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金牌"小棉襖"!北京這位養老護理員得了全國第一

“唉……”微弱的嘆氣聲幽幽傳來,正背身在一旁填登記表的任靜頓了一下,下意識地扭頭看了看一米開外躺在床上的“李奶奶”,正猶豫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李奶奶”又嘆了一口氣。“奶奶您怎麼了?”任靜立馬停下筆,來到床邊。

“哪裡不舒服嗎?是不是週末了,想兒子了?”

……

“沒事兒啊,他有空就來看您了。”

……

“奶奶您看今天院子裡銀杏葉金燦燦的多好看啊。聽說您唱歌可好聽了,您想不想唱兩句?那要不我給您唱兩句吧。”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金牌

鏡頭拉遠一點,您會看到,這是一個室內籃球場。場中央,一位身穿藍色護士服的清秀女孩正推著一臺輪椅,談笑自然,關切有度,彷彿正行走在鋪滿金色落葉的院外。

這是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九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養老護理員職業競賽決賽現場。經過激烈的角逐,任靜拔得頭籌,總成績排名全國第一,獲得一等獎並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恭喜恭喜!”祝賀撲面而來,任靜卻想著儘快回到工作了7年的“家”——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這段封閉訓練、參賽時間裡,她一直惦記著院裡的老人。

“好久沒見著你了,去哪了?”看到任靜,老人們很開心:大家喜愛的“小棉襖”又回來了。

一福的各個區,都被老人和工作人員稱為“家”。家裡的事兒,任靜都裝在心裡。

早上,8點半接班後,任靜準備著開始查房。這可不是簡單地敲門看一眼就走這麼簡單,養老護理員要在細節上觀察老人的精神狀態。

“爺爺,您怎麼了?”查房時,任靜發現一位老爺子和平時不一樣,還在床上靠著。“有點暈。”“您是沒睡好嗎?”任靜細細詢問了幾句,安排一會兒來給老人量血壓。

任靜負責的區域裡,都是可自理老人,時間最長的已經在這兒住了十多年。每天老人生活有什麼變化,外人可能看不出來,任靜和同事總能及時發現。

午飯,一位奶奶就訂了一個饅頭。任靜協助發飯時覺得奇怪,就問了一句,奶奶說之前家人探望帶了好些菜,她就放冰箱了,熱熱就能吃。任靜心裡一動,“這剩菜您放多久了?”“沒幾天,我都放冰箱凍上了。”“凍上也不保險,要是時間長了,您就別吃了。”“好,我聽你的!”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為老服務更是如此。曾經,就是因為任靜的細心,早早發現了一位老人的腦梗症狀,及時給予了緊急的救治,並且協助轉院治療。

那是去年的一次查房,任靜發現和一位爺爺打招呼時,老人回答得很慢,走路也不穩。任靜覺得不對勁,想帶他去樓下的院內醫院檢查一下。但老人執拗,覺得自己沒什麼不舒服不想去。“爺爺,咱們就當下樓遛個彎。沒事兒不就更踏實了。”在任靜的勸說下,老人終於同意前往。

一查,突發腦梗。在院內緊急治療後,不到一個小時,老人就被轉到安貞醫院救治。因為發現及時,老人愈後效果非常好,生活自理沒有受到影響。

“丫頭,我銀行卡找不著了。”

“哎呀,快幫我看看這個手機怎麼回事。”

……

每天,任靜和同事們要解決老人的各種大事小情,紮紮實實地積累起豐富的一線經驗。

這次職業技能競賽,有一道考題是老人夜間主訴發冷,要用暖水袋為老人保暖。

給老人放暖水袋,聽起來簡單,但其實裡面的講究非常多。任靜的經驗告訴她,這時首先要明確,老人為什麼發冷,是發燒生病還是因為房間溫度低,需要先測體溫和室溫確定。而且,熱水袋也不是隨便塞到老人腳底,應先檢查老人足底皮膚情況,以防燙傷。

任靜也在慢慢摸索著老人的脾氣秉性。“‘老人就是老小孩,得哄’這是很多人對待老年人的經驗之談,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老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他們具有成熟的思維和認知。和老人相處,不能像孩子一樣給塊糖哄一鬨,就以為能打開老人心結。對待老人要有平等的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老人有時表現出的“老小孩”的狀態,其實只是他們和年輕人相處的一種人生智慧,不能因此忽視老人的個人意識。

7年前,任靜並沒想過自己會在養老護理工作幹多久,畢竟,養老護理要面對多種專業以及心理慰藉、精神照護,比全科護理更加辛苦。但幾年時間,“家”的溫暖讓她越發不捨。每當老人開心地叫她“孩子”,調皮地稱她“小鬼”時,她都覺得心裡暖暖的。“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家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