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提及項元汴,莫不為其收藏而折服,篋中名帖古畫,多不勝數,被譽為明清八大藏家之首,堪稱巨擘也。


其藏室名為“天籟閣”,取自所獲之“天籟”古琴,室內所珍之富,與其同時代的人記載:“項氏所藏如顧愷之《女史箴圖》等,不知其數,觀者累月不能盡也。其他墨跡及古彝器尤多。其家累世富厚,不惜重貲以購,故江南故家寶藏皆入其手。”


藏書家王世貞之小酉館藏書三萬冊,其爾雅樓所藏宋版書亦是聲名頗盛,然較之項元汴,時人以為“不及墨林遠矣”。


1白陽墨林,忘年之交


項元汴與陳淳過從甚密,曾師從白陽學習寫意花鳥。另據董其昌為項氏所寫《容臺集·墨林項公墓誌銘》,亦可知陳淳與項元汴為忘年之交。


所與遊皆風韻名流,翰墨時望,如文壽承、休承、陳淳父、彭孔嘉、豐道生輩,初稱墨林居士,皇甫子循作《墨林賦》以貽之。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項元汴像


項墨林(1525—1590),原名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嚴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鴛鴦湖長、漆園傲吏等,浙江嘉興人。明國子生,為項忠後裔,為明代著名收藏家、鑑賞家。


關於項元汴與陳淳的交遊,或始於其兄項元淇。


據載,元淇善於賞鑑,於畫無所不窺,善書,工詩古文辭,著有《少嶽詩集》四卷。其以文人自居,與好友戚元佐、彭輅、方澤等共組詩社,《少嶽詩集》中即多有酬唱。


而《少嶽詩集》中有二首為與陳淳交契之作,分別是《雨中同陳白陽登樓》、《夜期陳道復不至》,可知二人關係匪淺。


故,陳淳與項元汴的交誼,情理之中也。


此外,項元汴曾收藏有陳淳三張仿米芾山水畫作,其與陳淳子陳括也有交往,亦收藏其畫作。陳括繼承父風,擅花卉。


2項氏筆意,清逸疏秀



除陳淳外,彼時名流,尤其吳門畫派之扛鼎人物,如文彭、文嘉等多與其交往,因此項元汴於畫藝一道,審美逸趣直承江南文人雅正一脈,自有得天獨厚之優勢。


其工繪畫兼擅書法,師學多家,包括董其昌等。此外,山水遠追元代黃公望、倪瓚,筆致疏秀,神合處輒臻勝境,書法出入唐智永、元趙孟頫。刊有《天籟閣帖》,著有《墨林山人詩集》等。


民國陳小蝶於《明清五百年畫派概論》中謂其“項元汴收藏之博,古今無兩,間作山水,雅近文唐;孔彰繼之,直可與休承父子抗席,筆墨高簡,幾近元人;東井雖不如孔彰之神,亦足以當逸品。”


如其曾仿道復筆意,作《竹菊圖》,清新俊逸,頗多其妙。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竹菊圖》立軸 水墨紙本


題識中言及“客有持陳道覆沒骨畫冊示予,遂因所見而效顰,學步邯鄲而反失其故,多見不知量也”,即是臨摹陳淳沒骨畫冊,畫中天真雅淡,閒適清秀,富於逸趣。


細觀《竹菊圖》,甚有文人畫意,細竹出於坡石之後,文石施墨點綴,明暗相背,蒼勁秀峭,野草墨色自然散暈,叢菊則似隨意點定,因勢勾勒,亦饒有生機,乍低乍揚,神趣自足也。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竹菊圖》立軸 水墨紙本


勁竹凜凜,身姿瓊節妙佳音,萬葉千竿欲凌雲;文石造型雅緻,勾勒皴染,苔青點點,脫俗天成也;叢菊秀雅,有凜然難犯,傲霜之韻味。


項元汴此《竹菊圖》筆墨瀟灑,猶有行草之姿,快意暢然,具一氣呵成之自如。徐沁《明畫錄》中言其“縱筆疏秀,神合處輒臻勝境”,即是如此。


另據《故宮博物院藏清宮陳設檔案》第十三冊中所載,此卷至少自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至光緒元年十一月初七都懸掛於養心殿中。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故宮博物院藏清宮陳設檔案》


據考,清代有八位皇帝居住於養心殿,此地亦為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殿名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殿內陳設典雅,帝王萬幾餘暇,可得隨安,以寧神休憩或盪滌心塵。


而宮內所藏珍寶,如唐宋人書畫,數量自是不乏,墨林之《竹菊圖》能至少數十年懸掛於養心殿,可見此畫雅淡,無塵氣俗味。清廷歷代帝王如此喜愛,亦足見其之稀珍。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中項元汴書畫,尤以書法題識類惟多,畫則寥寥。初編中,共有五件,其一為《柏子圖》,餘者皆為扇面;續編中項氏繪畫四件;三編中,包括本幅《竹菊圖》在內繪畫五件,其中墨竹一幀為扇面。


如今清宮著錄之項元汴書畫,部分存於兩岸故宮,其餘散佚不見,見於私人所藏極為珍罕,更顯此畫之難得也。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有項元汴《仿蘇軾壽星竹圖》,與此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項元汴《仿蘇軾壽星竹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亦藏有其《柏子圖》,用筆粗細隨類,墨色濃淡相宜,風格疏爽。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項元汴《柏子圖》故宮博物院藏


3幾經輾轉,流傳有緒


在項元汴逝世後,藏品星散,部分為董其昌遞藏。而後又遭兵燹,不乏毀於戰火者,另有多數歸於清廷,現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或其他收藏機構等。


清人朱彝尊曾有詩云“墨林遺宅道南存,詞客留題尚在門。天籟圖書今已盡,紫茄白莧種諸孫。”


乾隆皇帝也曾作詩《天籟閣》詩云“檇李文人數子京,閣收遺蹟欲充楹。雲煙散似飄天籟,明史憐他獨掛名。”


此卷《竹菊圖軸》也流入宮廷,錄入《石渠寶笈三編》,上有乾隆、嘉慶皇帝的寶璽鈐印。分別為: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嘉慶御賢之寶、嘉慶鑑賞、石渠寶笈、寶笈三編。


印鑑參考《清代帝后璽印譜·嘉慶卷》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印鑑對比


據卷軸中鈐印,可知是卷在流入宮廷前,曾是三藩之一耿精忠之弟耿昭忠舊藏。


耿昭忠(1640-1686),崇禎13年生,康熙二十五年卒。字在良,號信公,漢軍正黃旗人。原籍山東,徒遼東蓋州(今遼寧蓋平)。耿繼茂次子,兄耿精忠,弟耿聚忠。由多羅額駙晉太子太保。諡勤僖。擅文章,工藝事,善鑑別。旁及書法、繪事、琴、弈、簫、築、醫、筮、蒲博之類,往往精詣。今世流傳之宋、元名跡,其上每有耿氏藏印。《八旗畫錄、徐乾學撰墓誌》。


耿昭忠素喜書法繪事,也富於收藏古畫。當時其作為額駙,頻繁於江南購置書畫。據《書畫記》卷6,第246頁,所載“康熙十一年('壬子二月十一日'),吳其貞在'杭城程隱之書鋪'選購書畫作品,名作有李唐《雪天運糧圖》和趙松雪《寫生鸂鶒圖》,結果吳其貞購其《鸂鶒圖》,耿額駙購其《運糧圖》”。


徐乾學作《額駙將軍勤僖耿公昭忠墓誌銘》中,亦言:“公(耿昭忠)技勇猷略,超邁絕倫,又雅擅文章,工藝事,所居圖書鼎彝照耀几席,鑑別不爽銖黍。與人言依於名理,亹亹終日不倦,客有引古而誤者,未嘗遽正之,必婉轉議論,誦成文以相質,使人心折。”


可見耿昭忠於書畫確有心得,其曾藏有王羲之《遠宦帖》、倪瓚《江亭山色》、錢選《王羲之觀鵝圖》、唐寅《事茗圖》、沈周《廬山高圖》,亦可窺見其審美趣味之高雅。


卷中“丹誠、琴書堂、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公、信公珍賞、會侯珍藏、真賞、珍秘”等為耿昭忠、子耿嘉祚收藏印鑑。


耿嘉祚(生卒不詳。17世紀至18世紀初)為耿昭忠之子, 字會侯, 號漱六主人。


印鑑參考《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印鑑對比


尤其此二耿昭忠收藏印,常見鈐於諸古畫之上。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竹石圖軸》立軸 水墨紙本 局部


而鈐印“鞏伯平生真賞、金鞏伯精鑑印”為金紹城收藏印。其精於繪畫,善詩詞,善畫山水,間作花鳥。金紹城二弟金紹堂,字仲廉,號東溪;四弟金紹仿,字季賢,號西涯,皆能書善畫。龐元濟稱“一門風雅,馳名海內,專美於前矣”。


金紹城(1878年—1926年),一名金城,字拱北,一字鞏伯,號北樓,又號藕湖,吳興南潯人。


金紹城家境富有,為南潯“八牛之一”。其承父業經營蠶絲,在上海設金嘉記絲行,發家後又開當鋪,經營房地產,當地人稱其為“小金山”。


捲上另有張學良收藏印“毅庵主人九一八後得品、張學良印、定遠齋珍藏書畫之章、漢卿所藏、珍秘、心賞、毅庵”。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其中鈐印“毅庵主人九一八後得品”,可知此為張學良“九一八事變”後所得。張學良在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軟禁,趙四小姐陪伴其左右。其於西安行署中之書畫委託蔣介石的私人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W. H. Donald)暫為保管,後移至浙江奉化溪口,暫存於雪竇山中國旅社庫房,最後又輾轉各地等。


此卷為其舊藏,或許張趙二人老照片中,能否尋見,猶未可知,此為後言。


畫上另有鈐印“項懋功氏”,印上題識“臬謨鑑賞”,頗是少見。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竹石圖軸》立軸 水墨紙本 局部


據查,項元汴作《嵇康詩意圖》上有鈐蓋項皋謨印,以及題識“皋謨鑑賞”,鈐印“項氏懋功”。項元汴《仿蘇軾壽星竹圖》上鈐有:墨林季孫。項伯子。上有皋謨鑑定四字。


項元汴《桂子香圓圖》,亦有相關款識。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項元汴《桂子香圓圖》


款識印鑑對比: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左:《桂子香圓圖》;右:《竹石圖軸》


筆者考據,項元汴長子項德純,名穆,號貞元、無稱子。官中書。工書法,於晉唐名家無所不能。與伯父項元淇齊名,有《雙美帖》行世。著有《書法雅言》、《元貞子詩草》。


項穆遺有二子,長子為項皋謨。項皋謨著《學易堂三筆·滴露軒雜著》現存於世,原為鄭振鐸舊藏。清人王策曾作詩《踏莎行·次皋謨叔韻》,《四庫總目提要》亦載其字懋功,號酉山居士,鄭履淳之婿也。


行筆至此,我們已可大致推斷,此卷之收藏淵源。項元汴作此畫後,因逝世藏品分於六子,其中項德純、項皋謨承繼家藏,之後據載“項氏累世之藏,盡為千夫長汪六水所掠,蕩然無遺”可知此畫因嘉興兵燹流入民間,而後又為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所得(或即其購於江南嘉興)。


耿氏父子或獻畫宮廷,為乾隆、嘉慶等歷代遞藏,直至清朝滅亡,藏品逐漸流失,遂為南潯鉅富金紹城、金開藩所得。


而張學良曾因“九一八事變”之不抵抗政策,1934年避居上海,閒暇之餘,依舊四處搜訪名帖古畫。金紹城1926年病逝後,其弟子和嗣子開藩等蒐集其遺珍刊於1932年《湖社月刊》,其中即包括此《竹石圖軸》,因此張學良或是因此機緣,得以收藏此珍品。


4《竹菊圖軸》,著錄累累


《竹菊圖軸》著錄出版累累,又流傳有緒,殊為難得。


出版:

《中國名畫第二十集》,有正書局,刊印時間失記;《中國名畫集》,有正書局,約1930年;

《宋元明清名畫大觀》,141頁,東京大冢巧藝社,1931年(昭和6年);

《湖社月刊》,第56冊,1932年;

《藝林月刊》,40期,1933年;《南畫大成》,281頁,日本興文社,1930年代;

《中國名畫寶鑑》,626頁,東京大冢巧藝社,1936年;

《中國名畫集》,第三冊,日本,1945年;


著錄:

《石渠寶笈三編》,見《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卷九,572頁,北京出版社,2004年;

《清宮陳設檔案》,第13冊,49頁,故宮出版社,2013年《歷代著錄畫目》,329頁,福開森,1933年;

《古書畫過眼要錄》,元明清繪畫,見《徐邦達集》卷九,故宮出版社,2015年;

《項元汴書畫典籍收藏研究》,283頁,沈紅梅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展覽:“日華古今繪畫展覽會”,東京美術學校文庫,東京,1931年(昭和6年)。


來源:Fine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Dingyuanzhai Collection, lot. 83, Sotheby’s Taipei,1994年4月10日。


款識:

睱日客有持陳道覆沒骨花冊示予,遂因所見而效顰,學步邯鄲而反失其故,多見不知量也。墨林道人項元汴書。


鈐印:項元汴印、墨林山人、項叔子、宜爾子孫

鈐御璽: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嘉慶御賢之寶、嘉慶鑑賞、石渠寶笈、寶笈三編
鑑藏印:丹誠、琴書堂、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珍秘、公、信公珍賞、會侯珍藏、真賞、項懋功氏(印上書臬謨鑑賞)、鞏伯平生真賞、金鞏伯精鑑印、漢畫像室考藏唐宋元明清真跡
張學良鑑藏印:毅庵主人九一八後得品、張學良印、定遠齋珍藏書畫之章、漢卿所藏、珍秘、心賞、毅庵


部分著錄、出版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石渠寶笈》著項元汴《竹菊圖》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藝林月刊》第四十期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湖社月刊》第五十六冊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項元汴書畫典籍收藏研究》著錄


同古堂 | 為什麼皇帝長年將這幅畫掛在養心殿?

《歷代著錄書目》


5結語


綜上,《竹菊圖》清晰的收藏脈絡為:


項元汴→項德純、項皋謨→耿昭忠、耿嘉祚→乾隆、嘉慶等宮廷珍藏→金紹城、金開藩→張學良


這一幅畫,算是見證了中國數百年的時事風雲矣,尤是令人唏噓。


收藏成痴的項元汴以及盛極一時的天籟閣,如今都已化成煙塵,所藏珍品亦散佚各處。料想當初項元汴作此畫時清逸之態,也無法預料這一切竟是京華雲煙,筆者睹此亦是不勝人琴之感。


人僅百年,斯物長存矣。



江南地區藝術品的流散與南北藝術品的交流

嘉興項元汴及其天籟閣傳世書畫考略

封治國:項元汴家系若干問題新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