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政治制度,压制中国700年,被黄巢从肉体上终结

门阀士族政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政治制度,起源于东汉末期九品中正制度,鼎盛于两晋南北朝,衰落始于隋,最终在唐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历时700年。它利用推举官员的机会,把家族子弟全部提拔,进而提高家族政治、经济势力,血缘是唯一衡量标准而非能力、品德。门阀士族制度虽然在约束皇权方面有正面意义,但更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发展全方位的垄断,压制了中国历史发展数百年。门阀政治占统治地位的朝代,无一不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为衰弱的王朝,尤其是造成了五胡乱华的惨祸,在唐朝之后被后世统治者彻底抛弃。

1、门阀士族是天生的皇位篡夺者,得位不正,丢的也快,是为动乱之源。

魏晋为代表,掌握国家控制性权力的门阀大族,在无外敌威胁的前提下篡夺皇位是一种天然行为,曹氏掌汉权,司马氏统治曹魏,曹操和司马懿身为前朝高官不便直接篡位,而他们的儿子孙子可没这种觉悟,尧舜禅让之风再起。其他门阀力量不足,维持对新皇帝的效忠,一旦新皇帝家族势力衰弱,再取而代之。如果曹操、司马懿不是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以他们的智慧定然会想出类似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所以二人在世虽无篡逆行为,但心里想当皇帝已经想疯了。

曹魏仅仅存在了53年,两晋也仅存在了154年,初代皇帝曹丕、司马炎都非惊才绝艳的人物,客观说能力比杨广差远了,是标准的官二代,在施政方面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司马炎还傻乎乎的恢复了分封制度,造成了八王之乱;加上得位不正,未经血火轻易得到皇位,反对势力得以存活,因此在统治阶层支持率不高、统治基础相对薄弱,比随李世民征战天下数年的天策府旧将的忠诚程度差远了;延续执行的九品中正制度继续垄断官员选拔渠道,而门阀士族已经腐朽到了相当的程度,所谓魏晋风骨简直是个笑话。五胡乱华、南北朝大分裂的连年动乱源起于此。

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政治制度,压制中国700年,被黄巢从肉体上终结

司马炎

2、门阀士族是腐朽的统治者,唯有连年战乱寒门庶族才有出头机会。

门当户对的门阀士族内部通婚,就像欧洲王室联姻,亲戚套着亲戚,各种遗传病完美流传。加上二代们抽冰吸毒,连马都骑不了,更别说带兵打仗。二代们不腐朽,哪有平头老百姓出头的机会?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给了出身寒门和小家族精英们出头机会。于是自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虽然高级官位仍然被门阀把持,但大量的庶族子弟开始进入军队和官府掌握权力。

有了权力就会产生冲突,南北朝时期梁朝侯景之乱就是典型代表,掌握兵权的侯景饿死了梁武帝萧衍,废了三个梁氏傀儡皇帝,把梁朝都城南京的几十户门阀大族杀的尸山血海,为后来出身寒门的陈霸先建立陈朝扫平了障碍。

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政治制度,压制中国700年,被黄巢从肉体上终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杨坚到李世民,科举制度废除九品中正,抑制土地兼并。

南北朝之后,门阀士族杨氏、李氏先后建立了隋朝和唐朝,但无论是杨坚还是李世民,都对门阀士族大力打击。在政治制度上,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实行科举,破除了门阀士族对官员选拔的垄断;大兴教育,寒门子弟有机会上学,破除了门阀对知识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同时,杨坚的开皇之治和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都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农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对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也有较大作用,削弱了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

当了皇帝的门阀士族,在杨坚和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领导下,对自己出身的门阀大家开始抑制是必然的,这也是杨李二人强于曹丕、司马炎之处。李世民到武则天时期,把开国功勋大臣无论出身都列入《氏族志》、《姓氏录》,并压低原有门阀大族排位,以此皇皇阳谋破除门阀士族数百年特权,虽有反弹,但既有屠刀威慑、又有寒门庶族支持,门阀大家只能逐步失去垄断地位。隋炀帝杨广压制太狠,门阀士族反弹也厉害,隋朝于是二世而亡。但唐王朝初期措施得当,相对平淡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是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政治制度,压制中国700年,被黄巢从肉体上终结

4、黄巢为代表的农民战争从肉体上彻底消灭了门阀士族。

隋末、唐末的农民战争是消灭门阀士族最后的力量。这个很容易理解,农民战争的主要内容就是抢大户、裹流民,门阀士族都是占地千万顷的豪门大户,抢起来既容易又收获丰富,自然是农民战争打击的首要对象。而镇压农民战争的统治阶级在积蓄力量的时候,也需要门阀士族贡献力量,出人、出钱、出粮,这种消耗也削弱了门阀士族。

黄巢是门阀士族最后的终结者。黄巢纵横南北、历时6年,从山东打到广州,又从广州打到长安,最后杀到山东覆灭。征战过程以人肉磨碎为军粮,杀人无算,路途上的门阀士族哪里逃得过?一路上从肉体到精神,从房舍到书籍,终结了无数门阀士族。黄巢所作所为,可以和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并列,是中国古代历史门阀士族政治消亡的主要两点因素。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

原创声明:本人作品为个人独立原创,每周一至周五《今日头条》首发,图片为《今日头条》提供的免费正版图片或原创图片,欢迎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