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兒子總被其他小朋友打。該不該讓他打回去?

澤澤寶貝向前衝


提問的家長,您好。我是納蘭明心,一個八歲孩子和四個多月大女兒的80後奶爸。對這個問題我有關注和思考,我想回答這個問題。

每次看到校園霸凌的新聞或者視頻,我都很氣憤。好擔心有一天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希望永無校園霸凌。我們除了教會孩子不欺負別人,和別人友好相處,也要教會孩子,當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怎麼辦。

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受欺負的問題,孩子總被欺負,對今後的一生都會產生可怕的影響

好在您兒子的這個情況是發生在孩子玩玩具之間。但是別的小朋友有攻擊行為,而您的孩子只會求救和哭,也許和膽子小有關係,又或者是與你們平時教得好有關係。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有責任感和同情心,懂得謙讓,不欺負別人。但是免不了遇到一些類似您兒子的情況,別的小朋友會欺負我們的孩子。

父母一定要做子女的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一般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往往大人不在現場,這就需要讓孩子有能力應對這種情況。

你要讓孩子知道,當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比如被人欺負等發生在他身上,或者由任何事情讓他感到害怕、困難或者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去告訴父母、警察、老師等可以信賴的人。

當你的孩子告訴你有人欺負他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予同情,並引導孩子表達出他的內心的感受

然後,聽完孩子的表述,你要和孩子進行下一步,你可以問孩子,是否願意在你的帶領下,去找打人者的父母。你要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允許的,對方打了他,他將會受到大人相應的懲罰,承擔後果。

你要讓孩子知道,你可以保護孩子,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知道處理這種問題的方法。

你讓孩子打回去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讓孩子打回去,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孩子們從中學到的就是有權利的人可以為所欲為,用拳頭可以解決問題。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如果孩子經常和這些小朋友玩。你們父母之間應該適當干預,通過適當的約束,用關愛、理智和邏輯來引導孩子們,讓孩子們逐步相互適應,一起快樂玩耍。這個應該不難的。如果對方家長不配合,或者對方小朋友屢教不改。你也可以教孩子遠離他們,惹不起躲得起,這不,您孩子跑開,最後讓對方孩子哭了,也是一種策略。

另外,父母自己也不要以吼叫、怒罵等方式“欺負”孩子,要儘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養兒育女是一件耗費身心的事情,一旦成為父母,一輩子都會為孩子操心哦,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所有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布魯森林的星辰


這個問題很現時,現在這社會小孩不能太軟弱,要教小孩自我保護要強,首先教導娃娃不要先打別人,別人打自己,警告對方,對方還不聽,就給他一次教訓,因為我家娃娃以前性格就是教得有點軟弱,不行,總是被別人欺負,後來給她說了,現在好些了,現在有些娃娃都是些期軟怕惡。


梅么妹


小朋友之間總會有打打鬧鬧的行為。

我是這樣教育我兒子的:"寶寶,如果在學校,有小朋友打你,你就告訴老師,如果老師在忙,他還打你,你就躲避,如果他一直糾纏著打你,那你就還手。如果是其他小朋友先動手,而且連續打你,你就可以還手,我們不能欺負別人,但是也要懂得保護自己,特別是我們的隱私部位和腦袋"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不能隨便打人,別人的爸爸媽媽會心疼,會生氣。但是我們還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不能讓別人傷害自己,不然爸爸媽媽會心疼。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給孩子,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我伴小樹成長


你好!告訴孩子必要時可以還擊。

一、孩子總受欺負,對他的成長不利

老人常說:小孩兒欺負小孩兒,沒法辦。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小孩兒被欺負慣了,那麼其他的孩子都會欺負他。這樣他會成天生活在驚恐中,害怕中。慢慢孩子就會養成膽小,怕事,甚至還多疑的性格。這樣對他的成長,發育沒有好處。不然現在怎麼有這麼多的校園欺凌事件?

二、告訴孩子在學校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一定要告誡孩子,不先找事,不先說髒話,不先動手打人。如果對方先動手,別怕,立馬還回去。這樣以後他就不敢再欺負你了,這叫正當防衛。

但是家長要注意,你的目的是讓孩子不再捱打,而不是鼓勵孩子去打架。一定要注意說話的口氣和語氣。看到孩子委屈回來,家長千萬別說一些氣話,刺激,打擊他,那樣的話,你讓他還擊他也不敢。








天海雲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孩子被人欺負了,是要站起來反擊,還是礙於面子忍著?

小朋友不具備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所以需要父母來處理,當然父母介入是要告訴做錯事的孩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而不是不問事情的真相,一味的去偏袒自己的孩子。家長及時的介入,問清事情的原由,告訴做錯事情的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讓他及時的改正,如果小孩不改,這個時候就有必要和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共同解決。如果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長,就果斷離開吧。

父母對待孩子被欺凌的態度和做法,無形中在告訴孩子,沒有人可以隨意欺負他,你不必害怕,爸爸媽媽在身邊。相反的,如果遇到孩子被欺負,你什麼都不做,帶著孩子逃了,只會給孩子一種遇事逃避的處理方式,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很懦弱,成為別人口中的“慫貨”。



信風鴿


可能是溝通障礙!沒有最佳方案,夫妻溝通模式的改變是根本!!

不知道你們夫妻會不會經常大吵,誰也不讓步?

我見過很多案例,夫妻溝通存在明顯問題,孩子一定會有相應性格表現。

夫妻溝通存在問題,就像兩條平行線,誰也讀不懂誰,也不願意讓步,要麼冷戰,要麼大吵,找不到更好的方法達到和諧,孩子雖不參戰但會有感應,他也會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有的家庭看上去安安靜靜,一片和諧,卻是暗藏殺機,因為大家都不溝通,也沒啥意見,大家都不惹對方,表面相敬如賓,其實是沒有溫度的家庭,這樣家庭的孩子性格會敏感壓抑,在學校表現內向,甚至自卑。

[玫瑰]我可能猜的也不全對,舉了一些例子權當啟發,說的不妥之處,敬請諒解[祈禱]



晏子漫話生活


從您的問題來看,這並非校園欺凌一類的惡性事件,並且孩子年齡不大,大概是幼兒園年齡段。

這時候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未成熟,並且容易依照本能行動,也就是您說的“立刻打人”。

從兒童生理與心理健康成長來分析,我的建議是不該打回去,但是要培養孩子的自我防衛能力。

打回去的弊病:

小時候的行為習慣會影響長大後遇事的第一反應。

小時候經常打架,潛意識信奉“拳頭就是一切”,那麼長大後就不會養成用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

甚至可能會發生欺負同學的情況。

但是,也不是任人欺負:

玩具是大家共有,不會因為拳頭大就變更“所有權”。

教育孩子等待別人玩好,自己再玩。

有利於培養孩子謙虛,善良的品格。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玩具,並且沒有分享的意願,卻被其他小朋友搶走。

那就讓孩子要回來,要不回的時候我們介入或者讓老師介入。

讓他明白自己也有玩具,並且他不同意,誰也搶不走。

有利於樹立自信心,並且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等到年齡合適,讓他學習一下散打、拳擊、跆拳道,提高反應能力與運動能力,在其他小朋友打人的時候能夠很快避開、擋住,避免受傷。


親知育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過:當孩子受到這樣的欺負時,應該支持孩子打回去!

有的家長聽到會感到有些擔憂,支持孩子打回去,這不是縱容暴力嗎?其實並不是的,這裡說的“打回去”,並非一種“報仇”“洩憤”式的動手,而是一種自我防衛,向那些施暴的孩子透露“我會反抗”的信號。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時,家長的態度和做法也是非常關鍵的。

1.及時安撫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回家告訴家長自己受欺負時,家長最忌諱的就是表現出“蒼蠅不叮無縫蛋”的態度,而是要站在孩子這邊,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

2.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家長在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之後應該積極尋求事的解決方法。家長首先可以聯繫孩子老師或者是學校相關責任人,詢問事情的起因、經過,重點是學校對於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家長還可以以學校為平臺聯繫對方孩子的家長,雙方家長進行溝通,告知對方此事的惡劣性質,要求對方向孩子道歉。


芮芮鑫鑫


我是二胎寶媽,一胎孩子上二年級了,班裡有個小孩是小霸王,誰都欺負。我和孩子爸爸一貫給孩子強調的是別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哪怕打不過,你也不能在氣勢上輸給對方。要不然對方還會一直覺得你好欺負,會形成惡性循環光欺負你。只要我們不主動欺負別人,在反擊別人的時候不用害怕,就算打壞了爸媽給你撐著,千萬不能慫了。


期待放晴2019


針對這個問題,專注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做客《開講啦》時,有人問過她

“當孩子被打時,會不會要孩子打回去?”

“肯定會啊!”

李教授給出了準確的答案,她說,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欺負別人,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欺負別人。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是一個家教問題,防止被別人欺負是保護好自己。

我們針對這件事首先要教會還真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1.遇到問題首先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大聲說出:這是我的玩具不可以搶

2.要有強壯的身體,保護好自己,多多鍛鍊

3.如果遇到霸道不講理的小霸王,可以尋求大人或者老師的幫助,或者適當的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