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行測常見言語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面對爭分奪秒的省考,對大部分考生而言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是一門讓人“糾結不已”的學科,錯誤率居高不下,往往在兩個選項間搖擺不定,既浪費了時間,也往往更多選擇了設置的迷惑項,導致拉低了行測分數。所以,精準把握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規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尤其是佔比頗高的主旨類題目,對於提高行測分數至關重要。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為你總結常規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以期“高屋建瓴”看穿命題人思維,真正戰勝言語理解與表達。今天中公教育先講其中一種很好用的方法—篩選主題詞法

什麼是主題詞?它指的是作者主要論證的核心詞彙。如余光中的《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作者著重論述的一個核心詞,因此若以題目呈現,正確選項中就必須圍繞著“鄉愁”這個詞,凡是沒有提及主題詞的選項可以直接排除,減少猶豫帶來的時間消耗。

【例1】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戰爭成為爭奪資源的最重要的方式。青年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參與者,而要贏得戰爭的勝利,青年人必須有強健的身體素質。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各城邦青年組織起來進行訓練。作為全希臘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全盛期有25萬人口。而同時期的科林斯有9萬人口,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甚至更少。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夠在競爭中居於優勢地位。這段文字強調了,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

A.青年在競爭中起著重要作用

B.獲取資源主要依靠戰爭方式

C.人口多寡是衡量城市發展的指標

D.競爭主要依賴人們的身體素質

【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第一、二句指出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爭奪資源主要靠戰爭,而要贏得戰爭主要靠青年。末句進一步強調,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夠在競爭中居於優勢地位。分析文段可以發現,整個文段圍繞“青年”這個主題展開論述,所以“青年”自然而然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主題詞,而選項B.C.D分別圍繞“戰爭”“人口”“競爭”這幾個主題,均可以直接排除,故本題選A。

【例2】信息時代裡的企業就像一個完整的人,組織如骨骼,資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經。信息流是生命線,信息系統是神經系統,顧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統一的數字神經系統下,從決策者到管理者再到執行者,從人到機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順暢,整個企業就能用一個大腦思考。這顆數字大腦不僅要對多樣化、個性化的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還要在對這類信息資源的篩選和分析中不斷尋找新的機遇,拓展進步的空間,打造時刻貼近顧客需求的無縫隙的服務品牌。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B.應高度重視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效整合

C.如何對顧客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

D.信息系統對企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答案】D。中公解析:首先文段設下的環境是“信息時代”,提出“信息流是生命線,信息系統是神經系統,顧客需求是刺激源”,接著詳細論述了信息在企業運行各環節中是怎麼發生作用的,所以可以推出其意圖是強調信息系統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主題詞是“信息”,而A、B、C項均沒有突出“信息”這一關鍵詞。所以可以直接排除。

考行測常見言語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親愛的考生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應該對行測主旨觀點題的篩選主題詞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後續遇到類似題目,都可以試著利用今天講的方法來分析題幹對比選項,快速準確選出正確答案。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都能順利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