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1972年尼克松访华,具体细节居然是在法国秘密谈妥的!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博士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在北京期间,基辛格与周恩来决定,下一步由中国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

有趣的是,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具体磋商,不是在北京或者华盛顿,而是在万里之外的法国。

这是为什么呢?

1972年尼克松访华,具体细节居然是在法国秘密谈妥的!

主要是考虑谈判的秘密性。

中方授权主持谈判的,是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将军;美方授权的代表是美国驻法武官沃尔特斯将军。

黄镇没有授衔,但是军旅出身,是著名的解放军第15军创始人之一,所以仍被人们称为将军。

沃尔特斯,对驻法大使馆的人员来说也不陌生。他精通八国语言。一年前,1970年4月,就是他在波兰驻法使馆的一次招待会上,不时盯着中国武官。招待会结束时,他又紧随中国武官,跑到门外,试图递交一封信,并说是美国总统给中国政府的信件。但是,中国武官没有受命,没有接受他的信,回大使馆后立即报告了黄镇大使。黄镇又报告了国内。

由此可见,沃尔特斯也是支持中美友好的人士。

1972年尼克松访华,具体细节居然是在法国秘密谈妥的!

为了与沃尔特斯进行商谈,黄镇选派了两名助手——曹桂生、韦东。

基辛格在北京时已于周恩来约好:沃于7月19日上午8点半左右来黄镇大使官邸找黄镇大使。那么如何让他神不知鬼不觉,不为人知呢?黄镇决定,届时自己在巴黎近郊诺伊市的官邸前院大门半掩半开,免得沃在门外等候,暴露目标;再派韦东在院里佯装散步,一俟沃出现,立即开门迎他入内。曹桂生则在大楼的门口等候,负责把客人引入客厅。

7月19日上午8时20分许,沃尔特斯高大的身影出现官邸门口。未等他按门铃,韦东立即开门将他迎入。沃被曹桂生引入客厅后,黄镇立即从楼上下来,与之见面。

就这样,中美之间的秘密渠道的第一次接触开始了。

起初,沃尔特斯略显拘谨。黄镇则笑着说:“你是军人,我也曾经是军人。军人对军人,我们一定很谈得来。”

沃尔特斯说:“我在大使、将军面前只是个小兵。”

黄镇说:“我也只是毛主席的一个小兵。”

1972年尼克松访华,具体细节居然是在法国秘密谈妥的!

(黄镇)

沃尔特斯打开话匣子后,有说有笑。他告诉黄镇:“我的行动,连美国驻法大使也不知道。只有我的秘书知道此事。法国情报机构和记者很厉害,我把车子停在不远的拐弯处了,没人知道。哈哈。”

黄镇也向他说:“我们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在第一次会晤中,沃尔特斯向黄镇递交了一份美国政府给中国政府的信件。

第一次会面后,他们的秘密接触日益频繁。直至1972年3月,这个秘密渠道才结束。在7个月中,沃来黄镇大使官邸一共45次,平均一个月两人接触近7次。两人会晤的内容包括双边关系、对国际重大问题的看法,还包括至关重要的基辛格公开访华的具体细节。

正是通过这个秘密渠道,黄镇大使与沃尔特斯如此频繁接触,终于谈妥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具体细节,成功地实现了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