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窮遊”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大臉貓仙仙


我對“窮遊”的理解是:旅遊的時候窮盡省錢的辦法,到了旅遊地盡最大可能多看一些景點,“窮遊”與錢多錢少沒關係。

一、窮盡省錢的辦法

大家都知道旅遊是個比較花錢的事情,我經常是為了一次長途旅遊,需要攢大半年的錢。因為車費、住宿費、景點門票等有些方面是不得不花錢的,但如何在旅遊中省錢,可能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追求的。

畢竟我們都不是“富二代”,家裡也沒有“礦”,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所以我旅遊的理念就是能省錢的地方儘量省錢。

1、享受國家的政策

我是一名教師,有許多景點門票對教師有優惠,所以我每次出門的時候,都要帶上我的“教師證”。我名正言順的享受打折門票進去,這是國家對教育工作者的尊重。

我不會裝大尾巴狼的購買全票,享受打折優惠的時候,我也不會有內疚,堂堂正正的,心裡反而更加自豪。

帶父母旅遊,也會帶上“老年證”,享受免門票的優惠,這沒有什麼可丟人的。在國家規定和政策允許範圍內的,檢票員也不會給你白眼。

所以有優惠身份的人員,旅遊時一定帶上相關證件。比如學生證、軍官證、士兵證、警官證、老年證、記者證等。

2、詳細制定旅遊攻略

旅遊攻略就包含了旅遊的費用,要對這次旅遊有一個總的預算。羅列出省錢的地方,省錢的路線,省錢的住宿,省錢的飲食等。

運籌於帷幄中,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人常說: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當然“土豪”除外。

確定好旅遊的方式:自駕、報團、自由行等以後,就可以開始做攻略了。

我大多數情況是自駕遊,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睡在車上,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旅館、酒店、青旅等地方住宿。我按照行程,計算好住宿的地方,網上貨比三家,預定好住宿地。

飲食以旅遊地的特色美食為主,畢竟品味當地的美食,也是旅遊的項目之一。不一定在大飯店才能吃到美食,有時候街邊的一些小店,也是很有特色的,多留意網上的評論,一定會找到物美價廉的美食的。

3、避免擺渡觀光車的坑

不少景區的大門距離景點很遠,用擺渡觀光車,有時三四公里的路程,就要收費20元。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儘量徒步轉景區。徒步既鍛鍊了身體,又節省了開支,何樂而不為呢?

甚至有些景區的纜車收費比門票還高,你就要根據你自己的實際來選擇了。四五分鐘不到十分鐘的纜車,有些地方收費達到了一百多,這些錢,我總是花的有點心疼。

4、不買無用的東西

旅遊一定要忌諱買、買、買。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旅遊的時候都比較喜歡購買當地的特色東西。因為好奇、好玩、好吃、好看等原因,旅遊一趟成了購物遊了。

“有錢不買半年閒”,旅遊一定要理性消費,不要衝動購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旅遊買回來的東西大都無用,回家後就束之高閣了,別說是半年,有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用的。

再說,旅遊景點的東西還很貴,一個普通的絲質手環,動輒就是幾十元,網上同樣的款式,有可能才是幾元。

旅遊更不能購買玉器、奇石、古董一類的東西,幾乎沒有真的,不要依靠旅遊購買的東西作為投資。

二、花最少的錢,遊最多的景點

1、規劃好線路,不走回頭路

有些地方的景點很多,如果沒有規劃,打亂仗,既花冤枉錢,又浪費時間。這就需要統籌規劃好,做事有條理。

其實旅遊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我經常作為我們自駕遊的領隊,帶領著一幫大老爺們自駕,研究路線是我的強項,他們都聽我的。實踐證明,我也是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

2、走國道,多看景

最好的景色在路上,有時一片溼地、一道山樑都會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都會使人流連忘返。而走高速,有時沒有出口,往往會錯過風景,收費還挺高。

旅遊不是比誰一天跑了多少路,而是看一天看了多少風景。高速上面又不能停車,即就是看到了美麗的風景,也會一晃而過,拍不成,看不成,只能遺憾開車走了。而國道可以隨時停車,隨時拐進景點,可以深度旅遊。

3、距離景點稍遠的地方食宿

景區的消費一般都很高,無論是住宿還是飲食。如果沒有小孩吵著要吃飯,一般情況稍微忍一忍,到景點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就餐或者住宿。這樣的價格就和當地的消費水平是一致的。

雖然有人說,旅遊的時候吃飯、睡覺不能窮對付。我們雖然不窮對付,但要有所選擇,有了選擇,才有了比較,也就會有了省錢。

三、“窮遊”不等於“壯遊”

杜甫的《壯遊詩》,唐玄奘的西天取經,我認為應該是屬於“壯遊”的範疇。他們為了理想信念而“壯遊”,風餐露宿,跋山涉水,探險、取經,他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著。所以會排除萬難,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時下有些人拉著板車徒步走青藏線,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和勇敢,但我做不到。

首先我要通過工作掙工資養家餬口,我做不到扔下工作,一走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幾個月不工作,房貸、車貸誰替我還?

其次,我旅遊的目的就是為了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為了緩解工作的壓力,放鬆心情,更好的工作。我沒有西天取經的鴻鵠之志,更沒有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恆心和毅力。

第三,我不排斥“壯遊”,自己有自己的旅遊方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各有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但是,無論哪種旅遊方式,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了安全作為保證,一切等於零。

結語:

“窮遊”不等於不花錢,而是窮盡辦法少花錢,窮盡辦法多遊覽景點。用精打細算去對待旅遊。“窮遊”,也不等同於“壯遊”,沒有堅定地理想信念,一味地為了博取眼球的“窮遊”沒有意義。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如有不妥,希望批評指正

喜歡我,就請關注我,我是“花小花遊記”。為旅遊痴,為攝影狂的小花。配圖全部是我所拍攝,希望大家喜歡。

花小花遊記


我來回答一下,

不知道算不算窮遊,

因為什麼呢我20天旅行

來回車費900,旅館600,吃飯1200

門票很少因為60歲免門票多數,象那些高門票景點,的確沒去

我住安徽省合肥63歲,一個人自由行,剛從哈爾濱,大慶,綏化,長春,吉林,瀋陽,唐山,天津,濟南,玩50個景點等才回來,我把經歷體會說一下,不知道屬不屬於窮遊,老人個人旅遊最底具備三個條件,

一,身體要好。

二,要有良好的心態。

三,一定要會用手機,

如12306訂火車票,我坐慢車,反正有的是時間,超過6小時,睡臥鋪,

攜程上訂酒店,我是在攜程上訂青旅,每天二三十元,

生話開支吃飯,每天60元左右,因為喜歡喝二兩,但啤酒多數,東北有暖氣,

門票超過60歲,免門票多數,有的半票,如偽皇宮,大帥府,之類都半票,象豹突泉,各地博物館之類都免門票的,到省城為定點,在百度搜一下有那好玩的,在家辦一張全國通用公交卡,在高德地圖搜一下,一元,二元就到景點了,早上8點半出門,下午二點左右回旅館休息,這樣即不累,也好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累了就睡覺,自己控制,

總的說,60一70歲,千萬要身體好,每天出門,到什麼地方,回旅館,都要記住發位置信息給家裡孩子,免得擔心,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提醒一下,最好兩個人最好,互相有個照應,

這就是我二十天的經厲

我自己感覺噢,不是窮遊,為什麼雖在外零下二十度左右,只要吃飯,穿暖,體息好,關鍵是回旅館都暖氣二十幾度。穿單衣,作為半南北方人,安徽省尷尬的很因為沒暖氣,我感覺很享受的北方暖氣,


zn我在合肥祝福你


說說我的窮遊經歷吧。本人自助遊十年。基本上屬窮遊,每次定好出遊的地方後,先查機票,如果機票折扣價超過火車票很多的話我會選擇火車出行,如沒有直達火車的話我會選擇一箇中轉的城市,也基本上會選擇夕發朝至的火車在中轉的城市一日遊,然後在乘晚上的火車到達要去的地方,這樣還可以省住宿的費用。到達要玩的地方出行基本都是公共交通,住宿一百元以內的小賓館,就這樣我走遍大半個中國。因為我們喜歡徒步!好多地選擇徒步,廬山三日遊上下山徒步,門票當地老鄉帶上山,一人30,景區交通車沒買票,全靠徒步,走遍山上所有的景點。下山不走回頭路。花最少的錢看最美的風景。雲南虎跳峽穿越,瀘沽湖環湖。華山,泰山上下徒步等等,就是跟旅行社去的一樣的景點,但看的風景卻不同,旅行社是走馬觀花,我們是用雙腳去丈量,用心去感受美麗的風景。


用戶9044207063216


在我看來,“窮遊”越來越多,也代表著越來越多的人,找到自己熱愛生活的方式了。

不說現在,大約十年前。我的大姑還在單位工作,那時候就經常旅行,全國各地,東南亞。她的薪資水平不算多高,所以在當時也被人嘲諷過“窮遊”,沒錢還要旅遊。


時至今日,當我們年輕一代受到自媒體和各種新思想的衝擊,都紛紛效仿這種旅行模式。而我大姑曾經的執著,也並不為了什麼,純粹是熱愛,是對生活信仰的一種表現形式。

當經濟水平以及消費水平都依舊是不高的情況下,慢慢更多的人摒棄了“要有錢才能去旅遊”的思維方式之後,就是一種行動的解放。出發便出發,也沒有太多理由,既不是一分錢也沒有,也不是非要腰纏萬貫。就是一種比較中庸的狀態。

老一輩的窮遊者們,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把旅行這項奢侈物件,變成了大眾皆宜的中端物件。

我認識一個東北大哥。叫大光,在幾年前,就帶著5000元環遊中國,徒步以及搭車。這就是窮遊,最為真實的窮遊,總共240天的行程,當我第一次聽聞時,被震撼到了。



他的事蹟,第一次改變了我的價值觀,讓我明白。喜歡和行動,不一定要到達某個物質標準才能去做,因為熱愛,內心達到臨界值,那就可以出發去做,不用顧慮太多。也正是這種旅行心態,讓我明白了,旅行並不是汽車房子一樣的東西,而是和吃飯睡覺一樣東西。遲早一天,越來越多的人會覺醒。

也正是我生活之中,大光,我家人等等諸多旅行者們的窮遊方式,讓我熱愛旅遊,敢於出發。相信現在那麼多的窮遊者們,也是受到了那些最早感於出發的人,現在才岔開腳步,大步向前。

於是漸漸地,源源不斷的人,背上揹包。不一定要花多少錢,吃多好的伙食,祝多好的酒店,就這樣按自己適合的來,一直到自己疲倦為止。



中低端消費的大量出現,給予窮遊者大量的可能性和生存空間。

旅遊花錢就住酒店,沒錢就住青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是這樣想的。這也代表著,青旅的出現,讓旅途的住宿成本降低成為了一種常態。既然住宿是這樣,那麼相對應的,吃飯,零售等等方方面面的相應體系,都在降低消費,迎合越來越多低端旅行者。



例如去現在大家感受到最熱愛,最神秘的西藏,新疆等地方。中低端消費的商業十分之多,能保證高性價比的消費,也讓越拉越多的窮遊者堅持下去。

窮遊者的增加,促進了這樣的商業模式的成長。成長之中也吸引更多窮遊者的到來,相輔相承,這也是一種比較有前景的良性循環。起碼讓市場可以照顧到這部分中低端消費人群,也更加釋放每一個人的追求旅行和自由的權利。

潮流的帶動,讓一切都在生長。窮遊將越來越旺盛,一發不可收拾。

窮遊,不得不否認,是一種極致的潮流。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也在體驗窮遊的方式。住青旅,或者是帳篷。自己帶好煮飯的工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其實都是人生經歷的一種多樣性。窮遊不是無奈,反而可以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旅行方式。它不僅受到低端旅行者們的追崇,連中高端旅行者們也對這種方式神往,好奇,紛紛來嘗試。

這就是旅行的生命力,也是探索的生命力。

在短暫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熱愛,實屬不易。

窮遊,出發,這路上一切都能給你!

祝你旅行愉快!


西南六千


窮遊,只是相對來說。不管是跟團遊,自由行,還是自駕遊。因為不論哪種形式的出行,都需要有經濟做基礎,只是花多少的問題。花的少,可能就會被認為是窮遊了,其實這樣也不失為是另一種體驗。

因為我喜歡自駕遊,單就這個來說,我個人理解,不下館子不住店應該算作窮遊了。比如我們去年去新疆,一路上跑了11000多公里,總共花費一萬多塊,核算每公里一塊多錢。今年西藏行跑了25天,也是一萬多塊,初步核算也是一公里一塊多不到兩塊錢(比新疆略貴一點),很多朋友說我們這是窮遊。我非常認同。但收穫也不小。

記得在新疆時,在慕士塔格峰腳下露營,就是為了看日照金山,結果沒有讓我們失望,等到了。當時我們特別激動,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看下圖)。

在喬爾瑪的唐布拉景區附近露營,就是為了早一點走完獨庫公路,因為當時剛剛開通,生怕它再會因為天氣原因封閉(看下圖)雖然那一晚,有點冷。

一路上,有風景的地方想多看看,就露營 ,住在車上,自己做飯吃。

前兩圖是喬爾瑪附近唐布拉景區——露營地,和自己做的飯。

中間兩張是慕士塔格峰腳下露營地。

最後兩張一是果子溝大橋,和賽里木湖露營時,食物存放在車子的各個角落。








水雲間219


十年前我的工資收入每月只有八百塊,但是孩子已經長大,到了應該出去認識世界的年齡。我省吃儉用讚了兩千塊,就帶兒子出去“窮遊”。當時他身高還可以不用買車票,所以路上我們只需要花一個人的路費。

我們去了天池,他在海拔將近三千米的禿山上瘋跑,而我在那天晚上因後怕常常夢見一腳踩空掉進天池。而無論是碧綠的天池還是古老的地下森林,還是溫泉水煮雞蛋,對孩子來說,都不如一個小水坑更有興趣。於是我們為了省一宿住宿費,坐臥鋪來到大連。

為了省二十塊錢存包費,我就帶著孩子揹著一個旅行包,又拖著一個旅行袋,在老虎灘玩了一天。

那年代網絡沒有現在這麼方便,一部手機完全可以操作訂餐、訂房等任何事情。從老虎灘一出來,兒子說他肚子疼,後來我們拖著箱子走了很遠吃了碗麵後他又說,這回肚子不疼了。

為了能找到最便宜的,且能上網的旅店,我們又拖著箱子走了一公里,尋找街上的旅店廣告。天黑了,旅店終於找到了,服務員告訴我們可以打車二十多塊錢就能到,也可以坐公交。當兒子聽說坐公交才兩塊錢就毅然決定去坐公交,我們走在大街上,拖著箱子,大聲唱著北京奧運會歌“北京歡迎你——”。

窮遊讓兒子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學會了笑對人生。他在一次次窮遊過程中瞭解道,人生不比完全沒有遺憾,無論什麼樣的困難總有辦法解決。


草木由人


我感覺買個房車沒必要,想自駕遊花幾萬買個廂式貨車,簡裝改進一下就可以,我就是一名汽車修理工其實改裝很簡單,一個80斤電動車電瓶,十二付兩千瓦逆變器,一個電磁爐,小型發電機,一個水桶配上十二付小型抽水電機,一個飯桌,一個衣櫃床,:空調,柴暖自選


流星雨小相公


怎麼樣說呢,窮遊也是種幸福,也是種享受,也是散心的方法,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花完了,可以在掙的,我五一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是窮遊,帶兩個小孩去了九江廬山,長這麼大沒有出過遠門,活到三十四歲,還不會怎麼去買票,就在手機查,學著買票,買了兩張票坐高鐵,一個小時就能到九江,在廬山玩了兩天回來了,也是散心吧,心裡想的事情太多,心裡特別的累,所以想出門散散心,下次不知道啥時候能出去旅遊了,去玩了下,心情好多了,以後開心的生活吧


只為明天32222819


窮遊,自打新世紀伊始開始就逐漸在國內流行了起來。

初識窮遊

剛接觸窮遊遊那會,就是覺得窮遊嘛,就是一個“窮”字,去花最少的錢,玩最多的地方(甚至逃票,也確實逃過幾次票)。

那時候旅行,是真真切切的旅行,火車最多連續坐過53個小時的硬座(包含轉車),從青島到拉薩;住宿也是住青旅,那時候,還特意辦了張全球青旅卡(26歲以下辦理),國內30元——50元一張床位的那種,也住過30一晚的膠囊公寓(封閉倉的那種僅夠一個人躺下,類似火車上鋪的感覺);玩的時候大多數是到了一個城市就租自行車,偶爾逃票進景區(只是偶爾,記得最深的是去九寨溝,當時買了門票跟第一天的景區交通然後第二天景區交通買票,直接上車就出發了,甚至一早坐上的還是員工通勤車),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從沒有逃過票了。

成長之後

現在,對於旅行的定義也越來越深。對於窮遊的定義,就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玩夠自己想玩的地方跟活動。在大交通方式的選擇上,也是根據同行人員來決定,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那是能省則省,自駕遊的時候甚至可以住在車裡;陪媳婦家人一同出行的時候,肯定是要住的舒服,行的暢快,吃的開心,這時候是萬萬不能省的;陪朋友出行,這就看朋友的習慣是什麼樣的了,全憑商量決定是窮還是富遊。


講在最後

旅行,現在我對於這個概念,是跟旅遊分開的。旅遊就是跟家人朋友的行程,旅行是自己的行程。因為旅行,在於行,我現在喜歡每到一個城市,坐上公交,從這頭坐到那頭,感受每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操;到其他地方,也是習慣走走停停。這就是我對於旅行的概念,行在腳下,把每個地方的感受印在腦海裡。



狗哥嗅途


窮可以不是一種狀態,但是我覺得可以是一種心態。不管是對外的天地萬物,還是對內心的自我修行。“窮”這樣的態度都不是一件壞事。本人有鼻炎,之前比較嚴重,經常得擦鼻涕。所以養成了一張餐巾紙都是撕開用4次的“窮”習慣。記得幾年前和老婆一起去香港旅行,到太平山上的一家餐廳吃飯。西餐廳的紙巾挺大一張的,我自然是習慣性的把它撕開來使用。。。然後有個服務員過來收拾東西的時候,拿走了剩下的半張紙巾。我把他叫住跟他說,請把那個給我,我還沒用完。那人當時可能是有一點鄙視的,對我說餐巾紙不收錢的。我還是執意找他要了回來,並且告訴他,that's not about the money。(這和錢沒關係。)所以,我喜歡旅行,我也喜歡窮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