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一代名相陳廷敬?其實清朝就沒有丞相,原因令人深思

陳廷敬為康熙時代的重臣,一生為官五十多年,曾任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和文淵閣大學士等高官,但清朝並沒有丞相這個官職,陳廷敬不能成為"名相"。這裡面其實有深層次的原因。

一代名相陳廷敬?其實清朝就沒有丞相,原因令人深思

在明朝之前,中國各朝代都設有相當於丞相這樣的官職,君王是一個國家權力的象徵,但君王又要依靠以宰相為首的士大夫官員,來處理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

這就引出皇權與相權的平衡問題,君王既要宰相協助自己處理政務,又擔心宰相權位過重,影響自身權力。當皇權加強時,皇帝就會去削弱宰相的權力,相反,當皇權減弱時,就有可能被宰相掌握實權,甚至取而代之。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自稱為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兒子曹丕取代漢朝稱帝。

一代名相陳廷敬?其實清朝就沒有丞相,原因令人深思

明朝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擔心手下造反,失去皇權,最終取消了在中國大約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親自來決策各項事務,從此,皇帝的權力沒有制約,皇帝可以任意殺罰大臣,大臣們也都力求自保,沒有幾個人敢講真話了。

一代名相陳廷敬?其實清朝就沒有丞相,原因令人深思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歷史就是一部權力的鬥爭史,從中我們能發現人性的基本問題,比如人與人之間不信任,互相猜疑,人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值得我們現在每個人去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