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文|武品文史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俘虏”这个词在古人看来虽然是一种耻辱,但也只是一种舆论的压迫而已,真正被俘虏的人很难保住气节。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英雄气节,也只能是历朝历代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拿出来学习的一个范本而已,一旦遇到危机的时候,依然会出现大量的叛将和降臣。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明朝末年,崇祯正在努力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明朝,然而不但天灾连连,起义军四起,关外还有摩拳擦掌的清军,崇祯也是心力交瘁,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正在此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国内大混乱的时机围困锦州,紧逼山海关。崇祯接到八百里加急后,连忙调集正在镇压农民武装的明军前去增援山海关,然而负责指挥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因为指挥失误,把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指挥官洪承畴被活捉。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起初洪承畴也想学习文天祥一样宁死不降,绝食数日准备以死明志。皇太极却非常清楚,洪承畴是明朝的蓟辽总督,他对明朝内部了如指掌,如果有他相助,吞灭大明便是指日可待,于是他前前后后派出多位劝降官,企图说服洪承畴归降,但都被洪承畴大骂而回。

无奈之下,皇太极任命范仲淹的十七代孙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虽然对范文程颇为不满,但念在都是汉人,就给范文程留了几分薄面,没有让范文程太难堪。范文程无计可施准备离开,此时房梁之上落下的一块尘土刚好掉在了洪承畴的战甲上,洪承畴“屡拂拭之”范文程看到后心里念到:“此人必降”。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范文程给皇太极禀报的时候说到:洪承畴必会效忠我皇,因为他对自己的衣服都如此爱惜,更何况性命呢?”

皇太极大喜,在以后的日子里皇太极频频示好,处处嘘寒问暖,终于换来“铁树开花”,洪承畴带领下属众将归降于大清。

在后来的作战中,洪承畴多次献计献策,并且出面诏安还未归降的明朝各地守将,如果不愿意归顺的,洪承畴就率兵讨伐,为清朝统一中原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清朝入关后,洪承畴遭到世人痛恨,甚至有人贴出对联骂他是无耻王八,母亲也是避而不见,连连痛骂洪承畴是不忠不义不孝之徒。在这样的环境下洪承畴生活了20多年,朝廷见他已经是个垂垂老者,就授予他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世袭的职位,让他退休回家去了。

为清廷四处征战效力了20多年,如今换回来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三等轻车都尉,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心寒。

明朝将军被俘后绝食不降,劝降官发现将军拍打身上泥土:此人必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我们回过头来品读这千古名句的时候,内心是否会替洪承畴感到不值?也许有人说,皇太极礼贤下士能这样对待战俘,换做是谁也会动心。这个论证在乾隆没有执政之前也许是对的,因为乾隆对洪承畴的评价是:“大节有亏”,也就是说洪承畴“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反而不如黄道周这些宁死不降的人更有价值,不知道洪承畴如果知道清朝这样评价自己,会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