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大家都知道開國領袖自幼飽讀詩書,對於很多歷史人物具有獨到的評價。曾經做出偉大功績的帝王在他眼中都是有很多缺點:“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略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可以說這些帝王他都看不上眼,但是歷史上他也讚賞過不少人。就比如他在讀《宋史》時就曾經稱讚一人:“偉哉虞公,千古一人。”這虞公是誰,他憑什麼能夠得到偉人如此高的評價?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這裡的虞公,說的就是南宋名臣虞允文。虞允文之所已能夠得到偉大領袖如此高度評價,就是因為他曾經指揮南宋軍隊在採石磯大敗金軍,成為當時名臣,後世英雄。虞允文是宋高宗紹興二四年的進士。但是他成名已早,在紹興十一年時就已名滿天下。公元1161年,紹興十一年,金國元帥完顏亮帶領金國大軍60萬南下滅宋。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當時南宋負責淮河流域軍事防務的將領王權為人膽小如鼠,又沒什麼本事。他一聽到金國大軍到來,立即放棄重要戰略點合肥,這樣金國軍隊長驅直入,一路無阻,很順利的就達到了長江北岸。此時虞允文正在採石磯犒軍,他見此情形當即以中書舍人參謀軍事的身份調動軍隊進行部署,準備抵抗金軍南下。雖然他一介書生,但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所以文官大部分都懂軍事。但是當時宋軍守軍只有2萬,面對長江對面50萬金軍基本沒有太大勝算。虞允文周圍人都勸他立即離開,但是他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吾為從臣,使虜濟江則國危,吾亦安避?”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金軍知道宋軍在採石磯只有2萬人,根本就沒把宋軍放在眼裡,依然大搖大擺的渡江。結果在虞允文指揮下,宋軍發起激烈反擊,渡江的金兵大部分落水身亡,金軍只能無奈後撤尋找河口渡河。第二天,金軍在楊林河口準備進攻,再一次被虞允文帶軍擊退。不久之後,因為金軍主帥在軍中被部將刺殺,金軍最後退兵返回。至此,宋軍獲勝,南宋得以苟延殘喘。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採石磯一戰創造了宋軍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虞允文憑藉2萬宋軍成功擊退50萬金軍,可以說是以弱勝強的戰爭典範。這一戰讓金國滅宋計劃徹底泡湯,隨後宋朝立即著手鞏固長江防線,向北擴張淮河防線,為長期偏安江南打定了基礎。虞允文也憑藉這一戰的勝利獲得了極大的聲望。不久之後他被任命為川陝宣諭使,負責鞏固四川大散關一線防務。公元1174年,積勞成疾的虞允文逝世。

他率2萬人擊敗50萬敵人,死後一家族為他守墓800年,被稱千古一人

虞允文死後,宋孝宗特意安排一家人為他守墓,時至今日,這一家族已經為虞允文守墓800年。而這一代守墓人是年近九旬的宋克成老人家。根據他老人家的說法,他們家族曾經發過誓:“宋氏不絕,守墓不止。”他的祖祖輩輩都在為虞允文守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