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有句話說“所有的群最後都會變成育兒群”,話雖誇張,其實也描述了某種普遍現象。無論群友是什麼行業,什麼收入,什麼文化背景,“育兒”這件事都能成為共同話題。所以,經常有些朋友轉關於育兒的文章出來討論,“海淀媽媽”和“順義媽媽“之類的身份標籤、“雞娃也要雞己”之類的口號,也經常引起大家的廣泛共鳴。

許多年前一次喝酒時,某個朋友談起當“丁克”的理由:“世界這麼複雜,自己還沒活明白呢,怎麼敢為人父母?”

雖然大家都已微醺,但這話絕對是發自內心的。他當時的語氣和神態,我至今記得非常清楚。如今,我就是“自己還沒活徹底明白,就已經為人父母”的例子,而且我相信,還有很多人跟我狀態相同。

既然自己還沒活明白,是不是應當多聽別人的分享,多讀人家的經驗,才能成為稱職的父母?道理上說似乎是如此。但是還有個前提,分享是充滿智慧的分享,經驗是尊重科學的經驗。

如果這前提不滿足,聽得越多,讀的越多,可能只會腦子越糊塗,內心越焦慮。這種結果,恐怕是任何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

這些天來,趁著某篇刷屏文章的機會,我把看過的各種不靠譜“育兒文章”稍微做了個總結,提供一點經驗給大家:遇到這樣特徵的育兒文章,直接跳過最好;遇到發這樣文章的育兒號,直接取關沒錯。

特徵一,單純強調父母的成績和身份。

不少育兒文章和育兒號,一上來就擺出父母的各種身份和頭銜,其實就是各種標籤的堆積。比如211、985啦,500強啦,高管啦等等,有一些過分的,甚至連中學的畢業學校和得過的獎勵都要擺出來。那背後的意思很明顯:父母已經這麼優秀,養育子女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其實這邏輯鏈條是不能成立的。對人生來說,優秀是一種狀態,過去取得的成績不能作為今後的當然保證,畢業多年的人再強調自己的畢業院校,多少有點可笑。更重要的是,自己過去取得了多少成績,與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做得多好,其實沒太多關係。

讀書歸讀書,育兒歸育兒——哪怕你之前是“高知”,是“白骨精”,之前的經驗都很難平移到育兒這件事情上來,為人父母之後,仍然要在新領域裡扮演新角色,解決新問題。

為人父母是否合格,是否優秀,並不取決於學歷高低,收入幾何,而取決於你是否願意在育兒這件事情上投入精力(而不只是金錢),是否願意認真學習兒童成長相關的各種知識,放下身段去尊重他的成長規律,拿出足夠的耐心去陪伴他,積累足夠的智慧去引導他……

許多育兒文章裡都會出現“我好歹也是211/985畢業,怎麼會連個小孩都搞不定?”的疑問,大概是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其實,出現這種矛盾一點也不稀奇,211/985的課程和兒童教育、兒童心理估計沒有任何交集。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成年人也需要學習,才能成為合格父母


倘若父母在對待孩子時沒有空杯心態,不願意學習,只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那麼無論受過什麼教育,出現熱捧“量子波動閱讀”,迷信“四歲就懂核聚變”之類匪夷所思的現象,一點也不稀奇。

特徵二,熱衷誇耀,卻談不出細節。

如果育兒文章作者自己的光環還不夠耀眼,常見的辦法就是供奉起“別人家的父母”。關於“海淀媽媽”、“順義媽媽”的很多文章,恰恰是如此。在作者筆下,這些父母已經非常優秀,他們的育兒經驗當然足夠有說服力。

比如前段刷屏的育兒文章,其中就這樣描寫一群“高知父母”的談話:

前一秒還在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君士坦丁堡,不知道誰把話題一轉,就開始聊去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最新研究成果了。上一秒還在說切爾諾貝利的失敗,下一秒就扯到黑格爾和亞當斯密上去了……

講歷史,他們從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說到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從命運多舛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到毀掉南美洲的貝隆家族,古今中外都能融會貫通。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時代,他們都能從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各個方面展開激烈討論。人家無論聊什麼,都只講一句半句就開始聊觀點,用他們的話說,都是通識,不用解釋那麼詳細。。。他們幾個心領神會,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坦白說,雖然我認識的“高知朋友”也不算少,有些人甚至比上面的“高知家長”還要“高知”,但我沒有親歷過這樣的“高知談話”。即便我們聊天,若是聊得盡興,一晚上也只能聊四五個話題而已,因為要給大家充分的陳述、思考、討論的時間。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高質量的聊天,不應該是雜耍


所以,我著實很難想象作者描述的畫面:各種話題走馬燈一樣輪換不停,秒秒鐘(都不是分分鐘)切換的同時,還能“激烈討論”。

更有意思的是這位作者的描述,似乎自己對這類話題完全插不上嘴,因為“不懂也不敢問”。那麼,到底是不懂什麼,不敢問什麼呢?因為作者只是開列了一堆名詞,什麼具體觀點、談話細節都沒有,所以我們也無從得知。

那麼它到底可信嗎?我們不妨從其它角度來對比思考:看看跨度比這更大的談話是怎樣的。恰好,前段時間我讀完了徐方女士的《幹校札記》,其中就記錄了這樣一個場景。1969年,徐方女士隨母親及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社科院前身)下放到河南息縣“改造”。書中有一節,記錄了剛下放時各位“大知識分子”的一次聊天。

要說明的是,當時徐女士只有十五六歲,而聊天的“大人物”們都是全國鼎鼎有名的知識分子。所以,談話者是全國精英,聽話者是中學生,其中跨度明顯超過上面記錄的“高知談話”。那麼徐女士是如何記錄的呢?她是不是同樣感到眼花繚亂,是不是同樣“不懂也不敢問”呢?

董輔礽叔叔大談息縣,說這地方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息國,有個息夫人。另一位叔叔說:河南固始後叫中州,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殷墟遺址就在這裡發現的,還有甲骨文…… 聽這些大人談話,覺得特有意思。好像他們不是去吃苦鍛鍊,倒像是去搞考古發掘。

對比之下,區別就很明顯。徐方女士(當年還只是小女孩)記錄的聊天內容充滿了細節,她自己雖然不懂,但明顯從談話中有所收穫,敘述起來就顯得生動而真實。

這時候回過頭再看之前“從東羅馬帝國到孔雀王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的敘述,就顯得蒼白而單薄,高下立現。如果自己是父母,是參與到聊天裡的人,更願意出現在哪個場景下,其實是不言而喻的。

特徵三,不尊重成長規律。

我是做開發的,開發行業有幅漫畫很著名:假如創新的最終產品是一輛小汽車,開發過程絕不是先做車架、再做車身、再做輪子……這樣一路“流水線”下來。真正的過程很可能是這樣:一開始根本沒想清楚要做什麼,一開始只是個輪子,然後加了個風帆,然後配了履帶,然後去掉風帆……歷經千辛萬苦,有過無數的修改方案和方向變更,最終打磨出“小汽車”的樣子。“先做車架,再做車身,再做輪子”,只能是想當然的結果。

開發是如此,兒童成長也是如此。成年人往往以為自己的知識、世界觀、認知模式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知識、世界觀、認知模式也就如同搭積木,最終變成成人那樣。所以“提早教學”就是當然的選擇,於是這些育兒文章就鼓吹家長絞盡腦汁,讓孩子一年級學二年級的內容,三年級學五年級的內容……說到底,若是小學就能懂得微積分,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很可惜,這樣“趕鴨子上架”的模式,看似學習的是科學知識,本身恰恰是不科學的。

舉最簡單的例子,成年人往往可以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於是想當然認為,小孩也應當鍛鍊“集中注意力”。但是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已經發現,兒童的關注模式與成人完全不同。成年人輕車熟路的“探照燈式”思維,對小學高年級之前的孩子來說是無比困難的。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的關注模式是“燈籠式”的,注意力是向四周瀰漫的,很難聚集到具體的點上,但也很難出現大的忽略。所以在這個階段過分強求孩子“坐得住、吃得苦”,其實是完全違背成長規律的。

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也告訴我們,7歲之前,兒童都處在“前認知”階段,逐漸學會應用符號(而不是實物)進行思維,並且可以在頭腦中構建世界,但這種能力是相當有限的。如果要進行精確具體的運算,更是要到7歲以後才具備對應的能力。

如果你留意看兒童的繪本就會知道,為這個年齡段準備的繪本都“很簡單”,比如就是小朋友出去玩一趟的經過,流水賬一樣,沒有情節起伏波動,也沒有筆墨詳略變化。這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恰恰是符合兒童心理特性的。

不能因為蝌蚪最終會變成青蛙,就訓練蝌蚪努力跳高,訓練蝌蚪盯住飛蟲。在青蛙還是蝌蚪的時候,它要做的、它能做就是四處遊蕩。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可惜許多父母並不理解,許多打著“雞娃雞己”幌子的文章作者也不懂。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你可以訓練青蛙跳高,但不要訓練蝌蚪跳高

據說,刷屏育兒文章裡信誓旦旦的“清華材料系的傳統是上小學之前必須懂得核聚變原理”,還真的引起不少不明真相家長的豔羨。這些焦慮的家長其實稍微動一下腦筋就會發現問題——如果這是重複出現的現象,絕對已經是對現成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重大挑戰。這些家長不去研究材料,而是幫忙研究心理學、認知科學,恐怕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更大。

特徵四,只強調成績,卻忽略品格培養。

你仔細去看許多不靠譜育兒文章,談到“成功”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列舉成績:拿過這個獎項,得過那個榮譽……累積起來,林林總總一大摞。但是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並沒有具體的、立體的形象。僅憑羅列的這些信息,就可以認定孩子“成功”嗎?

之前半年,我和LD一起見了好些小孩。有孩子很會讀書,成績很好,見識也很多,但性格孤僻,難以溝通;還有孩子成績沒那麼好,見識也不那麼多,但體貼周到、禮貌大方,讓人如沐春風。後來我們私下商量,還是更喜歡第二種孩子。根據我們的經驗,第二種孩子也更容易在人生的長跑中勝出。

這不是我們個人的判斷,也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判斷。社會科學已經證明,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成功”和“幸福”,不僅僅取決於他在考試中能打多少分,掌握了多少技能,甚至與分數和技能關係不大。

長期來看,與“成功”和“幸福”關係更大的是,他的心理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堅韌,是否對弱者有同情心,是否能理解更多更不一樣的人…… 同樣也取決於他能否勇敢面對挫折,面對衝突意見時的反應是惱怒謾罵還是躬身自省,在利益面前是否能堅持原則,在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間能否做出妥善權衡……

沒錯,現代社會,學習方法一日千里,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效率也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但是在教育領域,現代社會絲毫沒有降低對“品格”(包括意志、道德、人格等等諸多因素)的重視和要求。

可以類比的一個例子是,現代軍隊的“魔鬼式訓練”,考察的不是武器操作技能,而是著眼於提升韌性、意志力、反應速度等等素質。單純會使用多種武器,並不能產生強大的戰鬥力。

那麼為什麼不少育兒文章都只提成績不提品格呢?我以為,原因恰恰是他們不具備談品格的能力。相對成績,品格不但更難說明,也更難習得——品格沒法通過教材來傳授,只能通過無數的細節來示範和磨練。請注意,我說的不只有磨練,還有示範,家長稍微不注意,就會造成壞的榜樣。

前幾年網絡熱炒的“上海中產家長為小孩入學做PPT簡歷”的事件,大多數人的關注點都在“這家其實沒什麼錢,條件不怎麼樣嘛”上。然而我看來看去,有個更關鍵的問題似乎大家都沒有關注到,那就是誠信。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學會識別不靠譜的育兒文章,以後直接忽略就對了

學齡前孩子會這樣說話嗎?

家長絞盡腦汁製作簡歷展示孩子的“優秀”,唯獨偽裝成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學齡前兒童製作”的簡歷裡,放眼望去都是“我如何如何”,到處都是道理和大詞的堆積,內容完全是大人的口吻,卻要處心積慮以孩子的面貌來展示。其敘述風格甚至都不是“小大人”,矯揉造作到了“欲蓋彌彰”的程度,完全看不到兒童的天真爛漫。我無法想象,家長這樣做的時候可否有任何遲疑,未來要如何向孩子解釋什麼是“誠信”。

說到育兒這件事,我理解,許多家長自己是“通過競爭改變了命運”的,加上現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和不確定因素,當然會為下一代焦慮。但是無論怎樣焦慮,還是需要回歸常識。如果家長守不住這一點,就很容易被販賣焦慮的育兒號帶偏,最終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那麼,如何才能“迴歸常識”呢?我覺得,最簡單的是,需要有鑑別這些不靠譜育兒號的眼光。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看到 堪稱“殊途同歸”的一篇文章,作者從全然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和我一樣的結論(而且我也很佩服這位作者)。這充分說明,無論家長的思考角度如何,只要能思考,對“靠譜”和“不靠譜”的認定標準是一致的。只要有這樣的眼光,只要清楚這樣的標準,就能識破廣大不靠譜“育兒號”。識別出來了,取消關注,焦慮自然就不會被撩撥起來。

當然,如果你還不滿足,希望徹底消除焦慮,怎麼辦呢?其實也有辦法。古話說得好,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家長能真正投入精力去學習育兒這件事,同時投入精力發展自己認識更廣大的世界,積累更強大的心理能量,自然會從容起來。

也唯有持續投入、持續修煉而來的這份從容,才能做到真正的釜底抽薪,才是對抗焦慮一勞永逸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