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上海“卡神”让银行为他打工,亲身证明信用卡最佳使用方法

上海的李梧桐成为了信用卡领域的明星,被人封为“卡神”。作为全家人的CFO(首席财务官),他的理念是“让银行为自己‘打工’”,而信用卡在预支消费的方便与快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卡神”的试验田。

李梧桐先后办过8张信用卡,一家人的日常开支全部都从信用卡中支出,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自己日常的流动性支付需求;另一方面省下自己和爱人的工资用于投资理财,井获取一定的收益。

在李梧桐看来,理财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理自己的钱,一个让别人(主要是银行)的钱为自己理财,不懂得用银行的钱,就不懂得理财。

信用卡刚进入中国时,由于大众对信用卡缺乏了解,加上银行网点和自助网点数量都不多,制约了信用卡的发展,甚至有的人认为很难改变中国人持有现金的习惯,信用卡的中国之路必定充满坎坷。

但经过时间的验证,如今信用卡已经在我国经济活跃的城市得到普及,同时,也是消费能力比较旺盛一族手中的必备品,人们越来越能够接受预支消费的理念,另外,也开始享受这种理念带给持卡人的消费乐趣。

经过从陌生到熟悉,从有一张卡到一个人有几张卡的初级普及阶段,很多持卡人不再把信用卡当作什么稀罕物,也不在数量上“一较高下”,对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也有了抵抗力,信用卡用来透支消费的行为没变,但是目的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已经有部分持卡人用信用卡消费,将眼光投向理财,信用卡转身成为了持卡人的理财工具。

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功能是最吸引持卡人的,不过也成为了很多人坚持不用信用卡的因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人拿到了信用卡,往往会不考虑自己还款能力而疯狂刷卡,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这种情况很常见。

但实际上,信用卡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助长持卡人寅吃卯粮的坏习惯,它更有助于持卡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帮助持卡人更好的理财。

现在,在房贷上涨、物价上涨等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消费都长期走高的情况下,“理财” 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无论是三代同堂,还是三口之家,理财都成为了家庭当下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正是由于这些外部因素,使成熟的信用卡持卡人看到了信用卡潜在的理财功能,特别是在家庭理财当中,只要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信用卡产品,更多的透支额度和更快的积分速度,完全可以从信用卡中淘出更多“金”。

比如上海的“卡神”,就是由于持卡消费,直接从银行获得了好处,仅仅开卡和刷卡活动送的礼物就让入嫉妒:3个电水壶、4个电风扇、1个无绳电话、1 台收音机、1个手持吸尘器、1个小音响、2条蚕丝被..... “卡神”还打算用更多的积分换一个更大的礼物。 除去这些礼品,更为难得的是,使用信用卡消费每月都会有一笔清晰的家庭支出明细,这将有利于一家之主调整家庭消费额度和结构。

可能有很多人不屑于用信用卡来为家庭理财,觉得费尽心思、精打细算就为了一些礼品、省一点钱,实在划不来。其实,利用信用卡理财可以看做是个人理财的一个开始,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的一个过程。例如,目前已经有很多银行推出了无须担保的个人信用贷款。

个人信用从何而来?点点滴滴的积累,良好的循环都是个人信用的组成。

因此,从小小的信用卡开始理财之路是简单易行且回报丰厚的,只要控制好每月还款的节奏,按需要选择自己的信用卡,相信每个持卡人都能成为“卡神”。

上海“卡神”让银行为他打工,亲身证明信用卡最佳使用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