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麼克服考前焦慮症?

玉樹中公教育


首先在考前做好複習,查漏補缺,做好應考準備。2、把考前焦慮按離考試時間遠近焦慮的程度劃分1至10分的等級,從5分那個等級開始想象自己進入那個狀態,每天進一級想象及到10分那個程度的焦慮狀態,焦慮時保持住一段時間,及到焦慮緩解,用這種方法來達到脫敏的作用。3、調整對待考試的認知,以平常心對待,避免過於追求完美,考得不好也要避免災難化思維,要知道天不會塌下來,下次再努力就是。4、要提高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並鼓勵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5、焦慮時也可以做幾個深呼吸,有利於緩解焦慮。


心理早餐


以我大學畢業15年後,參加全國1月份研究生MBA入學考試為例,談談我是如何克服考前焦慮症的。

考試前雖說複習了三個月,但是因為工作太忙,都是晚上看書,效果一點都不好。做數學和英語的測試題時,感覺題目都會做,但是花的時間很長。按照當時的模擬考試成績,想考上國家統一錄取線,一點指望都沒有。當時我也是焦慮的不得了,晚上睡不著覺。

後來在考試前一個月,導師給我推薦了一個培訓班,利用晚上的時間給我們輔導了一個星期,主要是考試技巧培訓。培訓時間是在統一考試之前的半個月,最後我的考試成績超出了國家錄取線45分,當年的分數除了低於北京大學錄取線外,均超過其他學校的錄取線。大學畢業以後,我基本沒有看過英語書,聽過英語,也沒有英語工作環境。可是我的英語考了75分,要想當年我在大學時4級6級考試都只有考了60多分。下面我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1.所有的考點在考試前一個月都要複習完畢,並且至少做了3~5套摸底考試試卷,通過摸底知道自己的短板在什麼地方?是知識複習不到位,還是複習以後容易遺忘?

2.對畢業了幾年的學生來說,再參加考試,確實有必要找一個考前培訓班。考前培訓班最好聽一聽你報考的學校的老師或參加過的學生怎麼評價的,他們的經驗很重要。另外在考試前,讓自己獨處也很重要。我在考試前4天,提前到了學校的賓館,用老師教給我的考試技巧做了幾套模擬題,對臨場考試做了充分準備。

3.參加考試時,考試時間的分配非常重要。以英語考試為例,經過培訓,我首先做的是英語作文,其中作文背了6個模板,直接根據主題套用就行了;然後依次做的是閱讀理解、翻譯、改錯,最後做的是完形填空。結果英語考試提前半個小時就結束了答題,但是在考場上,我對英語的成績還是心裡有數的。最後出來的結果也不出乎我的意料。綜合成績也有相應的答題方法,基本和英語考試答題順序相同。總之就是先做送分題、大分題。為什麼把完形填空放在最後呢?假如時間不夠的話,你在答題卡上可以把所有的完形填空選擇a或者是b或者是c或者是d,有兩分鐘的時間足夠你塗卡的,所以就不會慌張。如果你把作文和閱讀理解放在最後做的話,時間萬一不夠的話,這時候你真的就要慌了。

4.我一同事考武漢大學的研究生,考前半年才開始準備。原計劃的專業需要考試6個專業課程,後來在武漢大學的另外一個老師指出來,6門專業課程在半年之內想學生學透是不可能的,建議他換了一個專業只需要複習三門專業課。同事聽從了建議,最後很順利的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因此在考前能夠得到專業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千萬不能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後來我又參加了PMP考試,用了同樣的考試技巧和方法,很順利的就通過了。所以我的克服考前焦慮症的經驗就是必要的知識儲備加上必要的考試技巧。


新溪新語


非常高興回答考前焦慮症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存在焦慮心理的考生;考前焦慮症是普遍現象,因為考試成績與考取學校等級及畢業後的擇業密切相關,家長的期望值越高,考生的心理壓力越大,如何應對呢?1、首先家長的態度非常關鍵,望子成龍是長遠規劃,考試的前2~3年就應該給孩子引導和壓力,在考前1~2個月反而要減少壓力,從關心和賞識的態度對待孩子,不給考生超出平時成績的目標值,甚至可以適當降低目標值,讓考生覺得自身的能力超過家長的預期,考生反而更有動力。2、考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放鬆,自習時不要連續幾個小時不休息,每隔一小時要休息十分鐘,不去糾纏頭腦中理不清的問題,跳過的難題也許過一小時或一天自然解決了,或者百思不解的問題請教他人幫助解決,鑽牛角尖會造成焦慮。3、娛樂能帶來快樂,能夠通過娛樂消除緊張和焦慮,定期看一次綜藝節目或動作電影都能起到放鬆的作用,甚至可以玩時間短的單機遊戲,娛樂一定要避免觀看連續性的娛樂節目,更要避免晉級類的遊戲,避免娛樂轉移學習的注意力。4、運動不僅能帶來快樂更能使頭腦清醒,每天要有必要的戶外運動,哪怕是走路🚶遛彎,新鮮的空氣能保證大腦的供氧需求,孩子如果不反對,家長最好能抽時間與孩子一起戶外運動,家長與孩子親密交流才是克服焦慮的動力。5、睡眠、睡眠障礙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引起心理問題,考前切忌大幅度壓縮隨眠時間,制定作息時間表,該睡覺時要放下書本上床,定時起床,保持三餐的時間和足夠的營養,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避免產生焦慮。如果,學生考前存在焦慮狀態,請對照這五條方法對症下藥。感謝閱讀!





小議題大道理


首先需要評估焦慮的等級程度。

試著給自己的焦慮打分。

0-10分,0分是焦慮最低,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高。超過五分就需要重視。

焦慮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

焦慮並不全部都是負向的,正常的焦慮是對我們有益處的。

它能幫助我們緊張起來,重視並促進我們去完成任務。

如果焦慮過度,阻礙我們做事情就需要干預。

焦慮的原因是因為刺激源對外部和內部的應對失去平衡引起的。

第一,杏仁核引起的焦慮

杏仁核處在大腦的邊緣位置。屬於大腦邊緣系統。是產生情緒、識別情緒、調節情緒的,控制學習和記憶的腦部組織。

杏仁核是我們腦中的警報器,就像警犬一樣。

當它收到外部刺激源會瞬間反應,就是我們所說的趨於本能反應。是一種較少意識到的,較少細節的焦慮特徵。

杏仁核憑藉壓力源能單獨產生焦慮。

第二種,大腦皮層產生的焦慮

大腦皮層是大腦神經元集中的地方,是控制軀體運動和調整軀體運動的最高級中樞。

大腦皮層是思考的大腦,包括邏輯和推理。

大腦皮層通常引發焦慮的想法或者想象,但不能單獨製造焦慮。

由此可以知道:一種是杏仁核通過現實事件觸發應激反應的焦慮,例如:地震的聲音;入侵者的氣味;與攻擊者相同的車等等。

比如,一個遭遇綁架的人,記住車輛特徵,在以後即使生活恢復平靜安全,再看到同樣的與被綁架的車相似都會引發被綁架者的焦慮。

這種焦慮通常不是真實存在,而是想象的危險,刺激杏仁核發出警報而引起應激反應表現出焦慮。

這種焦慮通常有:父母對孩子的擔心,怕黑,感覺有鬼;感覺面試會失敗等等。

這種焦慮通常是反覆練習習得的模式。大腦皮層長期不能被信任,因為它會在沒有真正產生危險的情況下產生焦慮。

考前焦慮症屬於二者的結合。考試是真實的外部刺激源,引起適度焦慮是正常的反應。

如果焦慮過大,引起軀體化反應,出現過度緊張、冒汗、嚴重有昏厥過去的表現。這就需要干預。

過度焦慮往往存在錯誤的思維模式。

第一,專注於負面細節,忽略主要的正向情境。

例如,演講者獲得如雷的掌聲,但觀眾席有一位觀眾打盹,邊說這場演講很糟糕。

第二,過度泛化,認為某件事情(通常是負面的)發生過一次,肯定會不斷重演。

例如,有過一次考試失敗了,就認為自己不行了。

第三,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

存在這樣思維的人喜歡用對錯,是非來評價事情以及人。當事情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就會焦慮。

例如,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跟人吵架你應該站在我一邊,否則你就不是我朋友。

第四,相信別人應該為你的問題負責任而你應該為別人的問題負責任。

例如,孩子聽到父母吵架,認為都是自己的錯。

第五,我的要求是公平的。

例如,家裡面有二胎,經常發生這樣的事,老大說,我比弟妹大,我不應該跟他們一樣的上床時間,這不公平。

第六,我的規則就是法則!

對事情“應該怎樣”的規則缺乏彈性而引起焦慮。

焦慮的應對機制通常有戰鬥、逃跑和木僵。

針對問題,應對考試焦慮的態度是接納和麵對,不對抗,不逃避,不隔離。

積極應對策略:

第一,考試前每天做放鬆練習

放鬆練習有呼吸冥想、靜心,聽自然放鬆的音樂,讓自己心慢下來。

呼吸練習是學習控制自己的呼吸節奏,通過控制自己的呼吸快慢能夠有效的緩解焦慮。

自我對話練習:

消極的自我對話通常是:我應該考好,我必須考好,如果考不好就糟了,這樣的對話會加重焦慮。

而積極的自我對話:我不可能期望在每件事上都做的完美。

我盡力就好!

第三,在平時的時候多提取考試焦慮的感受,讓焦慮的感覺充分的釋放出來,不要阻止它,跟自己的焦慮待著,直到它慢慢地消散,不要有任何迴避,去面對它。你會發現自己沒有那麼焦慮了。(非常有效!)

第四,畫壓力圖,把自己的感受畫在紙上,然後充分的去感受畫中的人物狀態、感受,如果有人能在旁邊陪伴、傾聽,做見證人是最好。

必要時可以考慮找專業心理諮詢師。

對焦慮,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很多焦慮是疊加的,因為焦慮而引起焦慮。

再出現焦慮的時候想到焦慮是有益處的,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重新給焦慮賦予一個新的意義,焦慮便不會再困擾我們。


麗明心理


目前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服用西藥控制和做心理疏導,外部的心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創造一個良好的備考環境,對預期的成績進行觸達底部結果的推導,比如:考不好最壞的結果是再復讀一年,復讀一年,對家裡的經濟成本,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而且父母和考生自己對復讀一年內的學習自律性比較有信心,那就保持平常心去考,在考試的時候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反而會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偶是晴兒


考前焦慮是害怕考砸了的種種後果,還有把握不是很大,但是很想通過。以下兩點可以克服考前焦慮症:1、做足準備,好好複習,做好當下能做的事,你只管去做剩下的上天自有安排。2、降低期望,盡力去考就行了,要有考不過大不了重來,能考過是額外的獎賞,考不過學到知識也是付出的回報了。


纖柔麗人


焦慮症狀大多都是對未來的不可預料和不可知而出現應激反應。焦慮第一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個好的精神狀態。第二接納自己目前的現狀,無論自己對知識掌握的如何。第三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微心戰疫—潮熙萍


適度的焦慮都會有,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影響我們考試成績發揮太大的話,需要克服,克服焦慮的辦法絕對不是針對焦慮工作,而是做好計劃和安排,使自己不要太忙,也不要太閒,節奏化的學習習慣是克服焦慮的基礎。


恩光傾訴


網搜考前放鬆音樂,每天睡前或感覺效率低時聽聽。

焦慮情緒很正常,不必怕


紅塵中穩穩的幸福


沒辦法,硬客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