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你离北海的距离,只差关注我这一步]

坐落在北海市区繁华路段的图书馆,好像很少人注意到她,可是网友们知道吗?图书馆已经50岁了,这座极具现代科技技术的大厦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这些年,她从最简单的借书看报,到数字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的建立,已完成了从手工操作“借借还还”的传统图书馆,向多功能、数字化的现代化图书馆华丽转变。

悠悠书香五十载,北海市图书馆如何在沧海桑田的社会变迁中安身立命,谋得如今的“优雅”位置?带着这些问题,我去到了北海市图书馆,请教了“两朝元老”宣泽文老师。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宣泽文老师是北海图书馆资深专业技术人员,1991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北海市图书馆工作,至今已有25年,是为数不多的亲历图书馆搬迁前后的现任图书馆职员。兢兢业业的宣老师好像习惯了默默做事,乔木想拍张他工作的样子放在帖子里,他却婉拒了。

把所有青春都留在北海的宣泽文,是北海图书馆的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可能是终日与书为伍的关系,他待人很温和,身上没有知识分子的迂腐,更多的是理性和宽容。知道乔木此行目的后,他小心翼翼的翻出很多对图书馆来说非常珍贵的画面,然后缓缓说起背后的故事来。

他几乎没有提到自己,但乔木知道,他说的,也是自己的青春啊。他的语调很平淡,但乔木却隐隐嗅到了背后的唏嘘。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眼前的房子很漂亮吧,她叫“合浦图书馆”,在北海中学里面。1927年建成的她,虽然位于北海,说是公共图书馆,但基本上只为师生服务,所以并不是北海图书馆的前身。不过因其北海首座图书馆的历史地位摆在那,所以不得不提一下。(该馆1993年被定为北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北海图书馆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66年。喏,这就是她最初的样子。

从这张图片我们能看得出,有阅读习惯的都是土豪啊!上世纪70年代初,“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可是衡量一个男人财力是否雄厚的标志,等同于现在的豪车豪宅!有这“三大件”,是不愁讨不到老婆的。

三件之中,又以自行车为首,当时自行车中的战斗机啥牌?上海凤凰呀!凤凰牌自行车标志是啥?看图书馆门前这些自行车一个个骚气的三脚架,你懂了么?也就是说,平常几户人家都难得一见的凤凰牌自行车,在图书馆门前扎了一堆呀!搁现在,就是一堆奔驰宝马停那的壮观景象。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后来,它变成了这个样子(1995年的北海图书馆大门)。按照当时的国情,应该有不少人开上摩托了吧,不过可能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停车位,所以便不停在门口了。要不然以一个年代的标志交通工具为前景,与上一张图片对比,便能比出更强的时代感了。

图书馆大门上面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已沿用在新的北海图书馆。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这句标语的图书馆,大家还没见过吧?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1993年,北海市图书馆买的首台电脑。宣老师说,虽然是单色显示器,不过电脑已经是当时的顶级配置,花了一万多买的。听到这个价格,我的下巴差点吓脱臼。一万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我查了一下,1993年的平均月工资在300元左右,也就是说普通人不吃不喝得干三年才能买到这台家伙。当时能使用这台电脑的大姐,肯定羡煞旁人了吧。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图片摄于90年代初期。当时因为电子警报器还没有普及,为了保护书籍,所以图书馆的并不像现在图书馆一样,可以自主取书。图书馆当时所有的图书全部记录在本,设置目录卡片,借阅图书只能先通报书名和编号,再由管理员核对查找,工作很是繁琐。这样的借书方式延续了33年,直到99年图书馆搬迁至现在的新馆,才换成像超市一样的“自主购物”的开放式借阅。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图书馆不是商业公司,虽没有竞争,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967年5月1日,图书馆正式开放,当时藏书大概有10000多册。一开始,读者不多,开放并不正常。1967年年底时候,多次的搬迁造成了文件严重流失,当时仅剩图书3000多册,很是可惜。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九十年代旧馆阅览室

96年的时候,图书馆曾经过一次修缮,修缮之后就是眼前的样子,这个样子一直维持到了搬至新馆之后。摄影师的构图很好,并不高大的图书馆,也拍出了巍峨的感觉。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96年,图书馆为庆祝建馆30周年搞的一个知识问答活动。如果乔木没看错的话,桌面上摆的应该是红瓜子吧?80后的乔木,对这个还很有印象,当时无论是会议或者活动,都习惯以茶会的形式来搞,红瓜子是向来不会缺席。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应网友要求,上一张图书馆旧址位置。不过旧图书馆在2000年初已经被改造成中山公园办公地点,所以大家只能从照片里看到她的样子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网友们,这些珍贵的画面里,有没有你的爸爸妈妈?他们看到的话,应该会泪奔吧。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同样是图书馆成立30年的纪念活动。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1998年,筹备了好几年的北海图书馆新馆终于动工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99年,新图书馆将近完工的时候。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宣老师说,这是北海旧图书馆留在他脑海里最后的画面。当时为了给建国50周年庆献礼,上面下了命令要求图书馆在10月1日前一定要完成搬迁工作。时间紧迫,只有60天!为了激励大家,图书馆还在门口还挂了倒计时挂牌,气氛很紧张。花了数十天把图书馆的书籍打包归类整理完毕之后,发现图书都成了“重物”“巨件”,搬运起来相当困难。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1999年搬迁中的旧图书馆

“那后来怎么解决了?”

“当时人手不够,还好有陆军部队的兵哥帮我们,要不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务。”宣老师回忆道。由于图书馆一直是拥军单位,平时经常去部队慰问和服务,所以,关键时刻,他们也站了出来。有了身强力壮的兵哥帮忙,几天时间,这些“大件”顺利过渡至新馆。

说起搬馆的工作,60天的拆装工作之前,还有一项更为繁琐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的图书都收录到电脑里面。这个工作,当时图书馆用了8个人,分两组日夜轮班进行,花了差不多整整半年才完成。所以,图书馆的搬迁,搬东西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也较“简单”,难的是整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初露端倪的北海图书馆新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搬至新馆之后,后面的事大家都多少用印象了。因其新颖的造型,高大的外观,强悍的功能,北海图书馆成了大家学习充电,交流休闲的文化综合巨擘。也因如此,北海很多大型官方活动也都选在了这里。

图为举行中国青年企业家西部行暨北海经贸洽谈会的北海图书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2002年1月,日本友人在图书馆表演茶道。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告别宣老师,乔木去到了图书馆旧址,情况果然跟宣老师说的一样,图书馆搬走不久之后,就改建成中山公园的管理处了。前面的橙色建筑就是旧图书馆,因为是七几年现代风格的建筑,所以,修缮粉饰之后,她已没有了老照片里衰败苍凉之感。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当年正对着图书馆的大门也已被围墙封实。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壳”是变了,但布局还是图书馆的布局,走进里面,无论是楼梯还是过道,都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闭上眼睛想象,用意念“按上”书架,摆上课桌,一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抬头的少年,低头的女孩,他们互不认识,相遇的时候却默契的笑了。原来,他们怀里,捧着同一本书......”这样的画面,只能永远存留在记忆了。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出来的时候抬头瞄了这位伙计最后一眼,和当年一样,他朴实低调。如果老一辈的人不说,我们谁人知道,他曾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他曾丰满过一个个贫瘠的灵魂,他曾帮助过一个个迷茫的学子,他曾见证过一个个拼搏的青春。(完)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北海市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平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