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一次“宅”了个够!

真的是够了!有的人宅一个星期就够了。有的人宅半个月也受不了了。耐性再好的人,宅一个多月了,也开始慢慢变得烦躁、不安、焦虑、痛苦。

其实能有这些感觉都很正常,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圣贤。那么圣贤碰到“非常时期”能“宅”多久呢?孙奇逢给出的答案是:一生。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孙奇逢的一生很长,92年(1584—1675年),但却遭遇明末大乱和清初的动荡,从22岁开始,他的人生便进入了“非常时期”,先是不得不“宅”在家中,后来以布衣之身与大太监魏忠贤斗智斗勇,再后来明朝将灭,他又不得不搬出直隶,再后来连隐居深山老林都呆不住了,一路逃难至河南。

终其一生,孙奇逢都没有做过一天官,也未考取过任何功名。但《明史》却对他推崇备至,评价他为“节侠士”“善义士”,《清史稿》更是把他排在了“儒林”第一的位置,为他立传,这也彻底坐实了他明末清初第一大儒的历史地位。

他的名头还有很多,明末的时候与鹿正、张果中并称为“范阳三烈士”;清初的时候与李颙、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而他自己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那就是“北方孔子”

有人曾用八个字评价他的一生:始于豪杰,终于圣贤!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豪杰呢?他又是如何在那国破家亡的特殊历史时期,成就为一代圣贤的呢?可以说,他的圣贤之路是从耐得住寂寞开始的。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少年得志之后,正欲一日看尽长安花时却突然守孝6年!

孙奇逢家是书香门第,他自幼也是立志要以功名光耀门楣的。据《清史稿·孙奇逢传》记载:“孙奇逢,少倜傥,好奇节,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欲以功业自著。”

所以他7岁便开始以先贤刘因、杨继盛等为榜样,刻苦读书,并十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到了14岁便已进入县学,17岁更是高中举人。对于准备干大事的人,除了自身实力强之外,圈子的经营也很重要。

孙奇逢的圈子怎么样呢?所友者皆名士,十七岁登万历庚子年京兆榜时,与定兴鹿善继相识,一见如故。论学之余,彼此“以圣贤相期勉”。与当时名重天下的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忠、周顺昌等,则以“国士”相知。

就是这样的志向,就是这样的开局。但是命运多舛,造化弄人,中了举人之后,直到22岁时,孙奇逢才终于可以进京应试。可就是在进京赶考的路上,晴天一声霹雳响,他被告知他的父亲去世了。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孙奇逢立马放弃考试,回家为父亲办理丧事,丧事完毕后又按照古制在父亲坟墓旁边,结庐守孝。

这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期满后,已经25岁的孙奇逢,正准备一展宏图,继续考取他的功名时,又是一声晴天霹雳。

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他为母亲办完丧事之后,也按照古制在母亲坟墓旁边,结庐守孝。

这一守又是三年。

再三年期满后,他已经28岁了。距离他少年得志,高中京兆榜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中年无处可报国,正是年轻力壮之时却在动乱中度过人生的40年!

夏奇逢守孝期满,出来的时候,正是大太监魏忠贤横行霸道之时。当时的阉党和东林党正斗得如火如荼。

后来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先后被打入大牢,当时魏忠贤势大,无人敢出声。除了那个“爱管闲事”的夏奇峰!他先是联络山海关的蓟辽总督孙承宗,企图用“兵谏”的手段来给魏忠贤施压:“以军事疏请入见”。

《明史·鹿善继传》:与所善义士容城举人孙奇逢谋,持书走关门,告其难于承宗。

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多年,但也感受到了压力,便快刀斩乱麻,直接在监狱就把左光斗给整死了,并诬陷了一大堆的罪名。人整死之后连尸骨都不给下葬,夏奇峰又联络鹿正、张果中号召在士林中募集资金,这才将左光斗等人的尸骸赎回,入土为安。

《明史·左光斗传》: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所以,当时人们感念他们的“大义”和“大勇”,便称他们三人为“范阳三烈士”。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敢跟魏忠贤公开唱反调的人,在当时的世人眼里,无疑就是一个死人。可孙奇逢为了朋友的生死安危,却丝毫不在意这些,这也是他“豪杰”之名,“侠义”之士的由来。

好在魏忠贤很快就死了,孙奇逢这才保住了性命。可是魏忠贤死后一年,李自成就来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农民起义搞得明王朝风雨飘摇,终于是轰然一声倒塌!

李自成来了,还是汉人的天下。可是年号“永昌”的“大顺政权”很快就败给了多尔衮的八旗子弟,当然还有那个降清了的吴三桂。汉家天下一下落入异族之手,这让那些儒生们如何能够接受。国可灭,朝代可更迭,但道统不能灭啊!

所以,孙奇逢开始组织自救,隐居深山,讲学授徒,传承儒家道统。《清史稿·孙奇逢传》:时畿内贼盗纵横,奇逢携家入易州五峰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部署守御,弦歌不辍。

再后来,明王朝彻底灭亡。孙奇逢老家的田地都被八旗圈地占去,他又举家南迁至河南的辉县。

直到清顺治九年(1652年),清朝的工部都水司主事马光裕敬佩孙奇逢的为人和学问,将其在夏峰村的土地和房屋慷慨地赠送给他。他才算彻底安定下来,这一年他已经68岁。

从28岁守孝出来,到68岁在夏峰村定居,他在明末清初的动荡中,度过了整整40年!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老年名声大显,清王朝屡征不应夏峰村里隐居25年成圣贤!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我们从后世的史料来看孙奇逢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坎坷不平。但他自己却说:“境虽逆,有道以居之,虽逆顺也”。有如此心态,再加上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内外兼修,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所以到了老年时期,他的名声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清史稿·选举志》:顺、康间,海内大师宿儒,以名节相高。或廷臣交章论荐,疆吏备礼敦促,坚卧不起。如孙奇逢、李颙、黄宗羲辈,天子知不可致,为叹息不置,仅命督、抚抄录著书送京师。康熙九年,孝康皇后升祔礼成,颁诏天下,命有司举才品优长、山林隐逸之士。自后历朝推恩之典,虽如例行,实应者寡。

从明末到清初,他先后11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不愿出来为官,而是一心传道,授业解惑。为什么说他是“北方孔子”呢?孔子当年弟子三千,孙奇逢也是弟子三千。可以说,他培养影响了清初北方整整一代学者,而且薪火相传,代不乏人。仅就其年谱有据可查的就有200多人,《清史稿》中自称弟子或私淑的也有20余人,余者投书问业的弟子,再传弟子私淑弟子就难以计数了。

所以,与他同时代的黄宗羲也不无感慨地写道:“北方之学者,大概出于其门”。而他自己也不无欣慰,在《夏峰歌》中写到“门前履满,敢云洙泗士三千”。

《清史稿·汤斌传》:斌念父老,以病乞休,丁父忧。服阕,闻容城孙奇逢讲学夏峰,负笈往从。

《清史稿·许三礼传》:三礼初师事孙奇逢,及在海宁,从黄宗羲游,官京师,有所疑,必贻书质宗羲。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清史稿·申涵光传》:涵光为诗,吞吐众流,纳之炉治。一以少陵为宗,而出入於高、岑、王、孟诸家。尝谓:“诗以道性情,性情之真者,可以格帝天,泣神鬼。若专事附会,寸寸而效之,则啼笑皆伪,不能动一人矣。”尚书王士祯称涵光开河朔诗派。学士熊伯龙谓今世诗人吾甘为之下者,凫盟一人而已。

尝谒孙奇逢,执弟子礼。奇逢恨得之晚,以圣贤相敦勉。自是始闻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学,不复为诗。

汤斌听说他在夏峰讲学,负笈往从;许三礼不服黄宗羲,独服孙奇逢;一代诗才申涵光拜师孙奇逢后,不复为诗,要学更加性命攸关的心学、理学。另外还有《清史稿·王紫绶传》、《清史稿·张沐传》、《清史稿·耿燿传》、《清史稿·彭之灿传》,这些在《清史》中可以单独立传的人也无不以与孙奇逢有交而为荣光。

另外,孔子晚年著书立说。孙奇逢晚年也是著作等身。据《清史稿·艺文志》记载,他几乎在儒学的每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光能够入选《清史稿》传世的就有:

易类《读易大旨》五卷。传记类《理学宗传》二十六卷。儒家类《理学心传纂要》八卷,《岁寒居答问》二卷,附录一卷,语录二卷。诗文集《夏峰先生集》十四卷。

其中光二十六卷的《理学宗传》一书,他整整写了30年。而从他22岁那年突然从进京赶考的路上被叫回家为父守孝开始,到他92岁在夏峰村去世,他的圣贤之路整整走了70年。

70年初心未改!70年一心求索!70年安贫乐道!70年耐住寂寞。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岁寒挺孤芳,国破立风骨安贫守正道只为叔季振纲常

孙奇逢死的时候,门人弟子50余人守灵祭奠,顾炎武说“会葬近千人”。外地弟子不能至夏峰者,亦服心丧,就地追悼。地方官吏、士大夫吊唁者络绎不绝,有的从数百里之外赶来。京城之内,自内阁九卿至府、院、寺、署诸公,识与不识,“咸怀私淑哲萎之辈。醵金致奠,无一不与者。”农夫牧童、商贩佣工,也为之罢市停耕,奔走哭吊,哀声震地。安葬之后,仍有人从千里之外来夏峰凭吊,拜像长哭,“以所学相质”。

为什么孙奇逢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一帮徒子徒孙为他哭泣也就罢了,为什么农夫牧童、商贩佣工也来哭吊?这还要从他本身的学问说起。《清史稿·孙奇逢传》记载:

奇逢之学,原本象山、阳明,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其治身务自刻厉。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捍卒、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

一是他的学问很实用,他曾有提出“日用食息间,每举一念,行一事,接一言,不可有违天理拂人情处便是学问。”的论断。而他自己治学又严谨,以身作则,人格魅力大,在他晚年的时候已经是“群仰夏峰做乔岳”,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争相挽留。

二是他有教无类,言行一致。只要有人向他请教学问,他不论对方是何身份,都是以诚意待人,并且根据他们的习性和实际情况,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上自公卿大夫、下自贫民百姓都愿意接近他,所以大家才服他,所以他也才能够名重天下,而无人嫉妒。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其实孙奇逢还是被低估了。虽然他弟子三千,著作等身,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但他其实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应该还是他延续了儒家道统的传承,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重新统一了理学的思想。他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从针锋相对拉到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了理学的继续分裂。比如他认为程朱的“格物致知”和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是来自孔子,并无矛盾之处,到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这样评价孙奇逢:“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平和,兼采程朱之旨以弥其缺失。”

第二,合并了“顿渐”之说。这一点也是非常恐怖的,顿渐之争涉及到的是修行或做学问的方法,而且早已存在了千年。历史上最有名的“顿渐”之争,便是禅宗六祖的争夺,神秀以“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渐悟之说,败给了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之说。孙奇逢提出的“顿从渐来”的顿渐合一说,也许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来的顿渐合一说,但影响力却是最大最深远的一个。

第三,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孙奇逢的学问注重学以致用,所以他说:“日用食息间,每举一念,行一事,接一言,不可有违天理拂人情处便是学问。”所以他提出:“学,只在事上学。”所以他说:“理学、节义、事功、文章总是一桩事。”孙奇逢“以日用伦常为实际”,竭力反对脱离实际读死书、死读书。而他本身就既是理论家,又是实修派,直到90岁时还在“知行合一”:

“七十岁工夫较六十而密,八十工夫较七十而密,九十工夫较八十而密。学无止境,此念无时敢懈,此心庶几少明。”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所以他才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并成为圣贤。

第四,存续了儒家的道统。明末的时候,纲常大乱,阉党东林党相互倾轧,心学理学水火不容。清初的时候,又是异族入侵,汉文化的道统岌岌可危。要不是孙奇逢这些既能立足实际,又有着极大人格魅力,极高声望的“卫道者”,清庭也未必会那么快地“汉化”“尊汉”。而孙奇逢也绝不就是明王朝的遗老遗少,以“汉家正统”自居,到康熙的时候,他见清朝的统治者比明王朝还重视儒学,便开始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为官:“匹夫为善,康济一身,公卿为善,康济一世”。由此,清庭与士大夫们的关系也得到极大缓和,而他教出和影响的整整一代北方学者也顺利将儒家的道统在新的王朝统治中得以传承,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当然,孙奇逢还有很多思想,不仅是简单地继承前人,也有他自己的新发展。

比如经历了明清变革时期的他发出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的呐喊,将“民本思想”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比如他发展了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吾心即天地万物”命题。

比如他在《问答》中明确了“理”和“气”的关系:问:“理与气是一是二?”曰:“浑沌之初,一气而已,其主宰处为理,其运旋处为气。指为二不可,混为一不可。”把理放在气前,而二者又是体用一源等。

凡此种种,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耐住清贫,耐住寂寞,耐住各种诱惑而真修实悟出来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在那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境况下,他能勇于承担,挺身而出,足见他“岁寒挺孤芳”的风骨。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名声大显,清庭开始尊他为“海内大儒”,一再征召他为官的时候。他还能耐得了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坚守?也许正像他自己说的:

“贱何逆之有?当贫而贫,当贱而贱,则贫贱有余荣;不当富而富,不当贵而贵,则富贵有余辱。”

“心不受物累,动自与天齐”。

“饿夫撑拄天地”。


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孙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李白喝醉了酒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孙奇逢86岁的时候在《自赞》中写道:“问尔为谁?曰岁寒氏!”他耐住了寂寞,所以他的一生是:始于豪杰,终于圣贤!

而他的理念也是“人人皆可为圣贤”!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为圣人”!

而学为圣人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明道理,做好人”。竟如此简单?是的,听起来做起来都不难,难的是能够耐得住寂寞,一生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