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入盆是什麼感覺?

我家有個帥小夥夥


胎兒入盆的具體時間因母兒的情況不同而各不相同。

胎兒能否順利入盆,是臨床上判斷胎兒能否正常分娩的重要條件之一。

一般情況下,經產婦(即曾經生過寶寶的準媽媽們)入盆多發生在分娩開始後。說白了就是邊生邊入盆。

初產婦既可在預產期前1-2周胎兒開始入盆,又可在分娩發動時入盆。如果初產婦已經臨產,胎兒仍沒有入盆,則必須警惕是否存在頭盆不稱,判斷是否需要剖宮產。

由此可以看出,胎兒入盆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在預產期前2周至分娩開始時,均可出現胎兒入盆。(注意:這裡指的預產期是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周之間的所有時間段,而不是指第40周。)

以分娩最常見的頭先露為例,胎兒入盆是胎頭雙頂徑進入母親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這稱為銜接,也即臨床上醫生講的入盆。

準媽媽們對寶寶入盆並沒有明顯的感覺,但可以出現以下徵兆:

1、胎兒下降感;

此時期的準媽媽們會感覺到輕鬆。尤其是上腹部有較明顯的舒適感,呼吸比以前輕鬆,進食量也比以前增多。

2、見紅;

陰道有少量出血,出血與粘液性白帶混在一起。

3、假臨產;

此時準媽媽會出現不規律的子宮收縮感。多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子宮收縮的持續時間小於30秒,子宮收縮的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

4、尿頻、或有排大便的感覺。

請準媽媽們注意,上述徵兆只能提示寶寶有入盆的可能,但寶寶是否真正的入盆,必須以婦產科醫生的實際檢查為準。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胎兒入盆是指胎兒一般會在37周左右,頭部通過母親的骨盆口進入骨盆腔,為後面的分娩做準備。我懷孕的時候寶寶是38周入盆,到39周產檢做B超的時候,醫生驚訝的告訴我, 這個寶寶太好動了,又上來了,而且頭在肚子右側。我當時是頭頂一群烏鴉飛過,心想,娃,你就不能消停會嗎。後來寶寶出生證明,真的是太好動了,速度快而且特別利索。

入盆有什麼感覺呢。我當時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肚子往下來了。因為我是上懷,沒入盆之前一直頂著胃,吃東西吃不了多少,容易作嘔。入盆後,胃口變好了,有時候吃多一點也不難受。第二就是肚子摸起來硬硬的,沒有之前柔軟,偶爾有墜痛感和發緊和感覺。

胎兒入盆,一是說胎兒為後面的分娩做準備,另一方面也說明胎兒有隨時出生的可能性。媽媽們如果出現疼痛感或者是別的緊急情況,需要立急趕往醫院。


九皮皮


到了孕晚期,胎兒基本發育成熟,就要入盆了,這也意味著寶寶離出生不遠了,不少孕婦既緊張又期待。所以,“胎兒入盆”是大部分孕婦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下面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產經歷,還有一些心得!

預產期7.15,過了39周已經著急的不行了,吃了海底撈辣火鍋,KFC甜筒冰淇淋,跳廣場舞各種催產方式……


7.19號凌晨兩點上廁所有強烈的便感,就上了個廁所,回床上躺下開始有陣痛的感覺,看了一眼時間是2:30左右,然後開始數胎動,每十分鐘左右疼一次,疼的強度不大,我想著還早睡覺吧就繼續睡覺,到了三點半有一次陣痛的厲害叫了幾聲,老公醒了就問我怎麼了,我說有陣痛的感覺,他很緊張,就叫上婆婆,一起去醫院,收拾好了東西五點多到了醫院辦理住院手續,護士態度都不太好,說床位緊張,沒有破水特殊情況不能住院,我說有陣痛感覺,她們說有陣痛感的好幾個在醫院住了兩三天也沒生,讓我等到41周再來,後來不情願的給我內檢,發現開了一指才讓我住院,躺在走廊43號床上,慢慢的陣痛感覺越來越強烈,十點開始就疼的受不了了,到了十二點趙主任來查看情況,給我內檢開了三指,可以進待產室待產打無痛了。


我也沒吃午飯就進去了,第一件事就要求打無痛,護士說麻醉師去刨腹產那邊了要等等,我疼的一直手抓著床邊的欄杆,等了十分鐘左右終於有麻醉師來叫我名字,我彷彿看到了神,求他趕緊打,打上後一秒鐘進入天堂,從十二點半到四點是三指到六指的時間,肚子不疼,下邊偶爾有漲漲的感覺,期間有護士給我送飯,說老公怕我餓著,我起來喝粥吃了餡餅和小包子。

下午四點開六指,可以進產房了,我下床時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站立,下半身因為無痛沒了知覺,醫生過來扶著我走進產房,一進門看到老公穿著消毒服等著我心裡舒服多了,然後醫生讓我小便,我壓根使不上力,後來醫生導尿,又在宮縮是幫我瞬間從六指開到十指,生產開始,我隨著宮縮的力量大約七八次,感覺終於拉出大便的感覺,緊接著一股暖流流出,全身都放鬆了,接下來的掏胎盤和輕微撕裂的縫針我都沒有感到疼痛了,看看寶寶感覺世界靜好,寶寶5.7斤。

整個孕期放鬆心態,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再來說說我的恢復和月子 在醫院住了3天就出院了,回到家後開始了我和寶寶坐月子的生活,餵奶和換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經歷的,在這裡提醒各位家務不做不會有多大影響,所以不要急著在孩子睡著後立刻去做家務,而是好好休息一會兒或睡一覺。我懷著寶寶第八個月的時候,我的體重就129斤了,生了寶寶後,孩子睡覺無聊的時候玩玩手機看看頭條,聽一個寶媽說有一種產後,收,腹衣穿著很舒適,效果也不錯。

就找到了那個買家,瞭解了一下又是糾結買不買,最終下定決心買了一套, 收到貨後就趕緊試穿,別說穿上後體。型馬上就改變了,肚子上鬆垮垮的肉收緊了,肚子看著平坦了好多。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穿上後整個腹部感覺熱熱的,一個半月下來,我竟然痩了16斤! 頓時覺得沒有花冤枉錢,貼身穿也很透氣。 就這樣我穿了差不多2個月,肚子基本收平了,產後140到現在99斤,體重明顯下降。不建議節食和吃減肥現在一直堅持母乳,健康的灰復了! 我認為產後一定要穿收復的,這樣利於身材恢復和防止子宮下垂。現在出門都說我不像生過寶寶的,痩了穿什麼衣服都好看!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入盆會有什麼感覺?”很多孕婦還不清楚,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

入盆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讓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這是胎兒為分娩做的第一步準備。

一般來說,大部分初產婦胎兒入盆的時間是孕 36-37 周,大約孕 38-39 周時開始分娩。而對經產婦來說,胎兒通常是在臨產前的一兩天才會入盆,而且入盆沒多久就會開始分娩。


胎兒入盆有什麼感覺?

當胎兒入盆時,不少孕婦常會感到食慾變好,肚子明顯下沉,尿頻,腹部有墜痛感,宮縮等,這些其實就是胎兒入盆的一些信號。

1. 食慾變好

胎兒入盆後位置下降,對孕婦肺部、胃部、心臟等器官的壓迫減小。所以,孕婦會感覺食慾變好了,吃的多了,連呼吸也變得更加順暢。

但是在這個時候孕婦更要多加註意,即便是食慾變好了,也不能失去節制吃太多,以免胎兒體重增加過快,不能順利分娩。

2. 孕肚形狀發生變化

在懷孕期間,有些孕婦的肚子看起來尖尖的,有些看起來圓圓的,但等到胎兒入盆之後,孕婦的肚子大部分看起來會跟柚子差不多。

此時,孕婦的肚子整體會稍稍下降,摸起來發緊發硬,這就說明胎兒位置下降了,很有可能是胎兒入盆了。


3. 尿頻加重

胎兒入盆後,子宮對膀胱的擠壓增加,使得膀胱的儲尿功能下降,導致孕婦出現尿頻、尿急的問題更加嚴重,時不時就要往廁所跑一趟。

此外,胎兒入盆後,孕婦便秘、腰痠的症狀也會加重,但這些都是胎兒入盆後孕婦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過於擔心。

4. 腹部有下墜感

當胎兒入盆時,大部分孕婦會感覺腹部陣陣發緊,有明顯的下墜感。這是因為胎兒在孕晚期會將胎頭下降到孕婦的宮頸口,所以會感覺小腹下墜。

胎兒入盆後,孕婦要注意休息,不要提重的東西,如果下墜感比較明顯,建議臥床待產。

5. 宮縮

胎兒入盆後,孕婦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宮縮。但出現宮縮並不意味著臨產,而是要看宮縮是否規律和疼痛度。


一般胎兒入盆時的宮縮時間不超過半分鐘,也不規律,力量也比較弱。但如果胎兒入盆後出現了規律性的宮縮,有可能就是臨產了,需要及時到醫院待產。


小小莎8465


朋友懷孕九個月的時候,曾經很著急地給我打電話:感覺這幾天肚子下降了很多,不斷想上廁所,我是不是快生了?後來去醫院做了檢查,只是胎兒入盆。

什麼是胎兒入盆?

胎兒入盆是指孕晚期,胎兒以頭朝下、屁股朝上、全身蜷縮的方式,下降到準媽咪的骨盆腔的一種狀態。胎兒入盆是順產分娩過程中的第一步,這就意味著胎位就較為穩定了。

胎兒入盆的時間

每個人胎兒入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在初產婦和經產婦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

初產婦胎兒入盆時間一般在36周前後,但也有極少數的準媽咪是臨產前胎兒才入盆,而對於經產婦,一般是胎兒入盆後就分娩。

但是如果準媽咪有頭盆不稱(胎兒頭部大小、位置和準媽咪盆骨大小、形態不相稱,胎頭不能通過盆骨)的情況,胎兒入盆時間就會推遲,或者是到臨產前都無法入盆,這種情況就可能需要通過剖腹產來幫寶寶娩出。

胎兒入盆的感覺

胎兒入盆的時候,準媽咪會有一些特殊的感覺:

1、肚子下墜,類似痛經的感覺

胎兒入盆,寶寶想要向下走,這是在為分娩做準備,準媽咪可能會有大姨媽要來的感覺,肚子也有下墜的感覺,肚皮有些發緊,腰痠腿痛的感覺接踵而來。

2、尿頻、便秘

胎兒入盆後,巨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和大腸,便會讓準媽媽感到總想上廁所,並且開始出現便秘的情況。

3、肚子形狀由圓圓西瓜變成上小下大的柚子形狀

胎兒入盆,子宮位置下移,準媽咪會發現自己原本圓圓的西瓜肚變成了上小下大的形狀,像極了一個大柚子,並且摸上去硬硬的。

4、呼吸輕鬆,胃口變好

到了孕晚期的時候,隨著胎兒的增大,多數準媽咪會感覺內臟被壓,呼吸都有些困難,胃部總是不舒服。但是胎兒入盆之後,隨著寶寶位置下移,準媽咪會感到呼吸又變得自在了,胃口也變好了。

這些情況是大多數媽媽胎兒入盆之後的感覺,但並不是所有媽媽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有些媽媽感覺並不是特別明顯,要想確切胎兒是否已入盆,可以通過醫生檢查來確定。

胎兒入盆之後應該注意什麼?

胎兒入盆是順產的第一步,那麼媽媽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做好產前準備

多數寶寶出生是在孕38-42周,胎兒入盆之後距離寶寶出生也就不遠了,所以準媽咪需要做好準備,隨時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準備好待產包,學習一些分娩經驗,向過來人取取經,洗好澡都是可以的。

2、消除不良情緒

胎兒入盆意味著分娩即將來臨,不少媽媽在聽過過來人的描述之後,會對分娩充滿著恐懼感,這樣其實並不利於分娩的順利進行。分娩其實很多時候並沒有人們描述的那麼可怕,做好心理準備,消除不良情緒才是順利分娩的保證。

3、按時產檢

胎兒入盆,寶寶可能隨時會出生,也可能需要等待近一月的時間寶寶才會出生,期間可能發生很多事情,產檢可以及時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並儘快採取相應措施。所以準媽咪要按時做好產檢。

關於胎兒入盆的情況,您是否瞭解了呢?我是欣然育兒,多平臺育兒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更多孕產育兒知識與您分享。


欣然育兒


這個我也不記得症狀了,我是去醫院檢查,醫生跟我說,胎兒已經入盆,我才知道,你可以孕後期產檢問醫生,醫生會給你答案的。還有快臨產的症狀,我是見紅,然後過了三天左右,夜裡就宮縮,痛得厲害,小孩就健康出生了,希望你的小寶寶也足月健康出生。


東莞小龐生活記


導讀: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入盆後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有些孕媽遲遲不入盆,該怎麼辦?

胎兒入盆了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肚子老是往下掉,有墜脹感,伴有微微痛感。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症狀:

胃變得舒暢

進入妊娠後期的時候,膨大的子宮會壓迫胃、肺等器官,食慾減退,會感覺到心悸、氣喘。但當胎兒進入骨盆後,原本被壓迫的器官會被解放出來,胃也就清爽舒暢了,食慾也隨之增加。

為免體重增長過快,引起妊娠高血壓,或令產道堆積脂肪,即使食慾大增也不能盲目地吃,要控制一下。


恥骨痛或大腿根部痛

因為胎兒逐步往下移,進入準備分娩階段,當胎兒進入骨盆後,骨盆結合部的恥骨和大腿根部會出現疼痛現象。

尿頻

因為肚子下腹部的膀胱受到壓迫,所以會有尿頻的現象,白天夜裡跑廁所的次數大增。也有很多人去完廁所也不舒服,會有殘尿感。

另外,還有胎動的次數減少(胎兒頭部緊貼媽媽的骨盆,活動受限)、手腳浮腫(胎兒發育長大,身體被壓迫,血液循環變差)、容易便秘(因為子宮下的腸道被壓迫)或腹瀉(受荷爾蒙的影響)、晚上難以入眠或睡眠淺(受荷爾蒙的影響)的現象。



胎兒入盆的時間因人而已,但大多數是36周左右,經產婦可能會更晚一些。

為什麼有些孕媽遲遲不入盆呢?

這是因為胎兒過大或頭部過大,孕媽骨盆太小,胎位不正(如臀位、橫位)。

如果胎兒過了36周還沒入盆,孕媽可以每天散步半小時或用抹布擦地板,據說用抹布擦地板是最有效的,孕媽可以先問下醫生的意見再去做。


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美媽很帥


懷孕9個多月的時候,有一天覺得胎兒直往下墜,覺得是要生了,趕緊招呼家人一起去醫院。結果到了醫院醫生一檢查,說:”沒事,你這不用住院,回家裡再待上一倆個星期吧。你這個是入盆,還沒有要生的意思。”於是回了家,發現能吃了,喘氣也勻乎了。在倆個星期後,真的就生了。於是對醫生由衷的佩服,醫生專業判斷的確是不一樣。

入盆的感覺就是感覺胎兒要掉下來,下體有墜墜的,肚皮發緊,有點痛。這時候感覺呼吸比較輕鬆,胃口也變好了,這是因為胎兒下降,子宮底對肺胃等器官的減輕了,其功能逐步恢復正常。這時候尿頻現象會更嚴重了,這是因為胎兒下降,子宮進一步的擠壓膀胱,膀胱難以儲存尿液,不斷的想上廁所。孕媽肚子形狀也發生了變化,胸部有所下降,腹部更鼓了,就想一個大柚子。

入盆是胎兒為了順利出生必須進行的一個步驟,保持著頭下臀上,蜷縮著身子下降到孕媽的骨盆裡,並且固定這個體位一直到出生的時候。胎兒入盆的動作算是自然法則的選擇,胎兒出生時候頭重腳輕,頭大身子小,對於產道來說只要頭部通過其餘地方就好通過了,而且由於胎兒頭先露也有利於胎兒呼吸,避免生產過程中窒息。

入盆雖然是胎兒順產的一個步驟,但是入盆時間是不固定的。每個人,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初產的孕婦,一般是產前倆周到四周入盆,都有可能。對於經產婦,有提前倆周入盆的,還有很多是入盆以後就開始生了。一般比較早的有在孕33周的時候入盆的,在孕31周入盆的基本上沒有。

入盆與生產的時間只有先後關係,沒有固定的時間關係。所以要想判斷是否分娩,是有其他的可靠的跡象的,其一就是子宮的有規律的收縮,當宮縮間歇由時間較長,逐漸的變得時間較短,強度不斷增加,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就應該趕緊入院。其二就是尿頻,感覺離不開廁所了。雖然孕媽本來就是尿頻,比正常人的小便就多,但是在臨產前由於胎兒的入盆後在壓力下頭部下頂的作用,往往是臨產的前兆,需要及時去醫院。其三就是見紅,一般生產前24小時,有一部分孕媽常會排除一些帶血的黏性分泌物,這是前段胎膜脫落形成的,也是分娩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有見紅現象,也應該及時住院待產。

孕晚期以後,由於不斷膨大的子宮擠壓著腹部器官,使孕期的各種不適達到極致。許多孕媽實在受不了這種不適,如腰痠背疼,下肢腫脹,腹部疼痛,睡不好覺,頻繁上廁所,行動不便,期待著早日生產,早點結束這樣的日子。按現在的孕產技術,是可以提前的,但是對於胎兒來說,如果能做到瓜熟蒂落,那才是真正的發育成熟,出生後身體各方面發育良好,才能更有利於成長。也方便新媽媽的照顧,對母嬰都好。所以不要著急,耐心等待就好了。


達令育兒


胎兒幾周就開始入盆了?

入盆: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身體蜷縮的姿態頭部進去骨盆腔。胎兒入盆之後,位置就比較固定了,很少會發生改變。

胎兒一般在37-38周入盆,也可在33-34周入盆,也有在臨產前都沒有入盆的。所以,入盆時間不是固定的,要根據寶寶的心情而來。沒準他/她哪天高興了,就入盆了呢?

入盆不代表就要生了,但是生產的時候寶寶都會入盆的。所以入盆不是順產的重要因素。入不入盆都可以順產,只要孕婦和胎兒符合順產指標。

快到預產期寶寶還沒有入盆的媽媽,可以多散步爬樓梯來促使寶寶儘快入盆。讓第一產程儘快到來。

如果寶寶是在37周(足月)之前入盆的。那麼建議孕媽媽,可以減少活動量,不要提重物……避免胎膜早破,早產的可能。

祝你好孕,母子/女平安!

我是:念不完的育兒經,育兒之路,伴你同行。感謝你的轉發和點贊。相逢即是緣,想要獲得更多孕產、育兒小知識,請關注我吧!

念不完的育兒經


胎兒入盆是順產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的姿勢下降,當胎頭雙頂徑進入到母體盆腔入口的下端,並與骨盆相對稱時則為入盆成功。入盆時間有早有晚,大多數初產婦在37~38週會出現入盆跡象,經產婦入盆時間較之稍晚。

隨著胎兒的入盆,孕婦會出現下列特殊的感覺:

一、墜痛感:隨著胎兒入盆,腹部會有類似東西突然墜落的感覺,此時會有肚臍發緊、墜痛的感覺;另外,隨著胎兒位置的下移,下靠的肚子會壓迫孕婦的陰部和骶骨,此時孕媽媽會有明顯的會陰部脹痛、腰腿疼痛現象。胎兒入盆後,孕婦要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防止過大的下墜力量導致胎膜早破。

二、尿頻:胎兒入盆後,不斷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儲存尿液功能減退,故而孕婦會感到尿意連連。此時如果發現有尿痛、尿血等現象,應警惕尿路感染。

三、呼吸輕鬆,胃口變好:胎兒入盆後,隨著胎位的下移,子宮對心臟、肺部、胃部等器官的的壓迫明顯減輕,當這些器官功能恢復正常時,孕婦會感到呼吸通暢,胃口也會變好。

四、痛經的感覺:在入盆過程中,胎兒下墜會刺激生殖器官,導致不規律的宮縮,這個時候孕婦出現的類似痛經的感覺,臨床稱之為假宮縮;需要注意的是:胎兒入盆後,孕婦一旦出現了規律性的痛感,需要立即去醫院,準備生產。


杏花島


孕媽你好!

一般一胎媽媽在懷孕36周的時候胎兒就會開始入盆了,胎兒入盆後,身體的位置一般就會固定下來了,入盆後就不會出來了,二胎媽媽入盆就比較晚了,可能要在分娩前才入盆,有的孕媽是產生邊入盆。

入盆的發生時間在妊娠晚期,這個時候寶寶還處於胎膜和羊水之中,不過姿勢已經換成了屁屁朝上,頭朝下的姿勢,全身蜷縮進入麻麻的骨盆,並與骨盆銜接不浮動。

也有一部分孕媽胎兒早早就入盆了,32-34周開始入盆這種情況也是屬於正常的。


寶寶入盆一般情況下就是寶寶頭部朝下,寶寶的重心就會向下自動,這時候孕媽可以發現自己的肚子形狀會有所變化,整個肚子不再那麼堅挺,看起來會下墜一些,從西瓜形狀變成柚子形狀。有的孕媽可能走著走著肚子就掉下去了。

寶寶入盆後,孕媽會感覺胎動減少了,其實這種表現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在骨盆腔有限的空間內難以施展拳手,所以胎動就會減少。


如果寶寶遲遲不入盆,孕媽可以多散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爬爬樓梯,另外寶寶入盆也不代表著馬上就要分娩了,入盆跟分娩時間沒有必然聯繫的。

關注麻麻未成年,分享更多孕期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