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公元前207年8月,当刘邦率军到达武关时,据说赵高曾派人与刘邦联系,想与刘邦合作。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感到不可置信,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一方是合法政府,一方是乱臣贼子。实际上,赵高也是出于无奈,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随着章邯大军的投降,秦帝国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因为,当时的秦帝国,已经无法组织起一个稍具规模的兵团了。

而在北部地区,以项羽为代表的四十万“联军”随时可能杀进函谷关;在南部地区,以刘邦为代表的西征大军正在逼近武关。

赵高必须投降,否则性命难保。他想出来的主意是:赵高动手杀胡亥,开武关放刘邦入关,双方分治秦国故地。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赵高的做法,就是趁着自己手里还有些筹码的时候,抓紧机会倒向反秦联军。以便最大限度地从中分一杯羹,不至于跟着秦王朝一起倒下。

赵高能与项羽谈判吗?肯定不能,因为项羽的实力太强,此时的赵高并不具备与项羽谈判的资格。

赵高能与刘邦谈判吗?虽然看起来比较荒唐,也缺乏可操作性,但尝试一番的机会还是有的。

从利益角度而言,以刘邦的实力,就算他能率先进入咸阳城,难道就能从项羽手中夺取关中吗?肯定不行。项羽可是带着四十万大军前来,要灭掉刘邦还是很轻松的。

如果刘邦不能先进入咸阳,等项羽分封时,刘邦能得到多大一块地盘呢?显然不会很多。因为刘邦西征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什么竞争者的。如果刘邦不能抓住机遇,将来也没什么能够端上台面的说辞,只能自己认倒霉。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刘邦与赵高合作,两人就有可能联手整合关中的力量,从而阻止诸侯联军攻入函谷关。

赵高无法阻止秦帝国的灭亡,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想一些自救的方法。刘邦无法守住西征成功,与其直接交给项羽,不如联合赵高。

天下的主要矛盾,就是反秦联军与秦王朝的矛盾。但是只要大家把眼光放长远,自然就会明白:秦王朝灭亡之后,群雄逐鹿天下的格局必然会形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灭掉秦王朝真是最好的选择吗?未必!

如果灭掉秦王朝,你却无法分到最多最好的地盘,还要冒着被别人兼并的风险。那你又何必如此心心念念地要灭掉秦王朝呢?

如果大家都认同这种观点,赵高和刘邦的联盟应该是有机会瓜分秦国故地的。赵高不用输得干干净净,刘邦可以不战而得大片关中地盘,真是合则两利的选择。

这些内容都是我的猜想,但在我看来,这应该是赵高手中最大的筹码。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但反秦联军的形势一片大好,刘邦并不愿意接受赵高的条件。因为与赵高合作的弊端太明显,此时与秦王朝合作,很容易受到围攻。

而从赵高的角度来看,联合刘邦也是困难重重的。

帝国的统治格局就是一个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非常稳定的时候,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了。就算需要调整,也只是技术性的调整,本身并没有太高的难度。

但在金字塔处于随时可能土崩瓦解的状态时,帝国的统治者,就必须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否则只能坐等灭亡。

李斯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候,依然用官僚的态度应付巨变,所以帝国的形势每况愈下,差点无药可救。胡亥和赵高在关键时刻重用章邯,暂时挽救了危亡的局势。

可现在章邯已经战败,胡亥和赵高也逐渐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谁该为此负责?不是胡亥就是赵高。赵高如果真想主导与刘邦的联盟,就必须杀死胡亥。

在这种背景下,赵高玩了一招指鹿为马。用意在于加大驯服秦王朝官员的力度。从表面上看,赵高在秦王朝的权威更加巩固,但这种敢怒而不敢言的状况是无法长久维持的。

赵高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大多数反对派还没来得及实现联合的时候,直接杀了胡亥。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杀掉胡亥之后,赵高准备为秦王朝重新定位。如果秦王朝依然把自己当做天下共主,这种局面就是无解的,因为这意味着秦王朝还处于反秦联军的对立面。

赵高杀掉胡亥,就是想告诉天下人:秦王朝已经灭亡,现在还存活的,是一个所在函谷关以西的秦国。各位,高抬贵手吧!中原大地有更多更好的地盘,别惦记我们关中了!

所以在子婴继位之后,立刻放弃了帝号,自称秦王。这就意味着他承认了六国故地脱离秦王朝的事实。只要承认了这个事实,就意味着分封制重新归来,大家可以为了争地盘大打出手了。

秦国虽然服软,但为时已晚。如果把周文赶出函谷关时就执行这种战略调整,秦国也许有可能保住函谷关以西的地盘。但现在,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已经在西进路途之上了。

这就叫进退失据。在章邯把周文赶出函谷关时,如果有人敢提出这种保守方案,肯定会被拉出去砍头。因为秦王朝还会对章邯报以幻想,可以平定六国叛乱。但等到章邯失败之后,就算秦王朝想要施行这一保守方案,也为时已晚。

但不管是不是为时已晚,子婴和赵高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宣布了秦王朝的灭亡。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秦王朝为什么会灭亡呢?是因为徭役吗?

当然不是,这一点我说过很多次。劳力是统治者的资源,而非一次性消耗品。任何一个合格的统治者,都不会把劳力当做一次性消耗品,这对于国力的损耗极大。

我无意否认秦王朝的残暴。但如果把秦王朝的灭亡简单地归于残暴,实在是有些偏颇。

秦王朝为什么会灭亡呢?是因为上层骄奢淫逸吗?

当然也不是,这一点我也说过。追溯到几十年前的战国时期,哪个君主不骄奢淫逸呢?秦王朝建立之后,只有秦始皇敢骄奢淫逸,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和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贵族比起来,秦始皇能消耗多少资源啊?

我无意否认秦始皇的骄奢淫逸。但如果把秦王朝的灭亡简单地归于骄奢淫逸,实在是有些偏颇。

秦王朝之所以如此短命,还在于它缺乏过渡的时间。而“承秦制”的汉朝,前后加起来却有四百年的寿命。

赵高与刘邦密谋瓜分秦国,最终却无疾而终,只因为时已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