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滄龍,中生代海洋裡最大的頂級掠食者之一。它們存在的歷史雖然不長,相對於地球的壽命僅僅是曇花一現,但它們卻是組成中生代複雜生態系統裡的重要一環,畢竟,整個海洋都曾經是他們的領地。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說起最早的滄龍,它們其實是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這是一類體格相對較小的陸地爬行動物,長的有點類似現在的壁虎,只是體型比壁虎稍大,他們常年生活在海邊,不過大部分時間其實是留在陸地上的。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隨著9000萬年前全球氣候的變化,海洋和陸地的生態位都受到了不小影響:陸地上恐龍佔據了絕大多數的生存空間和資源,由於鮮有天敵,因此他們的發展幾乎只受內部種群的影響,平均體型日益增長,對其它生物的捕食和獵殺已經快到了極限。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白堊紀陸地場景復原圖 圖片來源:網絡

而海洋裡則到處遍佈著真骨魚類,他們身體結構更加靈活,擁有更快的移動速度,更強的適應能力,因此原來的海底王者們——魚龍和蛇頸龍都沒法更好的進食,也因此而沒落了,空出了一個海洋的頂級消費者席位。海陸生存環境此消彼長之下,很多爬行動物紛紛“下海”,踩著數億年前祖先登陸的腳印,重新回到了海洋裡。

我們的主角——滄龍的祖先也回到了海洋,從此一路披荊斬棘,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在最初的幾百萬年裡,滄龍要重新適應海洋生活的節奏,對呼吸方式、繁殖方式、獵捕食物等等能力的鍛鍊,讓他們沒有在體型上有所突破,都是以小巧玲瓏的面目示人,最大的也不超過5米。外觀上保留了原來的大部分特徵,看起來有點像長了鰭狀肢的鱷魚。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滄龍科近瘤龍屬復原圖,圖片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他們的爪子慢慢退化,直至完全變成光滑的槳狀鰭;細長的尾巴逐漸變寬,成為具有水中轉向功能的尾鰭。遊動的時候他們左右搖擺身體,利用巨大的尾巴頻繁擺動推進身體前進。這樣的運動方式在短期內極具爆發力,最高速度可能達到約每小時50公里,只是消耗過大,不適宜長途跋涉。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捕食器官方面,為了撕咬有殼保護的食物,比如菊石等,滄龍的顎部變得越來越強大,同時他們有著尖銳的錐形牙齒,彎曲且呈倒鉤狀,可以在咬合的同時產生巨大扭力而將獵物攔腰咬斷,然後大塊吞食,這個進食方式倒是有點像鱷魚。但是由於海底視野較差,滄龍的眼睛並沒有發揮太大用處,反而是遠古爬行動物的寶貴遺產——舌頭,成為了他們的主要嗅覺器官,配合他們過人的聽覺和聲音定位技術,在大海中尋找獵物。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而在繁殖後代方面,滄龍則是徹徹底底演化成了水生生物。他們甚至不像龜鱉類生物會把蛋產在沙灘上,而是直接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讓幼體在卵內先汲取營養,發育成有活動能力的新個體以後,再落地出生,讓幼體不至於在水中夭折。雖然每一胎只能產下幾個幼仔,但是這樣的繁殖方式可以極大提高滄龍幼體的存活率,這也為他們能迅速稱霸海底奠定了一定數量基礎。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滄龍科傾齒龍屬復原圖,圖片來源:網絡

就這樣,他們很快適應了海洋生存的環境,然後立刻開始了體積和殺傷力的多重升級,利用海水浮力的支撐,滄龍的身體長度迅速躥升至10米、15米左右,最大的滄龍甚至達到驚人的19米,體重達到16噸(相當於160頭商品豬)同時伴隨著的還有他們的移動速度和捕食器官的進一步升級。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滄龍的主要食物是魚類,不過其他美食他們也不拒絕,龜鱉類、軟骨鯊、菊石,從發掘的化石來看,曾經出土的滄龍化石胃部除了包含上述幾類生物遺骸外,還出現過數只較小滄龍的遺骸,這表明某種情況下,他們甚至還會蠶食同類,兇狠殘忍的特性可見一斑。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電影《侏羅紀世界》,滄龍咬斷霸王龍的脖子

從距今九千多萬年前開始嘗試下海求生,僅僅用了短短几百萬年,滄龍就從適應者的角色逐漸變成海洋霸主,直到白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為止,他們整整統治了海洋兩千多萬年,這期間,他們迅速擴張領地,足跡分佈全球各大海域。而伴隨著大災變的來臨,雄極一時的滄龍也沒能逃過那一劫,在整個家族勢力達到巔峰的時候,默默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霸王龍見了都怕,把鯊魚當做小零食,體長達6層樓,滄龍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