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我头上有犄角,长得有点萌,但其实我很凶。嗷......

我叫木雕双头镇墓兽,来自战国时期,高170厘米,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独特造型

我的造型是由实心方木底座,兽头和两对鹿角组成。

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伸至颈部。

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鹿角杈桠横生,枝节盘错,转侧变幻,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鹿角向两翼张开,气势雄伟,增加了我的神秘感。

通体髹黑漆后,彩绘兽面纹、勾连云纹、几何形方块及菱形纹等,显得神秘而魔幻。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我被称为楚墓镇墓兽造型中最为怪诞、最为壮观的一个,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给人一种狰狞恐怖的感觉。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我们族群最早见于战国楚墓,在楚国漆器发达的战国中期,镇墓兽的数量最多,到战国晚期变得少见。这种数量上的消长变化与当时漆器的发展趋势及楚国兴衰的历史是一致的。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楚人自古崇鹿,认为其是瑞兽、仁兽而加以神化,楚地自古巫风浓郁,鹿还被认为是巫觋通天地的助手,因为被赋予了更多丰富的内涵。

镇墓兽的演化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一种造型独特的墓葬器物。

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一种叫方相氏的神兽,专门驱逐一种叫做魍[wǎng]象的、好吃死人肝脑的怪物,所以人们常用方相氏的形象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

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kuàng]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也是危害死者的恶魔)、魍象。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而使用镇墓兽的习俗,也就从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

镇墓兽主要兴盛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减少,有的地方被狮子取代。

至于镇墓兽的制作,起初是木质、骨质、陶质的,以后陶质和唐三彩材质的才慢慢多了,但金属和石制品极少。

同时,这种墓葬习俗最早流行在中原地区,后来慢慢传到了西域,在吐鲁番地区比较盛行。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陶镇墓兽 北魏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湘阴窑镇墓兽 唐

镇墓兽不同时期的镇墓兽形态,随着时间的不同略有些变化。起初造型简单,越往后造型越是复杂,有兽面,人面,总的形象都是头插鹿角的怪兽形象,而面目狰狞则是大多数镇墓兽都具备的样貌。

神秘守卫者

镇墓兽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形象怪诞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带着强烈的神秘感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

吓盗墓贼

在古代,因为人们十分推崇视死如生的观念,形成了当时厚葬的习俗。尤其是在历代帝王将相家族中,他们死后都会将生前喜爱之物和大量金银珠宝放进陵墓作为陪葬,让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

然而沉睡地下的宝物,招致无数盗墓贼的光顾。于是,镇墓兽就是为了震慑和吓跑盗墓者。不过,尽管人们将各种狰狞的动物形象汇聚于镇墓兽一身,仍挡不住盗墓者的疯狂之举。其结果是镇墓兽经常被盗掘,镇墓兽便慢慢消失了。

国宝︱木雕双头镇墓兽——古代墓葬里的神秘守护者

镇住恶灵

古人深信,死后地下亡魂会受到鬼魂等怪物的侵害、滋扰,危害死者的灵魂。所以镇墓兽的存在也就必不可少了,镇墓兽能够驱出恶鬼,让死者亡魂安息,让生者宽心以慰。

镇墓兽的头上安装的鹿角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神异之力,对死者在冥界生活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我们面目狰狞,但从不背叛,我们守护着墓主人,也守护着中华文物。淡看万载沧海成桑田,兀自徘徊在岁月的长河中。

下期预告:人物御龙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融合建筑、文化、文创三大行业,汇集“资讯、商务、文化、交流”四大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