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肺炎疫情結束之後,疫情會對各個行業造成哪些影響?

用戶5007532288062


有幾個重要的方面影響太大了,一個是餐飲業,娛樂業,另外一個是旅遊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交通,例如航空,鐵路,輪船,汽車等等,影響比較大一些,線下教育教育和線下的門店影響也比較大一大一些


重生275771331


受損的行業

NO.1 水果店。這個可能大家不會想到,但是損失絕對的NO.1,現在水果生意不好做,年前很多水果店主進了不少貨,準備春節期間大賣一場的,而現在,受疫情衝擊,大家都躲在家中,儘量不出門,水果又是有保質期的,爛得快,所以,這個行業真是損失慘重。網上看到很多視頻,水果降價甩賣的,價格驚人的便宜。

NO.2餐飲業。春節期間是餐飲業的黃金時期,各種聚會十分火爆,年夜飯通常要提前訂座。但是,今年,情況大不相同,不但大家不敢出門,各種渠道也呼籲大家不要聚會,於是乎,不但餐飲業沒有什麼生意,很多之前的訂單都取消了,退錢。而飯店之前已經儲備了食材,還有工作人員都已經到位,這次突發事件,猝不及防,讓老闆們焦頭爛額,損失慘重。

NO.3旅遊業。春節時旅遊高峰,今年春節疫情來勢洶洶,旅遊業遭受重創。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今年春節旅遊業基本算是凍結了。

NO.4娛樂業。電影、酒吧、歌廳、網吧等娛樂業,這個等同於餐飲業,這段時間基本沒有什麼顧客。拿電影來說,這次春節的賀歲電影號稱史上最強,結果虎頭蛇尾,《囧媽》《唐探3》等全撤檔了,市場預測票房才70萬,相比之下,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

NO.5交通運輸業。今年1月底,交通運輸行業出行人才減少約7成,旅客出行銳減,部分城市封城封路,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行業受影響極大。

NO.6教育培訓業。現在教育培訓市場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對國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教育方面捨得花錢。這次大家都不出門了,學校都停課了,教育培訓業受衝擊很大。

受益的行業

NO.1在線遊戲、網絡直播等行業。居家隔離導致在線遊戲等行業收入大幅上漲。拿騰訊的《王者榮耀》來說,除夕這天的流水為20億左右,破了該遊戲的歷史記錄,吸金能力令人髮指

NO.2醫療醫藥相關行業。這個無須再說了,大家都知道。預期股市開市後,醫療醫藥板塊要暴漲了,手中有這些股票的偷著笑吧。

NO3.網商、快遞業。這個也無需多說,大家出門減少了,網絡購物增多了,快遞業也受益。

沒什麼影響的行業

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等。這些行業旱澇保收,基本沒什麼影響。

惟願疫情早日結束,中國加油!!!


百答小生799


民航業其實也很慘,因為這次疫情,全部的民航企業無條件退票。我們都知道飛機的維護是多麼昂貴,工人成本很高,春運本來就是一個賺錢的好時機,因為這次疫情又......

餐飲業,原本春節前買了近十萬的食材,因為疫情,他們不得不將客人原本定好的酒席,位置,全都無條件取消。而那些食材滯留的時間久了不新鮮了,就要被扔掉。原本預期春節期間要賺個近百萬的數。但是.....有人來吃飯就足夠開心了... 別說大飯店,一些大排檔,對於他們這種小本經營來說,甚至可能因為這次疫情......

還有因為這次疫情.,包括我們平民百姓,也有受到影響,店鋪關門,快遞的發貨速度等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旅遊業損失也很嚴重,目前我一個旅遊業的朋友跟我說,他們準備停業三個月。而因為這三個月,會損失多少錢啊,旅遊業帶動的其他產業,包括餐飲,酒店賓館的住宿,還有一些農家樂這種私營的。而旅遊業的停止,沒髮帶動其他產業的經營,想想看這背後的利益鏈將要被停滯三個月,多恐怖啊!還有奮鬥在前線的護士,醫生們,在這裡先向你們致敬!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因為疫情,兩三個護士,就要照顧四五十個患者。想想看這工作量得有多大啊,真的很累。還有醫生們,加班加點的研究著,卻還要時不時的提防醫鬧關係這種事。唉,對身邊的人和事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吧,別把別人的好,當做理所應當。甚至包括養殖業,因為疫情,原本新年要賣出去的食材全都滯銷了,再加上封路,不知道要虧多少錢。還有通訊行業,他們沒有任何假期,現在這種情況,不知道還要加班到多久......

感謝默默附出的勞動人民!


1號星期七


準備從“衣食住行樂”五個方面來分類說明下個人的考慮。

1、服裝行業,客戶體驗是主流,在經過電商飛速發展的十幾年,線上供銷存模式已很完善,影響不大。衍生相關的美容、健身等傳統靠線下進行體驗的行業,可能會發展重視線上營銷發展上門送貨、自媒體直播帶貨,直播教學等。

2、餐飲行業,外賣平臺需求更大,衛生服務要求標準會更高,健康合理膳食的概念會更受人們倡導,家庭餐飲上門服務的形式會逐漸流行。

3、房地產行業,隨著恆大線上75折的營銷模式領頭,線上各種營銷模式、VR開房、線上搖號選房將成為一種補充及趨勢,目前“房住不炒”背景下,本不景氣的房地產行業將更多創新,夾縫中生存。

4、汽車行業,因受實複雜實體經濟影響,類似重資產商品行業將變得更復雜,願意買車的,可能更願意選擇合資車,經濟不景氣和避免環境影響的考慮,多考慮選擇新能源車,國家也會重點推進能源車的開發及普及。

5、娛樂行業,更多的線下如酒吧、景點等人員聚集地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VR遊戲設備、線上遊戲、直播互動等隨著5G的普及將是更多家庭的選擇。


孔明數星星


肺炎疫情過後,牽扯到衣、食、住、行、各行各業都多少會有影響!

影響有孬有好!

衣:服裝類應該沒有什麼影響,畢竟人們該穿還得穿。

食:雖然說民以食為天,但是食品餐飲業還是會受影響,疫情過後,人們繃緊了幾個月的神經不會那麼快鬆下來。不會像疫情發生之前有事沒事三五成群的到酒館飯店吃喝一頓,聚餐喝酒的少了,餐飲業就難免受影響!

住:也就是房地產行業,有消息稱,百家中小開發商宣告破產,多家上市房企發債“避寒”,因此疫情解除之後房地產行業暫時也不會好!

行:汽車、電動車、摩托車、高鐵,這些也必然受影響。

為什麼呢?

因為房地產慘淡,各行各業受影響成必然,甚至石油價格也會多少有所下滑!

影響最好的莫過於醫療用品、口罩這些行業了!

疫情解除之後醫療用品緊缺需要大批生產、庫存儲備,因此這些行業得忙一陣子了!

口罩更是成了生活必需品,疫情過後人們已經習慣於戴口罩,全國十四億人,加上外貿出口,需要多少我是算不出來,肯定不會少!

疫情解除之後最好的影響就是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強大凝聚力!

相信疫情過後的中國會舉世矚目、變得更加強大!


WEN—R—風————


一、新冠疫情中需要正視的影響

新冠疫情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大大超過非典時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更強,而且疫情爆發期恰逢春節,人口流動性遠勝爆發於2-5月的“非典”時期,導致新冠疫情的傳播可能性和公眾的恐慌程度大大加強,截至2020年1月31日24時,全國共發現確診病例11791例。並且,此次政府響應也大大快於、強於非典時期,在疫情傳播的初級階段,各省便紛紛及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阻斷疑似病例人群傳播途徑,當然這些應對措施違背了春節團圓、舉家旅遊等傳統消費習慣,對“春節經濟”涉及的產業造成了較大沖擊,但在此特殊時點,也只能“要短痛不要長痛”。非典疫情主要影響2003年二季度的經濟,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個百分點,為9.1%;新冠病毒的影響主要為2020年一季度,預計對一季度GDP的負面作用在2-3個百分點。

新冠疫情對於傳統“節日經濟”相關產業具有較強的破壞力。從“非典”的經驗來看,疫情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主要集中在交通、旅遊、娛樂文教、零售等第三產業。

(1)交通運輸行業。2020年春運旅客總量較2019年出現大幅回落,春運前20日(1月10日-29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12.29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1.9%,預計在2月2日及2月8日後大部分企業正式返工,預計發送旅客總數仍將有10億人次以上,整體來看,一季度全國旅客人數將出現15%以上的回落,從全年看,預計將導致全年4-5%的降幅。

(2)旅遊行業。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春節受疫情影響,春節黃金週旅遊基本停滯,若無疫情,旅遊收入2020年或保持2019年的高增速,直接損失將超過5500億元,在疫情結束前旅遊行業將持續受到影響,一季度旅遊收入將出現大幅回落;對全年而言,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數據來看,當年國內旅遊人次下降0.9%,旅遊總收入下降11.2%。考慮到當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後,旅遊需求更加旺盛,本次疫情的影響將超過非典,預計對全年旅遊總收入的影響在15%左右。

(3)娛樂文教行業。對於影視行業而言,由於疫情的原因,春節賀歲檔電影全部撤檔,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僅181萬。根據2012-2019年對賀歲檔影片票房的統計,賀歲檔票房佔全年票房的比重在9%-10%,考慮自然增長,疫情對2020年電影行業的影響約在70億元上下。對教育行業而言,在疫情的影響下,寒假期間課外培訓機構全部休息,同時,在線教育可能出現較大增長,整體來看,教育行業將有所回落,但是幅度偏小,結構性改變更加顯著。

(4)零售行業。其中餐飲行業受影響最大,由於1月24日起全國各地以各種形式禁止聚餐或不鼓勵聚餐,年夜飯以及年後聚餐基本全部取消,預計當月消費減少50%以上。石油及製品類由於春節期間減少外出,將有較大幅度降幅,或減少超過80%;而糧油食品類、飲品類中西藥品類消費由於恐慌情緒導致價格上漲、全民搶購,或有所增長,並隨著恐慌情緒的消失逐步迴歸正常。根據2019年一季度消費結構,零售行業消費明確減少的約佔16%,減少幅度預計將超過50%;整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疫情將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帶來7-8個百分點的負向影響,經濟損失約700-800億元。

新冠疫情對於製造業的影響將集中於短期爆發,但重點疫區的產業鏈上下游將遭遇更為深遠的影響。首先是春節後一週的停產對於全國製造業的影響,該影響將會被全年生產逐漸稀釋,預計對一季度產生不超過8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對全年影響少於2個百分點,並且可以預計疫情對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打擊將會顯著大於高新化、無人化普及的新興產業(口罩、防護服等醫用品行業除外);第二是由於我國目前的區域經濟分工越來越明顯,產業發展對於物流運輸的依賴提高,湖北省作為電子信息、汽車、智能製造等產業的上游供應鏈大省,此次疫情對於其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將會有更為深遠的影響,以汽車產業為例,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汽車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1482家,汽車產量241.93萬輛,在目前情況下,湖北的汽車零部件體系按時恢復生產可能較小,至少延期一週時間甚至更長,這將對2月乃至一季度的全國汽車生產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及地理分佈

新冠疫情將側面促進醫藥產業的發展。

目前,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已刊登多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論文,其中包括美國首例確診病例的診療過程以及臨床表現,患者在接受一種尚未獲批的藥物——由吉利德(Gilead)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remdesivir之後,身體情況明顯改善。此類應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藥品和疫苗將成為未來醫藥界爭相攻克的焦點,其何時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及獲批將是未來決定疫情影響走勢的重要變量;而且,國外藥品和疫苗是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中國國內藥品的審核機制,帶動國內的醫藥市場發展,從而促進我國醫藥健康產業的合作融合,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一個重點。

新冠疫情從側面促進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釋放了潛在的消費需求。正如“非典”造就了中國網絡銷售的興起,新冠疫情的爆發,間接帶動了“宅家經濟”的全面興起。線上遊戲領域,春節期間《王者榮耀》的峰值DAU在1.2-1.5億之間,單日流水達到20億元,較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線上視頻領域,抖音、快手、BILIBILI等娛樂APP日活用戶數量均出現大幅增長,甚至出現了6000萬人抖音在線觀看武漢火神山工地施工的“另類娛樂盛舉”;電影消費方面,《囧媽》由於疫情原因退出院線後在視頻網站上線,直接引發了電影行業的一輪罵戰,這可以被認為是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對傳統電影行業的一次重大沖擊;在線教育方面,20多個省份啟動“在家上課”計劃,超過1萬所大中小學、500萬學生將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上課,“停課不停學”,這也是對教育行業的一次顛覆。可以說,此次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人們參與數字經濟消費的過程,在打擊實體經濟的同時也會促進線上和線下消費經濟的融合,成為推動部分傳統產業轉型的一次機遇。

新冠疫情對於中國進出口的影響或被誇大。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係2000年以來第6次。國內有觀點認為此舉將中國列為疫區國,將不利於中國的出口貿易,認為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將遠超中美貿易戰,我們認為此係對該項舉措的誤讀。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認定不存在對進出口的強制措施,並會在三個月後重新認定,參考2016年巴西寨卡疫情,當年巴西受感染人數為150萬人,出口降幅為15.1%,完全是由於疫情無法控制導致的出口下降,同時處於經濟衰退期。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此次新冠疫情控制得當,對出口影響將僅限於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初期,一是假期延長、生產減少帶來的損失,一季度約影響4-6個百分點,二是由疫情導致的外國減少中國的進口帶來的損失,預計全年中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不會大幅下滑。

2010-2019年巴西出口情況(百萬美元)

新冠疫情結束後消費和經濟將有所反彈。從非典疫情的經驗可以發現,在第二季度疫情短期爆發之後,全國範圍內第二產業在第三季度回暖,第三產業受影響較大,二三季度增速均受影響,等到第四季度才開始回暖,可以發現,二三產增速反彈程度均超過了第一季度;從主要城市的電力經濟角度,二三產用電增速在三季度同時回升,也可從側面證實這一觀點。

目前,我國正處於消費下沉地級市縣的時期,2019年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為372260億元,增長9.0%,2019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增長7.9%,春節經濟導致的消費壓抑將極有可能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的三四季度集中爆發,帶動經濟回暖。 2003年全國四季度二三產產值增速對比 2003年上海市用電增速情況(%) 二、冠疫情對經濟影響:短期巨大,長期主導權在自己手中

從對於冠狀病毒的特徵研究來看,其傳染性有可能隨著氣溫的回暖而迅速降低,從“非典”案例來看,其爆發期為2-5月,並於7月逐步消退。如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特徵與非典病毒相似,結合疫情控制及針對性藥物和疫苗研發過程中,預計最早在2020年4月份,最晚到2020年7月份,新冠疫情將逐步緩解。

樂觀來看,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將集中於第一季度,部分行業將綿延至第二季度。在疫情不出現爆發性增長、並逐步可控的情況下,一季度,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6500億元,對一季度GDP的負面作用在2-3個百分點,一季度可能會出現4-5%的低增速,對全年GDP增速的影響幅度約為0.4-0.6個百分點,2020年GDP增速將有可能破6,預計在5.4-5.6%左右,其中對於疫區重點產業鏈上下游的影響也將於第一季度集中爆發,對汽車等本身具有行業下行壓力的企業將更添重負,而對於第三產業增長而言,隨著公眾情緒的緩和,將在第二季度回暖,而在三四季度發生增速反彈;悲觀來看,如果新冠疫情控制不當,在第一季度未能有效控制,則全年GDP增速的影響幅度約為0.6-0.8個百分點,預計在5.2-5.4%左右,對於相關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影響也將向三四季度延伸。

綜上所述,此次新冠疫情對經濟在短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且難以挽回的,但是其對於2020年乃至更長週期的影響,主導權仍然在我們自己手中,通過有效的政策引導度過經濟難關,同時打好疫情阻擊戰和全面小康年建設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給出的政策建議如下:

1、加大疫情相關財政支出,提高對疫情相關研發、治療、防疫物資、醫護人員補助的財政補助範圍和補助力度。

2、適當減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第三產業企業,例如交運、旅遊、餐飲、住宿、文娛等行業的一季度稅收。

3、對於受疫區供應鏈影響正常生產的製造業企業,適當減免一季度稅收,地方重點扶持行業給予特殊財政補貼。

4、適當降低社保繳費率,養老、醫療繳費率,降低企業負擔。

5、貨幣政策適度降準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提供額外的信貸支持。

6、強化公共管理中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加強輿論監督,疫情過後強化官員問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7、補齊醫療短板,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財政支出中醫療等民生支出佔比。


腦洞大匯


肯定會對許多行業造成影響。

1、醫療行業的影響。對國家而言,會重點有針對性重大疾病疫情出臺方針,應急預案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的加強;會加大醫學基礎研究的投入;會重新審視公辦醫療機構的改革,擴大其比重等。對企業而言,像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等醫療物質生產的比重,優化生產結構。對民眾而言,增強防範意識,增加家庭應急物質的儲備。

2、教育行業的影響。對國家而言,已經發出了“停學不停課”的號召,探討教育結構的多樣性;對企業而言,促進線上教育模式的佈局,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有爆發式增長;對民眾而言,接受並認同多媒體教學來帶的便捷和效率。

3、實體行業的影響。對國家而言,豐富經濟結構,增強經濟佈局多樣性,出臺鼓勵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幫助企業發展;對企業而言,優化渠道,完善網絡營銷;對民眾而言,線上購買比重會增加。(線下餐飲,娛樂場所那是毀滅性打擊,不排除直接破產的情況)


行走的阿華


在本次武漢肺炎的疫情期間,互聯網公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相比於傳統企業來說,互聯網公司的很多線上業務依然可以開展,而且技術團隊在家辦公也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所以相對來說,互聯網企業在疫情期間體現出了較強的韌性。但是,由於互聯網企業的很多業務與傳統企業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在業務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o2o類項目。相信在疫情過後,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形態和模式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產業互聯網的建設速度也將得到提升,這個過程也會釋放出大量的發展機會,具體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互聯網公司將整合更多的行業資源。在疫情期間大量的傳統企業紛紛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運營模式的轉換,這個過程必然會促進更多的行業資源向互聯網領域彙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相信疫情過後,大量的傳統企業會提出更多的需求,從而推動互聯網公司的發展速度。

第二:人工智能技術將得到進一步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在疫情過後會迎來更多的關注,更多的傳統企業會加快智能化升級的腳步,這不僅會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會增強企業的運營穩定性。所以,對於當前在人工智能領域佈局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這是一次快速發展的機會。

第三:區塊鏈技術將加速落地應用。區塊鏈技術具備全程可追溯的特點,相信在此次疫情之後,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會加速,很多制約區塊鏈技術落地的行業模式將得到調整。



冷jin汐汐


因為疫情的影響,2020年新年大家沒有過好,節後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員工也不能正常上班。去年,很多人曾表示希望2019年快點結束,2020年趕快到來。但當2020年如期到來時,大家恐怕只希望“一切如初”吧。

中國票房“休市”

這次疫情對市場而言,也是洪水猛獸,各行各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短期內,對旅遊、娛樂、餐飲、酒店、百貨、傳統制造業影響較大,勢必會影響消費者收入,消費者收入預期下降,用於服裝上的消費支出自然減少。

疫情結束後一個週期內,消費一般會報復性反彈,樂觀分析,服裝消費也會階段性上升,災害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消費觀,提高消費者對健康、審美、品質生活的追求。如汶川地震後,四川市場迅速成為各行各業重點搶佔市場,經歷和近距離感受災難的人,更願意消費。

比如影視行業就首當其衝,我們最早感受到疫情嚴重的,就是各個院線春節檔影片撤檔,撤到最後索性所有影院就關門了。

從1月24日到今天,中國線下電影市場已經暫停營業33天了。在此期間,只有唯一一組電影票房數據,就是大年初一那天全國電影票房收穫了181萬元。據燈塔數據顯示,同比去年,中國電影(13.540,-0.06,-0.44%)市場票房已經損失超100億元。

據鍾南山院士預計,4月底全國疫情會平穩。如果歇業的影院到那時才開張的話,那麼這期間票房的損失,中國市場就會達到190億元左右。

影視行業難上加難

最近,曾經的影視“一哥”華誼兄弟(3.890,0.04,1.04%)公佈2019年業績預計虧損近40億,目前股價在3.9元左右,它還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可見,2019年的影視行業就已經出現了拐點,已經非常困難了,如今再加上受疫情的影響,真是雪上加霜。

全球電影市場震動

那麼,同樣,少了中國電影的加持,全球電影市場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

2月初,據《好萊塢報道者》稱,由於“肺炎疫情”對中國電影行業的影響,粗略估計,2020年全球票房或損失將超過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左右。

2019年,全球票房是4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7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92億美元的票房,佔比21.6%。

那麼,2019年一二月份,中國電影票房是145.43億元,為全球票房貢獻了20.76億美元。其中,上映24天的《流浪地球》獲得44.74億元的票房,約合6.38億美元,位列去年全球二月份票房冠軍。

而根據亞馬遜旗下的票房統計網站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19日,全球有票房記錄的主要影片只有18部,累計票房只有10.6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74.45億元。相比之下就會發現,去年和今年的票房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那麼,在水皮看來,全球電影市場或許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在中國新增的確診病例總數逐步下降的同時,日本、韓國、意大利這些國家的病例數據卻在不斷上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的恐慌。我想電影市場的恢復時間就不是我們能預計的了,至少春天是無法期待了。




萱萱愛飛行


大家好,受影響的實體店,餐飲行業,娛樂場所,旅遊業和運輸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很多企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這也說明這些行業實際受到的打擊最大

由於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更強、影響範圍更廣,2020年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明顯比17年前嚴厲了許多,除了消費、娛樂等人群密集的場所無法營業,企業和工廠也停工了很長時間。

當然,現在提復工的我們,確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疫情還沒有全面控制住,近幾天的新聞也在不斷告示我們,疏忽與放鬆確實容易出現反彈。在現在,扛著防控的壓力推進復工,對於當地政府、企業和群眾,都是很大的挑戰。

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註定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但是,我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因為疫情終將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但我相信,憑藉著華夏大地上千年的文化和人民堅固不摧、奮勇向前的精神,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戰。

謝謝觀看,一諾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