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1.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细化现行标准,二三段新增乳糖要求(知食说)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征求婴儿配方食品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1项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内容中对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多项食品的标准做出了调整,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新国标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拟对现在三个年龄段的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和营养成分进行拆分细化。在年龄的划分上,为避免标准冲突,新国标拟对此进行拆分细化,对三个年龄段的婴儿配方食品采用三个对应标准,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0-6个月)、《较大婴儿配方食品》(7-12个月)、《幼儿配方食品》(13-36月龄)。在营养成分上,新国标对二段、三段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增加了乳糖的比例要求。

2. 《电子商务法》出台,代购、微商必须进行工商登记!(知食说)

近日,中国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电子商务法》并宣布将于2019年1月1日生效,内容有关平台运营商的注册、合同、争端解决和促销等。在新法下,代购和微商做生意,必须要在工商局进行工商登记,拥有营业执照(包括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其次,如果代购和微商销售的是食品,他们还需要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3. 雅培6款产品在台湾地区被要求48小时全面预防性下架(知食说)

美国营养品公司雅培(中国台湾译为亚培)6款产品疑变质,9月7日,相关涉事产品被要求48小时全面预防性下架,中国台湾食药署公布预防性下架产品清单: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9月9日,台湾地区食药署称:“已预防性下架6款产品,超过264万罐。”据了解,这已不是雅培第一次被曝有质量问题。中国台湾食药署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进口雅培6款产品总计172万罐,截至8月,共计接到629起投诉。雅培中国作出回应称,台湾地区的这些成人营养产品未在中国大陆上市,并强调,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完全符合相关的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业相关规定。

4、濮韶华出任光明乳业新任董事长 业绩困局待解(中国网财经)

在经历了业绩下滑之后,光明乳业似乎要迎来曙光。光明乳业9月7日公告显示,濮韶华成为继张崇建之后的新董事长,正式完成换帅。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8月21日,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张崇建、总经理朱航明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职务。与此同时,光明乳业宣布,同意提名70后的濮韶华为光明乳业第六届董事会普通董事候选人。相隔几天后,光明乳业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3.23%,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8.58%。

5、中国圣牧放弃旗下部分牧场有机认证(北京商报)

9 月 11 日,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发布公告称,在本年度的有关认证届满后公司将不再就部分牧场申请有机认证。倘若未来出现有关市场需求,公司将可于6个月时间内通过申请有机认证并根据有关规则及准则将有关牧场转换为有机牧场。中国圣牧的自有有机液态奶产品将继续通过有机牧场供应的原料奶进行生产。该认证变动将仅适用于销售至第三方的原奶业务。

6、为了业务多元化和印度市场,可口可乐可能收购麦芽奶好立克(好奇心日报)

据英国《邮报》,可口可乐有可能买下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 GSK)旗下的麦芽奶饮料品牌好立克(Horlicks)。

可口可乐发言人表示“不回应传闻”,但是英国的《邮报(周日版)》和《印度经济报》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一位参与交易的匿名人士称已经进入了估值阶段,但是还没有正式公示。信源称收购会在下周宣布。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7、日本麒麟拟出售澳洲第二大牛奶加工商LDD(澳华财经在线)

澳洲第二大牛奶加工商Lion Drinks and Dairy(LDD)的母公司日本麒麟昨天宣布,将对LDD进行为期四周的审查,以确定是否剥离LDD。

LDD原为National Foods,2007年被麒麟以31亿澳元收购。两年后麒麟收购Lion Nathan后,National Foods成为Lion的一部分。2012年至2015年期间,麒麟已对LDD减记了21亿澳元。

8、 网络餐饮首次开出罚单!美团外卖被处2万元罚款(中国常州网)

近日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美团外卖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公示的行为处以2万元罚款。这是常州市首次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开出罚单。

常州市食药监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入网餐饮单位的监测、抽查,并进行有关约谈,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式检查,整治规范入网餐饮单位和第三方平台,确保线上线下餐食服务同标同质,维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9、 买来酸奶皆过期多日 每日优鲜食品安全让人担忧(看看新闻)

最近,上海市民卢女士在电商每日优鲜上购买了多罐酸奶,孩子喝过后拉肚子了。她一查看,这些酸奶过期多日。如果一罐两罐过期可能是商家搞错了,还情有可原,这么多酸奶都过期,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类似售卖过期食品的行为,在法律中属于较为严重情节,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保留食品、购买记录和送货信息等证据,并将这些证据提交食品安全部门,对涉事企业予以处罚。除了和商家沟通以外,还可以和食药监部门反映,向相关质检部门反映,向消协甚至工商反映,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

10、食品巨头亿滋大量囤货 防范“硬脱欧”后没饼干吃(新浪美股)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1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奥利奥、吉百利等品牌的母公司亿滋国际(42.9, 0.38, 0.89%)正在囤积原料、巧克力和饼干,以应对一旦英国“硬”脱欧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食品短缺。

英国将于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但目前还没有达成全面的退出协议,而且英国执政党对于首相特蕾莎-梅的“切克斯”计划存在分歧,根据这一计划,英国和欧盟将就货物自由贸易达成一个“共同规则”,以维持双方自由贸易,但反对者认为这是在向欧盟投降。

11、海底捞之后,“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也面临食品安全之殇(新浪财经)

继海底捞后厨被曝光之后,“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也触碰到了食品卫生红线。

呷哺呷哺近年来不匹配的营收与净利增速体现出一定的发展瓶颈,虽然2016年推出了中高档湊湊火锅,但集团自身也表示大部分餐厅收入及经营利润仍来自呷哺呷哺。未来,呷哺呷哺还将怎样布局?胜算几何?

食品周报I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意见稿发布、雅培6款产品被下架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呷哺呷哺只做直营,所有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的选择、培训统一由公司直接负责,严格管理,不过直营店投资成本高,架构庞大,人员众多,管理难度较高。据此前的介绍,呷哺呷哺始终秉持“卫生清洁第一、营养快捷为要、大众消费是本、亲切关怀得宜”的经营理念,再看本次“老鼠门”事件则稍显讽刺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