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国人最早在什么时候看到西方油画的?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油画的?

蒹葭苍苍256456799


学界通常将现收藏于广东新会博物馆的两幅木美人油画肖像,作为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洋油画作品。我们通常称之为“新会木美人”:

图片拍摄于湖南省博物馆特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


中西图像交流,尤其是油画如此重要的西方艺术呈现形式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上层社会的精神文化等方面,民间精神文化和艺术表现都仅有较少的探讨。目前公认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洋油画应是由利玛窦等传教士所带来的,但这些宗教绘画除却特定的使用功能(用以传教或当做赠礼)外,拥有较为狭窄的传播路径。这对“新会木美人”则提供了从民间的角度来观察“西画东渐”的过程。

从画面上很明显能看出,是两位西洋女子着中式服装相对而立,而根据广东新会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这两件油画是明代中叶时期新会人李仕升任福建莆田县教喻期间所得,而其卸任之后辗转进入当地天后庙,为历代村民所供奉珍藏,很可能被当作天后宫或妈祖庙的女门神画为世人所供奉(欣赏)。但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者以及具体由来却无从可考了,但仍是迄今我国发现并保存最早的西洋油画实物(利玛窦所敬献的油画无可寻)。

而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油画的,虽然许多当时的资料已经流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利玛窦时期已经存在了,但这种情况仍包含在西方传教士传教的需求之内(如教堂内的天主教壁画),并非专门的技能培训。身为专业画家的传教士尼阁老最早在日本耶稣会开办各种绘画课程的训练,培养出了最早的一批东方西洋画家。这其中据传出生于澳门的游文辉曾远赴日本学习,后在利玛窦的要求下回国协助传教,利玛窦去世后的肖像(1610年)也由游氏负责,可说是为颇有才干的青年,虽很可能并不是第一位动手学习西方油画的中国人,但也算是有作品传世的中国油画家第一人。

游绘制的《利玛窦像》:


透明流动虚无




西方油画最早还没有这么精致细腻,后来受中国和东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吸取了中国绘画的精华,在细腻刻画人物神态,追求思想表达和通过背景烘托意境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至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油画得到空前发展并进入成熟阶段。

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十六七世纪的时候,西方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兴办教堂,传播耶稣基督教。这里面大家知道有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据说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第一个西洋人。同时也把西方油画带入中国,挂在教堂壁上。这应该是中国老百姓第一次看到与中国画迴然不同的西方油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乔尔乔内《圣母升天》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意大利画师勃朗世宁在清宫庭当画师,还给三位皇帝画过像,当时颇受恩宠。

至二十世纪初,我国画家刘海粟等从欧洲留学归来,带回了西方油画绘画艺术,并开办画院,召收学生,传授此技。自此,油画绘画艺术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是在上初中学世界历史时第一次听到了西方油画这个名词,并知道了欧洲有个文艺复兴运动,记住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绘画大师的名字。但真正喜欢油画绘画艺术,还是在10多年前,当时通过大学同学认识了一个搞绘画的朋友,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这位朋友油画的功底相当不错,后来我乔迁新居的时候就请他为我画了一幅山水风景油画,非常的漂亮,至今还挂在我居处客厅的正厅,给小家增添了不少艺术氛围。

梵高《向日葵》等画作



自此我便喜欢上了油画,也多次萌生过学习油画艺术的想法。但由于后来工作越来越忙,终未能遂愿。但油画做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始终是我的最爱。

冷军油画作品


灯影书画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瓜群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油画是用快干了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绘画的。油画是由意大利的传教士传入我国,那时候应该是咱们大清朝,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有传教士给皇亲国戚画油画。之所以油画要比咱们的国画更广为流传,其实是因为油画的材质是亚麻布的,颜料用的植物油,即使有水弄脏了,擦干净了也并无大碍。而咱们的国画,其实是纸做的,如果有污渍,即使是净水,也会留下印记。而且纸张这钟东西,日久就会变色,发黄。保存只能放在黑暗的场所里,要不然就会损毁。咱们的国画画法讲究也是完全不同的,国画讲讲究的是层次,颜色都是水墨画。而油画,用的是绚丽的颜色,五彩缤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难分伯仲,但是油画色彩更加丰富,也更加直观。

我是在小学就开始学习绘画的,老师上课会教我们如何描绘,那时候主要是绘画卡通动漫,全本的书籍,都可以临摹和提高。包括书法,包括音乐。后来有幸还当了美术课代表,可以说在走上艺术这条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啦,希望大家能喜欢,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慷慨指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网游魅力达人


你好,亲,很开心一起探讨一下西方油画是如何传入中国,然后如何在中国扎根,发芽,结果

一许多人认为,西方油画,是民国时期传入中国,其实不然

油画最早传入中国,是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把西方油画带入中国,挂在教堂,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与中国画意境,风格,技法截然不同的西方油画,但是当时,并没有画家学习,研究西方油画的技法,仅仅只是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还未见过如此逼真如照片的绘画

清朝初年,欧洲传教士郎世宁,是中国宫廷第一批外籍画家

1912年,画家刘海粟兴办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正规美术学校的开端,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亲自执教,这是中国人刚开始接触,系统学习,研究油画技法和风格

二说起自己学油画,是十七岁那年,觉得油画很神圣,高雅,而且好神奇,画画居然可以画出照片般逼真的艺术效果

而且那时候没文化,就喜欢那种逼真的照片油画

当时读美院附中时,就是随意找几幅范画,瞎临摹,也没有老师指点,当时高考集训时,用油画纸画油画头像,也是瞎胡闹

然后大一的时候才开始系统学习油画技法,综合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师资有限,所有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模式,就是请几个模特,然后大家围着画,每一个同学都是对模特进行客观描摹

然后读研期间,我们画室一共有四个同学,导师说我们四个功底都有点弱,都不适合走写实具象的风格

最后导师建议我画写意油画,然后我听从导师的建议,接触尝试了写意油画,但是由于自身文化有限,所以也没有把意象油画钻研透彻

2014年研究生毕业,到现在一直在上课,备课,几乎没什么时间碰画笔

如果自己到了退休,有大把闲暇时间,一定天天画画,哪怕孤芳自赏

最后斗胆放上几年前自己画的油画,欢迎粉丝们随便喷我

总而言之,中国人最早看见西方油画,是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把西方油画带入中国,挂在教堂,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与中国画意境,风格,技法截然不同的西方油画,然后西方油画陆续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我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欢迎补充


艺术狂人2


最近英国伦敦泰特博物馆的一些油画真迹在北京展览,引起了不小轰动,观众纷纷叫好。惊叹于西方油画的魅力。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几个关键人物,最终让西方油画进入中国。

元时期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东游记,带了一些油画来,应该是朝廷上层最早看到西方油画。明朝西方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像利玛窦,汤祖望等除了带来西方的科学,教义外,还带来了西方的油画。




到了清朝康乾盛世,不少外国使节来访,也带来了大量油画以及油画技术,像可能是历史上在中国待过的最有名的画师郎世宁,他本身就会画油画,在康熙不喜欢油画后改画中国画,但后世留存的郎世宁的作品中依旧可以见到油画的影子。

到了近代中国,国门完全打开,出过一批名画家,像刘海粟,徐悲鸿等都受过一定的油画训练,西方油画也进入大众视野,而到现在的美术课,油画课更是成了必备。


这是西方油画进入中国的几个关键时期,会画画的一般都会接触到油画创作方式,而不会画画的依旧可以欣赏西方油画的美。

你最喜欢哪副西方油画作品?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让中国人最早看到油画的是利玛窦,利玛窦来中国不只带来了《圣经》、钟表,还带来一张圣母像送给明朝皇帝。这很可能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西方绘画。有意思的是,虽然西方油画在明朝就对中国产生影响,但一直以来传播范围仅限于宫廷,就像著名的珐琅彩瓷器,除了皇家之外,民间根本无缘一见。

从广东外销画开始大家开始学习油画。那个时候,西方水手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想把中国的东西带回家乡,让老乡看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画,这样人们就知道,“原来中国长这样啊”!这就催生了广东外销画——一种民间大量制作的画,虽然是油画,但技法很粗糙。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正经八百的学油画的?这就要介绍“上海土山湾画馆”,在现上海市徐汇区蒲汇塘路55-1号有个“土山湾纪念馆”。当年徐光启受利玛窦影响成为虔诚的天主教教徒,清末在他们家住的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徐家汇,建造了著名的徐汇天主堂。这个教堂开设了福利性的孤儿院,为让孩子们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就开了画馆,教小孩画西方圣像画,这就需要学习透视、素描等西画技法,就有了我们美术史中常常提到的上海“土山湾画馆”,这个地方被徐悲鸿称为是“中国西画的摇篮”。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艺萃


我觉得,中国人最早见到西方绘画艺术应该可以追溯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

当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以传教士和商人的身份,于1275年来到中国元朝大都北京,从此,在中国生活了17年。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带了几十人的庞大团队,团队里边主要有商人、传教士、旅行家、冒险家,还有画师和艺术家。

梵高·梅花盛开

当时的欧洲,蛋彩画已经发展到高峰,马可波罗团队里有好几个画蛋彩画的高手,他们让中国人在那时看到了西方绘画艺术。

离开中国后,大约在13世纪末期,马可波罗写了一本《东方见闻录》,又名《马可波罗游记》,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书中也提到了画师用蛋彩画给元朝一些人画像的事情。但西方人始终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

德拉波《水上的宝贝》

出现“油画”这个画种,是在文艺复兴前夕,由蛋彩画发展而来,大约到13世纪末期了,跟马可波罗著书立作的时间是一致的。

明代,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稳步提升,经济繁荣,也由于马可波罗的著作在欧洲大力宣扬中国的繁荣,进一步吸引了许多西方探险家来中国交流。

安格尔《瓦平松浴女》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明代万历年间的利玛窦,他把中国当成了第二故乡,自从来到中国就没有回国,直至1610年长眠到中国大地上。

利玛窦是东西方公认的文化大使,他跟他的副手罗明坚带来了大量西方文化,有《圣经》,有天主教教义,有《几何原本》,有世界地图,当然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油画。他们两人也被称作“西方汉学之父”。

利玛窦与徐光启

可以说,在16世纪中后期,通过利玛窦,中国人真正看到了西方油画。

我没有学过油画,但我由于要写绘画评论,需要掌握一些油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除过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外,还常常去画家画室看他们画画,去展览现场看画,看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一些基本油画技法。


鸿鹄迎罡



枯心883


清朝人薛福成出使西欧,在法国巴黎参观了油画展,并写下《观巴黎油画记》。这是中国人有文字记录认识西方油画的开始。 我学素描大概是1975年。画油、粉彩是1983年。1989年画《玉米地》《桥》《浴后》等(百度,头条,等均有发表图片。)。1989与1991年自脱离师门告别老师(国画老师前辈赵星五先生,居乡里。)后,同时也放弃西画,开始走上自己研究山水画之路,探索寻找自我创作的风格。


墨之客江南烟云1


还在提马可波罗!!能不能有点脸?中西方都证实了,这人根本没来过中国!就是个码头混子,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