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中國的實驗室’”

<table> “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中國的實驗室’”

第三屆“海絲論壇”開幕,參會嘉賓用手機拍下精彩瞬間。關銘榮 錢文攀 鄭一見 攝

/<table>

金秋十月,珠海十字門,一場思想盛會正在進行。22日,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國際傳播論壇正式開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世界上大部分脫貧成就是由中國取得的,這是前所未有的。”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指出。“廣東是中國新經濟發展的樣板,粵港澳大灣區應當成為中國的實驗室、全球的實驗室,並且有條件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引領者。”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如是說。

通過共商交融合作發展,本屆論壇進一步凝聚了國際共識,鞏固了合作成果,充分展示了廣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舉措與成就,以及展望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

●南方日報記者 胡良光 董謙君 龔春輝 王韶江 高靜寧 沈夢怡

“中國脫貧成就前所未有”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國際傳播論壇是廣東省加強中外媒體溝通、凝聚國際共識、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今年舉行的第三屆論壇繼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主題為“大灣區建設助力‘海上絲路’交融”,設置主論壇和三個分論壇。

論壇上,安格斯·迪頓特別提到,世界上大部分脫貧成就是由中國取得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經濟增長的成果,也是更加市場化的結果。“中國人民非常勤勞、進取,利用自身優勢,取得了這樣的成果。”

“中國正進入以創新和開放為突出特徵的新一輪發展階段。”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匯豐管理學院教授、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認為,隨著外部環境出現明顯變化,中國一方面可以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力度擴大內需。

在他看來,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過去四十多年城市化帶來的各種需求,下一個階段內需的重點還是城市化。“目前中國城市化僅完成60%,還有40%的人沒有‘進城’,發展潛力很大。大灣區、城市群、城市帶,就是新一輪城市化的新形態、新方式。”樊綱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傳播應面向知識創新機構

在高大偉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都是中國復興的例證,中國文化、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將在世界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安格斯·迪頓認為“這是中國與世界的窗口,很開心看到中國政府繼續推動對外開放,並且表示不會止步。”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重在構建包括23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泛南海經濟合作圈”,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在其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應該加快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進程。

2018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0851億美元,佔全國的23.5%。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2445億美元。

當前,廣東正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在改革開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廣東在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遲福林表示。

如何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對外傳播?法國諾曼魯昂孔子商務學院院長張海晏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傳播受眾,不僅僅是跨國公司,應該涵蓋所有參與知識創新的機構,如大學、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機構甚至政府機構等,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吸引相關創新要素集聚,形成比較利於人才流動、知識流通的環境。

“講好灣區的故事,生態環境可以成為好的切入點。”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齊曄這樣支招:“在大灣區的對外傳播上,應該傳遞這樣的信息:讓全國,全世界知道,大灣區既可以在經濟上走到前頭,也可以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AI技術將改變國際傳播

媒體融合時代,中國國際傳播如何創新發展?

“在傳統國際傳播格局中,中國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而媒體融合發展為國內媒體進行國際傳播帶來了新機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指出,融合發展的思維促使我國國際傳播理念、思路和佈局進行轉型升級。中國不少媒體跳出本體角色限制,以APP融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媒介形式,並通過拓展新媒體傳播渠道、加強與國際主流新媒體合作等形式,突破傳播路徑壟斷,打造融合創新的優質平臺,重塑國際傳播格局。

談及全媒體時代國際傳播的要點,英國富中傳媒總編輯陳時榮認為,一是準確性,二是快速呈現,三是報道內容應與目標受眾相關,“這些都依賴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高效融合”。

“傳統新聞機構需要跟上新技術的浪潮。”瑞典斯德哥爾摩KTH皇家理工學院教授邁斯·馬格努森看得很遠:對於媒體行業和全球新聞分發現狀,AI技術未來可能帶來變革性影響。在國際傳播領域,媒體可以運用AI技術促進新聞發佈模式的良性循環,比如利用大數據去定位和驅動報道內容的生產分發策略,通過不同的媒介載體、內容形式獲得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