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連續8年地質災害“零傷亡”,巴中做了些什麼?


連續8年地質災害“零傷亡”,巴中做了些什麼?

(董家灣滑坡點)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馬小米)“當時真把我急得亂跳,還好跑出來了。”今年9月起,巴中經歷了多輪強降雨天氣,位於巴州區光輝鎮哨臺村四組的董家灣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村民董良清是該隱患點的群測群防專職監測員,在滑坡發生的5分鐘前,他拉著返回家找手機的村民逃離現場,成功避免了村裡4戶7人因災傷亡。

像這樣的“零傷亡”案例,在地質災害頻發、易發區的巴中卻有很多……

據瞭解,巴中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境內山地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95%,丘陵河谷及平壩僅佔5%。面對複雜的地質環境,巴中已實現連續8年地質災害“零傷亡”。顯著成效的背後,巴中做了些什麼?

地災“等”不起,“防”在最前頭

“預防重於治理,是我們這8年來始終貫徹的理念。”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何小兵告訴記者,“防”的意義在於災害發生之前,就能將群眾撤離到安全區域,而不是一味的等待和觀察。

如何讓“防”走在最前頭?身處地質災害防範最前沿,和董良清一樣的群測群防專職監測員無疑是關鍵一環。據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俊介紹,全市共有群測群防人員1860名、專職監測員2591名,一般選擇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居民擔任。“他們生活或工作在當地,不僅熟悉當地地理環境和災害隱患分佈情況,也熟識地質災害威脅對象,能及時掌握隱患點的變化情況並及時彙報並採取措施。” 李俊說。

哪裡有隱患?隱患有多大?摸清隱患的底子,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2019年,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試點開展1:1000大比例尺城市規劃區詳查,完成了巴中主城楊家壩、龍泉、北龕寺、迴風、大溪口、南龕坡等地質條件較複雜區域約12平方公里的詳查;對調查區域進行了分區,針對各個分區,就建設適宜性、規劃用途、開發強度、邊坡高度、邊坡坡比等提出了具體量化指標,使城市規劃建設充分考慮地質環境承載能力,更好地預防了城市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同時,在每年汛期前的隱患點排查和全域排查工作中,一律實行專業調查人員會同村社幹部等群測群防人員入戶核實,運用野外調查APP實地採集信息,準確判定危險區範圍、錄入威脅對象相關數據,為精準後期監管工作提供基礎信息。

構建綜合治理體系,讓“心慌”變踏實

近年來,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了城鎮規劃區例行詳查、重點區域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地質災害全域排查,截至11月22日,全市排查出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2591處,威脅3.5萬餘戶9.8萬餘人生命和32億餘元財產安全。

面對隱患,巴中市巴州區地質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朱少成認為,消除隱患威脅最直接有效的舉措是工程治理、避險搬遷、排危除險等綜合防治項目,構建科學長效的綜合治理體系,才能全力化解重大風險。

走進巴州區宕梁街道辦事處麻柳灣崩塌治理項目處,堅固的擋土牆和爬山虎、花臺等坡面綠植,讓人難以相信曾經的這裡是一個讓周邊住戶“心慌”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以前許多老百姓反映,從這兒過路,經常掉小石頭下來,下大雨就更怕了。”朱少成告訴記者,該不穩定斜坡、坍塌坡面積約14500㎡,坡體受卸荷、風化、降雨等因素的影響,發生表層風化巖體坍塌,威脅周邊800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介紹,經群眾反映及專家檢測後,該項目於2015年7月開工治理,通過清危、掛網噴漿、種植植物、培土回填等工程,於2017年4月竣工,徹底消除了此處地質災害隱患,恢復了地質環境,有效保障了坡體上方居民和坡腳道路行人、車輛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在心裡踏實得很哦,點兒都不擔心。”家住該項目坡上位置的蒲女士說。

“科技的翅膀”為地質災害防治加速度

“有了這傢伙,心裡踏實多了。”發生山體滑坡後的董家灣,還居住著部分村民,曾經一到下雨天就睡不著覺的董良清告訴記者,多了個監測“助理”,工作也更有保障了。

董良清口中的“助理”其實是雨量監測站,它會按1小時、12小時、24小時降雨強度,啟動實時值班播報模式。如果雨量超過了預警閾值,系統會自動向董良清發送提示信息,提醒他加強巡查工作。目前全市已安裝並投入559個雨量監測站。

近年來,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著力構建技防服務機制,創新實時預警模式,形成了以專業監測、設備提供、數據採集、精確預警和督導服務“一體化”運行新格局。

“有了科技的翅膀,地災防治工作呈現出了新的速度。” 今年年初,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投入運行了地質環境基礎數據填報系統,一面大屏幕讓每一個災害隱患點的地理位置、災害規模、威脅人數等基本情況一目瞭然,還能根據氣象情況提前預警並分析出地災防治隱患和方案。該局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溫智感慨,過去要實時掌握最新情況,只能靠電話和監測員聯繫,不放心的話還要親自去現場跑一趟,如今的便捷與準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川在線巴中頻道新聞熱線:0827-5188332 官方微信:巴中輿論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