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是家長的影子,你的行為有益於孩子嗎?你怎麼看?

天天向上大學生know


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教練和終身老師。

任何一個孩子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就別無選擇地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從出生一睜開眼,父母的形象就開始入眼入腦入心,孩子最早是從父親身上觀察和思考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從母親身上觀察和思考什麼是女人,什麼是妻子,什麼是母親;從父母身上觀察和思考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婚姻,什麼是責任。

一些熟悉我的人都說我是一個好父親,但我從來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好父親,而只能說:我在儘量盡力做好父親。我甚至感覺到自己經常被孩子教育,孩子的一些行為值得我反省和借鑑。

在此我用自身切膚之痛強調一個重要原則:在家庭關係中,不宜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而應該是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因為,夫妻關係的穩定最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許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關係遠遠讓位於親子關係,特別是父親的地位顯著下降。有些母親經常在孩子面前貶損丈夫“窩囊”、“沒本事”。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權威性就沒有了,榜樣就倒塌了。有教育意識的母親應該在孩子面前儘量維護父親的形象,引導孩子尊重父親。再好的母親也不能代替父親,再好的父親也不能代替母親,父母攜手同心共育才是教子成功最可靠的保障,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父母聯盟、以身作則。

客觀地說,今日社會上,母親是家庭教育“最可愛的人”,是絕對的主力軍,父教的作用發揮得如何也往往取決於母親的態度,當然也有很多“隱形式”、“詐屍式”父親,對這些把對孩子教育置身事外的爸爸們,我只一句忠告:做好父親的男人才是真正成熟的男人。

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學習是觀察學習。作為家長,我們要愛與管教雙管齊下,做好表率,己所不欲勿施於兒,孩子才能心服口服,愉悅的成長,實現生命的滋潤豐盈。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當然有益。但前提是,你的行為都是正能量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很贊同這句話。因為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父母在上面描畫什麼,孩子就是什麼樣。

小孩子的模仿力很強,有樣學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

一.脾氣暴躁的父母v溫和,善解人意的父母

這兩種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截然不同。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太大了。

我母親脾氣暴躁,遇事總是暴跳如雷,我弟弟特像她。一遇到事情,首先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發脾氣。身邊的人都嚇得不得了。小侄女有次說:“姑姑,我爸很嚇人,我不喜歡他。”

有時候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值得發脾氣。可想而知,這樣的人能擔當大任嗎?

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我媽,對待人生很悲觀,好像生活中就沒有值得高興的事。其實我性格也有些像她。遇到事就想發脾氣,煩的不得了,有用嗎?還不如靜下心來,想辦法解決。現在,很多時候我都在努力改變自己。

而我老公,就從不亂髮脾氣,遇事冷靜解決。這就是人和人的差異。

二.三觀正v自私自利,貪小便宜的父母。

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彬彬有禮,舉止大方。如果你認識他的家長,相信肯定也是一位正人君子。這就是潛移默化,家庭教育的力量。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有多麼重要。

我和我兒子之間有一個特別的詞語:“杏鮑菇”。大家覺得這就是一種蔬菜。在我和我兒子之間不是。它代表的是一種品行,一種禮儀。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年,我朋友的女兒過六歲生日,我們這裡有辦酒席的風俗。那天,我們去的有點晚,去的時候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於是就找個地方坐下了,旁邊是一個同事,帶著她兒子。

開始上菜,我們這兒一般開始上涼菜,然後炒菜,最後是蒸菜。可能開始的幾個菜那小孩不愛吃,也沒感覺有什麼。後來上了一盤肉絲炒杏鮑菇,那小孩大叫:“哎呀,我的最愛來了!”一邊說一邊就動手把那盤菜端到了自己面前,還一邊往碗裡扒,盤子裡都沒剩多少了。扒完了問我兒子:“你吃嗎?剩下的給你。”我兒子說:“我不要。”兒子可能也覺得他做的不對。

吃完飯回到家,兒子就主動和我談那孩子。說他做的不對,那麼多人都沒吃。我告訴兒子,再好吃的東西都不能搶,要學會分享。如果想吃,回家可以告訴媽媽,媽媽給你買。兒子點點頭。那年兒子7歲。一直到現在,“杏鮑菇”是我和兒子之間的秘密。我也沒告訴兒子那孩子是誰。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在無形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意中,孩子就在模仿。


心向陽a花自開


您好!我是一名父親,我覺得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很重要。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就是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寫第一個字的就是父母,而且孩子0-6歲時是最重要的社會化階段。從兒童到青年這十幾年間,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朋友、拉拉隊長......家庭環境造就了孩子的德行和人格。如果父母在這階段沒有做出好的行為表率,不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孩子,那青春期以後很容易出現問題。那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就好比你買了一輛新車,因為使用不當,操作不當,保養不好,車子出了問題,最終報廢,那你可以換一輛新車。但是孩子壞了怎麼辦?銷燬嗎?再換個新孩子嗎?不可能。當孩子出大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所以父母就要從孩子小的時候要做出好的行為,而不是想著不怕,孩子長大會慢慢變好了。一個壞的行為一旦養成再改就很難了,就算要改也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那時就怕未必有那麼多時間留給孩子去改了。

我們用一棵樹來打個比方,一棵成熟的樹分為五部分:根、幹、枝、葉、果。只有根深、幹粗、枝繁、葉茂才能果碩。家長教育就好比樹根,樹根埋在土裡是不可見的,但卻是最重要的,它為大樹的各個部分提供營養。幹是家庭教育,只有幹粗了,直了,才能承擔起孩子的最終的成就;枝是學校教育,只有家長教育牢固了,家庭教育粗壯了,學校教育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這些枝才能發芽長葉,葉就是社會教育,我們一生中很多知識不是在學校裡學到的,而是通過社會教育學到的之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所以孩子要有成就,家長教育是基礎。父母好比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如何做孩子也會跟著做.就好比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首先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如果經常打罵孩子,那等孩子長大了,也會出現打罵別人的行為,因為孩子從潛意識裡認為父母就是通過這樣手段讓我聽話的,我要你聽話也就通過這樣手段來解決!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







生活家ok先生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告訴別人:我家孩子是世界上最懂禮貌的人。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了錯誤,孩子在某些情況下就會放大父母的錯誤。

  1. 習慣打斷別人

  此時跟孩子說“別打斷我”根本不起作用。教孩子在別人說話或者打電話時,應該等待輪到他們說話時再說話。例如,在你打電話之前,告訴孩子:

我要給XX打電話,我希望我打電話時不要被打擾,我會在XX分鐘後結束通話。

我要給XX打電話,我希望我打電話時不要被打擾,我會在XX分鐘後結束通話。

  2. 在超市亂摸東西或者堅持要買東西

  對孩子來說,學習保留他們的願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父母不能也沒必要買所有的東西給孩子。孩子們總是認為他們可以無條件在超市挑選東西,孩子不明白父母有購物清單。所以在購物之前要做好準備:

列一個物品清單,如果孩子看不懂字就畫出來。讓孩子拿著購物清單,知道你們要買的東西都在購物清單上。

列一個物品清單,如果孩子看不懂字就畫出來。讓孩子拿著購物清單,知道你們要買的東西都在購物清單上。

  3. 不會說禮貌用語

  越早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越好。給孩子展示禮貌用語的魔力:

要求別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說“請”。跟孩子也需要常常說“你好”、“再見”、“謝謝”等等。

要求別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說“請”。跟孩子也需要常常說“你好”、“再見”、“謝謝”等等。

  4. 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

  孩子們通常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信息不能跟別人分享。孩子不理解害羞或者尷尬,他們沒經歷過在錯誤的時間說錯誤的話引起的強烈反對。相反,父母可能經歷過這些。所以父母要:

試著告訴孩子有些話只能在家裡說,這些話不能跟別人分享。

試著告訴孩子有些話只能在家裡說,這些話不能跟別人分享。

  5. 害怕離開父母身邊

  如果父母孩子和日常活動之間設置障礙,孩子就會害怕離開父母身邊。因為孩子的腦袋裡有一個環境:如果我玩了滑梯,我會摔倒或者扯爛衣服。這就是為什麼當家長心情好讓孩子自由玩耍時,孩子害怕為了一時的快樂去冒險。

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只要提醒他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只要提醒他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6. 給別人製造麻煩

  如果孩子很容易與不熟悉的人交流,這是家庭裡一個信任的跡象。然而,這也許表示孩子不知道父母也許還有別的愛好。舉個栗子,因為父母總是花費所有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所以他們不能做他們想做的事。

孩子無法想象大人需要的東西,因為家長給孩子的感覺就是除了孩子,他們別無所求。

孩子無法想象大人需要的東西,因為家長給孩子的感覺就是除了孩子,他們別無所求。






一個教你開車的男人


是的,我同意這個觀點。

以前我挺愛看書的,尤其是偏愛一些世界名著,只要是哪個朋友有好書的我都過去借來看。後來有了電子書以後我便不怎麼看書了,通常在網絡上玩遊戲的多。我的孩子讀二年級時老師要求寫作文,我在家裡苦苦教育,她也沒寫出個什麼來,後來實在是逼得沒辦法了,帶她去外面玩一圈,在玩的時候下意識的把一些覺得可以寫的東西給她細細說明,然後教她可以適當的用一些形容詞,比喻句什麼的,她就說不會寫比喻句,好吧,我給她買了好多的作文書,領著她看,教她如何判定比喻句,擬人句什麼的,孩子的作文後來寫的越來越好,她也越來越愛看書,有時候她覺得好的書介紹我看,我覺得好的書也建議她看。


beauty愛


【曦曦觀點】孩子是家長的影子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毛病,反過來說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從家長這面鏡子中去學習為人處世。孩子從來到這個世上初時,宛如一片白紙,他把他所看到的和聽到的事物描繪下來,就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而他看到的和聽到的大多數都來源於父母。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一次送孩子去繪畫班,由於出門遲了,我為了趕時間不讓孩子遲到,就抱著僥倖心理說翻一次路中間的欄杆應該沒事吧,反正也沒有多少人看到,就算看到了別人也不認識你是誰。就這樣為了一時之便帶著孩子翻了一次欄杆,卻沒想到就這一次給孩子心中樹立了非常壞的影響,甚至嚴重扭曲了孩子的是非觀,在孩子的心中已經形成了馬路中間的欄杆是可以隨便翻的意識。以至於上課回來以後,孩子說,媽媽,我們還是從欄杆上翻過去吧,這樣可以少走很多的路。我說不可以,孩子就反駁,那為什麼早上就可以?我說早上是因為媽媽著急趕時間啊。以為這樣就能說服孩子,可孩子馬上就心生一計說:“媽媽,我這會要上廁所,我已經憋不住了。”然後立馬裝出一副非常痛苦,無法忍受的表情來。我知道他就是為了不走路想要從欄杆上翻過去找的藉口而已,但是我也知道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我,我不能去怪孩子,只能想辦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於是我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講交通規則,甚至搬出警察叔叔來嚇唬孩子,可孩子就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媽媽可以翻欄杆,我也要翻欄杆。無奈之下,我們在馬路上上演了一場母子大戰,撕拉扯推,孩子就是嚎啕大哭不走路啊,引來好多圍觀的人還以為我是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呢,真是狼狽到家了。



從這件事情中,我就深深的體會到了所說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句話了。所以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引路人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盡收眼底。你想要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


晨曦


孩子是家長的影子,父母親的做法是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具體原因以下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認知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第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在家中的環境,父母通過有意識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來為孩子做榜樣。

如果在平時生活中,依舊我行我素,那麼長期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心態。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你教給他什麼,他就會吸收什麼。

第二、家庭教育的意義。

教育不僅影響孩子未來個人的發展,家庭的是否和睦,甚至關乎國家及民族的命運。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長期以來,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了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教育。

隨著人們對家庭教育關注度的提高,我們發現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發展,能夠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

所以我們在強調學校教育的同時,也更應該注重家庭教育,有了家庭教育的配合,學校教育才能更好的開展。

說完家庭教育,那麼我個人行為到底有利於孩子嗎?

第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首先在家中,我們都會用普通話和孩子溝通,並且都是文明用語。

接著,經常通過故事來告訴孩子一些道理,讓孩子更好的去了解故事以及故事人物的感受。

第二、以身作則。

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做好榜樣。在家裡積極的“參與”各種勞動,耐心的和家人溝通。

讓孩子勤勞動,積極的成為家庭中奉獻的一員,養成良好的、耐心的溝通習慣。

第三、獨立人格的培養

多采納孩子的意見,在合適的情況下,聽取孩子的意見或建議,從小培養獨立人格。

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有主見,有想法。

教育孩子是一個馬拉松長跑的戰線,作為家長一定要堅持不懈,為孩子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以上觀點僅個人觀點,如有更好的,我們一起探討。


香草味兒kiki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日常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首先家庭和學校環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為重要的兩大組成部分。學校裡各位老師的教導以及學校的整體環境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都是公平的,那麼孩子個性問題的出現則是在家庭環境佔有大部分作用。

第二家長特別是父母及直接帶孩子的奶奶姥姥,他們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對於孩子來說,有模仿的階段,有對立的階段,也有理解的階段,因此家長的日常行為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個性。

第三家長除了日常對於孩子的教育行為以為,每天的生活中的狀態對於孩子有一定的模仿,特別6—9歲階段,孩子易於模仿如果家長回到家裡有良好的作息時間,良好的閱讀等習慣對孩子來說也會養成相應的習慣。如果家長回到家裡玩遊戲看手機等等行為,孩子也會模仿。

最後家長在家裡要個孩子樹立榜樣,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和睦相處,這樣的孩子仔良好的環境中一定也會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

總之孩子的教育成長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重中之重,要相互督促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用戶老尚


這是肯定的。

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幼兒園,接觸到最多的就是陪伴他的那個人(有可能是爺爺奶奶,有可能是父母)。如果是父母帶大的,那麼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潛移默化被家長影響。

行為習慣,生活環境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就像那部電影《小偷家族》。為什麼你的孩子也會成為小偷?

如果你處事光明磊落,你的生活幸福感高,你的孩子還會成為小偷或者乞丐嗎?或者會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啃老族?如果你從小就潛移默化的用自己的行為,思想來影響孩子,灌輸對這個世界的美好期待,對未來生活的嚮往。那麼,他還會成為乞丐或者小偷?或者這個社會的蛀蟲?或許你不是那麼的富裕,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而不是死氣沉沉,偷雞摸狗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受父母的影響,孩子還會和你期待中大相徑庭?

人之初,性本善

個人認為三字經說得很好。誰出生的時候不是一個只會啼哭的嬰兒?那為什麼十幾年後,有善有惡?本性如此嗎?

最近熱播的《忍冬豔薔薇》中,忍冬與薔薇互換了身份,薔薇的生父可以說是十惡不赦了吧?可是長大後的薔薇雖然有點自私,但是我覺得還是善良的。忍冬失蹤,她會去找,奶奶差點被殺,她以死相逼。在養父的善良引導下,她還是挺善良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和別人言語衝突,不講道理,孩子看見了,不會學樣子嗎?

以身作則很重要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真的沒錯。或許你的孩子成績差,大家都會先從老師找原因,你的孩子和別人打架了,會從對方找原因。很多家長不會從自身孩子找原因。你的行為一定會影響孩子。你尊師重道,尊老愛幼,你的孩子潛移默化也會受你的影響變得謙謙有禮。我曾經去銀行取錢,有兩個孩子跟著奶奶撞到了我,我以為那兩個孩子會跑來,但是他們竟然說了一句“姐姐對不起”。我猜測這兩個孩子應該也是長期跟著奶奶。一看他們奶奶,笑呵呵的看著我,說不好意思,孫子不小心撞到了我。

有很多人都覺得老人家帶孩子不太好,我曾經也這麼覺得。但經過這一次我覺得,只要能把孩子教好,誰帶孩子都是一樣的。

以身作則,引導著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吧!


小青哥Jie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與各位娃爸娃媽們交流,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老祖宗留下來一句話,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嗎?“近朱赤,近墨者黑”。說的是傳染和模仿的作用。所以我們該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位家長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須從小好好培養。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給別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學中學後,又教育他要關心、幫助他人,不要事事處處總考慮自己的利益等。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注意我們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發現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長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會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來感染或教育孩子。這位家長注重從小培養孩子,正確引導、鼓勵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長——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碰到困難時充滿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家長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 現在,全社會都提倡“創建學習型家庭”,所謂“學習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動;在家中有較為豐富的學習材料,並不斷充實、更新;有固定的學習場所等。要創建“學習型家庭”,必須有“三優先”: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優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優先;增加教育投資優先。 調查表明,如何創建“學習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見解,但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1. 有固定的學習場所,(場所最好是書房,條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廳或是各自的臥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 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3. 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家長要積極創設條件,添置書籍,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

家長要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言傳身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的永恆命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實際上都是在以身示範,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僅要帶頭學習,成為孩子的表率,還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互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