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樣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

yuepinwu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古體詩相對於近體詩(律詩、絕句)而言,是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前的各種詩體的統稱,又稱古詩或古風。

要想寫好古體詩就要了解古體詩,什麼是古體詩?古體詩都有哪些好的作品,我們論述一下:

從每句的字數上看,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比如《詩經》以四言為主,《古詩十九首》均為五言,魏文帝《燕歌行》為七言,《離騷》為雜言。也有將雜言古詩統稱七言古詩的,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一共四句,兩句五言,兩句六言,《唐詩三百首》將其列入“七言古詩”卷首。自漢代李陵、蘇武寫五言詩以後,四言詩漸少,其後五言、七言最為常見,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包括歌行。

五古風格以質樸自然、渾厚高古為宗,七古風格以雄渾動盪、婉轉流利為上。就格律而言,律詩、絕句格律森嚴,有規矩可依,古詩篇幅長短不定,沒有對仗的要求,韻腳靈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轉韻,可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但不可平仄互押)。因此,明許學夷《詩源辯體》說:“律詩易曉,古詩難知。”

一、短制

古體詩有短制,有長篇,同樣要注意章法結構。古體詩短制,或一氣渾成,或略作開闔,篇法圓緊,比較容易駕馭。

如《古詩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首兩句詠物起興,寫環境。以下四句寫女子美麗儀態。後四句寫女子的身世及獨守空房的苦悶心情。細分為三個層次,但結構緊密,順流而下。押上聲韻,一韻到底,加上六句疊字,顯得音節流暢,一氣呵成。

二、長篇

古體詩長篇大作,取材宜大,感慨宜深,結構上,特別要注意層次感,開合縱橫,轉折勾連,不宜鐵板一塊,忌諱顛倒錯亂,東拉西扯。

試看張若虛的樂府詩《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從開始到“汀上白沙看不見”為第一小層:圍繞春江花月夜五個字寫景。從“江天一色無纖塵”到“但見長江送流水”為第二小層:由江月引發哲理思考。第一、二小層合成第一大部分,主要寫景,表達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從“白雲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第三小層:寫思婦。

從“昨夜閒潭夢落花”到結束為第四小層:寫遊子。第三、四小層合成第二大部分,寫遊子、思婦的情懷。全詩四句一換韻,平仄相間,韻換意換。將畫境、詩情與哲理融為一體,情景交融,華美感傷。

王闓運稱之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稱“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孤篇壓全唐”。長篇歌行體,唐代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清初以吳偉業的《圓圓曲》為代表。

在用韻上,長篇如果一韻到底,則顯單調板滯,該詩多次轉韻,平仄韻相間,有四句一韻、六句一韻、八句一韻,其中以四句一韻為多,每一轉韻,起句皆入韻,讀起來婉轉流利,饒有風致。

轉韻與情節轉換相關,形式與內容統一,正如趙翼《甌北詩話》所云:“梅村古詩勝於律詩。而古詩擅長處,尤妙在轉韻。一轉韻,則通首筋脈,倍覺靈活。”可以說,“梅村體”是歌行的一種極致,多多研讀,必有獲益。

要想寫出好的古體詩必須要看古人之作品,研習古體詩換韻,短制和長篇的做法,千萬不要學個四不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問題:怎樣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


前言

回答的這個問題,首先要探討一下,什麼是意境。顧名思義,意為虛,代表內心的情感;境為實,是客觀存在的景物。簡單說一個是情,一個是景,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就是意境。

那麼如何寫出有意境的詩詞呢?無非是把情寫好,把景寫好,把情景結合寫好。

一、景

寫景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意象,意象的選擇必須圍繞主題,例如寫離別多見到柳、酒、歌、笛等等, 例如:

折柳飛花風滿樓,春寒帶雨似窮秋。勸君莫唱陽關曲,曲盡無人不淚流。....楊柳東風日日春,明朝俱是異鄉人。鷓鴣聲裡斜陽外,一客瀟湘一客秦。

寫邊塞詩常見雪、山、河、沙、漠、角、兵等等。例如:


蒼茫白雪覆狼山,無限春風隔玉關。大漠長河旗半卷,譙樓畫角月如環。.......夜來風雪滿關山,畫角聲悲鐵甲寒。帳下老兵誇定遠,解衣指點舊刀瘢。

根據情感線索安排,對景物進行有效組合,就形成意境,

二、情

1、詩人寫情,有的是直接抒情,例如: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有通過景物來暗示情感: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金河、玉關、馬策、刀環、白雪、青冢、黃河、黑山,這八個景物組合起來,是一幅邊疆的肅殺圖畫,加以歲歲朝朝,體現了駐守邊關的將士的心情。

客觀的景物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月的組合有秋月、有春月、有夜月、有圓月、有缺月、明月,不同的月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物象就是意象,王國維說過: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刪稿》

選擇什麼樣的意象,往往代表了什麼樣的情感。

3、 情景相互交融在一起: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結束語

怎樣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

先確定主題,再選擇相應的意象,圍繞主題組合意象。以絕句為例,常見的形式是前兩句寫景,第三句轉折,第四句以情結束或以景結束,例如:

翻飛白鷺下蘆灣,柳渡秋風橫釣船。睡起漁翁先一笑,此身與世不相關。.......紅花落盡綠蔭繁,百囀千聲啼正歡。憶得當時納蘭句,櫻桃的是鳥銜殘。

詩詞的章法變化很多,例如絕句,王士禎就總結了十二法。不過無論如何變化,無非情景二字。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學寫詩和學習任何事物一樣,都需要持之以恆,不懈努力。

  • 堅持每日讀詩

古語有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讀詩便要作詩,還要作出很有意境的詩,便似根基未牢就要壘起幾十層高樓,有點好高騖遠了。《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就寫得極為精彩,需得仔細看看。學詩要選好“老師”,如陸游等氣豪之人,不為筆墨所縛,信手拈來,常有佳句而無佳篇,如我等初學之人,還當以杜甫王維為宗。

  • 掌握古詩的韻律要求

古詩,尤其是近體詩,對韻律有嚴格的要求。大家經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就是對七絕七律的平仄要求,意思為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二四六字平仄必須分明。當然這並不全面,還有一些禁忌,如“忌三平”“忌孤平”,可以深入學習一下。然後就是韻腳了,我等初學之人可以查韻書作詩,常用的是《詞林正韻》《中華新韻》

,作好以後可以在一些詩詞網站上檢測,如吾愛詩詞網等,只有韻律合乎要求,讀起來才會有抑揚頓挫的美感。

  • 寫好詩的內容

前面說起來只能算怎樣寫古詩,怎麼寫出有意境的詩就靠詩的內容了,這才是一首詩的靈魂,在於一個人的日常積累,才氣天分。

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好詩皆出自真情流露,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好詩首先要做到的是情景交融。我們讀《楓橋夜泊》《宿建德江》,從景色中就能感受到詩人當時的心境,感同身受。

要注意修辭手法的使用。比如誇張比喻,這方面李白是聖手。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如擬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還有用典,設問,互文,借代等,用好修辭手法,能夠給詩增色不少。

其中用典是比較難的。需要多讀歷史詩文增加積累,可以找專門的典故大全學習一下。

寫景之時,需注意大景要粗,小景要細。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宛如一幅蒼勁的水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就用細膩的筆觸臨下一瞬間的美。

有意境,須要有詩意,就要選好意象。高樓林立,汽車轟鳴,這些太現代的景物入詩,就很難有意境,畢竟太喧囂。想要有意境,還是需要杏花微雨,清酒江南。

結句要留有餘味。以景結尾最好,宋詩愛說理,就比唐詩檔次低。有味的結句如“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淺見,希望和大家共勉,一同進步。


風野七


如何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

我們先來審查一下題目想要達到的目的。

從題目可以看出來,題目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很有意境”,一個是“古體詩詞”。

先說“很有意境”。“意境”,分為兩部分:“意”和“境”。所謂“意”,就是一個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所謂“境”,就是一個作品所使用的、或曰所描寫的景物或環境。“意”是作品的主題或曰中心思想,“境”是用來反映你的主題或曰中心思想的材料。那麼,很有意境呢?就是你的“景”用得好,所以能夠很好地反映你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很有意境”的詩詞,肯定就是好詩詞。


接著,我們來說“古體詩詞”。不知道提問的朋友說的古體詩詞是指哪種詩詞,但我來一個臆測,他所說的“古體詩詞”就是指“五四運動”以前的詩體。因為那時還沒有提倡新文化。只有新文化運動之後,才岀現今天的現代詩。

回到題目上,如何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呢?現在,我們把順序倒過來進行討論。


先說寫“古體詩詞”。要寫“古體詩詞”,就要掌握古體詩詞的規矩。比如寫格律詩詞,就必須掌握平仄、粘連、對仗、押韻、以及起承轉合等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並且要儘可能地熟練之。如果又想要學習寫作格律詩詞,又對格律知識在感情上格格不入,是學不好格律詩詞的。如果不想學習寫格律詩詞,那麼,也可以學習寫古詩、古風類的詩。這個講究不是太多,只要押韻即可。當然寫任何體裁的作品,起承轉合都是必須要的。還有什麼樂府體,騷體等等,就不多說了。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很有意境”。“很有意境”,就是既有情又有境。

只有“情”和“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達到情景交融的程度,才是一首好詩。以前的評詩者說,唐人的詩重於景,我看沒錯。一首詩,似乎全是景,沒有表達什麼情。其實情就在景中。這個就叫做“㝢情於景”。舉個例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杜少陵的《絕句》,四句詩全是景,但是,詩人行將遠行的思想情緒就隱藏在詩句之中,所謂㝢情於景是也。


又是過去的詩評者說的,宋人的詩偏於議論。我看也是。我們又舉一例來說明。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蘇東坡的《題西林壁》。全詩四句,只有第一句似乎是在寫景,其實也是在議論,其他三句都是在議論。就是說,詩是在講一個道理,看待一個人、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論。所以要聽不同的意見,不能孤陋寡聞還剛愎自用。這是一個道理,也是一種感情。所以這種方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可以叫做“借景論事”。


我們是現代人。我們的情懷也許與古人不同,所以不一定要追求什麼古意。相反,文學作品是用來反映現實生活的。只有多讀書、多參加社會實踐,才能寫出“很有意境”的“古體詩詞”來。

20190912


用戶60397079085


對於古詩詞的意境,其實是一種文學審美的觀念,傳統古詩詞中一直以來都是看重“風骨”和“格調”的,意境一說出現的時間不長,似是靜安先生《人間詞話》之後,此說才漸漸為人所共知併產生影響。

故此,意境無外乎“意”和“境”,境是說情境,是客觀,是眼前呈現的畫面;意是思想,是主觀,是心中思考的感受。綜合而言,意境是言已盡而意未足,描景繪物於眼前,而不盡之意皆在言外。這也是我國傳統文學所追求的天然的餘味。正如後人評價王維的詩所說的“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要想寫出寫出富有意境的古體詩詞,需要具備一些基本功:

第一,要懂得詩詞格律。格律是詩詞的基礎,古人學習格律,因為它的作用就像我們現在學漢語要先學拼音,學英語要先學字母和音標一樣。學習格律並不是要求我們嚴格按照格律來寫詩詞,但是我們要從中學到格律的內涵,就是音韻和對仗之美。

第二,要多讀多看多思。寫作古詩詞不能閉門造車,“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落筆寫詩詞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泛泛。一切景語皆情語,描寫的景緻表達什麼樣的感情,這些都離不開平素的積累。比如說看到南山菊花,就想到隱逸瀟灑;看到長河落日,就想到豁達豪邁,看到輕風細雨,就想到愛恨離愁等等。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但是都能寫出蘊涵意境的佳句。所以要學會聯想,對美好事物的憧憬。

第三,要活用表現手法。詩三百中有六義一說,而賦比興正是我們寫作詩詞的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有了感悟,要學會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效果會比我們平鋪直敘的大白話顯得更有意境。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想要寫好古體詩詞,並表現出不一樣的意境,需要我們用尋找美的眼睛來觀察生活,要飽含真摯的情感、靈活運用形象化的表現,才能產生意餘言外的濃郁意境。


言閒語還碎


寫詩必須有不俗的意境,其實不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都必須有意境,意境越深越美,其越就有詩趣詩味。

什麼是詩的意境?意境就是不可捉摸不可言說的,但可意味的精神境界,詩的意境就是空、雅、靈、奇、新、美等六個字的高度統一。

怎樣寫出詩的意境?

一要定調“空、雅、靈、奇、新、美”。一旦定好調,那麼場景安排,用字用詞,段落結構等就要高度一致。不可相互敗壞。

二要思想上“空、雅、靈、奇、新、美”。思想是詩的靈魂,必須高度重視。

三要主題上的“空、雅、靈、奇、新、美”。主題就一個,不要多主題寫作,但可用多個分題來突出主題。

四要場景的“空、雅、靈、奇、新、美”。一首詩,必須是一個或多個這樣的場景。

五要用字詞的“空、雅、靈、奇、新、美”。詩是文字藝術,只有字詞用好了,才能達到詩的效果。

六要結構的“空、雅、靈、奇、新、美”。詩的結構,非常重要,好結構才能突出整體美。

總之,寫詩水平要長期熱愛詩,多讀多寫,自然就寫出好詩了。

(蔣榮清,2019.9.10)



學林金喜鵲


第一,必須要按傳統古詩平仄譜。第二,必須要有生活親歷與感受。第三,必須要有鮮明的主題思想。第四,必須要突出作者情感色彩。

寫古詩,決不是用整齊工整的句式,像寫日記似的反映一件事情或某個現象就得了。它相當於影視劇中一個定格,藝術攝影中的一種畫面……使人產生聯想,如臨其境,深受感動。所以,想寫出唯美意境,必須要有較好的文學素養和詩外功。比如,多讀散文、詩詞,多觀摩戲曲演唱,多聽影視歌曲等。還要經常去野外採風,像演員那樣深入生活……閉門造車、憑空捏造是寫不出來好詩的。

詩為心畫,觸景生情……

△圖為本人自作五言句並書寫


,請方家斧正

關於詩詞格律問題,儘量避免犯孤平、孤仄這樣的硬傷。實在是因文學水平有限,無奈之下,先寫好放在那兒,再仔細斟酌。只要是讀著通順,並能反映出作者或詩中主角的意願,也無傷大雅。

閒暇之餘撰寫幾首小詩,情隨事遷,盎然自足……
△圖為本人自作五言句並書寫,請方家斧正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一、古體詩詞,是指中國傳統的、流行了一千多年的舊體詩詞。在唐代詩又被劃分為古體詩(包括樂府詩、五古、七古、雜言)和近體詩(即格律詩,包括五七言絕句和律詩)兩大類。唐代產生、宋代興盛並達到高峰的詞(有格式的長短句)和元代盛行的曲詞,也是古體詩詞的組成部分。

二、意境,指詩詞這種形式表現出來的、由詞語或意象構成的內容境界。意境是個重要的概念,受到歷代詩人和詩評家的高度重視。大多數好詩詞,都是通過其美妙的意境,來感染和影響讀者的。王國維《人間詞話》對此有較多論述,可惜主要談詞。

三、怎樣寫出有意境的古體詩詞?這是重要問題,但難回答。很多專家學者形成了理論體系,但未必都能指導創作即“寫出好詩詞”。詩人或詞人有創作經驗體會,但又不一定能說得系統、透徹。就本人12年的創作體會,在當代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夯實基礎,提高起點。要加強學習,大量地閱讀、研究、感悟前人和其他人的佳作。有了艱實的古典詩詞基本基礎、功底,並且多加模仿、創作,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情感體驗)準確地、巧妙地表達出來。

2.提升境界。詩人須眼界寬廣,思想高尚,有獨特體驗,情感真摯,奮發向上,有美好理想或嚮往,新穎脫俗(而非陳詞濫調)。好的詩詞均以內容勝,讓人讀後有較深的印象。

3.意象選擇。選取今人仍可接受的意象,因為讀者為今人,儘管多數具備古詩詞常識或積澱。古為今用,選用那些古人創造的、今人也能接受的意象。少用生僻的典故,少作註釋。如寫成古人才懂的詩,那對讀者來講還不如直接讀古詩好了。

4.意境構建。力求整體統一、情景交融、一以貫之、一氣呵成。多學習、體會初盛唐和白居易等的古體詩中的“氣”。

5.表達方式。合理運用鋪陳(賦)、比喻、起興、對仗、對比、擬人、擬物、用典、化用、排比、誇張、象徵、列錦、憧憬、時空變化等各種傳統和現代的修辭手法。

6.運用語言。儘量使用典雅、流暢、自然,儘量用現代人易懂的語詞即“活語言”。

7.注重提練。要學習杜甫,認真重視寫詩詞,常推敲、修改,造出好句、妙句、核心字句(詩眼),重視煉意、煉句、練字。詩是改出來的,“詩求一字安”。

8.遵守格律。近體詩和詞,格律一定要嚴謹,要遵守音韻規則,少犯“忌”(如押韻八忌、三平尾、四平頭等),以將聲律上的美感發揮到極致。真正好的作品必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蕭園詩詞觀點散見於拙作《詩詞吟》40首、《蕭園詩話》等。)

以下三圖為王子居《發現唐詩之美》截圖,蕭園深受啟發,特此致謝。

合福高鐵旌德站的蕭園作品《故鄉吟旌德歌》

蕭園大學時期作品,發表於《班刊》


傳統舊體詩詞探索蕭園


詩意境需要訓練,揣摩,更需要靈感。

比如傳統名對

群山拜其下,孤雲臥此中

意境是山高,孤獨

但是,

拜其下,臥此中,在我看來,都是平平,意境不高。

如何改一下,使其意境高一些,我改一下

群山拜腳下,孤雲臥懷中

這樣意境就好多了

我們可以補兩句,使其成為絕句

群山拜腳下

孤雲臥懷中

重賞求一敗

誰人敢與爭

再比如,【琴簧汗舞】出句:天上一輪月,對句:人間萬盞燈!

出句和對句都不錯,就感覺意境不高。

我引申一下:

天上秋夕月

人間夜未央

何人不盡興

權貴最瘋狂

通過秋夕月,就不僅僅表現為月,還能表現月圓,團員。這樣,就進一步鋪墊,人們為什麼慶幸,拜月。夜未央,間接表現燈火通明,還能表現人的興奮和熱鬧,不是白晝,勝似白晝。

月到最好時,夜到正好時,富貴當權時,恰是慎獨時。這樣,內涵就豐富了。


秩和律師147753


打兩個比方。

我們在看電影時,當一個性感美女出場時,經常不給她一個直接鏡頭,先是車子停下,然後車門一開,露出一截大長腿,然後是腰肢一握,再後是波瀾起伏,再後是天鵝頸,好不容易等到可以看臉了,卻還偏偏戴個帽子,你只能看到她的瓊鼻和櫻唇。

她一定很美!哪怕我們沒有看到她的全貌!

我們在追男孩子或女孩子的時候,最動人最動心的時候並不是對方說我答應做你女朋友或男朋友的一瞬間,而是在這一瞬間之前的含情脈脈,這一瞬間之前的欲語還休,欲拒還迎。

確切之前的不確切才是最美的!這種不清楚,不明白,不通透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意境!

所以,寫出意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讓別人看到全貌,只寫一半,最多一半,剩下的那一半讓讀者去猜,去癢,卻抓耳撓腮,去考據,去探究,去魂牽夢縈。

對於男人而言,薄紗的女人最性感。

對於女人而言,冷酷的男人最魅力。

對於讀者而言,看懂一半的詩最意境!

古人的詠物詩中很少出現這個物的名字或名稱就是側面的證據,而在樂府之後表達我愛你都要含蓄得找不到北,不說情,不說愛,這些愛情變成了落花,春雨,小樓,殘燈,燕子,紅箋。

在詩歌裡很少說我思念某某個女子,只說這個女子如何思念我,看歸舟,打黃鶯,望月亮,賦菊花。然後說瘦損,說帶減,說沈醉,說無眠,說多謝天上月,此時不忍圓。

所以,創作詩詞,控制自己最多隻表達一半,便算摸得著意境的門檻了!

這個過程叫做構思,現在叫創意!

當然,這都必須有一個前提。

用韻,平仄,對偶,拗救,用典,在這些基礎常識都會的情況下,構思就便成了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對於初學者,對於我們,技巧是唯一應當考慮的部分,情感排在最後!

我愛梅花,陸游也愛梅花,我對梅花的感情不比陸游差多少,甚至還要強上幾分,可是如果同樣寫一首《卜算子》來比賽,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知道我不可能是放翁的對手。

那麼,假如陸游不喜歡梅花呢?寫梅花,我同樣不是他的對手,一億個我也是枉然。

所以,請記住,創作詩詞,對於我們來說,情感一點兒用都沒有!

再說開始打的那兩個比方

如果那個美女一下車就是全臉,無數人會說,不過如此!

如果你看到心儀的女子或男子,直接上去說,我們搞對象吧!

我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