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肺部增強CT和穿刺活檢哪個更準確?

用戶6604435913801


這是兩種不同的檢查方式,針對性的重點也不一樣。

胸部增強CT可發現肺部的病灶,包括腫瘤的大小、形狀,中心有沒有壞死,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沒有縱隔淋巴結的腫大,這些腫大的淋巴結有沒有壓迫到周圍的大血管等。所以,胸部增強CT可以把病灶從整體上給出一個描述。

而穿刺活檢,是通過穿刺針,扎到腫瘤中心部位取出部分腫瘤組織,送檢病理學檢查以及分子生物學檢查,從而明確這種腫瘤是哪種性質,惡性程度如何等。

胸部增強CT就好比是在看一件衣服的外觀、尺寸、花色和樣式;而穿刺病理就好比是看這件衣服的布料是哪種材質,看看到底是棉麻的、真絲的,還是羊毛的等。

可以看出,二者的側重點不同。如果是要明確腫瘤性質,那麼穿刺病理就是診斷的金標準,能夠看出有沒有癌細胞,是哪種癌細胞;而要看腫瘤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對周圍組織構成了怎樣的侵犯,有沒有淋巴結轉移,胸部增強CT是標準。

所以,任何一項檢查都有優點和長處,也有劣勢和不足,需要根據檢查目的,決定選擇哪個檢查項目。


深藍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肺部增強CT和穿刺活檢哪個更準確?這兩個是不同的檢查方式,肺部增強CT是看整個病灶的大體情況,就是看它長得什麼樣子,有沒有侵犯別人,有沒有其他地方的轉移。而穿刺活檢目的就是它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是好的還是壞的。兩個檢查側重點不同,但是兩個檢查同樣重要。穿刺活檢的病理診斷是金標準,但是也會存在穿不中癌細胞的情況出現。

肺部CT增強掃描

發現肺部>1cm的結節或者腫塊,大多數都要做個增強看看,要了解這個結節的血供情況,和周圍血管的關係,瞭解病變的真實範圍,有沒有侵犯到周圍組織器官等等。肺部增強很重要,做手術前,大多數都要做個增強來評價這個病灶。

肺部增強掃描比平掃看的更加清楚,對於血管的關係以及血供情況顯示清晰,但是對於<1cm小結節或者磨玻璃結節,不建議做增強,因為意義不大。小的病灶,在縱隔窗完全顯示不出來。

肺部CT增強,就好比看一個人的樣子,長得像好人還是壞人,有沒有侵犯周圍組織,有沒有幹壞事。有沒有淋巴結的轉移等等。




上圖為CT增強圖,可以顯示腫塊內部血供情況。

穿刺活檢

穿刺活檢是直接穿一針取組織出來化驗,看看究竟是什麼類型的東西,所以穿刺活檢的病理才是金標準。CT增強是看病變的樣子,而活檢是直接拿東西出來看。

有時候CT增強上看著像壞人,但是穿刺活檢卻找不到癌細胞,找不到壞人的證據。有可能是沒穿到真正有癌細胞的組織,也有可能就不是壞人。因為CT是看形態說話的,有些良性的病變,也可以表現為惡性的改變。


CT增強和穿刺活檢都很重要,增強掃描對評價一個病變的良性惡性有很大的意義,對手術方式的選擇也是重要。而穿刺活檢,可以明顯診斷,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要說哪個是金標準,當然是病理,病理的取得,穿刺活檢是其中的一個方式。


小影大夫


肺部腫塊的診斷和鑑別,常常要用到增強CT掃描,對疑難病例,很多時候需要穿刺活檢。但穿刺活檢之前,必須要做增強掃描。

增強CT的價值:

1.判斷病灶良惡性,明確診斷。

一般來說,炎症性的腫塊(炎性肉芽腫)因為血管豐富,多為明顯均勻強化;結核性病灶因為內部常發生乾酪樣壞死,多數不強化,或者僅邊緣包膜樣強化;而肺癌,大多呈輕度不均勻強化。這是我們增強掃描判斷良惡性的基礎。

像這個病灶,強化不均勻(靜脈期最清晰),裡面有一些小片狀的灰色壞死區,這是一例肺鱗癌。

2.幫助規避穿刺風險,提高穿刺成功率。

原則上來說,所有的肺內病灶,在穿刺前都需要做增強CT掃描。

這是一位28歲的哺乳期寶媽,體檢發現右側胸腔脊柱旁的巨大腫塊。

這個位置最常見的是神經源性腫瘤,穿刺活檢可以確診,病灶貼緊後胸壁,穿刺沒有難度。

要節省增強檢查費用,直接穿刺嗎?不行!

做了增強掃描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靜脈瘤:

如果直接穿刺,會引發大出血導致患者死亡(本病例來自肺部影像聯盟的網絡學習),穿刺醫生會下崗的,甚至要承擔法律責任。

還有一些病灶,內部有多發壞死,如果穿刺針設計在壞死區,可能穿不到有價值的病理組織,從而導致診斷失敗。

增強掃描可以為穿刺確定方向。

就像這個球形病灶,內部完全壞死,如果不做增強CT,直接穿刺病灶內部,穿到的全是壞死物,無法診斷。做了增強CT,醫生就會選擇穿刺病灶邊緣。

肺部增強CT和穿刺活檢,聯合使用更有價值。

有些疑難病例,常常需要多種手段綜合運用。

像這位78歲的老爺子,體檢發現左上肺腫塊,不規則,有毛刺和胸膜牽拉。

他沒有做增強CT,直接做了PET-CT,顯示病灶為高代謝狀態(左下圖,黃色亮斑),多家醫院考慮為肺癌,建議手術切除。

手術前,患者的兒子找到豪大夫的老師,山東腫瘤醫院黃教授,黃教授強烈建議他做一個增強CT。

結果增強掃描,顯示病灶沒有任何強化,提示這是一個結核球。

謹慎起見,又做了穿刺活檢,證實為陳舊性肺結核。老人避免了手術挨一刀。

所以總的來說,肺部增強CT和穿刺活檢,都是很有價值的手段,要靈活掌握!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這是兩種不同的檢查,需要具體分析哪個更準確。

1.肺部CT增強掃描。

是指通過靜脈注射含碘的對比劑後,進行CT掃描的一種檢查。

注射對比劑的目的是幹嘛呢?

首先,可以更好的顯示病變,比如病變靠近縱隔,這兩種結構在平掃也就是不打藥的時候密度差不多,人眼睛無法區分,增強掃描後,因為血管發白了,就能有效識別。這同樣可用於識別淋巴結,用於肺癌的準確分期等。



其次,無論是縱隔病變,還是肺內病變,比如肺腫塊,通過增強掃描,觀察其強化程度,這種強化程度取決於病變的血供,通常肺癌的血供處於中間水平。而一些特殊病變,強化特別高。也有一些可以不強化。通過這些,結合其他特點對病變定性。

2.穿刺活檢。

是指用穿刺針等活檢工具,從人體目標器官或組織取一塊組織或一些細胞,進而進行組織學,病理學檢查的手段。

人體有的病變特別小,怎麼能保證準確扎到病年上?

這個時候需要用影像學的辦法進行導航,常用的包括CT,B超等。需要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肺部病變活檢之前都需要做增強CT。這基本屬於診療常規,而且都是來自血淋淋的故事。比如肺動靜脈瘻,沒做增強CT,而誤以為結節穿刺導致大出血。縱隔大血管瘤,誤以為縱隔腫瘤而穿刺等等。

穿刺活檢的準確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因為有時候不一定能取到目標組織。甚至需要做多次穿刺。


放射科楊大夫


1.病理活檢是金標準,但是穿刺有一定的假陰性可能。就是病變部位有癌,但是沒有穿到。但是基本上沒有假陽性的可能,就是如果穿出來是癌,那就是癌,沒有其他可能性的。

2.增強CT是影像學,並不是最直觀的證據。現在CT的準確度都是很高的,但是由於不是直接證據,因此有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概率。現在ct技術都很高級,如果比較典型,都是八九不離十。

3.目前對穿刺的意義還有爭議。一般認為影像學懷疑是癌症,就可以做手術了,沒必要穿刺。而且如果影像學辨別不了,病變較小,也可以定期隨診,穿刺的意義也不是很大。

4.穿刺有可能導致腫瘤擴散,這個也是有爭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