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今天是

“学雷锋纪念日”,雷锋同志曾说:“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雨花台是无数革命先烈英勇献身、慷慨长啸,用鲜血写就壮丽诗篇的革命圣地。在新时期,“雨花英烈精神”“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以其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平安法治微雨花”今天回顾了几个网格员的战“疫”故事,纪念雷锋同志,也记录下生长、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担当和作为践行雨花红色传统、发扬“雨花石”精神的几个片段。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雨花台区位于十朝古都南京的南郊,相传梁代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佛祖,一时落花如雨,雨花台因此得名。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雨花台区,引得无数古圣先贤、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在此成就了壮丽的人生。其中,天然成型、鬼斧神工、瑰奇绚丽、独一无二而被誉为“中华奇石”、“天然多彩文化宝石”的雨花石,正是这里丰富多彩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小小缩影。

雨花大地上的网格员们,正如这晶莹圆润、内容丰富的雨花石一般,用润物无声的工作态度、生动多彩的工作方法、扎实细致的工作密度,演绎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网格故事”。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雨”水由来细润物,露珠点点枝上附

雨花街道共青团路社区的书记赵化珍是个老雨花人,也是个资深的网格长。共青团路社区地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大型开放式老小区——雨花新村中,是一个地形复杂、物业不足、老旧楼栋多的“积弱”社区。为了管好社区里的“一亩三分田”,赵化珍几乎把小区里所有的楼栋、商户跑了个遍,哪哪有个缺口,哪哪住着什么人,她都能“门儿清”。

社区里有个老年舞蹈爱好者组建的“茉莉花”舞蹈队,队员们舞姿优美、能言会道,还曾远赴香港参演。可是疫情来临后,舞蹈队的排练受到了影响。老阿姨们听党号召在家闷屈了一阵,憋得慌,几个队员一合计,觉得五村的小广场比较空旷,没什么人,几个阿姨在这练练舞应该没多大影响,于是就相约在此跳起了广场舞,没想到被警觉性很高的“五村群众”举报给了共青团路派出所。

疫情期间违反规定,派出所的民警在批评舞蹈队的阿姨、请她们尽快散开后,及时将这个情况与赵化珍进行了沟通。赵化珍一想,舞

蹈队的阿姨们不缺热情,与人沟通能力强,现在在家闷着难受,现在防“疫”,我们好多无物业楼栋都要开展封闭式管理,卡点值守、出入证发放、体温检测都缺人手,何不请她们把对舞蹈的热爱引导到疫情防控中来呢?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抱着这个想法,她给舞蹈队的队长蒋崇珉打了个电话,没想到舞蹈队也正有此意,两边一拍即合,舞蹈队马上“转制”为了防控疫情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朱蘋平、赵平焕、王培玲主动请缨,协助网格员上门发放出入证,孙兰多次报名到一线,姚玉华拿小喇叭在社区里宣传防范,每天都要走一万步以上,冯建美也主动要求安排任务。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舞蹈队的阿姨们在防“疫”中

在赵化珍的带领下,社区的网格员、志愿者警觉性都很高,小区封闭式管理卓有成效。2月7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突袭”了共青团路社区,在雨花新村五村小区门口,徐锦辉被体温检测点的网格员拦下测量体温。接着,徐锦辉在小区巡查一周,发现小区只留了一个出入口,另一出入口已封闭,封闭管理已落实。随后,他向社区书记了解小区封闭管理落实情况,赵化珍详细介绍了小区车辆和人员登记排查等各项举措,徐锦辉书记赞她,社区分类施策、强化进出人员管理的防控做法做得很不错!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与赵化珍在交谈中

据悉,雨花台区按照分区域、分级别原则,早发现、早处置。对全区有物业的291个居民小区,推行门禁卡和居民健康信息卡双查验制度,并做好人员、车辆体温检测。对无物业的149个老旧小区和零散式楼栋,以及19个涉农社区58个村居,继续推行封闭式管控制度,做好出入证查验和体温检测工作。

网格员发动多方力量下沉网格,为防“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雨花街道能仁里社区的网格员龚磊经群众提醒,将湖北十堰来宁探亲的两名应居家隔离人员从南京站“截”回了住处。赛虹桥街道长虹路社区的网格员刘畅通过“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推送的信息了解到网格里有一名疑似武汉归宁人员,在发动平安志愿者力量多方搜索后,终于在某家水果店老板那里拿到了这名疑似人员的联系方式。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社区的网格员李正红,支持因疫情“宅”家的女儿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导、企业复工复业督查。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的网格员陈谦君主动联系律师肖芳芳,录制防疫控疫法律知识视频。更有许许多多的网格员发动了亲友家人,“夫妻档”、“父子兵”、“母女档”、全家齐上阵的情况比比皆是。

春夜深深小雨来,绵绵细细润花开。雨花台区应“疫”创新,通过“网格+”机制,增进网格治理的社会性,放大网格治理的蝶变效应,通过网格链接机关干部、社区民警、卫生防疫人员、党员、物业、平安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有序推进“网格化”疫情防控。截止2020年2月29日,共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党员、机关干群等方力量17896人次,排查走访居民户数287960户,排查走访群众319375人次,发放防范疫情宣传手册、《致居民一封信》等资料253133份。

“花”能解语还多事,五彩玲珑暗香流

李鹏程板桥街道孙家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曾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网格员”。将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事业来做的他,通过深入了解网格化操作平台的开发逻辑和系统运行模式,大胆摸索出采集不同人员、房屋、单位信息的“鹏程操作法”,大大提高了网格信息的采集效率,为此他还成了南京网格学院的客座讲师,为全市网格员讲解网格化操作实务课程。为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他还针对网格中矛盾纠纷多元、基层治理力量单一的实际问题,反复思考设计,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在孙家社区打造了“网格民情坊”、“网格巡回法庭”、“网格法律服务驿站”与“网格法学堂”品牌,形成“一体三翼”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在矛盾发现、介入梳理、多方调解、庭前谈话、开庭审理、跟踪回访、案例普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1月30日中午,李鹏程接到“线报”:网格里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严某失踪了,这个严某有吸毒史,并有多次发病伤人记录。李鹏程请严某的家人迅速到派出所报案,自己和社区其他网格员、民警一起发动力量积极寻找,经过大半天的折腾,终于在晚上八点将严某找回。经过街道、社区、派出所三方以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一致,同意将严某送至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直至疫情结束或者病情稳定。

当日晚九点三十分,李鹏程和板桥派出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同将严某送至雨花医院。在办理入院手续时,李鹏程发现严某有低烧现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应将其隔离观察进一步确诊,但雨花医院不具备隔离条件,医生建议转由具备条件的市脑科医院治疗。李鹏程立即通知病人家属自行测量体温,抚慰家属情绪并嘱托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然后将情况及时上报。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严某利用上厕所时机,翻越围墙逃跑了!

情况紧急,在四处寻找无果后,李鹏程向同事和志愿者们求援,大家展开拉网式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六点将严某找到。李鹏程又将严某重新带回派出所,送至雨花医院再次进行体温测量、抽血化验、ct检查,经诊断发现该人员肺部有病变,疑似肺结核,便立即将其送往胸科医院进一步检查。经过拍片,确诊为支气管炎。1月31日晚上八点,李鹏程等三名网格员陪同病人家属一路护送,将病人送至南京市脑科医院,收治住院。

李鹏程在那天的朋友圈里写道:“辗转27个小时,3家医院,跑了大半个南京城,这场惊心动魄的防疫战终于顺利落下帷幕。”

2月,板桥街道对位于孙家社区的原孙家人力资源市场周边群租房地区进行了一次整治,将群租房内400余名外来人员全部疏散和劝离。李鹏程在配合做好劝离工作的同时,接收到了

“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中的“社区服务健康模块”推送的两条信息,显示他的网格内还有两名湖北人员需要复核。

李鹏程立即通过平台上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了当事人,核实两人确为居住孙家社区的湖北籍贯人员。通过上门走访,李鹏程了解到,两人是长期租住户且今年未回家过年。但房主担心在特殊时期下,与租户相关的湖北人员会过来串门,引起突发情况,故希望社区、网格员能够劝其离开。房主和两名租客争执不下,疫情期间市里各旅馆拒绝登记入住湖北籍贯人员,租客也买不到回家车票,无处可去,只能在社区道路、村组内逗留,还因方言差异多次与周围村民发生冲突。

李鹏程通过一边上报街道防指,与雨花台区集中隔离点的负责人对接;一边帮助两名鄂籍人员准备相关材料证明,运用“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中的信息还原了两名鄂籍人员自春节期间到现在的活动轨迹,通过司法所、派出所等帮助其中一名丢失身份证的人员快速办理了身份证明,短短几天就入住了我区“爱心宾馆”。

在成功办理入住的当晚,李鹏程收到了一条信息:“谢谢,非常感谢,这边我们住下了!”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据悉,雨花台区发挥网格化工作机制治理优势,综合网格员加大出租房排查力度,通过入户、电联、AI语音回访等方式,督促返宁人员注册“宁归来”并做好报备;摸清、核查重点国家外籍来宁人员底数并做好解释工作;核实“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收到“宁归来”平台推送核查红色名单;网格员、社区民警、卫生防疫人员“三包一”协同作战做好相关工作。专属网格员重点关注企业、楼宇、商圈、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公共空间,检查企业防控方案和物资准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日常巡查,杜绝发生聚集性疫情。

截止2020年2月29日,

雨花台区网格员排查有关疫情防控线索2541条

协助化解疫情矛盾纠纷1051起

“石”径山涯耐寒暑,雨雪风霜何所惧。

板桥街道三山社区的网格员马芹是一名年轻的二孩妈妈,小的孩子还在哺乳期。2020年2月12日,她在《防“疫”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我们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第15天,也是病毒离我们最近的一天。”

这天,马芹和同事刘永芹一同到小区蔬菜超市买了点鸡蛋和面条,像往常一样,送往某栋居家隔离户。在路上,永芹对她说:“老马,最近听说咱们社区附近那个住在朗诗的疑似隔离人员确认了,但我们社区管得很严,我一点都不害怕。”她想了一下,说:“我也不怕!”

当天下午,马芹接到了医生的电话:“你们‘多包一’定点服务的那户居家隔离的住户,现在头晕、四肢无力。新冠肺炎也有这种症状,我已经让他自己打120救护了,你们跟这个住户接触的较多,要注意自己的防护!”

挂掉电话后,马芹一时懵了圈,但她很快清醒过来,立即电话跟街道防指汇报。紧接着,她联系了这户隔离户,请他们不要惊慌,待在家中等待,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的。随后,她和网格志愿者在该栋楼下做好守护,并通知消毒人员“全副武装”待命。过了一会儿,救护车来了,这位被隔离的人员被送上了车。同栋楼的邻居见状,疑问、惊慌写在脸上,连连问马芹,是不是小区出现了疑似病人。马芹和同事们赶紧跟居民解释:这户人家已经被隔离,就算是疑似病人,也一直未和外界接触;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快回家去,做好消杀措施,有什么情况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告知的。

忙碌、紧张的一切让马芹暂时忘了恐慌和担忧,回到办公室她才回过神来。永芹跟她说:“老马,如果是疑似的怎么办,确认了怎么办?咱们可是天天给人家服务的啊,虽说东西都是放在门口‘零接触’,但最靠近他们的就是咱们俩啊!”马芹第一个想到的孩子,家有两个娃,如果自己因为这事儿被隔离了,那老二就没了口粮,被迫断奶了。紧接着,她又想到,不止自己和永芹,社区的人员都跟我们有接触,要是大家都被隔离,接下来工作可怎么开展?现在可是关键的时候啊!

那一刻,两位网格员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出去办理为居民办理健康登记证的10名同事也回来了,听说了这事,大家的第一反应也是一样的,担心最紧密接触的家人,更担心网格里的工作怎么开展……

所幸的是,当天晚上,马芹就接到了这位被送走的隔离户的电话:“小马,你们网格员没防护服、没护目镜,每天穿这个红马甲、带着个口罩,为我们和其他居家观察的住户挨家挨户上门服务,辛苦不说,‘连累’你们我们就过意不去啦!刚才医生给我做了全面检查,说就是心脏病犯了,不是新冠肺炎!你们可放心吧,谢谢你们啊,谢谢!”

这时,待在各自工位上静静等待消息的网格员们才舒了一口气,没过一会儿,一名同事站了起来:“走,咱们上门办理登记证去,白天好多住户不在家,现在是晚上八点,趁人家都回来了还没休息,能入多少户是多少。”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站起身来,义无反顾地消失在黑夜中……

事后,马芹说,这一晚是我在心理上离病毒最近的一晚,经受了煎熬,想到了最坏的情况,也意识到网格员在疫情防线上多么重要,没有网格员,社区的很多防“疫”工作没法铺开,也受影响。面对潜在的暴露风险,我害怕;可是背后站着的,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家园,为了他们,即使害怕也要积极面对。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网格之中

像马芹这样的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不畏艰难、克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像一颗颗圆润坚固的雨花石,深深地埋在网格中:梅山街道中兴路社区的湖北妹子方莹莹,疫情发生以后退掉了回家的车票,留在网格坚守,每晚通过视频为老家年迈的父母加油打气。板桥新城新林社区的刘辉芳忍受着因为长时间站立诱发的脊椎炎疼痛,一边电话里抚慰着骨折在家养病的儿子,一边将一条条资料输入平台。赛虹桥街道长虹路社区的“95”后网格员胡明玥听到奶奶病危的消息,硬是哭着整理完了手上的工作才离开;3天丧假,她却提前1天回归工作岗位……

据悉,雨花台区发动网格员力量,开展公共部位消毒、口罩回收、垃圾消杀、代购代送、在线咨询、“云服务”、“云资源”共享等服务。为赴鄂医护家属、独居、空巢、失独、特困、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网格员、志愿者、物业定人定点“三方呵护”。为因居家隔离的人群连线心理援助中心、社会组织、专业机构,“零见面”线上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

截止2020年2月29日,

雨花台区网格员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17783次

非声非色非香味,别有幽芬来袭人——这是雨花人的精神,更是雨花大地上753名专职网格员、437名兼职网格员“疫”网直前、“疫”不容辞、不计得失、默默奉献,不畏艰难、玉汝于成的生动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