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作為新晉頂級流浪的肖戰,恐怕做夢也沒想到,2020剛開始,一手把他捧上神壇的粉絲們,又親手給他送來了一口大鍋。

很多腦殘無時無刻不在秀著自己的無腦還不自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究其本質嘛肯定還是和“教育”脫不了乾的,應試背景下,課堂上只會傳授與考試有關的內容,基本上不懂也不會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生活中父母長輩無時無刻不在灌輸好孩子就是要聽話,都是為你好等等…大多數父母也只是跟風,盲目的給孩子報種補習班,就連給自家孩子起名字也習慣性不動腦,只會在網上搜那些爛大街的名字。

在這種種因素的促成下,大多數孩子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創新性,只會人云亦云。對於接收到的新聞諮詢也不會加以辨別,很容易被帶節奏,當槍使……

大家開始抨擊腦殘粉們。其實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小編認為是互聯網的影響,大家知道在社交媒體和一些新媒體平臺上,人們常發現某些用戶每次發佈的普通內容,獲得的瀏覽量或是點贊數輕易就能突破百萬、千萬甚至上億。

這令很多人產生懷疑,這些數字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少呢?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去年,某藝人用戶發佈的一條宣傳新歌視頻的微博,獲得了超過1億次的轉發。以目前中國微博總用戶數3.37億人的比例來看,相當於每3名微博用戶當中,就有1人轉發了這條內容。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北京某數據公司總裁 曹永壽:

它不是由真人刷出來的,而是機器利用軟件刷出來的。


根據曹先生的提示,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輸入新浪微博的名稱,系統優先給了大量幫助用戶漲粉絲或是數據增量的業務選項。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這些所謂的商家向記者推薦了不同需求的套餐,基本上是10塊錢就能買到400個粉絲,或可以轉發指定微博100次。還可根據需求,實現粉絲活躍程度和地域真實性的專門訂製。


為了讓記者相信數據修改的真實有效,賣家宣稱有很多藝人和網紅都來找他們購買過,且跟他們擁有長期合作關係。


記者又在搜索引擎,以“流量”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在得出的前100個結果裡共有23個是與刷流量相關的第三方軟件及平臺,提供涵蓋幾乎所有時下熱門平臺的刷量業務。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記者嘗試下載了其中一個自帶“創建粉絲”和“創建轉發”功能的軟件,將一個近期沒有任何更新的微博賬號填入指定位置,通過掃碼付費11.92元換取了足夠積分,並分別輸入漲粉500人和轉發300次的目標值。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操作幾分鐘後,便發現該賬戶下不斷湧入名字雷同的關注者。同樣的,一條几天前發佈的微博,也會立刻被來路不明的陌生用戶集體轉發出去。操作結果均能按照用戶希望的數量,實現數據的篡改。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在微信和微博的聊天群裡,記者也發現大量公開招募所謂點贊人員的信息。記者以應聘身份申請加入其中一個聊天群,名為“接待老師搖錢樹”的管理員簡單詢問了記者的年齡和可支配時間,就向記者發來了工作要求——為指定客戶的抖音賬號添加關注和點贊,完成即算一單,可獲得1-3元不等的報酬。單日工作量不設上限,工資也可當日結清。


流量明星造假背後,哪裡有那麼多的腦殘粉?


粉絲非理性追星 助推假數據氾濫


當數據造假變得輕而易舉,遭到濫用也就在所難免。熱衷選秀節目和狂熱追星的粉絲通過僱傭水軍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藝人經紀公司和各新媒體平臺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機,在背後推波助瀾。


為集中力量支持共同的偶像,由粉絲自發組建或經紀公司安排成立的明星微博數據站應運而生。據曾經在數據站參與過打榜的小雨同學透露,個人轉發藝人微博只能算日常簽到任務,想要快速增量,花錢買數據早已是粉絲間的共通手法。


為節省人力和時間,粉絲群裡還會分享提供自動刷榜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序,進入其主頁,選擇心儀的明星,無論打榜的日期還是文案均可供挑選,粉絲們需要做的,只剩下付費而已。於是,散盡千金成為粉絲們釋放追星熱情和體現忠誠度的集體狂歡。


而當數據造假成為一種產業,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因自身獲利而或多或少助長了造假現象的持續蔓延。


數據造假帶來的負面影響已觸及行業道德底線,阻礙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此專家呼籲,一方面除了市場和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粉絲群體、演藝市場和平臺方都需要進行反思。

如果只是追求眼前利益,而放棄創作真正有價值有品質的藝術作品,則所謂的流量數據將不過都是過眼煙雲。


前有蔡徐坤,後有肖戰,如互聯網法執行不力,接下來,各種流量明星事件即將湧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