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人最早在什麼時候看到西方油畫的?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油畫的?

蒹葭蒼蒼256456799


學界通常將現收藏於廣東新會博物館的兩幅木美人油畫肖像,作為最早傳入中國的西洋油畫作品。我們通常稱之為“新會木美人”:

圖片拍攝於湖南省博物館特展“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3-16世紀中國與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


中西圖像交流,尤其是油畫如此重要的西方藝術呈現形式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上層社會的精神文化等方面,民間精神文化和藝術表現都僅有較少的探討。目前公認最早傳入中國的西洋油畫應是由利瑪竇等傳教士所帶來的,但這些宗教繪畫除卻特定的使用功能(用以傳教或當做贈禮)外,擁有較為狹窄的傳播路徑。這對“新會木美人”則提供了從民間的角度來觀察“西畫東漸”的過程。

從畫面上很明顯能看出,是兩位西洋女子著中式服裝相對而立,而根據廣東新會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這兩件油畫是明代中葉時期新會人李仕升任福建莆田縣教喻期間所得,而其卸任之後輾轉進入當地天后廟,為歷代村民所供奉珍藏,很可能被當作天后宮或媽祖廟的女門神畫為世人所供奉(欣賞)。但關於這幅作品的創作者以及具體由來卻無從可考了,但仍是迄今我國發現並保存最早的西洋油畫實物(利瑪竇所敬獻的油畫無可尋)。

而至於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油畫的,雖然許多當時的資料已經流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利瑪竇時期已經存在了,但這種情況仍包含在西方傳教士傳教的需求之內(如教堂內的天主教壁畫),並非專門的技能培訓。身為專業畫家的傳教士尼閣老最早在日本耶穌會開辦各種繪畫課程的訓練,培養出了最早的一批東方西洋畫家。這其中據傳出生於澳門的遊文輝曾遠赴日本學習,後在利瑪竇的要求下回國協助傳教,利瑪竇去世後的肖像(1610年)也由遊氏負責,可說是為頗有才幹的青年,雖很可能並不是第一位動手學習西方油畫的中國人,但也算是有作品傳世的中國油畫家第一人。

遊繪製的《利瑪竇像》:


透明流動虛無




西方油畫最早還沒有這麼精緻細膩,後來受中國和東方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吸取了中國繪畫的精華,在細膩刻畫人物神態,追求思想表達和通過背景烘托意境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至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油畫得到空前發展並進入成熟階段。

倫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課》



十六七世紀的時候,西方傳教士來到了中國,興辦教堂,傳播耶穌基督教。這裡面大家知道有一個叫利瑪竇的傳教士,據說是在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的第一個西洋人。同時也把西方油畫帶入中國,掛在教堂壁上。這應該是中國老百姓第一次看到與中國畫迴然不同的西方油畫。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喬爾喬內《聖母昇天》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意大利畫師勃朗世寧在清宮庭當畫師,還給三位皇帝畫過像,當時頗受恩寵。

至二十世紀初,我國畫家劉海粟等從歐洲留學歸來,帶回了西方油畫繪畫藝術,並開辦畫院,召收學生,傳授此技。自此,油畫繪畫藝術開始在我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是在上初中學世界歷史時第一次聽到了西方油畫這個名詞,並知道了歐洲有個文藝復興運動,記住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繪畫大師的名字。但真正喜歡油畫繪畫藝術,還是在10多年前,當時通過大學同學認識了一個搞繪畫的朋友,相談甚歡,相見恨晚。這位朋友油畫的功底相當不錯,後來我喬遷新居的時候就請他為我畫了一幅山水風景油畫,非常的漂亮,至今還掛在我居處客廳的正廳,給小家增添了不少藝術氛圍。

梵高《向日葵》等畫作



自此我便喜歡上了油畫,也多次萌生過學習油畫藝術的想法。但由於後來工作越來越忙,終未能遂願。但油畫做為繪畫藝術的一種,始終是我的最愛。

冷軍油畫作品


燈影書畫


作為一個資深的吃瓜群眾,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油畫是用快乾了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繪畫的。油畫是由意大利的傳教士傳入我國,那時候應該是咱們大清朝,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電視劇裡經常看到,有傳教士給皇親國戚畫油畫。之所以油畫要比咱們的國畫更廣為流傳,其實是因為油畫的材質是亞麻布的,顏料用的植物油,即使有水弄髒了,擦乾淨了也並無大礙。而咱們的國畫,其實是紙做的,如果有汙漬,即使是淨水,也會留下印記。而且紙張這鐘東西,日久就會變色,發黃。保存只能放在黑暗的場所裡,要不然就會損毀。咱們的國畫畫法講究也是完全不同的,國畫講講究的是層次,顏色都是水墨畫。而油畫,用的是絢麗的顏色,五彩繽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難分伯仲,但是油畫色彩更加豐富,也更加直觀。

我是在小學就開始學習繪畫的,老師上課會教我們如何描繪,那時候主要是繪畫卡通動漫,全本的書籍,都可以臨摹和提高。包括書法,包括音樂。後來有幸還當了美術課代表,可以說在走上藝術這條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好啦,希望大家能喜歡,說的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慷慨指出,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你好,親,很開心一起探討一下西方油畫是如何傳入中國,然後如何在中國紮根,發芽,結果

一許多人認為,西方油畫,是民國時期傳入中國,其實不然

油畫最早傳入中國,是明朝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把西方油畫帶入中國,掛在教堂,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接觸與中國畫意境,風格,技法截然不同的西方油畫,但是當時,並沒有畫家學習,研究西方油畫的技法,僅僅只是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還未見過如此逼真如照片的繪畫

清朝初年,歐洲傳教士郎世寧,是中國宮廷第一批外籍畫家

1912年,畫家劉海粟興辦上海圖畫美術學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這是中國正規美術學校的開端,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親自執教,這是中國人剛開始接觸,系統學習,研究油畫技法和風格

二說起自己學油畫,是十七歲那年,覺得油畫很神聖,高雅,而且好神奇,畫畫居然可以畫出照片般逼真的藝術效果

而且那時候沒文化,就喜歡那種逼真的照片油畫

當時讀美院附中時,就是隨意找幾幅範畫,瞎臨摹,也沒有老師指點,當時高考集訓時,用油畫紙畫油畫頭像,也是瞎胡鬧

然後大一的時候才開始系統學習油畫技法,綜合師範大學美術專業師資有限,所有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模式,就是請幾個模特,然後大家圍著畫,每一個同學都是對模特進行客觀描摹

然後讀研期間,我們畫室一共有四個同學,導師說我們四個功底都有點弱,都不適合走寫實具象的風格

最後導師建議我畫寫意油畫,然後我聽從導師的建議,接觸嘗試了寫意油畫,但是由於自身文化有限,所以也沒有把意象油畫鑽研透徹

2014年研究生畢業,到現在一直在上課,備課,幾乎沒什麼時間碰畫筆

如果自己到了退休,有大把閒暇時間,一定天天畫畫,哪怕孤芳自賞

最後斗膽放上幾年前自己畫的油畫,歡迎粉絲們隨便噴我

總而言之,中國人最早看見西方油畫,是明朝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把西方油畫帶入中國,掛在教堂,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接觸與中國畫意境,風格,技法截然不同的西方油畫,然後西方油畫陸續在中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我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歡迎補充


藝術狂人2


最近英國倫敦泰特博物館的一些油畫真跡在北京展覽,引起了不小轟動,觀眾紛紛叫好。驚歎於西方油畫的魅力。

西方油畫傳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和幾個關鍵人物,最終讓西方油畫進入中國。

元時期的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東遊記,帶了一些油畫來,應該是朝廷上層最早看到西方油畫。明朝西方大量傳教士進入中國,像利瑪竇,湯祖望等除了帶來西方的科學,教義外,還帶來了西方的油畫。




到了清朝康乾盛世,不少外國使節來訪,也帶來了大量油畫以及油畫技術,像可能是歷史上在中國待過的最有名的畫師郎世寧,他本身就會畫油畫,在康熙不喜歡油畫後改畫中國畫,但後世留存的郎世寧的作品中依舊可以見到油畫的影子。

到了近代中國,國門完全打開,出過一批名畫家,像劉海粟,徐悲鴻等都受過一定的油畫訓練,西方油畫也進入大眾視野,而到現在的美術課,油畫課更是成了必備。


這是西方油畫進入中國的幾個關鍵時期,會畫畫的一般都會接觸到油畫創作方式,而不會畫畫的依舊可以欣賞西方油畫的美。

你最喜歡哪副西方油畫作品?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讓中國人最早看到油畫的是利瑪竇,利瑪竇來中國不只帶來了《聖經》、鐘錶,還帶來一張聖母像送給明朝皇帝。這很可能是中國人第一次見到西方繪畫。有意思的是,雖然西方油畫在明朝就對中國產生影響,但一直以來傳播範圍僅限於宮廷,就像著名的琺琅彩瓷器,除了皇家之外,民間根本無緣一見。

從廣東外銷畫開始大家開始學習油畫。那個時候,西方水手不遠千里來到中國,想把中國的東西帶回家鄉,讓老鄉看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帶畫,這樣人們就知道,“原來中國長這樣啊”!這就催生了廣東外銷畫——一種民間大量製作的畫,雖然是油畫,但技法很粗糙。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正經八百的學油畫的?這就要介紹“上海土山灣畫館”,在現上海市徐彙區蒲匯塘路55-1號有個“土山灣紀念館”。當年徐光啟受利瑪竇影響成為虔誠的天主教教徒,清末在他們家住的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徐家彙,建造了著名的徐匯天主堂。這個教堂開設了福利性的孤兒院,為讓孩子們學一門安身立命的手藝,就開了畫館,教小孩畫西方聖像畫,這就需要學習透視、素描等西畫技法,就有了我們美術史中常常提到的上海“土山灣畫館”,這個地方被徐悲鴻稱為是“中國西畫的搖籃”。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本文為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

藝萃


我覺得,中國人最早見到西方繪畫藝術應該可以追溯到元世祖忽必烈時期。

當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以傳教士和商人的身份,於1275年來到中國元朝大都北京,從此,在中國生活了17年。

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帶了幾十人的龐大團隊,團隊裡邊主要有商人、傳教士、旅行家、冒險家,還有畫師和藝術家。

梵高·梅花盛開

當時的歐洲,蛋彩畫已經發展到高峰,馬可波羅團隊裡有好幾個畫蛋彩畫的高手,他們讓中國人在那時看到了西方繪畫藝術。

離開中國後,大約在13世紀末期,馬可波羅寫了一本《東方見聞錄》,又名《馬可波羅遊記》,非常細緻地描述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書中也提到了畫師用蛋彩畫給元朝一些人畫像的事情。但西方人始終不願意承認這段歷史。

德拉波《水上的寶貝》

出現“油畫”這個畫種,是在文藝復興前夕,由蛋彩畫發展而來,大約到13世紀末期了,跟馬可波羅著書立作的時間是一致的。

明代,中國社會各方面發展穩步提升,經濟繁榮,也由於馬可波羅的著作在歐洲大力宣揚中國的繁榮,進一步吸引了許多西方探險家來中國交流。

安格爾《瓦平松浴女》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明代萬曆年間的利瑪竇,他把中國當成了第二故鄉,自從來到中國就沒有回國,直至1610年長眠到中國大地上。

利瑪竇是東西方公認的文化大使,他跟他的副手羅明堅帶來了大量西方文化,有《聖經》,有天主教教義,有《幾何原本》,有世界地圖,當然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油畫。他們兩人也被稱作“西方漢學之父”。

利瑪竇與徐光啟

可以說,在16世紀中後期,通過利瑪竇,中國人真正看到了西方油畫。

我沒有學過油畫,但我由於要寫繪畫評論,需要掌握一些油畫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法,除過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外,還常常去畫家畫室看他們畫畫,去展覽現場看畫,看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一些基本油畫技法。


鴻鵠迎罡



枯心883


清朝人薛福成出使西歐,在法國巴黎參觀了油畫展,並寫下《觀巴黎油畫記》。這是中國人有文字記錄認識西方油畫的開始。 我學素描大概是1975年。畫油、粉彩是1983年。1989年畫《玉米地》《橋》《浴後》等(百度,頭條,等均有發表圖片。)。1989與1991年自脫離師門告別老師(國畫老師前輩趙星五先生,居鄉里。)後,同時也放棄西畫,開始走上自己研究山水畫之路,探索尋找自我創作的風格。


墨之客江南煙雲1


還在提馬可波羅!!能不能有點臉?中西方都證實了,這人根本沒來過中國!就是個碼頭混子,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