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盛京祕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本文資料來源自羅雲天所著作品《穿越盛京秘境》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穿越盛京秘境》

我們轉過身,便會發現在東三省總督府正門前面還有一條南北縱向的街,此街便是通天街。

該街位於今瀋河區中部,分為北、南兩段。北通天街北起盛京路,南至南順城路;南通天街北起樂郊路,南至文藝路。實際上,這條街在明代是完全貫通南北的,也就是在前面提到的明瀋陽中衛城內那條十字街的縱向部分,北起北門(即安定門,明末改稱鎮邊門,清代民間俗稱“九門”),南經南門(保安門)抵南郊,全長約2200米,寬約7米。十字街的交叉之處修建了一座中心廟(另有說法是鼓樓),意在屏蔽四方,使南北、東西相對的四條街不能直視望穿。

據記載,元代通天街就已有雛形,是瀋陽市最早的老街。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努爾哈赤拆除了北門之外的三門,所以,通天街只剩城內部分。因當時該街直通清太祖居住的罕王宮,努爾哈赤就是通過這條街“上班”“下班”,這條街被正式命名為通天街。1631年(後金天聰五年),皇太極改原有的四門為八門,通天街中段被圈入皇宮禁地,至此,通天街被截成兩段。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通天街位置圖

晚清及民國時期,通天街魚龍混雜,是著名的窯子一條街。今天,這裡正在以清朝風韻和民國風情的主題雕像、壁畫,形成一條文化旅遊景觀帶,不同時期的文化符號在這裡交相輝映。

在通天街東側,帥府三進四合院的所在的位置上,曾經還有過一處“奉天軍政署”。

“奉天軍政署”是日俄戰爭後日本在盛京設立的軍政合一的管理機構。史料記載,該機構設立於1905年3月11日,撤廢於1906年8月1日。此處曾是日本“赫赫有名”軍人的聚集處。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奉天軍政署”舊照,可見左上方為大南門的城樓

上圖為“奉天軍政署”舊照,從左至右共有八人,分別是:

黑木為楨(薩摩藩士之後,日本明治時期陸軍大將);

野津道貫(薩摩下級藩士之子,甲午戰爭時為第一軍司令,日俄戰爭時為第四軍司令,1906年晉升元帥,1907年封為侯爵);

山縣有朋(長州藩中間出身,被稱為日本陸軍之父,1898年晉升元帥,1908年受封為公爵);

大山岩(原為薩摩藩武士,1907年封為公爵,1915年出任內大臣);

奧保鞏(日俄戰爭中為第二軍司令,連續打退俄軍大規模反攻,戰後升為伯爵,1911年受封為陸軍元帥);

乃木希典(長州藩藩士出身,日俄戰爭中第三軍司令,昭和天皇的導師。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後,同其妻剖腹殉節,成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

兒玉源太郎(長州藩武士之子,日本陸軍大將);

川村景明(薩摩藩武士之子,日俄戰爭後任東京衛戍總督,1907年升子爵,1915年被授予元帥府元帥)。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鳥瞰故宮南側的通天街


行走在通天街上,可以在路東看到一組造型各異的紅樓建築群,這裡還有一段隱秘往事。

紅樓群整體建築風格屬於英國都鐸哥特式,設計者是與梁思成齊名的著名設計師楊廷寶。張學良雖然主持其開工,卻並沒有居住過。由於該建築完工時,“九一八”事變已經爆發,所以一直被日偽霸佔。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楊廷寶

1930年,張學良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選擇美國建築商作為施工方。1931年紅樓開始施工,“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紅樓僅完成了地基和地下室的工程。這家外國公司以合同為依據,要求張學良賠付損失,並將官司打到日內瓦國際法庭。最後法庭接受了張學良律師的意見,認為中國東三省已遭侵略,包括紅樓在內的張氏家族所有房產均遭日本軍方沒收,紅樓為日軍佔有,日本當局應支付建築餘款48萬元。於是,日本方面迫於國際輿論壓力,只好接手履行合同,紅樓建築群終於在1932年秋天竣工並交付使用。

「盛京秘境之奉系崛起」通天街

紅樓建築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