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孩子和成人一樣,對認可有多向往,對責罵就有多恐懼。

——凱叔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天,我和兒子女兒起衝突了。

早上5點左右,女兒突然趴在我身上,很委屈地說:「媽媽,我褲子尿溼了。」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換被單時,兒子被吵醒了。等我把被單放進洗衣機,準備帶娃們再次入睡時,他們已經玩了起來。

被睡神附體的我,倒在床上就睡著了。朦朧間還聽見兒子說,「咱們幫媽媽洗衣服吧。」

等我起床時,孩子們已在衛生間玩得不亦樂乎。於是便看到滿盆滿地的泡泡,洗衣液、沐浴露、洗手液混合在一起......

忍不住大吼一句:「你們在幹嘛?」

剛剛還沉浸在歡樂中的孩子們,歡聲笑語一下子被「凝固」。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所有的洗滌用品,被兩條小內褲,給幹掉了。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想氣死媽媽啊?都給我出去,現在不想看見你們!」

他們愣愣地從我身邊走過,我又氣沖沖地說:「給我站陽臺。」

收拾好殘局,哥哥和妹妹還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裡。

待我平息怒火走近時,哥哥小心翼翼地問我:「媽媽,你還生氣嗎?還生氣嗎?」妹妹也跟著問:「媽媽你原諒我了嗎?」

看著他們可憐的小眼神,我說:「現在媽媽不那麼生氣了,以後你們可以好好洗衣服,但是不能把泡泡弄得到處都是。媽媽收拾起來,比較累。」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大人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到孩子那兒卻沒有。

睡前聊天,兒子又著重把早上的事情複述了一遍,對我說:

「媽媽總是說生氣了,生氣了,我和妹妹都好害怕啊!」

聽到哥哥說害怕,妹妹特別配合地大聲哭了起來。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原來我的話,已經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感到了恐懼。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不久前在網上看到一段國外的小視頻。

有一位父親,見不得兒子終日沉迷遊戲,他拿來一把上膛的手槍,放在兒子面前,怒不可遏地說:有種你就別活了!

可就在父親轉身離開的一瞬間,兒子扣動了扳機。等父親回過神來,孩子已經倒下了。

父親氣急的一句「有種你就別活了」成了孩子結束生命的理由。

誰也不曾想到,一句話就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剛剛又被一則微博紮了心,名叫《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

博主@平安中原呼籲:停止語言暴力,別做孩子心目中的暴君!很多時候,父母無意中說的一句氣話,真能把孩子逼上絕路。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你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看別人家孩子怎麼做的?

你真沒用!豬腦子。

你是個壞孩子!

······

這些語言,對孩子心理的傷害遠比體罰更嚴重。

據心理學家調查顯示:

平均每20人就有1個曾經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人中就有一個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的行為。

停止用語言傷害孩子,父母義不容辭。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他們向學生介紹了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並吹捧這位德語老師是德高望重的化學家。

這位「化學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並告知在座學生,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氣味。

他邀請學生聞,要求聞到氣味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這瓶無色無味的蒸餾水,經過「權威人士」的暗示,就讓多數學生認為它有氣味了。心理學把這現象定義為「權威暗示效應」

所謂權威暗示效應,是人們都有一種「安全心理」,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往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

同時,還有一種「認可心理」,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要求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就會得到各方面的認可。

在年幼不知事的孩童心裡,父母就是「權威」,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就如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父母長期對孩子進行語言打壓,造成自卑是必然,但比造成自卑更嚴重的是,形成負面人格,孩子變得抑鬱或出現反社會行為。

知乎上曾有人問:被家人用語言傷害是一種什麼感覺?

有些回答是這樣的: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常聽人說,一個人最高的教養,是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父母子女間也應如此。

針沒有紮在自己身上,父母永遠不知道孩子到底有多疼。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心理學家庫利在關於「自我」的定義時說:「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個人通過社會交往瞭解到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要改變孩子,父母得先改變自己。

  • 把「警告」變成「直接鼓勵」

5歲的孩子要幫忙做家務,很多父母嫌麻煩會直接阻止說:「不可以」「你放著」「別搗亂」。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式,溫和地告訴孩子:「謝謝你,寶貝!你可以慢慢來。」然後告訴孩子步驟。

剛開始做一件事,孩子可能不及格,但反反覆覆學做一件事,到最後可能就是滿分。

生活中還可以用「保持安靜」代替「不要吵鬧」,用「慢慢走」代替「不要跑」,用「離開那裡」代替「不要靠近」。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 以「怎麼做」代替「為什麼」

「為什麼做這種事!」

「為什麼連這種小事也做不到?」

動不動就問孩子為什麼,通常會引起孩子煩躁不安,因為很多時候,他根本沒有去考慮原因。

被追問過多,孩子就只好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合理的理由。

很多父母常常和孩子做無效溝通,認為孩子知錯不改,而孩子認為父母固執己見,油鹽不進。

孩子犯錯,問孩子「該怎麼辦才好呢?」孩子就有機會反思自己,然後改過自新。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 讚美是對孩子最高級的認可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孩子和成人一樣,對認可有多向往,對責罵就有多恐懼。

適當的「讚美」其實是很棒的有效溝通。

如果孩子在自家牆上作畫,有的爸媽會說:「看你又做了什麼壞事」;有的爸媽則會說:「孩子,你畫得不錯,但我們應該畫在紙上,這樣可以保存下來留作紀念哦。」

父母說過的話對孩子的認知,真的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語氣輕蔑的父母,很可能養出迴避型的孩子;常常忽視孩子的父母,可能養出矛盾型的孩子;邏輯混亂的父母可能養出沒有判斷力的孩子。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所有的謾罵、詆譭、蔑視與嘲笑,統統都會融入潛意識,任何時候想起來,都會害怕。

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是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內心、健全的人格,最好的,莫過於鼓勵他做更優秀的自己。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優點被承認,缺點被包容。

孩子是一顆樹,請多給他一點陽光雨露;孩子是一朵雲,請多給他一點溫柔。

孩子需要愛的供養,而不是愛的馴養。「好父母」只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包容。

從來不打孩子,孩子為何遍體鱗傷?

作者:若桃,89年出生的一個二胎媽媽,目前最美的收穫就是一兒一女。有溫暖的故事,寫走心的文字,一起把字言歡。公號:聽若桃講故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