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輕鬆讀史之大唐(71)——敢不敢野營,是檢驗太平盛世的重要標準

第一篇 創始團隊:最初的神明(71)

史書對竇建德的看法,和我們有所不同。既沒提戰略的事,也沒談務實務虛的問題。拿來說事的,是所謂‘明察’。

具體說,是殺了兩個人。一個是大將王伏寶。這王伏寶有勇有謀,功勞最大。引起同事嫉妒,控告他謀反。“建德將殺之,伏寶曰:‘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既殺之,後用兵多不利。

另一個是大臣宋正本。宋正本原是饒陽縣令,後來成為竇建德重要謀士。“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讒言殺之。是後人以為誡,無復進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舊唐書》給王世充和竇建德作結論,說:‘世充篡逆,建德愎諫。’一是瞧不上王世充,同時有點惋惜竇建德的意思;二是認為竇建德的問題是剛愎自用、聽不進意見。

這個要承認:不能‘明察’,或者說沒有準確的判斷力,作為一個領袖來說是很要命的。你看人不準,還怎麼當領導呢?

但人非聖賢,一兩下都有犯錯的時候。總體看,後果沒有說的那麼嚴重。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竇建德搞得還是很不錯的:‘勸課農桑,境內無盜,商旅野宿。

可別小看這短短十二個字。尤其最後一句,基本上是太平盛世專用評語。唐朝輝煌的頂峰、開元盛世,也不過得了句‘行者雖萬里不持寸兵。’唐太宗‘貞觀之治’,評價是‘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這個基本上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共產主義了。所以老百姓敢不敢露宿野營,是古代檢驗太平盛世的重要標準。

後面李世民費了幾十年的勁,竇建德才搞幾年就實現了,起碼說明人家管理團隊比較得力。在這一點上,他比王世充、李密,甚至李淵都強。所以這也導致很多人認為,竇建德是真正具備‘安百姓定天下’潛力的選手。他差的,只是那麼一點運氣。

我們不去談什麼運氣,後面自有高人把這個事說明白。現在只看事情的進展。

竇建德忙著搞遷都,又在北邊羅藝那裡碰了一鼻子灰。折騰了差不多一年,於620年年底,才又撿起李世勣的方案,轉向山東。他照先前的作戰計劃不變,率軍渡過黃河,第一步先攻打孟海公。

山東這塊地方,由東至西大至可以分成三部分:膠東半島是一塊;魯中山地(泰山、魯山、沂蒙山一帶)是一塊;再就是挨著河南的魯西南這一塊,包括荷澤、濟寧,這裡算是華北平原的最東邊。

輕鬆讀史之大唐(71)——敢不敢野營,是檢驗太平盛世的重要標準

山東地形

李世勣的方案是先取魯西南,然後南下取徐州。打魯西南又分兩步:第一步打孟海公,相當於得荷澤;第二步取徐圓朗,相當於得濟寧。

第一步還算順利。621年2月底,竇建德生擒孟海公。

輕鬆讀史之大唐(71)——敢不敢野營,是檢驗太平盛世的重要標準

他本來據有黃河以北。在地圖上看下就知道,如果再得魯西、徐州,山東基本上就包了餃子。神思君強烈懷疑,李世勣當初說‘河南可不戰而定也’,其實說的是‘齊魯河南之地可不戰而定也。’

按計劃,第二步就該取徐圓朗的兗州(濟寧)了。

去年底他攻破李世勣的時候,山東這些山大王就已經感受到壓力,紛紛表示歸附。‘齊、濟二州及兗州賊帥徐圓朗皆聞風而下。’不過我們知道,這種表態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今天降了,明天情況一變,又可以不降的。要不然怎麼會有後面派曹旦攻取濟州(山東茌平)的事呢?所以兵不到、城不破,都不算降。

但接下來形勢突變,取兗州的事,搞成了個半拉子工程。

形勢突變,是因為竇建德臨時作出決定,解救王世充、出兵洛陽。說半拉子,是因為這事只成功了一半。

徐圓朗這個人,你說他一貫滑頭也行,說他一貫倒黴也行。一貫滑頭,因為他一會兒投誠這個、一會兒歸降那個,有奶便是娘。說他倒黴,因為夾在河南、河北兩大勢力中間,總是提心吊膽不得安生。不過他這種風格也有好處,就是活得會比較久一點。

眼看孟海公做了俘虜,徐圓朗知道:不來點真的是不行了,否則下一個倒黴的就是他。於是他交出一樣東西,向竇建德表示真心實意地歸附。

竇建德使其將範願守曹州,悉發孟海公、徐圓朗之眾,西救洛陽。

亂世裡有槍便是草頭王,現在徐圓朗把兵都交出去了(起碼交了相當一部分,否則竇建德不會滿意),這可以算是貨真價實的投誠吧。

那為什麼說只成功一半呢?因為交了兵沒交地。你看孟海公的曹州(山東定陶),竇建德不是派了自己人範願把守嗎?所以這一次,徐圓朗終究還是留了一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