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編譯:沈冰潔,聯安研究院研究員


當下 “新冠疫情” 在全球多國多地流行,在物資調配、輿論、醫療等各方面對各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發起挑戰。各國國情與治理體系不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也不同,在國際治理中的角色也不盡相同。面對著相同的病毒,各國採取的應急管理方式各不相同。


2019年11月美國頂級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加強美國衛生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CSIS衛安委)發佈了Ending the Cycle of Crisis and Complacency in U.S. Global Health Security報告。報告以全球視角對當前全球公共衛生風險和防範狀況做出分析,並向美國政府提出系列政策建議。


聯安研究院認為報告中的部分諫言和分析對我國乃至國際社會的防疫鬥爭具有一定啟示意義,分段摘編該報告的部分內容,本文為第一部分。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背景


衛生安全在國家利益中的重要性遞增,美國政府也認識到這一現實。當寨卡病毒、埃博拉、流感等衛生危機來臨,美國民眾警覺度增加,美國政府也立即採取行動。但是,當危機褪去,恐懼情緒不再時,疫情發生時的危急感往往會演變成自滿,形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事實上,美國應對全球衛生安全威脅的防範不足。CSIS衛安委督促美國政府設立以持續性的預防、保護恢復能力為特點的戰略,以替換長時間困擾衛生安全防範的“危機-自滿”循環。加強應對衛生危機的財力和速度,促進海外衛生系統的恢復能力,提高美國政府在混亂環境下的行動能力,以及加快科技創新以保護未來。


世界愈加緊密相連,美國面對的危險也隨之增加。傳染性疾病的爆發可以迅速席捲全球,並且演變為大流行病,從而擾亂供應鏈、貿易、交通,並最終影響整個社會和經濟。同時,全球範圍內,特別是在疾病爆發地,充斥著不安全和衝突。美國抑或儘早在準備狀態上有所投入,從而獲得保護和安全,亦或等到下一場傳染病爆發,而在人員和經濟上遭受重創。

相對於突發事件慌亂應對付出的巨大成本,戰略性預防措施的花費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立即做出戰略性的預防投入是聰明之舉,用低成本獲得高效益,產生經得起考驗的結果。


七大關鍵行動措施


一、 恢復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衛生安全領導力

衛生安全即國家安全。擁有強大領導力的美國國安委可以發揮兩大關鍵作用。一是保證對全球衛生安全和生物防禦政策及開支的有效監督,快速且果斷的決策,以及在危險的傳染病來臨時,可以於白宮進行可靠的交流互動和協調。二是可以在對碎片化的項目進行改革和保證更高效地使用稀缺資源的同時,帶來關鍵的、具有針對性的新投資。


二、為全球衛生安全提供全面的、持續性的資金支持,建設夥伴(國家、私營企業界、民間團體)能力

保護美國民眾的最佳方式是從源頭阻止疫情的爆發,政府直接投資對於建設衛生體系能力是極其重要的。2014年發起的《全球衛生安全議程》(The 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提倡與各國政府、私營業、民間團體建立創新型的夥伴關係,在中低收入國家建設衛生安全準備狀態,此議程應該繼續支持。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三、在世界銀行建立“應對傳染病挑戰基金”來激勵各國的資金投入

衛生安全準備狀態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資金缺口,美國應在世界銀行設立一項“應對傳染病挑戰”(Pandemic Preparedness Challenge)的倡議,以激勵脆弱和受影響的國家對各自的基本衛生安全能力進行投資。讓各國自己擁有衛生安全保護能力是解決資金缺口的最終出路。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四、保證衛生緊急事件中對資源的快速獲取

阻止一場全球性的衛生安全危機需要及時果斷的行動,也需要快速分配資源的能力。美國應為兩大相關機構提高應急資金等級:一為美國疾控中心傳染性疾病快速反應儲備基金。二為美國國際發展署傳染性疾病爆發應急儲備基金。美國政府也應每年向世界衛生組織應急基金做出貢獻。


五、設立美國全球衛生危機反應公司

高度經驗豐富的民間衛生和人道主義專家組成的小規模團隊在應對衛生安全時發揮著關鍵角色和作用。認為此類團隊在剛果、也門、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和尼日利亞等援助人員和物資難以到位的國家,可以在疾控中心和國際發展署已有基礎上更加系統性地進行能力建設。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六、 加強混亂環境中關鍵衛生服務的提供和到位

由於不少國家陷入國內衝突、人道主義危機、脆弱和混亂,進一步削弱了應對衛生安全事件的能力。美國政府重視相關項目和能力的建設,確保在受衝突困擾的環境中實現衛生服務,來滿足特別是婦女和兒童等易受傷害的人群的特別需要。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七、系統性應對兩大技術挑戰:對新疫苗和新療法的需求以及公共衛生傳播危機

當下新興傳染性疾病風險增加,開發新疫苗、治療型和診斷型藥物的節奏也需跟上。美國政府應當直接向流行病防範聯盟投資,聚焦於開發通用性的流感疫苗和抗生素。同時,隨著新媒體的湧現,一場歷史性的公共衛生傳播危機正在逐漸浮現。如何有效地傳播精確的科學知識,恢復信任和信心,讓社交媒體成為公眾和全球衛生中發揮正能量,媒體技術、網絡安全、法律、傳播、文化和社會學等非公共衛生範疇的知識和專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美智庫提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七大關鍵措施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