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在整個西藏藏民,乃至世界上許多佛教信徒心目中都擁有著崇高的地位。通往拉薩的路來自四面八方,前往大昭寺的信徒來自五湖四海,裹著牛皮,翻過重重雪山,淌過條條河泊,伏地而行,叩地而進,用單薄的身的點滴度量著天路的距離,從不懼路途遙遠且艱苦,只為能離心中的信仰近一點。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中意為佛殿,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至今仍然是整個藏區地位崇高的中心寺。現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現如今,全世界現存的釋迦牟尼佛親自塑建、開光、加持的佛像僅存三尊,分別是8歲等身像現供奉在拉薩小昭寺,12歲等身像現供奉在拉薩大昭寺,25歲等身像現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大昭寺中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也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尊進入雪域高原的佛像。每天一早,大昭寺門前都擠滿了來自各處特來朝拜佛像的信徒們,他們耐心地排起長隊,只為能親自在佛像面前祈求來年萬事如意、平安吉祥。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大昭寺的佈局方位不同與漢地佛教寺院的坐西朝東,大昭寺的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要原因是當初大昭寺是為尺尊公主而建設,所以朝西,向著尼泊爾。而小昭寺是為文成公主所建,所以大門是朝向東方,也就是朝著唐朝。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佈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大昭寺主殿三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金頂,陽光下浮光耀金。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立於滿是虔誠的信徒的大昭寺寺門前,在世界之巔的藍天幕布之下,陽光射下,抬頭便可看到高立於寺門的神鹿金輪,光芒耀眼,洗滌著人的內心。進入寺內,首先就來到近1100平方米的方形千佛廊院,千佛廊院是由宗喀巴大師在十五世紀時主持修建的,之後十七世紀時,五世達賴喇嘛再次對其進行擴建。廊院四周的柱廊內佈滿1648年繪製的精美千佛故事壁畫,稍留意查看便可看到那裝飾及其華麗繁雜的樑柱。院落東側有很多排酥油燈,每個前來朝聖的藏民都會帶著熱水瓶裝著的酥油,在燈前添上一份酥油,送上自己的一份虔誠,就這麼一壺一壺的積累下來,大昭寺的酥油就越來越多,酥油燈便也長明不滅。大昭寺寺門處右側是新惹南院,南院主要是為傳召法會而設, 有傳召機構, 廚房、倉庫等建築。新惹南院入口的西側設立辯經臺,辯經是藏傳佛教喇嘛攻讀顯宗經典的必經方式。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在此還最應該提及的便是,位於大昭寺寺內,圍繞覺康大殿所設立的一條環形轉經道,也就是“囊廓”,這是藏語的音譯,引申為內轉經道,這是距離最短,也是最接近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的一條轉經道。在千千萬萬的佛教信徒一生之中有三條必須走的轉經道,在千百年來的不斷髮展中,信徒們形成了圍繞大昭寺大殿的“囊廓”轉經、環繞布達拉宮的“孜廓”轉經,環繞拉薩老城的“林廓”轉經,這三條分別被稱作“內轉”、“中轉”和“外轉”。在雪域民族的觀念中,拉薩是世界的中心,大昭寺是拉薩的中心,而大昭寺的中心又是那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所有的外、中、內轉經只為離他們心中的佛更近一點。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在寺內轉經道上,從左到右供奉著藏傳佛教最有威望的佛和佛祖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尊像。圍繞大殿的環形通道,有數以千計的轉經筒,不用擔心走錯方向,跟著人流的順時針方向就不會錯。順時針撥動轉經筒,經文發出一片嘩啦啦的聲音,向十方神靈發出最虔誠的祈禱。一個民族的信仰,正是在這從未間斷過的轉動中得到延續。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油燈常亮,經書常誦。穿過兩側的酥油燈便可進入寺中的主殿,殿門的後面是最早大昭寺的建築,現在的其他很多都是後來重修、擴建的。由於日積月累的信徒們的摩擦,殿門前的石頭地板已變得格外的光亮。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進入門內,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側為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右側則是強巴佛,也稱未來佛。殿內通廊的右側則是珍貴精美的壁畫,記載著大昭寺的形成發展。跟從信徒們的習慣,在主殿中應按順時針朝拜,可以看到殿內供奉著宗喀巴大師、達賴喇嘛、班禪大師、甘丹寺法臺等上師塑像,每尊佛像前都點著酥油燈,醇香綿長,好似虔誠藏民們的信仰一般。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稍往前走,便可看到大昭寺的中心釋迦牟尼佛堂,裡面就是供奉著佛教信徒心中最敬重的佛像,也就是大昭寺的鎮寺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進入佛堂大門便可看到大名鼎鼎的覺沃佛,因為在信徒心中,認為見到這尊佛像和見到2500多年前的佛陀沒有區別,所以才吸引了從各地而來的藏民們,前仆後繼,只為來到信仰面前,將額頭貼在它的膝上,輕聲訴說自己的心意,這一刻是教徒最幸福的時刻。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關於這尊佛像的歷史是值得去細讀了解的,佛像成像於釋迦牟尼在世之時,並也得到了佛祖的親自開光,隨後,南北朝時期,印度國王將其送給中國,佛像便從印度飄洋過海來到了東方漢地。百年春秋過去了,佛像被文成公主帶到了雪域高原,成為了第一尊進入高原的佛像。其後,佛像便被供奉在了大昭寺的主殿,在之後的漫漫歷史長河中,佛像飽經磨難與滄桑,也曾兩次被埋於土下。悠悠歲月漫長,春秋輪迴又是幾千年,漸漸的釋迦牟尼佛像前的香火才又重新興旺起來,時至今日成為了拉薩,乃至西藏的心臟。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現在有意思的還有就是,不少人覺得覺沃佛像看上去不像12歲,甚至還有些“長胖”了。其實誠然是因為多年以來都有給佛像貼金,正所謂那“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這算是教徒們心中所信仰的吧。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從覺康神殿出來,便會看到一環轉經筒,一個個緊挨著,沿著轉經筒邊走邊用手推轉經筒是每個虔誠的信徒必做之事。之後沿千佛廊院和新惹南院兩處樓梯皆可通上二樓,上了二樓,來到二樓南側,迎面便可看到精美悠久的壁畫,繼續向前有門朝北的五間佛殿,順時針朝拜,來到二樓西側,西側主要有四座佛殿,其中的主佛殿是名為確傑拉康的佛殿,裡面主要供奉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每尊塑像都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貴。之後便可隨著原來的樓梯便可往上,其中在二層與三層之間的拐角處,供奉著大昭寺護法神白拉姆和白拉白東瑪的塑像,這是大昭寺和整個拉薩城的護法女神。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選擇一處樓梯上到屋頂,在高原燦爛的陽光下,四座充滿神聖性的金頂,顯得格外光芒閃耀。走近了去仔細觀察,便能看到金頂滿布精美非凡的裝飾。大昭寺的金頂為單簷歇山式, 屋面覆蓋鎦金銅瓦, 屋脊正中和兩端豎立三個精細的金瑞, 替代了漢式屋頂正脊上的吻獸。在金頂的四角, 還裝飾有漢式屋頂角樑上套獸裝飾作用的摩羯魚、八寶吉祥圖或火焰紋寶珠形象。這些光亮的佛教裝飾品, 在陽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富有強烈的裝飾效果與民族風情。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站在大昭寺金頂,可以遙望到遠處的布達拉宮,兩兩相望,像是互訴衷腸相互欣賞,共同守護著拉薩,這座雪域高原上的城池。靜靜感悟,藍天、白雲、金頂之下,大昭寺並不大,他大的只是一種信仰。

它是十萬信徒朝聖的終點,它的景色不遜於布達拉宮,門票只要8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