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王蒙(1301—1385)注字叔明,又字叔铭,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浙江湖洲(今浙江吴兴)人。元末明初著名画家,以水墨山水画闻名,著名的元四家之一,工诗文、书法。王蒙自幼聪敏好学,他的外祖父赵孟俯, 舅父赵勇,表弟赵彦征,以及外祖母、父亲都是元代著名的画家,这样的家庭必然会对王蒙从事绘画提供有利的环境。他在元代曾作过小官,后隐居于黄鹤山。黄鹤山在今杭州东北,山高百余丈,山之腰有黄鹤仙洞,王蒙因居近此山,在此高卧白云而望青山达三十年。在那里过着芒鞋竹杖生活,专心于画事,王蒙自己有诗云“我于白云中,未尝忘青山”。并将自己居处取名“白莲精舍”。

他经常来往于松江、无锡、苏州等地,与倪瓒、黄公望、杨维桢互相交往,切磋画艺,唱和诗文。元末农民战争时,地方武装张士诚控制了浙江,王蒙被委以理问等官。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王蒙出任明王朝的山东泰安知州。洪武十三年胡维庸谋反,被朱元璋镇压,王蒙曾因去胡维庸宅观画,亦遭被捕入狱,后冤死狱中。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1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2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3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4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5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6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7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8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9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10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溪山风雨图》册页11

《溪山风雨图》此册页共十开,最后一开上自题:“吴兴王蒙作溪山风雨图。”虽无年款,但从各图的风格上看,纵跨五代、宋,应该是王蒙比较早期的拟古作品。十开册页中,有学董源、巨然法的,山体圆浑,多作“矾头”,长线披麻,浓墨点密集;有学北宋李成的“攒针松”“蟹爪树”的;还有学米芾父子的“米氏云山”的。虽说此册页尚未体现出王蒙个人画风成熟时期的密实、苍茫的风格,然而笔墨上已经初现元代绘画的旷达、率意。 王蒙是赵孟的外孙,而赵孟是宋末元初承前启后,开创“书画一体”、纸本“干笔皴擦”的元代文人画风的一代宗师。王蒙幼承家学,曾经临摹过大量的五代、宋的画,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基础。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西郊草堂图轴》

《西郊草堂图轴》纸本,水墨,97*2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绘秋天平远景色,草堂几间,掩映在树木之中,草堂内一老翁端坐桌前,伏案读书,后厢房二人各自忙碌,院后湖面空阔,远处山峦连绵。整幅图意境清幽,笔墨工细秀逸,表现出江南水乡秋季明净寥落的景色。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惠麓小隐图卷》

《惠麓小隐图卷》纸本,水墨,55x22CM,美国印第安那波里斯美术馆收藏。以白描手法描绘山石,远景山体仅以一两根线条便勾画而出,笔法苍劲秀逸、松灵矫健;而近景岸边的坡石,仍以中锋细线为主,线条曲卷细碎,弯曲多变,使画面有着晴朗明快、疏简超逸的风格。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林泉清趣轴》

《林泉清趣轴》纸本,水墨,105.5x39.8cm,故宫博物院藏。绘崇山密林,一道瀑布自一山涧飞奔而下,下部击山石,如云雾散开,山脚下平坦处一宅院依山水而建,屋内人影绰绰,院中一人忙碌;近处一士人向亭中走去,一童子手抱雨伞紧跟其后,一鹤立于士人旁,很是亮眼。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夏日山居图轴》

《夏日山居图轴》纸本,墨笔,118.4*36.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上山峦连绵,最高处峰尖陡峭;山上树木茂密,松柏更是粗壮遒劲;山脚下河面狭窄,水流蜿蜒前行,山林中隐约见草房二间,草堂内可见两人相对而立,侃侃而谈。此图稠密的景色绘制延续了王蒙的一贯风格。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秋山草堂图》

《秋山草堂图》纸本,设色,123.3*5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上近处一老翁坐于草堂前岸边,专心垂钓,湖面平静。隔水相望对岸草屋几间,人影绰绰,各自忙碌。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小舟的四周激起了一片细波。远处高山竣领,参次有序,树木茁壮,郁茂苍茫。画上有画家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 下行楷书识: “黄鹤山中樵者王子蒙为画于淞峰书舍”。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蒙

《东山草堂》

《东山草堂》纸本,水墨设色,60.9x113cm,全幅高86.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作上隔水草堂数间,磊石重叠,秋林疏爽,高士相谈甚欢。技法上,通幅用笔,皆切实而稳厚,虽树干钩籐,山间苔点,极细微处,均无轻踪之笔,故别有一种稳重苍郁意象。全图敷以淡赭色,与墨色重叠,达到苍秀之效,亦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兹的境界。画上方右侧有画家自题“东山草堂”四字。

作品创作整理不易,喜欢的关注一下,不断更新中,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