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職場上,有時候工資拿的越高的人越做不長久,高層高管崗位更換頻繁,相反普工最穩定,為什麼?

湘西鄉村慢生活


金字塔的底部當然是最安全穩固的部分,而高高的塔頂卻要經受更多的風吹雨打,處於組織頂端的高管同樣沒有基層的普工穩定。

一個企業的高管與普工,因為層級相距太遠,簡直是兩種屬性的人群。高管們身居要職,手握權柄,享受著員工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優厚待遇,然而他們永遠卻沒辦法比普通員工更穩定。這種現象正好詮釋了一個真相,不同層次的人縱有交集,終究體驗著不同的人生。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職場上能不能穩定,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1. 個人野心。就是有沒有不斷突破現狀的慾望。

  2. 競爭能力。是否在技術或管理能力上有強大的競爭力。

  3. 壓力大小。工作中所承擔的壓力和責任有大有小。

不難理解,作為一線的普工,這三方面相對來說,全都處於比較低的範圍內,與高管簡直有天壤之別。在此無意貶低任何在普工崗位的朋友,恕我直言,大部份普工之所以穩定不跳槽,不過是沒能力和信心爭取更好的工作罷了。

就如我認識的大多數普通工人,他們每天除了上班幹活,下班打麻將外,基本上也沒有其他更多想法了。既沒有想著要出人頭地,也沒有去努力學點新技能,N年如一日地重複著單調的工作,又不必承擔各種責任和壓力,這種日子讓大家早就習慣了穩定。值得思考的是,這種穩定真的就好嗎?

高管在上面所說的三個因素方面與普工往往大相徑庭。他們大多數是久經職場拼搏,有著豐富的閱歷及過人的能力,早就看過了高處的風景,同時懷揣著個人夢想和野心,他們決不會選擇渾渾噩噩過一生,所以也註定無法長期穩定。

讓高管們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原因挺多,但也不過是主動辭職和被動走人兩大類。主要有幾種情況造成高管工作的頻繁換將:

老闆不允許高管呆太久。

正如古代很多鳥盡弓藏的案例一樣,如今企業老闆同樣不會讓高管們在自家企業養老。一般空降高管們的作用就是救火或暫時利用的,一旦達到老闆的目的後,就會覺得他們沒有更多價值可榨,自然會想辦法讓高管離開。

內部積功而提升到高管位置的元老,時間長了同樣會成為老闆眼中的“成本”。除了少數厚道企業主之外,大多數私營老闆是”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一方面,老闆會覺得元老們工資高而創造力不足;另一方面,老闆更擔心元老呆太久了會勇略震主,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到了一定階段往往就會頻繁外請空降高管,來大刀闊斧地下狠手整頓組織內部。

高管與老闆合作不融洽。

高管與員工不同,他是最接近老闆的下屬,要每天跟老闆打交道。高管與老闆的關係與大多數上下級關係其實一樣,互相之間都會有別扭或衝突。由於老闆具有天然的優勢,高管往往很難實現明君賢相式的理想合作。一旦雙方的理念有分歧,高管的離職就成了必然。

因為高管不是普通員工,高管與老闆之間的關係出現不融洽,將會給企業更有很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高管離開企業是唯一的解決途徑。由於高管的能力和位置,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像員工那樣過於卑微,也就無法接受降職或調崗的安排。本身生活優裕的他們,辭職也比員工們任性。

工作壓力過大。

位置越高,責任就越大,這是金字塔式組織的特點。身為高管,就是來為老闆分憂解難的,企業所有問題都在高管工作的解決範圍內。可以說,每一個高管,都是扛著千斤重擔在前行。

老闆對業績的要求往往是急功近利的,他給高管的績效指標肯定不會容易達成。很多私企老闆並不能頭腦清醒,有時會提出超出企業真實能力的要求,高管的工作將壓力山大。最可怕是那種層層加碼,讓人永無喘息時間的老闆,任你能力再強,也有力竭心死的時候,而且這個時間甚至不會太長。

對於被老闆借刀殺人的高管,往往離開的更悲催。私企內部錯綜複雜的裙帶關係,臃腫冗餘的組織機構,或者怨聲載道的勞資矛盾,這些都是老闆拋給高管焦頭爛額的難題。當耗盡心血終於清除了這些痼疾後,為了平息眾怒,大多數老闆會採取辭退高管的手法。這種情況在很多稍有規模的私企見怪不怪。

個人另尋更高發展。

很多高管到了一定階段,都會致力於自己創業。他們一旦積累了相應的人脈及其他資源後,不安分的雄心就會促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由於高管所處的位置高度,他對所處行業乃至整個產業鏈都有接觸瞭解,豐富的信息也讓他們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當他們有了新的機會或平臺去發展時,就會義無反顧地選擇跳槽。

除了為個人發展外,還有的高管是對收入或待遇的不滿意而選擇離職。這種情況在私企非常多見,因為高管的工資獎金甚至分紅都不低,而老闆們願意分享的願望卻沒那麼高,要麼是企業不履行當初的薪資承諾,要麼是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當無法改變這種失落時,高管只好選擇跳槽。

總而言之,由於員工的能力和心態所限,加上承擔壓力較少,所以不會輕易更換工作。而高管們處於企業的權力中心,面對老闆的各種不易相處,以及業績目標的巨大壓力,加上自己也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他們的工作一般不會長期穩定。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留言。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的管理人士,關注我分享更多職場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