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縱觀一段歷史的興衰,我們總是能夠在那個特定的條件和時代下找到一些原因,有些朝代的衰敗是由於最高的統治者昏庸無為,最後導致國家的分崩離析,而有些朝代的沒落,卻和皇帝沒有太多的關係,因為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哪怕是一個勤勉睿智的皇帝,都沒辦法挽救一個已經破敗飄搖的王朝。

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我們能看得出,作為明朝一個很有爭議的皇帝,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擁有者,他並不醉心於朝政之上,反而對木匠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短暫的一生也被後世傳為一段奇幻的故事。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少年不受重視,備受冷落

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有歧視,更何況是權利縱橫的皇宮之中,如果沒有強大的背景和靠山就會被人輕視怠慢,小小年紀的朱由校早早的就體會到了這種心酸。因為父親並不受萬曆皇帝的寵愛,於是連帶著這些皇子們也都不被重視,甚至到了萬曆帝即將駕崩的時候才定下了這個本是皇族中年紀最大的孩子為皇太孫,可以說從小就是在被忽視中長大的朱由檢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愛。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雖然根據當時的政治環境父親不得不做了皇帝,但是僅僅在登基之後就因為"紅丸案"暴斃的他,卻未能給自己的孩子留下太多的經驗以及過渡的緩衝,當時作為長子的朱由校一下子從一個大家都不重視的小透明,變成了所有勢力都開始盯上的人。當時還未登基的他就已經認識了後來臭名遠揚的魏忠賢,在後來父皇歸天之後,魏忠賢為能掌控朱由校這個尚未羽翼豐滿的皇帝,在幫他上位的過程中出很多力。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魏忠賢是一個十分可惡的奸臣,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卻是一個最可以信賴的親信。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移宮登基,小透明變成大皇帝

朱由校從出生不久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母,因為她位份不高總是被其他的妃子欺辱,尤其在誕下皇子之後,更是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敵人,最後也是在西李選侍的折磨下死去,從此西李選侍順利的承擔起照拂朱由校的責任。西李一直想要控制他,同在一宮的兩人平時並不和睦,他也對這個養母十分忌憚,雖然知道母親的死和她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卻沒有辦法擺脫當時的困境。試想一下自己的母親被害死,仇人在自己的日常裡折磨自己,可是自己卻做不了什麼報仇之類的舉動,朱由校的內心還是很苦悶的。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當時大家都知道西李選侍的野心,更知道一旦新帝登基她就會成為想要控制皇權的幕後之人,更是會坐上太后的寶座,當時的朝野上下都在極力的制止這件事情的發生,於是就有了大臣們保護太子的舉措。在所有大臣的反抗和努力下,西李選侍未能如願的達到自己想要掌權的目的,最後抱著自己的公主倉促的離開了乾清宮。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後來西李選侍所居住的宮殿失火,經過奮力搶救後得以保全性命的母女二人已經是全朝野唾棄的對象,但是此時已經掌握大權的皇帝朱由校並沒有按照大家的想法直接料理她,反而將自己的皇妹厚待起來,更是在日後的生活裡對這對母女關愛有加,所以曾經的矛盾和風波開始逐漸的平息。不管曾經有過多少的矛盾和衝突,畢竟公主是和自己有著血脈關係的親人,而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所有人都好,也是曾經有衝突的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結局。而這段歷史在《明史·卷114》中也有所記載:選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后。"帝不應。禮部侍郎孫如遊奏曰:"今兩太后及元妃、才人諡號俱未上,俟四大禮舉行後未晚。"既而帝崩,選侍尚居乾清宮,外廷洶懼,疑選侍欲聽政。大學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貴為皇帝,卻醉心於木匠活

雖然登上皇帝的寶座,但是朱由校對朝政卻並不感興趣,從小就喜歡做手工的他開始把很多心思投入到做木匠活這件事上。《三朝野紀》卷2下中就有提到過,"性好走馬,又好小戲,好蓋房屋,自操斧鋸鑿削,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匠"。而那些普通的木頭,經過他的雕琢之後居然產生神奇的變化,所有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發出讚歎足見雖然貴為天子,但是手工的技能還是十分讓人佩服,甚至專業的木匠在看到那些物件的時候都會由衷的讚美。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正是因為自己的特殊愛好,所以他的大部分的時間都醉心於創作中,從最開始的管理朝政,變成了後期的完全依賴並提拔魏忠賢。在《明史·卷二十二·本紀第二十二》:八月乙巳,召見閣部、科道諸臣於乾清宮,諭以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封忠賢侄良棟為東安侯。在這個過程中魏忠賢利用皇帝的心理,開始私下發展自己的勢力。對於管理朝政他很有心得,所以皇帝也放心的將一些事情交由他處理。權力的慾望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內心,野心越來越大的魏忠賢不滿足自己的現狀,網羅很多官員為自己所用,整個皇宮也基本上在他的掌控之下,所以導致了朝野上下的動盪。當時的《明史·熹宗本紀贊》中就有記載稱,"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不幸落水,病重離世

朱由校或許並不是明朝歷史中最勤勉的皇帝,但是卻是一個有見解有思想的聰明人,對於一些朝堂上的決斷也是很有明君的風範,只不過這個皇帝的心思並不在政治上,只是醉心於自己的那些木頭上。不幸落水之後的朱由校因為身體底子差,所以病情逐漸的加重,哪怕是得到了很多名醫的救治,最後還是難擋病魔的侵蝕,在最後的時刻將皇權交到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檢手中,就將自己的一生定格在了二十五歲那一年。

悲慘的天啟皇帝,儘管身居最高位,卻沒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力

雖然歷史中對於他的評價都是"木匠皇帝",甚至很多人都認為他只會吃吃喝喝縱情享樂,但是拋開這一部分的朱由校來說,他對於軍事方面的見解比自己手下的大臣們要高明得多,雖然大家對於魏忠賢執政有很多的爭議,畢竟這個奸臣坑害了很多的重臣,但是他在對國家的治理方面還是有很多的可取之處,而作為背後掌控一切大局的皇帝,怎能不知道當時的形勢,所以採用一種大智若愚的態度,既保全了自己,還能夠用最適合的方式完成了對整個社會的整改,所以說這個看似昏庸平凡的皇帝,其實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如果不是二十五歲就離開人世,或許還能有更高的成就和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