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蔡龔亮


要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先梳理一下酒的種類和酒的製作歷史,搞清楚古代的酒和今天的酒有什麼異同。

就酒的製作技術來說,世界上的酒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釀造酒,另一個是蒸餾酒。就釀造酒的原料來說,大致分為果酒和穀物釀造的酒。果酒就是葡萄酒、蘋果酒、柑橘酒等等以水果為原料的酒,在中國不佔主流,雖然葡萄酒等自漢代前後已從西域傳入,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中國人的飲酒,一般還是以穀物釀造的酒為主。那麼,什麼是蒸餾酒呢?蒸餾酒就是在穀物釀造的酒的基礎上,對釀造酒再通過蒸餾器和蒸餾技術進行再次製作,可以進行一次或兩次、三次蒸餾,最後的酒精度可以達到70度左右。

就全世界範圍而言,蒸餾酒技術的出現以及成熟要晚於釀造酒。歷史上最早出現蒸餾技術的應該是在現位於阿拉伯半島的美索布達米亞地區,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左右,以後沿東南傳入印度北部地區,但是蒸餾酒的製作一直沒有廣泛的傳開,可以說在13世紀下半期之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並未掌握蒸餾酒的製作技術。中國雖然在4~5千年前就出現了比較成熟的穀物釀酒技術,但蒸餾酒的出現是比較晚近的事。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甄,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甄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現在有不少學者主張蒸餾酒的出現在中國可能更早,根據是唐代的文獻中已有“燒酒”和“白酒”一詞出現,比如《全唐詩》卷四四一白居易《荔枝樓對詩》中的“燒酒初開琥珀香”,卷五一八雍陶《到蜀後記途中經歷》中的“自到成都燒酒熟”,《全唐詩》卷五八九李頻《遊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店》中的“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卷五九六司馬紮《山中晚興寄裴侍卿》中的“白酒一樽滿,坐歌天地清”等的歌詠中,都出現了“燒酒”或“白酒”的詞語。但這裡所說的“燒酒”或“白酒”恐怕並非現代意義上的燒酒和白酒,王賽時在《唐代飲食》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獻中常見的‘白酒’一詞,此非白色酒,也不同於現代概念中的白酒。這種白酒就是濁酒。唐人常以釀酒原料為酒名,凡用白米釀製的米酒,唐人稱之為白酒,或稱為白醪。”而唐人筆下的燒酒,應該是一種經過低溫燒法進行滅菌處理(以使保值期延長)過的酒,“唐人稱經過加熱處理的酒為燒酒。”我覺得雖然還不能貿然斷定唐代時的“白酒”和“燒酒”就一定不是今天的白酒或燒酒,但比照同時期的其他文獻和當時中國的釀造技術,蒸餾酒似乎還沒有出現。但是否在元代才由外域傳入,似乎還可商榷,北宋的田錫在《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可知宋人已經知曉暹羅酒在製造工藝上的獨特性,“復燒二次”是否可理解為將釀造的初級酒再通過蒸餾的方式重新制作,尚需進一步的論證。中國的蒸餾酒技術的傳入,有一支可能來自南方的暹羅(現泰國)和雲南一帶,元在消滅了南宋之後,長驅直入,一直攻打到雲南,並在1287年佔領了暹羅,暹羅此時已經有蒸餾的燒酒生產,來源可能是印度北部和阿拉伯一帶,之後從南方帶入了蒸餾酒的製作技術。另有一支是直接來自阿拉伯地區,元代的蒙古人曾出兵西域,在西亞及阿拉伯一帶建立過“”,這一時期東亞和西亞乃至東歐的交通被武力打開,蒙古人的馬隊馳騁在廣闊的歐亞大陸上,蒸餾酒的技術也有可能在這時期被帶入中國。不過,蒸餾酒在元代中國的普遍傳開,似乎是在13世紀末或14世紀以後,馬可波羅在其《東方見聞錄》(或譯作《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述了中國用米和麥釀造的酒,但未提及蒸餾酒一類的烈性酒,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逗留期間是在1274~1290年間,即便這時已有蒸餾酒出現,大概還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在1330年元代宮廷的飲膳太醫忽思慧撰獻給文宗皇帝的《飲膳正要》一書中,記述了一種從南方傳入的稱之為“阿拉吉”的燒酒,在同時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出現了一種傳自南蠻的燒酒“阿里乞”,“阿拉吉”和“阿里乞”應該來自於阿拉伯語araq,意謂“蒸發、發散”。此後,蒸餾酒的製作在中國蓬勃展開了,各地出現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白酒。

從這一歷史考察來看,古人喝的酒,至少元代中期以前的中國人所喝的酒,應該都是穀物的釀造酒,酒精度大概在10-15度左右,甚至更低。這樣看來,水滸傳中的好漢(都是宋代人)動輒可以和好幾碗(其實那種碗都是淺淺的,也不大,絕不是深底大碗),也不算什麼太了不起的,也就是像今天的人一連喝了1-2瓶紹興黃酒而已。紹興黃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紅葡萄酒一般在13-15度左右,白葡萄酒更低,大概在8度左右。我想,今人和古人,中國人和外國人,在飲酒的酒量方面,其實差異不大,千萬不要被歷史小說中的有些描述嚇倒了。






復旦大學徐靜波


1月份的時候到北京去玩,和歷來現實大佬吃了幾頓飯,結果被大哥帶到某KTV,還找了陪唱的!縱橫因為喝了太多的酒已經不醒人世,回去之後竟然還跟我媳婦說了,從此我媳婦看我的眼神都充滿了嫌棄。

正常情況下,如果喝啤酒我不會喝斷片,但是喝白酒真的是一喝就醉,在北京大概呆了三天,每一天都迷迷糊糊的,原本打算來一個北京五日遊,結果連喝兩天,就被歷來現實大哥給我喝回老家了。

現在喝的酒,主要就是紅酒、白酒、啤酒,一般低段位喝啤酒,肚子有多大,就能喝多少;高段位喝白酒,不管多牛叉,幾杯就到位;喝紅酒的是整洋事,我縱橫江湖這麼多年,所見到的喝紅酒的場景並不多,有的時候跟媳婦來點小資情調,喝點紅酒兌點雪碧。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都喝什麼酒?為什麼感覺他們喝酒千杯不醉,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在殺人後,街坊鄰居為他送行,武松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酒,是古代人的酒量大嗎?

其實,要是把古代人挪到現在,灌他兩杯高濃度白酒,領他去KTV,他也得下水。

古代主要喝的酒是米酒和黃酒,關於兩者之間的差別我也沒太搞明白,查資料顯示,大概二者的工藝差不多,只不過米酒用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做的,而黃酒的原料不止於這些,還包括其他的。

另一方面,米酒是新酒,也就是剛釀造出來的,而黃酒是陳酒,米酒在保存一段時間後就變成了黃酒。

整體來說,黃酒可能包括了米酒,度數也比米酒高一點。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情況又不一樣,所以,說法也很多,我如上所述,還需要懂酒的朋友指點一二。

不管是黃酒還是米酒,都是穀物發酵酒,製作過程簡單,通常是米飯蒸熟後,晾涼,然後拌上酒麴,進行發酵,發酵之後再用篩子把酒糟過濾掉,剩下的酒放到罈子裡面封存,到一定時候就能拿出來喝了。

這種酒,有的老百姓都能釀,釀酒技術跟現代無法比,有的時候酒裡面還有一些米渣,喝的酒也並非完全透明的,有些渾濁,因此,也有稱古酒為“濁酒”,北宋范仲淹就曾寫出“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樣的名句。

因為釀造技術低,大多數酒的度數並不高,普遍在十度以下,最高不會超過十五度,技術差一點的則可能只有三五度。

三五度的酒其實跟水已經沒啥區別了,喝這樣的酒自然是千杯不醉了,能喝多少水,就能喝多少酒了。

但是中國古代的酒,並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經過時間的推進,提純技術越來越先進,酒的度數也會逐漸提升。

當然,黃酒這種酒,即使技術再成熟,它的釀造工藝在那裡,度數應該還是低水平的。

蒸餾釀酒技術的出現,徹底提高了中國白酒度數。

關於蒸餾酒是中國自主發明,還是來自其他國家,目前還不太好考證,甚至在什麼時間出現的,都是個問題。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認為是元代時期出現的:“燒酒(就是蒸餾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相對於發酵酒來說,蒸餾酒釀造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蒸餾器上,通過蒸餾提純,含有雜質更少,甚至可以直接提純出酒精。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但是如果因此認為蒸餾酒最早起源於元代,也有問題,經過大量學者考證,宋代時就已經存在蒸餾器。

在唐詩中,甚至也有蒸餾酒的詩句,唐詩《荔枝樓對酒》中寫道:“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而另一則詩中則寫道:“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可見唐代已有蒸餾酒。

甚至在近代出土的東漢文物中,也發現了青銅器蒸餾器,雖然缺乏更多的史料支撐,但是表明中國古代很可能已經出現了蒸餾酒。

縱橫認為,可能蒸餾酒在中國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得到中原人的喜歡,而北方的遊牧民族由於寒冷的氣候條件,所以喜歡高純度的蒸餾酒,從宋代開始,北方的遊牧民族逐漸強大,經過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的發展,蒸餾酒在元朝時期得到快速的認可。

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蒸餾酒並未完全取代黃酒,尤其是中原地區以南,黃酒還是有著很大的市場。

簡單總結起來,元朝之前的人喝的都是黃酒,度數偏低,自然跟喝水一樣,而元朝之後,白酒形成分水嶺,喝蒸餾酒的人,不可能做到千杯不醉,但是喝黃酒的人照舊。

小小雜文,簡單介紹了黃酒、米酒的區別,以及蒸餾酒的歷史,如果你不嫌棄喝多了去KTV的縱橫哥,歡迎評論互動!


史論縱橫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好像不喝酒就不能辦事一樣。所以從古至今,喝酒在我國飯桌文化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當中看到武林好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動不動就是是幾碗十幾碗的喝下去,那麼到底是因為古人酒量大呢還是古代的酒度數低呢?

說到古人喝酒,最著名的怕是武松了,三碗不過崗,武松喝了十八碗。不僅上山了,還打死了一隻老虎,一戰成名,至今都流傳著武松打虎的故事。

為什麼能喝如此之多呢?首先有兩個方面跟我們現在有區別。

古代的計量單位和現在不一樣。

我們知道,古代16兩為一斤。而現在10兩為一斤,這個計量單位上古代比現在同樣是一兩,但實際比現在要少了。

再者,古代常常說某某男子乃為八尺大漢。按照我們現在的一尺為33公分,那麼八尺足身高有2.6米之多。

古代的人可能要比現在高一點,但也不會這麼誇張。

根據古代的計量單位,時期不同,長短也不一樣,到了明清一尺約為31釐米這樣。之前到時在21--25釐米之間。

所以不能拿古代的一尺和我們現在的做衡量。

同樣,作為其他用具也是一樣的,同樣的說法,可能要比現在的小一些。

(十六兩秤)

古代酒水的度數很低,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們知道,古代的釀酒工藝並不是很完善,跟現在的工藝根本沒法比。 由於釀造工藝不一樣,出來的酒度數自然不一樣了。

我們現在的大多是蒸餾技術,而古代沒有這個技術,用最多的還是釀酒,屬於米酒的範圍,不但度數不高,還帶有米香的味道。

古代的酒通常都在十度以下,甚至在五六度這樣,就跟現在的啤酒是一樣的,所以,喝個幾碗不成問題。

現在的人喝啤酒,能喝的也都在一件起步,十幾二十瓶的都沒有問題,下酒快。

所以,看似古人喝酒很厲害,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度數低,換成現在53度甚至六十多度的可能也喝不了多少。

因為酒文化的盛行,有因為度數低,所以古人才可以這麼附庸風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俠遊多少年”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太多太多,文人對於酒的痴迷,都留在了萬千詩詞裡。


觀復一鑑


其實古代的酒,就是“米酒”,主要由果糧加酒麴蒸煮而來,度數不高古人喝十幾碗,甚至幾十碗都不會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個故事:也就是黃帝時期,有個叫杜康的人,曾在黃帝哪裡管理糧食。由於糧食吃不完,放在倉庫的糧食都腐爛了。杜康將這些腐爛的糧食倒在了野外,動物吃了這些糧食以後,都被醉倒了。杜康很好奇,想一看究竟,於是就聞到一股濃郁香醇的氣味,杜康忍不住嚐了嚐,發現甘甜可口。於是,酒就這樣被發現了,杜康因此被稱為“酒聖”。

雖然說這個故事很多人說是近代人杜撰的,不過古人喝的酒的確是米酒來的。根據古書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秣酒。”大禹時期的造酒官儀狄,從變質的酒醪裡面已經發現了酒,而杜康用粟米已經開始釀酒了。所以說,古代的酒並非現在的白酒,而是米酒。也就是大家吃的醪糟,古人只是把酒糟去掉了,喝的就是米酒。甘醇可口,並不醉人。一般人可以喝幾碗,都不會醉,不過喝多了依舊會醉。

我小時候喝過一種酒叫“清酒”,其實和飲料差不多,小時候大人喝啤酒,我們就和清酒。這種酒現在沒有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產自日本。總之,現在已經沒有聽說清酒了,且在超市從來也沒有看到清酒賣。小時候喝了,自今都沒有忘記。我想古代喝的酒,估計和我們小時候喝的清酒差不多吧!名義上是酒,但是酒精含量極低,按照古人那種大碗大碗的喝酒,估計和清酒差不多,換做小孩也能喝他兩碗。所以,古人喝的酒,並非白酒。

要是《水滸傳》當中的武松,當年喝的是現代人喝的白酒,我敢肯定絕對是“三碗不過崗”。所以,能喝十八碗,還能飄飄欲仙的去打虎,只能說他喝的是米酒。絕非現在的白酒,我不知道厲害的人可以喝幾斤白酒,總之能喝十八碗的人,估計還沒有誕生。現在一般人能喝兩瓶白酒,估計就要上天了,別說喝十八碗。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古人動不動就喝幾罈子,估計和我們小時候喝的那種清酒差不多。此外,古代的小說也有誇張的成分,比如武松打虎路過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如果是米酒,我有點相信,如果是純白酒,我肯定不相信。還有,電視劇裡面喝的都是水,都沒有吞下去,要是白酒,某些人估計喝上幾口估計就倒了。


謀士說


我們經常在武俠小說或影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大俠剛落座,就對著向他慢跑的店小二喊道,小二,兩斤熟牛肉,10斤或一罈花雕。古代一罈酒以2斤,5斤,10斤裝的為多。沒過幾分鐘,就見酒菜上桌,大俠海吃海喝起來。



在古代,不論是舞刀弄槍的俠客或英雄好漢,如張飛,武松,蕭峰,李尋歡等人,還是諸如屈原,李白,蘇軾,柳永之類舞文弄墨的文人,他們一個個喝起酒來都是海量,豪氣干雲,最低都是以多少斤或多少壇起步。

光聽到這些數量,嚇都嚇倒了。實質上,古人喝的酒,根本無法與現在的白酒相提並論。即使拿現在38——50度的中度白酒放在李白或武松面前,他們肯定也喝不下那麼大的量,說不定已經喝得見閻王去了。



就拿嗜酒如命的李白來說,常常以“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來顯擺自己的酒量。實質上,300杯酒確實不少,按照小酒杯3——4杯為一兩,這些足有10斤了,也符合李白的喝酒風格和肚量。

但是,李白生活的唐代,基本上都是米酒,這種酒是以糯米釀製而成,酒精度在15度左右,僅僅比現在的黑啤酒精度高一些。現代酒量好的人,喝10瓶黑啤沒一點問題。



另外,陝西人常喝的一種飲料——醪糟,製作工藝跟米酒一樣,酒精度在8度左右,要高出一般啤酒的酒精度,在本質上也算是一種米酒,但人們從來不認為這東西是酒。

花雕也是由糯米發酵製成的一種酒,跟米酒度數一樣,在15度左右,從古至今,在南方江浙一帶很受歡迎。



因此,對於李白或其他豪俠,動不動就喝掉幾百杯,或10多斤,或好幾壇酒的情形,我們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放到現在,酒量好的人同樣能幹掉那麼多,也不見得會醉。

古代由於釀酒技術和釀酒設備一般,多數情況下,只能釀製以米類作物作為原料的酒,它們要比小麥,玉米,高梁等作物容易釀製。



直到宋朝末年,隨著蒸溜技術的完善,人們才逐漸掌握了蒸溜法釀酒,在四川一帶,有些作坊可以釀出度數比較高的酒了。由於這種酒喝起來燒心,人們喝它也不像喝米酒那麼從容,所以被稱作燒酒,最早是作為麻醉劑用。

白酒廣泛出現在生活中,釀酒技術成熟後,差不多到了明末清初。這時,人們完全可以用蒸溜法生產出50度以上的酒,還能釀出65度以上的高度白酒,如燒刀子,酒量再好的人,對這種酒也畏懼三分。


鴻鵠迎罡


在影視劇裡及各種演義小說中,經常會出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情景,那一個個人頭一般大的酒罈,裡面裝著滿滿的酒水,然後那些豪邁人物們喝著這些酒時就如同喝水一般,絲毫不見醉意出現。

在看到這種情節時,很多人都會先入為主地以為他們喝的酒跟現如今人們所喝的白酒一樣,是酒精度數很高的酒水,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古人們大碗所喝的酒跟我們現如今的高度數白酒不同,排除少數古代真實存在的酒神之外,大多數古代人海飲一般喝下的酒其實是度數很低的釀造酒。

釀造酒

所謂釀造酒就是不需要經過蒸餾的酒,大家平常所接觸到的啤酒、紅葡萄酒、黃酒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出名的三大釀造酒。

經常喝啤酒、紅酒、黃酒的人,都知道這類酒的度數有多麼之低。

釀造酒一般被稱為原汁酒,它是通過酵母把食物中的澱粉、糖分轉換成酒精,最終才形成了我們所知道的釀造酒,因為保留了釀造食物的原本風味,釀造酒才被稱之了原汁酒。


如果喝的是啤酒,想必現如今很多人都比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豪俠們要厲害。

僅就我所見,一個人能喝下半箱啤酒的案例就不在少數,更不用說諾大中華土地,酒量超凡者的酒量了。

蒸餾酒

蒸餾酒和釀造酒有所不同的是,它們比釀造酒多了一道工序,這道工序就是蒸餾。

而蒸餾酒的原材料非常繁多,例如高粱、大米、小麥、葡萄等等,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人用來做蒸餾酒。

然後這些食物經過發酵、蒸餾,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蒸餾酒。


除了我們所知道的白酒之外,外國的白蘭地、伏特加、朗姆酒等等都是高度數的蒸餾酒。

在喝這些蒸餾酒的時候,很多人就不能像喝啤酒一般豪氣了,如果酒量不行,強行喝太多蒸餾酒的話,是有極大可能會丟掉性命的,現如今很多新聞案例就證明了這點。

蒸餾酒的歷史發展

接下來我們再談一下我國蒸餾酒的起源。

關於我國蒸餾酒的起源,很多人說是唐朝,但經過相關學者的考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宋朝。

是從宋朝開始,蒸餾酒才真正出現於我們的歷史中的,最後經過多年的發展,蒸餾酒才在明清時期完全擴散在了全國各地。

我們現如今所看到的很多電視劇、歷史演義背景大多數是在宋朝、明朝、清朝時期,在這些朝代白酒已經出現了,但並不意味著那些時代人們喝的就一定是白酒。


就如同白酒是我們的國酒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喝低度數的啤酒、紅酒。

以此類推,古代人們除了喝白酒之外,肯定也有很多接受不了高度數酒的人會選擇去喝黃酒或者用釀造手法釀造出來的白酒。

在這種條件下,古代人喝好幾壇酒都不會醉的情況就不會顯得太過於離奇了。

所以說這就是古人經常喝好幾壇酒也不會醉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古代人們所喝的酒度數低。


孤客生


古人動不動喝幾壇酒還不醉,這樣的情況多見於史書記載和文學作品,說明可信度還是比較高得。實際上,這點不值得奇怪,且不說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

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時候,多的時候喝過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鍋頭,當然中間少不了幾次廁所。而我見過能喝的反而是一個女孩,可以說天賦異稟,有次喝酒喝了那種青啤十多瓶,這個量算不了什麼,奇的是人家喝的氣定神閒,廁所都不用上,只能說個人代謝功能異於常人。而能喝的人有次在一個節目上介紹一個酒神,是魯豫主持的一個節目,那人可以一頓喝七斤白酒,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白酒,平均度數怎麼也要四十度以上,古人喝酒小罈子也就兩三斤的量,加起來也可以算是幾罈子了。像名人裡面,能喝酒的也屢見不鮮,比如最喜歡寫酒的古龍大俠,他的作品裡幾乎每個大俠都愛酒,更有諸多酒量驚人的奇人異士。古龍大俠自身那個酒量也是駭人聽聞,當年古龍大俠多數作品都拍成電影,他自己也是個編劇,他的酒量武行的壯漢見了都怕,據洪金寶回憶說古龍喝威士忌都是一杯一杯的灌,就算他們有功夫在身也不是古龍的對手。也許正因為古龍喝酒太甚,所以英年早逝,讓人可惜。再一個能喝酒的比如俄羅斯人,他們的酒量是普遍較高,高度難喝的伏特加,他們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一大瓶,而且是空口喝,什麼下酒菜什麼的是不需要的。



說了現代喝酒的眾生相,其實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就算在今天這個人的體質,加上現在普遍較高的白酒度數,一次喝個幾罈子酒都不算回事,何況是在一貫喜歡誇張的歷史記載和文學作品裡呢,這事不值得稱奇。在元明清時代已經有了蒸餾酒,但是民間普遍流行的還是一般家庭式作坊釀造的釀造酒,比如大名鼎鼎的二鍋頭成形於清中期,已經接近於近現代了。瞭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數,就會明白喝幾罈子酒根本不是事兒。

我們古人善於發展技術,不注重理論研究,所以沒有確切記錄酒精含量的記載,對於酒的描述多是老陳醇香等不牽涉量化的詞,根據古人釀酒方式的記載和相關遺址的挖掘,可以推演出古代人相當一部分釀酒跟今天家庭釀米酒的基本方式和理論是完全一致的。我們今天釀酒度數最低的可以算是酒釀了,算是一種米水混合物,超市裡冷藏區經常有賣,有些小孩子也喜歡買來吃,過濾掉大米,可以算是一種酒了。有些地方再深度發酵過濾一下,可以做成度數更高的酒,我某次在一個人家吃過一次家庭釀的米酒,已經進行了深度過濾,清亮剔透,甘甜中隱隱有絲絲辣口,論度數比不上黃酒,甚是甘醇,我懷疑《水滸傳》裡武松景陽岡喝的透瓶香就與此類似。度數再高一些的就是花雕女兒紅這樣黃酒了,按照今天觀點來看,一般十四度左右。再高一點的就是類似清酒這樣的酒了,今天的度量來看也不會超過二十度。這幾種酒涵蓋了大部分都古代釀酒,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低度,酒的酒精度數一旦下降,其猛烈程度也會成倍下降。就好像今天有人可以喝十多瓶啤酒若無其事,但是二兩高度白酒就會歇菜。



史書裡記載的事情,肯定是要有代表性的,喝酒的人多了去了,不可能喝次酒就給記錄下來,只有那些天賦異稟有海量的人,才有記載他喝酒的必要。至於文學作品裡,一個人如果嗜酒如命又一喝就醉,這樣的人設簡直就是個廢物啊,根本沒必要浪費筆墨。要寫的話就要寫武松,寫喬峰,寫胡鐵花,這些人物喝酒越多本事越大,這樣讀起來才痛快淋漓呢。


一覽眾河小


古代的酒都是手工純糧釀製,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稱為“米酒”,元朝前的酒度數可能連現在的黃酒度數都不如,也就是7,8度的樣子,這些酒大都入口甘甜解渴,並不是和現在的酒一樣特別辣口燒心,所以說古人們就算喝再多的酒也很難醉倒,想要喝好就得喝好幾壇酒,自然也就千杯不醉了。

記得小時候喝過姥姥自己釀的米酒,感覺很好喝,就提著塑料壺喝水一樣猛灌,一點事都沒有。

現在再說一下酒這個東西,在秦朝時候,釀酒用的是曲、櫱兩種酒母,到了漢朝時候,以櫱釀造的醴逐漸消失,那時候製作的曲大都是麥子為原料來製造酒麴,到了唐朝的時候,釀酒技術更加先進和嫻熟,開始用大米為原料,然後用曲母培養紅曲,這樣的“酒”,發酵和糖化更完美,到直元朝時,蒸餾技術傳到了東方,這時候人們才用蒸餾法釀出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工藝就是先將醪糟加熱,得到最高的濃度,此時的酒精度就能達到30到65度了,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烈酒逐漸盛行開來,自此好漢們大碗大碗喝酒的時代也過去了,而是開始改成小杯小口喝酒。


我在大粵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我們經常在電視或者小說裡面看到古代的一些大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很豪爽,讓人很是羨慕的樣子,但看他們喝幾壇都喝不醉?而現在的酒一兩杯就有可能醉呢?

第一:濁酒

北宋詩人范仲淹有一句詩詞,“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就用了濁酒這個詞。濁酒就是比較渾濁的酒,比如米酒和黃酒,都是帶糧食,所以不是很清澈。也有一個說法就是,古代釀酒技術不完善,酒中會有很多糧食渣子漂浮。度數大概在6-14度左右。極個別好酒坊可能上20度。

第二:煮酒

在三國演義裡面經常有人說,煮酒論英雄,也聽過燙一壺好酒。愛喝酒的人都知道,好的白酒是不能加熱的,不僅影響口感,還會傷肺。但是黃酒除外,黃酒加熱以後味道更好喝。在民間很多上年紀的人,都喜歡把黃酒加熱了再喝。所以可以得出古代的酒,大概黃酒佔主流,大概在14-20度,好作坊可能會再高點,但是很有限。


北京通州小筆星


“武松打虎”這個水滸傳裡的故事情節大家一定看過吧,小編還記得故事情節裡還有個酒館名叫“三碗不過岡”,店家自稱如果喝了店裡的三碗酒就走不出前面的山崗。結果武松連喝了十八碗,不僅走出了山崗,還順手打死了一隻老虎。當時看這一段時,小編就十分好奇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怎麼古代人看起來個個都很能喝的樣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的酒和現代相比,到底哪個更厲害些。

眾所周知,古代釀酒時沒有現代這些釀酒的機器,也自然沒有蒸餾這一環節。所以古代的酒其實就是微生物發酵而已,酒的度數應該不超過10度。比如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就相當於現代人喝了七八瓶啤酒的樣子。

再比如大詩人李白作詩前也喜歡喝點酒,但是歷史記載中聽起來李白特別能喝,一喝就是百杯。但仔細想想,古代喝酒的杯子很小,而且度數不高。喝個百杯可能大概也就是一兩左右,但李白牛逼的並不是能喝百杯,而是喝了酒之後還能作出千古名詩。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古代人喝的是現在的蒸餾酒,就例如二鍋頭、五糧液那些,那還真不知道喝完之後是什麼樣子。因為古代的酒度數比較低,所以才可以一罈一罈咕嚕咕嚕的喝下去。這也就是相當於現代的啤酒吹瓶,可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技能。

古代沒有機器可以釀酒,都是人工釀的,也沒有蒸餾這個流程。所以經常釀出來的酒都比較渾濁,小編在看一些古裝劇時,劇情裡演要給壞人的酒裡下蒙汗藥,是因為蒙汗藥無色無味所以不會被發現,其實小編更相信是因為酒太渾濁,所以看不清有蒙汗藥。

總之,別以為古代人喝酒都是一罈一罈喝氣勢很足的樣子。其實是因為古代的酒度數太低,為了顯示有氣勢,就只能多喝一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