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兩渡煤業 黑土地崛起的綠色礦山

黑土地崛起的綠色礦山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兩渡煤業綠色礦山建設紀實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兩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兩渡鎮境內。礦區東臨綿山,西傍汾河,南同蒲鐵路與108國道沿礦區中部通過,地理位置優越。企業前身是兩渡煤礦,始建於1956年,1959年建成投產。2015年5月改製為山西汾西礦業集團兩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井田面積84.38平方公里,批准開採煤層為2#--11#煤層,屬低瓦斯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年。現主要開採9#、10#煤層,煤種以瘦煤、貧煤為主,可作煉焦配煤和動力用煤。

礦區環境生態化

兩渡煤業地面總體佈置合理,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各功能區域環境整潔美觀。近年來,兩渡煤業高標準要求,以“破牆透綠,見縫插綠”為原則,不斷擴大綠化面積,現礦區綠化面積56000多平方米,礦區在主幹道兩側進行了綠化,種植綠籬草坪樹木,培育了多種花卉和大片草坪,整個礦區形成了高有參天大樹,中有常綠喬木,低有草坪花卉的立體綠化格局,實現了四季常青的秀美景觀,促進了礦山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

資源開發科學化

兩渡煤業依法辦礦,嚴格根據設計進行資源開採,礦井掘進和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100%,礦井掘進、採煤、巷道、提升及貯存運輸系統及設備均達到綠色開採標準;採礦、選礦技術工藝及設備均符合清潔生產要求;根據礦井資料,礦井工作面回採率為97%,採區回採率均為80%,均滿足相關規定要求。

兩渡煤業按照“邊開採、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及時治理損毀的土地,先後對崔家溝、河溪溝矸石山進行了生態恢復治理,其中對河溪溝矸石山投資4400餘萬元,利用植生袋植被生態恢復技術,覆蓋矸石山300餘萬方,生態恢復面積150餘畝,矸石山治理率達到99%,水土流失治理度達98%,植被恢復係數達98%,水土流失控制率達98%。昔日煙霧瀰漫的矸石山已成為現在層巒疊嶂、綠草茵茵、近似自然的休閒遊覽場所,職工家屬紛紛點贊,成為集團公司示範工程,山西省樣板工程,山西日報、新華網等多家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綜合利用高效化

兩渡煤業建立了固廢綜合利用制度,礦井煤矸石全部提供給汾西礦業南關電廠進行發電。工業場地內設置分類回收垃圾箱,生活垃圾定期由兩渡鎮垃圾處理中心集中分類處理。

現礦井建設有一座礦井水處理站,處理能力2400m3/d,礦井湧水全部進入礦井水處理站進行處理,處理後的水優先作為洗煤廠生產用水。生活汙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3000m3/d,生活汙水全部進行處理,處理水優先回用於鍋爐房。廢水處理系統完善,功能齊全,實現廢水循環利用。

節能減排標準化

兩渡煤業建立了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制定了節能減排年度計劃,並將全年的節能指標分解到各科室、區隊;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工作符合兩渡煤業節能評估報告裡的相關要求;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等均低於設計值;礦井主要設備符合國家鼓勵支持的節能技術。

兩渡煤業投資1515萬元對礦井迴風及壓風機廢熱進行回收利用,年節約運行費用178萬元,年節煤量2448噸,CO2年減排6365噸,SO2年減排49噸;投資354萬元對洗浴廢水餘熱進行利用,節約標準煤2968噸每年,年節約運行費用187萬元,CO

2年減排7717噸,SO2年減排60噸。礦井投資1123萬元對燃煤鍋爐進行煤改電、煤改氣改造,節約標準煤1萬餘噸每年,實現了CO2和SO2零的排放,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管理信息數字化

兩渡煤業建設有專門科技研發工作室,開展支撐企業綠色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究,改進工藝技術水平,並獲得多項實用新型專利。該公司研發及技改投入逐年增加,2018年研發及技改投入佔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4.45%。在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的同時,兩渡煤業獲得國家、省部級主管單位及行業協會的嘉獎,先後榮獲“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全國煤炭工業文明煤礦”“國家級高產高效特級礦井”“山西省科技創新雙十佳煤礦”等榮譽稱號。

兩渡煤業著力推動礦井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央水泵房無人值守項目、井下二採中部水泵房無人值守項目、井下二採中部變電所無人值守項目、井下局扇集中控制系統項目等已安裝完成投入使用;地面變電所無人值守項目、皮帶集控系統項目、井下無極繩絞車視屏監控系統項目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建設數字化智能礦山,實現了企業經營、生產決策、安全生產管理和設備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樹立了現代化礦山的良好形象。

礦區社區和諧化

兩渡煤業始終堅持主動承擔、互惠共贏的原則,積極承擔社會公益事業,不斷促進地方文化、教育、經濟的發展,共享資源開發收益,實現“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發展”。

兩渡煤業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救助體系,開展“金秋助學”幫助困難職工子女等活動,大力倡導扶貧幫困、患難扶持的作風,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

該公司不斷提高員工工資待遇,全面提高了職工們的生活水平。職工文體中心配備有乒乓球檯、檯球室、羽毛球館等各類場館及健身器材;開放了圖書閱覽室、排球場、籃球場等各類活動場所,豐富了廣大員工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指數,促進了文明和諧礦區建設。

綠色礦山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建設在礦業領域的實踐。兩渡煤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實現了礦區環境生態化、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團結務實、勇於奮進的兩渡人眾志成城,步履堅定,正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化綠色礦山發展大道上闊步前行。

掃碼在手機端打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