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在中国的中间,母亲河黄河的南边。有这么一座千年帝都——洛阳!

洛阳,北依邙山,洛河和伊河穿城而过。洛阳的风水,那是无可比拟的!从夏朝伊始,直至到宋朝。上百位帝王在这里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同时也因为邙山得天独厚的风水条件,成为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千古长眠之地!以至于在很多诗词中,都把邙山写在其中,例如《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中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而作为我国第1个王朝二里头夏都,二里头所在的地方,就在现在的洛阳城往东,北依邙山、南邻古伊洛河。最早的中国也是由这里开始!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而“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所以如果说在中国各地,文物破坏非常严重,几乎是十墓九空的话,那么在洛阳则是十墓十空。究其原因,一个是这个地方古代墓葬特别多、规格又特别高,树大招风,以致每一次战乱,洛阳的邙山首当其冲。成为了各路军阀的ATM自助取款机。

解放初期的洛阳金村8座东周大墓被盗挖,是中国考古界的悲剧。时至今日,这些国宝依旧流失在海外。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洛阳这里出现了一种先进的工具,就是大家知道的洛阳铲。时至今日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洛阳铲最早就出现在洛阳,就是我们聪明的洛阳人发明的,但是它到现在还为我们所用,工程基建尤其离不了。而考古队这个是居家必备的考古利器,用于对古代文明的探究。用一句不客气,不夸张的话说,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种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可以取代这个简单的洛阳铲,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特别适用于我们的黄土地带。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在我们手中洛阳铲它就是一个铲子,但是在考古人员手里,洛阳铲已经成为我们与历史牵手的最佳媒介。一件件国宝,就是这样慢慢的被展示在人们面前。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今天向你展示的这个就是脾气最大的网格纹青铜鼎。跟他打过一次交道,脾气确实太大了。

最后呢,送给大家一首唐朝诗人王建的《北邙行》。为什么呢?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洛阳不单洛阳纸贵,洛阳的墓地更贵,现在依旧很贵。

武则天当时就因为没有洛阳户口,没有缴纳社保,直接就被送回西边儿安葬了。因为洛阳邙山太挤了,没有空地方了。即便说你是皇帝也不中!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著黄金无买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洛阳城北复城东,

魂车祖马长相逢。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谁家石碑文字灭,

后人重取书年月。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看到没有,洛阳的邙山上已经没有空闲的地方了,只能驾着车把她送到乾陵埋葬了。

国宝之殇:伸向国宝的第3只手——洛阳铲!

国宝会说话,带你分享更多的精彩。

本期喜不喜欢呢?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