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史》中記載諸葛亮的預言,說張獻忠會被射死,這是真的嗎?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的多多


諸葛亮是三國時劉備的軍師,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相傳諸葛亮能掐會算,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他的"八陣圖"流傳百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就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三國演義》書中的奇招妙計更是層出不窮,比如諸葛亮裝神弄鬼借東風,霧鎖長江草船借箭,風雲際會舌戰群儒等等……

諸葛亮還寫了一本堪輿界的教科書——馬前課,據說諸葛亮每逢作戰之前,都要在馬前算上一卦以測吉凶。

書中還推測了自漢朝到大同世界上千年曆史的走向,其中提到了明朝的建立。諸葛亮的第八課是這樣寫的:"日月麗天,其色若赤,綿綿延延,凡十六葉"。



亮的意思是說,"日月"組成一個"明"字,"麗天"就是明亮晴朗的意思,言外之意說明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正統王朝。

然後諸葛亮又說,大明王朝將出現16位皇帝。(綿綿延延,凡十六葉)

講真諸葛亮算得相當準確,有明300年來,的確出現了16位皇帝。

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牛嗎?甚至有關明史記載說:諸葛亮早在千年前就算出了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將會被射死,這事是真的嗎?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其中出現了兩支有名的隊伍,一個是闖王李自成的隊伍,一個是大西王張獻忠的隊伍。

後來張獻忠在四川成都建立了大西國,自稱八大王。

在歷史上張獻忠的口碑不佳,傳說他進川時殺了無數老百姓,八大王屠川的傳說在當地十分盛行。



還有我們現在看到的"七殺碑",據說就是張獻忠所刻:【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理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

由此可以看出張獻忠是一個弒殺魔王。

相傳張獻忠進川建立政權後,有一天,他到成都東門外鎮江橋一帶溜達,看到明朝建立的回瀾塔遙對他的寢宮。

按照卦書來說,回瀾塔好像箭一樣,正射向它的寢宮。

張獻忠認為不吉利,就命令士兵把回瀾塔拆了,士兵在塔的地基下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灌當胸】落款刻著建興元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的名字。

碑文的意思是:回瀾塔是叫餘一龍的人修的,拆塔的是張獻忠。餘一龍是明朝官員,當時主政四川,張獻忠進川后拆了塔。



後面的幾句話是說張獻忠禍害四川,最後不得好死。

需要注意的是,這碑文是早在1000年之前諸葛亮寫的,按照這種說法諸葛亮確實很牛。

歷史上張獻忠是被清朝肅親王豪格一箭射死的,碑文中"吹簫不用竹"中的"簫"去掉竹字頭就是肅親王的"肅"。"一箭冠當胸"是說張獻忠將被一箭射死。

原來張獻忠進川后偏安一隅,清兵入關沒有引起他高度重視,以至於大意失荊州,被肅親王豪格所率領的部隊擊敗,在逃跑過程中被豪格一箭射死。

我認為這石碑根本就不是諸葛亮所埋,諸葛亮根本就沒有能力預測出千年以後張獻中將被射死的事件,實際是清朝人借諸葛亮的名氣附會上去的故事。



一方面說明清朝是正統王朝,一些反賊在千年之前就註定了失敗,言外之意這是天意,是天註定,非人力所能改變。

另外就是告訴人們,一定要安分守己,不要像張獻忠那樣造反,這就是人的命,天註定的意思。

“富貴在天,生死由命,命中有時終須有”,否則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這是愚民宣傳。

講真諸葛亮身上的光環是後人強行賦予的,是人為造的神。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不過治軍比較嚴謹,充其量只是一個出色的後勤部長。歷史上沒有一個人能夠精準推測未來,更不會精準推測出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張獻忠被射死根本不是諸葛亮早就算出來的。


秉燭讀春秋


諸葛亮預言了千年之後張獻忠被一箭穿心的命運。

這事還得從張獻忠打了勝仗,為了顯擺皇帝的威嚴,在四川開始巡城說起。一行人走到四川鎮江橋時,聽見有人唱歌,歌詞也不是很友善,有人唱“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承運殿是哪,正是張獻忠住的地方!不管是誰啊,聽到這種要往自己住處射箭的話,肯定會心生不快,更別提人家張獻忠了。於是張獻忠下令將鎮江橋拆除,在拆除過程中,看見橋上刻著一行字:“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建興元年諸葛孔明記。”,諸葛孔明是誰?正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啊!傳說諸葛亮神龍見首不見尾,能掐會算,料事如神,在三國裡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張獻忠本身也是農民起義出身,古人對這些都非常迷信。後面自己也怕預言成真加強了安保工作,但是在三年之後還是死於鳳凰坡之戰,死因和諸葛亮千年之前預料的一模一樣,一箭穿心而死。

個人認為,這未必真的是諸葛亮一千二百年之前就預料到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從考證,只能聽一些野史傳說。有極大可能性是當時一些有心之人刻意做的局,利用封建迷信,來煽動群眾情緒,擾亂軍心。就像陳勝吳廣起義,在魚肚裡塞紙條“陳勝王”,然後擾亂軍心拉攏人心,趁機樹立自己的權威,為後面起義做鋪墊



御前帶刀侍衛


諸葛亮的形象經過千百年的演變,被人們神化了成為了一個無所不知、神機妙算的人物。據說,諸葛亮還成功地預言了張獻忠會被射死,《明史》中也確實記載有這件事:

成都東門外鎮江橋回瀾塔,萬曆中佈政餘一龍所修也。張獻忠破蜀毀之,穿地取磚,得古碑。上有篆書雲: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
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
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
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漢建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本朝大兵西征,獻忠被射而死,時肅王為將。(《明史·志·卷六·詩妖》)

上述這段話的背景發生在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統治川蜀的時期。張獻忠在成都稱王之後,就想著建造自己的皇宮,於是他就拆了成都東門外地的回瀾塔,這座塔原本是萬曆時期的官員餘一龍為治理水患、鎮壓河中惡龍所建。

在張獻忠拆毀了這座塔之後,塔中的古碑就露了出來,上面的刻了一首落款為諸葛亮的詩。詩中不僅指出了修塔與毀塔之人,更是痛斥張獻忠的殘暴統治,並且在詩尾預言張獻忠會被一箭穿胸。

張獻忠看到碑文之後十分害怕,他也是一個迷信之人,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到了1647年,張獻忠果然在肅親王豪格的戰鬥中被一箭射死,正好對應了“吹簫不用竹”,蕭字去掉竹字頭,就是一個“肅”字。

縱觀整個事情,看似合情合理的,細品起來又覺得有些古怪,但是這件事情又真真實實地記載在《明史》之中。要知道,《明史》可是二十四史之一,而且清朝修訂《明史》花了100年時間,那麼這個預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筆者認為,這一個諸葛亮的預言是清朝故意抹黑張獻忠,以此鞏固自己統治的一種行為。在古代,由於思想的侷限,人們往往迷信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謠言。例如秦末的“陳勝王”,東漢時期的: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利用這些謠言來控制輿論,以期爭取民心。在整個事件中,張獻忠被肅親王豪格所殺,應該是事實,但是這座古碑很可能就是清朝統治者編造的謠言。

張獻忠是否有屠川,至今還沒有定論,清朝統治者通過抹黑張獻忠,渲染他在川蜀殘暴的統治,形成反差,彰顯自己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形象,並以此聚攏民心,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而且這個古碑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清朝的統治是天命所歸,在《明史》中加入這一事件,就可以起到蠱惑民眾的作用。

清朝修訂《明史》也花了整整100年的時間,在這一時期,他們需要剔除不利於自己、有損清朝形象的一些史實資料,同時可能也會添油加醋,美化自己的統治。

換句話說,正因為張獻忠統治的地區是川蜀,因此諸葛亮才正好神機妙算,算準了張獻忠的死期。要是張獻忠在河南境內作亂,說不定就換成姜子牙神機妙算了。

所以說,讀史要有自己的觀點,不應亦步亦趨,方有所得。


逍遙侃歷史


戲說歷史,我是遊子dream。

引言

小說《明朝那些事兒》中記錄了一段諸葛亮的詩作: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事件背景

大清入關後,大明王朝已是搖搖欲墜,唯有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還在與清軍做最後的抵抗。他於川蜀地區建立了大西政權,並在成都自立為王。

就在某天,剛打完勝仗的張獻忠突然心血來潮,帶領著一干將士們進行巡城。就在一行人走到四川鎮江橋時,忽聞岸邊歌聲來:橋為弓,塔為箭,彎弓正射承運殿。此橋為鎖江橋,塔即回瀾塔,而承運殿正是張獻忠的宮殿。聽聞之後,甚覺該歌謠寓意不吉,於是便命令將士們將橋給拆除,就在拆橋的過程中,突然冒出來一塊石碑,碑上正是記錄了以上所說的諸葛亮的詩賦。當將士們把這一發現稟告張獻忠時,經過一番揣摩後,出於迷信,張獻忠變得惴惴不安,這不就是記錄了他生命的終結嗎。

預言成真

沒過多久,張獻忠與大清進行了最後一場戰役,該戰役中,清朝首領乃是肅親王豪格,而此時的張獻忠又遭到部將的背叛,向肅清王指認了他,隨後便被豪格一箭射中胸膛而亡。再回看那句詩:吹簫不用竹,不就是一個“肅”字嗎。由此可見,諸葛亮的預言詩真的驗證了張獻忠的生命終點。

總結

雖說張獻忠的死亡與諸葛孔明的詩作不謀而合,可畢竟中間相隔千年,即便諸葛亮再會神機妙算,也不會預知如此之神。這不過是後人對諸葛孔明的敬仰及對張獻忠殘暴的痛恨,從而虛構的一段歷史佳話罷了。


遊子dream


“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諸葛亮生前留下的這個預言果真在張獻忠身上應驗了。張獻忠毀塔掘碑之後,看到了諸葛亮給他的遺言,驚呼:吾命休矣!

由於時代的侷限,古人非常迷信,尤其迷信“謠”—特別是具有暗示意義的歌謠,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利用民眾的迷信思想,在很多大事件面前,就以“歌謠開道”,在這些輿論壓力下,不得不信。比如:陳勝吳廣起義前,在魚腹中藏匿的“陳勝王”;黃巾軍起義前也用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些輿論就是利用了人們的迷信心裡。

在歷史中,諸葛亮的傳奇形象是他善知過去未來,併為後世留下了無數亦真亦幻的故事。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南征獲勝之後,在大山中立可一塊紀功碑,正面記載了諸葛亮南征的事蹟,背面刻了九個字的預言:“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其意。

建興元年是公元223年,大順三年是1646年,諸葛亮留下的遺言,距離被張獻忠發現前後已經有1423年之久。在碑文上,諸葛亮準確的預言除了石碑的修建和毀滅時間,還預言了四川所遭受的劫難的時間。更神奇的是“諸葛亮”還預告了張獻忠肯定會“一箭貫當胸”而被射死的遺言。

雖然張獻忠殺人如麻心狠手辣,但他也是一個迷信怕死的人,看到了諸葛亮留下的遺言之後,他整天惶惶不可終日。而後來張獻忠也是被一箭穿胸射死,射死他的正是清朝的肅親王豪格的部下,“吹簫不用竹”的“簫”正是肅親王——無竹之簫,也是一個“肅”字。

在常人看來,諸葛亮的這個遺言簡直是太神奇了,他竟然能夠預測一千多年後發生的事情,這在現實中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蜀漢之地之所以有諸葛亮這樣的遺言,並還能夠被載入正史,這是間接地反映了蜀人深受張獻忠之害,蜀漢人希望能夠獲得曾是蜀地傳奇人物諸葛亮的佑護。所以,在張獻忠死後,蜀漢才會出現如此附會之語。

公元前


答《明史》中記載諸葛亮的預言,說張獻忠會被射死,對。你說的是明史,諸葛亮都死了一千年以後的記載,並且寫明史的那幫傢伙,也是在張獻忠死了以後,有的文字記載,諸葛亮不過就是一個道具,以他說的話給那些不相信這些文字的人用的,為此,讀書人要去偽存真。有的人讀了《明史》,就信以為真。有的人通過常識一看就不信。最牛逼的能夠《三國演義》,或《三國志》等書籍上引經據典的批駁《明史》瞎說八道。至於具體的情況。我覺得一切隨心所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大馬哈魚12


在古代社會,很多人都會相信掐指一算的相師,覺得他們能夠斷定前程,給自己逢凶化吉,指點美好前程,其實這是愚昧的一面。由於古代教育比較落後,大部分人在迷惑困頓時,都希望通過算命先生來預知,寧願相信算命先生的話,也不願意相信即將發生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算命先生一定是一位察言觀色的高手。

傳承諸葛亮也是一位預言高手,能掐會算,能預測未來五百年。其實這都是瞎扯的,如果諸葛亮能預測那麼準確,他就不會出山了,因為在他有生之年,他並未實現三國統一,而他的宏圖大志就是想幫助劉備匡扶漢室,再次實現大一統。如果他能進行預測,他的子孫就不會慘死於戰爭之中了。

所以,他連自己的事情都預測不了,又怎麼可能預測元朝末年的事情呢?能點名道姓地預測張獻忠死於亂箭,難道他不怕元朝末年的張獻忠不姓張?萬一出現劉獻忠,王獻忠,或者諸葛獻忠,那怎麼辦?

《明史》之所以敢於記載,因為諸葛亮在古代是被神話的人,明朝統治者可以藉助諸葛亮的話來告訴世人,真命天子是老朱家,張獻忠再厲害也沒有天子福相,所以死於戰爭也是他的宿命,其他人也不要想了,張獻忠那麼厲害都死了,你們要想反叛,就想想張獻忠的下場,誰能成為皇帝,那都是上天安排,人力不可為。這就是《明史》敢於記載這樣的預言。





梁一


我來回答你:怎麼到了今時今日還有人會相信這種愚昧無知的傳言,誠然《三國演義》寫得很精彩也很有思想但是它只是一本小說,而不是正史,裡面對蜀漢過於偏袒從而詆譭曹魏以及東吳這是正史裡所不允許的。

追根朔源正是作者這種偏袒所以把蜀漢集團的劉備描述的仁義道德武將大義凌然文臣足智多謀,但是歷史不是這樣的,許許多多的典故就被強拉硬套在了蜀漢集團中,舉個例子一個成語‘單刀赴會’並非出自關羽而是出自魯肅,但是無奈三國流傳太廣深入人心,裡面又把諸葛亮描述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武全才道德模範,有句話說得好:諸葛之智近乎妖。民間更是把諸葛亮奉為智慧的化身,但是世間怎麼會有能預知上千年事的人呢?

奉勸你‘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別整天研究這種虛妄的東西。


老邢價值觀


想都不用你想,絕對不可能是真的?有那麼厲害的人那還得了。

同樣的道理《推背圖》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這世界就是神明的世界。那麼那些修真世界,抬手滅星辰,也許真的存在啊。


春撫三江水


瞎胡鬧,那個時候,張獻忠大爹沒有出世呢!諸葛老師怎麼知道有張獻忠這個人呢?純屬,胡編亂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