底粉粹了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的復國夢,迫使巴布爾轉向印度發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巴布爾在印度如魚得水,最終統一印度,還反過來打擊烏茲別克汗國,這就是印度最偉大的王朝——莫臥兒帝國。

但帖木兒家族在中亞的表演並沒有結束。在巴布爾支持下,他的表弟賽依德在1514年取代東察合臺汗國,在南疆建立葉爾羌汗國,一直維持到了1680年。

而烏茲別克汗國六親不認、大殺四方,東西南北四面開戰,但始終差一口氣,因莫臥兒帝國和薩菲王朝的壓制而衝不出中亞,最終在16世紀末皇族絕嗣,汗位轉手另一個黃金家族——札尼家族,這就是布哈拉汗國。布哈拉汗國接受現實,不再擴張,專心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棄武從文,潛心研究伊斯蘭文化和波斯文化。

哈薩克汗國則渾水摸魚,在中亞各國面前是好好先生,卻趁金帳汗國分裂後與沙俄交戰之際,向東蠶食原金帳汗國領土,到達裡海。花剌子模也成功復國,叫做希瓦汗國。

自此,中亞形成哈薩克、布哈拉和希瓦三個汗國的鼎立形勢,直到最後被沙俄一鍋端。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2、西亞和東亞重新統一

帖木兒帝國衰退後,東亞和西亞發生了很大變化。

東亞已經有了明朝,蒙古人被攆回蒙古高原,分裂成韃靼和瓦剌(也叫衛拉特)

由於靠近北京,明初狠揍韃靼,瓦剌趁機坐大,一度南下跟明朝幹仗,發生了一起悲劇——土木堡之變。辛虧于謙力挽狂瀾,才使得北宋悲劇未能再現。

瓦剌後來內訌,逐步遷到阿爾泰山,分裂成四部(後面會再說)。殘留的韃靼建立喀爾喀汗國,外蒙古的前身。後來全部被清朝一鍋端。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由於宋朝的恥辱外交和元朝的滅國慘劇,明朝揹負了沉重的思想負擔,遂奉行閉關鎖國,成為一個較為純粹的漢人政權,對西域和中亞置之不理。它的對外重心是防範北方的遊牧民族,為此修築了明長城和北邊九鎮,打造從遼寧到甘肅的鐵通防線。最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和文化上,開啟了中國的封閉之風。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門前雪,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安全感,中斷了唐宋的開明,當西歐開始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明朝還在研究八股文,張居正還在費盡心思地考慮怎樣多收點農業稅,對商業一字不提。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接下來,我們主要說說西亞。

奧斯曼人(土耳其人)是原來的塞爾柱帝國所屬羅姆蘇丹國下屬的一個小型突厥部族。關於他們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們是塞爾柱突厥人的後裔,一種認為他們是受塞爾柱壓迫而被迫西遷的突厥化亞美尼亞人。現代土耳其人普遍認同前一種說法,但DNA檢驗支持後一種說法,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近代發生的亞美尼亞大屠殺就是手足相殘了。

羅姆蘇丹國被蒙古大軍滅亡後,奧斯曼人開始欺負拜占庭帝國。這個時候的拜占庭,已經被塞爾柱帝國和羅姆蘇丹國猛揍過,再加上十字軍的劫掠,基本上殘廢了。奧斯曼人在巴爾幹半島戰鬥力爆表、大殺四方,連續擊敗東歐聯軍和十字軍。

眼看著拜占庭要完蛋,不料帖木兒帝國異軍突起,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打得奧斯曼元氣大傷,拜占庭得以倖存。帖木兒帝國曇花一現,奧斯曼再度崛起,1453年以8萬大軍攻克君士坦丁堡,

千年老妖拜占庭終於斷氣

而這個時候的伊朗高原呢,帖木兒去世留下的權力真空,被土庫曼人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填補了。土庫曼人是白種印歐系與黃種阿爾泰系的混血,住在中亞的裡海北岸,是塞爾柱突厥人的鄰居與近親。他們跟隨塞爾柱西征和帖木兒西征,逐漸壯大並佔據亞美尼亞,白羊和黑羊就是其中的兩個部落。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白羊與黑羊雖說是兄弟,卻是爭奪地盤的死對頭。1468年黑羊王朝在帖木兒帝國和白羊王朝的夾擊下滅亡。此時帖木兒帝國早已衰退,白羊王朝便成為伊朗霸主。但他們打不過奧斯曼,最後被波斯人的薩菲王朝(也叫薩法維王朝)撿了個便宜。白羊與黑羊都成了炮灰。

白羊、黑羊和薩菲的龍興之地都是阿塞拜疆,大不里士成為他們以及之前伊爾汗國的首都。因此,伊朗與阿塞拜疆文化緊密,關係融洽,直到現在伊朗人一直稱阿塞拜疆是“伊朗北部”,伊朗人有1/4是阿塞拜疆人,但兩國從沒鬧過民族糾紛,伊朗是出了名的封閉保守,但是對阿塞拜疆的大門一直是敞開的,而且兩國都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要是哪天伊朗與阿塞拜疆合併,也不足為怪。

奧斯曼帝國在1517年滅掉馬穆魯克王朝後,亞洲的地中國海沿岸悉歸奧斯曼帝國。西亞便形成了奧斯曼帝國與薩菲帝國的兩強並立,並對兩河流域展開激烈爭奪,再現了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相爭局面。

隨著莫臥兒帝國統一印度,亞洲大陸一字排開,形成了三大伊斯蘭帝國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再加上中亞的三個伊斯蘭王朝: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還有一個南疆的葉兒羌汗國。

西亞、中亞和南亞都被伊斯蘭教俘獲,大東亞區域成為唯一“法外之地”。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三、帝國的最後榮光

崇禎皇帝的自縊身亡,宣告明朝的滅亡。此時的西歐已經完成了在美洲和大洋洲的殖民擴張,正在進行三十年戰爭,處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夜。

1、清朝大一統與蒙古餘輝

蒙古一蹶不振,曾被蒙古壓迫的東北女真再度崛起,入主中原建立清朝。相比金朝,明末的女真更加漢化

但清朝在統一過程中碰到了釘子戶——準噶爾汗國。

瓦剌汗國出現一位牛人,叫噶爾丹,試圖恢復成吉思汗霸業,噶爾丹是準噶爾部的首領,便取代瓦剌,在1676年建立準噶爾汗國。現在的地名準噶爾盆地,就來源於此。

這一下子壞了規矩,導致瓦剌分裂成四大部

: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後面三個部落自然被排擠。和碩特攻佔西藏,從此確立了格魯派的統治地位;杜爾伯特被準噶爾驅趕,臣服於清朝,現居於外蒙古西北邊境;土爾扈特西遷南俄草原。

準噶爾汗國野心勃勃,立馬揮師南疆,滅掉中國境內最後一個伊斯蘭政權——葉爾羌汗國,佔領新疆全境;同時用兵喀爾喀和哈薩克汗國,大有佔領蒙古高原、威懾中亞之勢。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喀爾喀向康熙求救,康熙二話不說,率領20萬大軍,集齊火炮,大敗噶爾丹的3萬騎兵。給予噶爾丹致命一擊的是,老家發生了叛亂,走投無路下,1697年噶爾丹服毒自殺。但是,這只是開端,準噶爾的問題遠沒結束。

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父子二人,繼承了先祖遺志,繼續以不斷擴張為畢生事業。1717年,準噶爾汗國攻滅青藏高原的和碩特汗國,但是他們並沒有hold住,很快就被康熙趕出了西藏。康熙還專門寫了平定西藏記,碑文就在布達拉宮前。

雍正的武功就差點,吃了一次敗仗,直到1745年,準噶爾同時爆發內亂與瘟疫,乾隆瞅準時機,一舉殲滅。前後八十年,終於平定準噶爾,自唐朝以後,西域終於再次回到中國懷抱,乾隆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故土新歸”之意,注意,不是新的疆土的意思。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東亞統一、火炮裝備,使得準噶爾汗國的宏圖偉業註定是黃粱一夢。


在這個過程中,清朝最擔心的就是準噶爾與沙俄的聯合。這就是清朝明明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壓倒性勝利、卻依然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樣一個失地條約的原因所在。後來還儘量滿足沙俄的貿易要求,開放一部分邊境。就是因為怕把毛子惹急了,給自己招來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

剛滅掉準噶爾汗國,南疆又爆發了大小和卓之亂。和卓是穆斯林對有威望的人的尊稱,大小和卓是當時維吾爾族的兩個首領兄弟,是葉爾羌汗國的遺族。他兩本來被準噶爾汗國囚禁著,清朝平定準噶爾後就把他們放出來了。結果是放虎歸山,這兩兄弟恩將仇報,居然反清自立,然後被乾隆一頓狂揍,兩兄弟被擒殺。

自此,清朝在新疆的統治完全確立。順帶著,將伊斯蘭勢力趕出了新疆。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統一全國後,還發生了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1771年,西遷至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不堪沙俄的壓迫,決定東歸。最終歷時半年,在傷亡過半的代價下回到新疆。沙俄還不罷休,以武力威脅清朝交出土爾扈特,自然被乾隆嚴詞拒絕。

留在俄羅斯的另一部分土爾扈特人居住在現今俄羅斯境內的卡爾梅克共和國。他們是目前歐洲唯一以(藏傳)佛教為主流宗教的區域。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2、帝國殘陽

在19世紀西方大舉入侵前,清朝和奧斯曼帝國維持著封建帝國的最後尊嚴。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1745年清朝吞併準噶爾後,解除了哈薩克汗國來自準噶爾的威脅,而哈薩克在之前準噶爾的打擊下已經衰落,內部分成了大中小玉茲三個割據政權,全部歸附清朝。

唐朝之後,時隔一千年,中國終於再次染指中亞

但是這個時候,實行西化改革的沙俄也氣勢洶洶殺到中亞,兩個巨人是沒法在這和諧共存了。各種較勁後,中玉茲和小玉茲歸了沙俄,大玉茲歸了清朝。所以,清朝版圖延伸至巴爾喀什湖,是有依據的。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1683年圍攻維也納失敗後,奧斯曼帝國便由擴張轉向收縮。但帝國還有一口氣在,直到19世紀初還維持著龐大疆土。儘管在俄土戰爭中屢屢失利,但依舊不服輸,多次主動出擊,以圖收復失地,甚至還與哈薩克汗國取得聯繫,希望夾擊沙俄。

還進行了西化的軍事改革,比清朝洋務運動早了150多年。

心中的那股傲氣始終存在著。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伊朗則出現了一位牛人——納迪爾沙,他是奴隸出身,依靠戰功積累了較大聲望,在1736年取代薩非王朝的傀儡皇帝,建立阿夫沙爾王朝。與中國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比較像。

他一上臺,就做出驚人之舉——征服印度。1739年他洗劫了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帶回來的財富可以讓他三年不徵稅,莫臥兒則一蹶不振。戰利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孔雀寶座,這件號稱是世界上最奢華的王座,成了伊朗帝王的“椅子”,如今藏在德黑蘭的地下珍寶館,是鎮館之寶。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印度滿足不了他的胃口,立刻推出一系列軍事征服。吞併布哈拉汗國和花拉子模;籌建海軍,攻佔阿拉伯半島的巴林和阿曼;最後攻擊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爾,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決定性勝利。令人瞠目結舌的勝利,波斯帝國的疆域達到鼎盛。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伊朗撐不起他的野心,連年征戰掏空國庫,晚年的納迪爾沙實行暴政,最終被刺殺,帝國盛極而衰。最後被突厥愷加部落終結,在1796年建立了愷加王朝。這一年乾隆皇帝剛剛退位。

納迪爾沙的出現,就像是波斯帝國的迴光返照,光彩奪目,轉瞬即逝。

殘陽似血 落日餘暉——蒙古之後,亞洲帝國的復甦與沒落


中亞還是老樣子,三個汗國並存。唯一的變化是布哈拉汗國分裂了,費爾幹納盆地成了獨立的浩罕汗國,這個浩罕汗國,後來趁清朝陝甘回民暴亂之際,入侵新疆,這就是阿古柏之亂,後來由左宗棠鎮壓了下去,維持了亞洲老牌帝國的最後一絲顏面。加入到阿古柏的陝甘回民則西遷中亞,這就是“東干人”。

以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和巴爾幹獨立為標誌,亞洲的殖民時代洶湧而至。中國自不必多說,中亞全部淪為沙俄附庸,伊朗被沙俄和英國瓜分,奧斯曼最慘,喪失90%領土,僅剩下土耳其,印度全境被英國瘋狂吸血。一個時代徹底結束。人類則在工業革命的驅使下,更加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

小結

從亞洲來看,歷史就是本土文明不斷融合外來遊牧文明的更新過程,文明更新後,經過一番消化,此時一般是對抗和分裂,之後繼續融合外來文明,從而不斷擴張文明的內涵和輻射,其主導力量有時是本土族群,有時是外來族群。所以,近代所謂的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和波斯文明等等,早已不同於古代的原生文明,同樣,近代所謂的中國人、伊朗人、蒙古人等等,只是一個名稱上的稱謂,其實質相比古人早已面目全非。

如果有人搞什麼原教旨主義、泛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都是政客別有用心的把戲,與歷史潮流違背,沒什麼前途。

從文明融合的角度看待西方文明的強勢。將時間拉長到2000年,西歐在1500年間都是默默無聞的群眾演員,風水輪流轉,16世紀之後突然崛起為暴發戶,對於亞洲而言,這實際上是一個被迫的文明融合契機。而事實上,幾乎每一次文明融合都不是主動的,基本都是征服帶來的。從歷史看未來,接受現實,主動擁抱文明融合的歷史進程,才是長久之計。一味排外、全盤照搬都是文化斷層的先兆。

END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專注於宏觀敘事的大歷史,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拿破崙小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