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規模養豬如果不用飼料養會不會賠慘?

養豬業應該是我國發展最落後的行業之一,就是這個發展滯後的行業每年向市場供應7億頭左右生豬。如果按養殖量來算我們是名副其實的養豬第一大國,但是在養殖技術上我們與西方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而差距的具體體現形式就是養殖成本上。我國目前的大環境下,如果想節約養殖成本,首先要去往哪個方面努力,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我國養豬業要減少對豆粕的過度依賴

受西方養豬理念的影響(豆粕是工業化飼料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養豬業對豆粕的需求量很大,近些年我國用於每年用於畜牧業的豆粕達5600萬噸左右。而我國大豆產量很低,所以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大豆來滿足畜牧業的需求,據統計我國畜牧業所需求的豆粕85%左右是靠進口大豆提供的。

規模養豬如果不用飼料養會不會賠慘?

西方國家的大豆多是規模龐大的農場種植模式,幾乎全部實現規模化種植,再加上有政府大量的補貼,人工成本低、種植技術高、鉅額政府補貼,所以西方國家種植大豆成本低到你不敢想象。這也是西方國家大豆最終佔據我國大豆市場的原因,這是題外話,有興趣地可以翻看前面的文章《 》。

西方國家種植大豆成本低,那麼獲得豆粕的成本也就低,養豬成本也就低了。而我國的大豆目前還是小規模的塊田種植模式,機械化程度低、種植技術落後,種植成本高、產量低,那麼豆粕的成本就水漲船高。雖說進口西方國家的大豆成本低,但是大豆畢竟漂洋過海、過關關稅、價格宏觀調控等因素,最終到養殖戶手裡的豆粕價格還是比西方國內豆粕價格高出不少,那養豬成本自然也就高了。

規模養豬如果不用飼料養會不會賠慘?

因此我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對豆粕的依賴,加快豆粕替代品的遴選,儘快規模化種植。例如:萵苣,苜蓿,象草,巨菌草,構樹,蛋白桑等都是豆粕就是不錯的代替品,我們可以根據各地區環境、氣候、條件來選擇性地種植。有人為問了,那這些代替品怎麼餵豬呢?如果一個規模化養豬場不喂飼料,靠喂這些東西會不會賠慘?

養豬場液態飼餵系統的使用可縮短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目前我國養豬場幾乎都是用飼料餵養豬,在豬價行情好時,能有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養殖成本的不斷升高,飼料養豬利潤越來越低。另外,使用飼料料肉比能達到2.8:1,甚至2.6:1,生長速率的確不錯,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也就6、7個月,但飼料豬已經失去了原有豬肉的味道,這是一個養幾十年豬老豬農所不願看到的,還是懷念那種純真的味道:如果我不用飼料養豬了,你會支持嗎?

規模養豬如果不用飼料養會不會賠慘?

那怎麼能做到用綠色飼料餵養豬,料肉比不至於過低呢?液態飼餵系統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什麼是液態飼餵系統?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選擇合適的牧草種植,用配套的收割機收割,不用晾曬,直接用配套的粉碎機粉碎,粉碎後與水按一定比例倒入發酵罐中,加入配套的菌液攪拌均勻,發酵數個小時後,通過管道在智能系統的管控下,只需按一下按鍵,一個人就能實現同時飼餵上萬豬。

青飼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例如:蛋白桑,而再加入菌液發酵,就可以生成有意菌群和豐富的氨基酸,這樣發酵出來的液態飼料所含的營養成分不比工業飼料低,最主要的是發酵出來的液態飼料成本低很大。人工成本降了(1個人能同時飼餵上萬頭豬),飼料成本降了,養豬的利潤也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