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前言:春來、春去,花開、花謝,一時歡喜,一時悲愁。春天,總這樣牽動著萬千思緒,說不盡,道不完。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感春》

【唐代】李賀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

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這首詩中採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榆柳等景物的美好,烘托詩人的悽苦,以榆錢、柳斷補足“蕭條”之意。“神燕”、“伯勞”寄託了詩人盼祥瑞、避兇災的美好願望。“胡琴”成為了詩人排遣苦悶的工具,而“琴槽”則成為了詩人訴說心事的對象。詩人對這一連串的意象,進行了極力的渲染烘托,展示了一種飽“悲”之美,藉以強化了詩人的悲慘不幸。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蘇溪亭》

【唐代】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四句詩全是寫景,而景語即情語,情景融渾無跡。詩人描寫暮春景色濃郁而迷濛,恰和倚闌人沉重而憂鬱的心情契合相印,詩韻人情,雋永醇厚。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哪裡是落花的葬詞?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本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於豪放。亦最擅婉約,本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我們仍用“何處無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侷限於對“佳人”的相思。本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麼寄託。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五更夢迴,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悽苦之感。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此春紅者,無待更言,乃是極美好可愛之名花無疑,可惜竟已凋謝。調零倘是時序推遷,自然衰謝,雖是可惜,畢竟理所當然,尚可開解;如今卻是朝雨暮風,不斷摧殘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為可憐可痛,不止倍蓰。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清平樂·別來春半》

【五代】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這首《清平樂》,表現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點絳唇·閨思》

【宋代】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全詞情詞並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無限愁情。

春來、春去,花開、花謝!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宋代】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這首詞抒寫的是傷春悽苦之情,但詞人並沒有正面來抒寫自己的情感,而是通過室內外景物的刻畫,把自己的悽情濃愁寄寓其中,因而全詞讀來,更感其情深沉、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