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摘要:禪是古印度宗教通過打坐使也念安定下來的實踐。中國的早期佛教造像主要集中於新疆克孜爾附近,及西域與中原的口戶之地甘肅一帶。唐代敦煌地區持續塑造裹頭式禪定造像,風格圓擱寫實,裹頭衣—側搭肩式為主。五代時期,敦煌西千佛洞第19號窟繪有大量修持羅漢。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引言

身著連身風帽式裝榮是南宋禪畫人物的一個典型特徵,主要表現於觀音像、羅漢像與達摩像。觀音風帽皆高聳於頭部、披搭於化佛寶冠之上;羅漢、達摩風帽裹頭式為主。代表作品如,梵隆《十六應真圖卷》局部禪修羅、法常《觀音像軸》、法常《羅漢圖軸》及東谷妙光贊《達摩圖軸》。雖然梵隆所畫的連身風帽羅沒只是應真圖局部,卻是此類造像在傳世卷軸畫中的最早體現,南宋及元明時期同類題材的水墨畫多秉承這一樣式進行創作。這一形象的呈現經歷了漫長而又複雜的演變,最終在南宋禪畫發展中得固定與強化。


一、緣起——佛涅薬圖


"禪是古印度宗教通過打坐使也念安定下來的實踐。在釋迦牟尼[從前,印度即有生天為坐禪目的的思想;至釋迦牟尼時,始展開遠離苦樂兩邊,達中道涅藥為目的的禪。"所,早期佛教中的禪修造像多與佛涅薬緊密相連。連身風帽式的佛教造像最早見諸於古印度鍵巧羅佛涅薬圖石刻中的比丘形象,如大英博物館藏2-3世紀鍵陀羅佛涅染圖石刻、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健陀羅佛涅藥圖石刻、美國波±頓美術館藏鍵陀羅佛涅藥圖石刻等,這幾尊石刻中釋迦下方多坐著一位風帽人物,一般認為這描繪的是先於釋迦入滅的弟子舍利弗或須跋陀羅。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舍利弗是釋迦大弟子,常修禪定,因不忍觀釋迦涅藥,所跪請先行入滅。須跋陀羅是釋迦的最後一位弟子,120歲時才改信彿法,須跋輪羅的悟道經歷帶有濃厚的頓悟色彩。佛臨涅薬時,告知阿難將其引至床前,為其傳法,入夜成阿羅漢,須跋陀羅先於釋迦速滅,大眾香木茶化火化。類似的造像自古印度、阿富汗轅轉傳入,在克孜爾石窟、敦煌石窟壁畫中均有遺存。所連身風帽式佛教造像,在發展初期便與佛弟子、羅漢、聽法、頓悟、涅藥密不可分。在早期佛教各類主題的造像中,佛弟子眾多,形態各異,唯獨涅梁圖中的禪坐弟子獨特的面貌出現,伴隨釋迦進入涅藥境界。


二、南北朝、隋朝——禪定僧與披風觀音


中國的早期佛教造像主要集中於新疆克孜爾附近,及西域與中原的口戶之地甘肅一帶。在南北朝初期甘肅地區陸續開鑿了一些小型禪窟,供僧眾隱世禪修之用,早期的連身風帽式造像多見於此類禪窟。也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石窟中發現此類造像,多結禪定印或袖手、咖跌坐,連身風帽式造像自傳入中國後的發展初期便與禪修、禪定緊密結合。


南北朝至隋代連身風帽式造像多見於敦煌、甘肅地區的禪定僧壁畫及彩塑,裝裝有交領、型領、搭肩領三種,顏色有朱、藍、白、黑多種。化及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區石窟、石碑上的浮雕禪定僧,多素面,或妝彩單色僧袍,漢化的交領裝裳為主。與風帽觀音不同的是禪定僧的風帽呈裹頭式,是禪畫中禪定羅漢造像的形象來源。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三、唐代——巴蜀連身風帽與觀音雛形


唐代敦煌地區持續塑造裹頭式禪定造像,風格圓擱寫實,裹頭衣—側搭肩式為主。如敦煌莫高窟中唐第357窟禪修僧塑像,遺失海外的有盛唐彩塑禪定僧(英國國家博物館藏,源自敦煌莫高窟)。唐代趨於寫實的造像方式,正是當世僧侶禪修狀態的真實寫照,連身風帽、袖手、咖跌坐、低垂的眼神己經成為歷代僧侶禪修時的特定著裝與姿態。唐代佛涅梁圖中依舊有一位身著連身風帽裝裳的佛弟子。


在紛亂的場景中,眾人服飾、動作、表情多變,只有這位弟子靜默無語,安然入定。歷來位於畫面右下方的舍利弗或須跋陀羅,在隋唐時期的涅藥圖中逐步右移,愈加突出。如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畫第窟東壁口上涅藥變,這位身著連身風帽的佛弟子面目蒼老,描繪的應是須跋陀羅;敦煌莫高窟盛唐第窟涅藥圖彩塑,右邊的連身風帽佛弟子,面目清秀,應是舍利佛。


巴蜀地處中國的西南地區,指的是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帶,主要包括今天的四川省、重慶市及附近地報早在北魏晚期,受化方石窟造像風潮的影響,四川東北部開始開窟造像,早期主要參照的是北方造像形制。南朝時期,西北、中原地區盛行的頭披寶纏、壊塔嚴身的造像開始在四川一帶流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南朝川蜀佛教造像創造了褒衣博帶式的服飾,即身著寬袍、中系闊帶的漢族儒生裝束。


如1921年在四川茂縣出止的南齊無量壽造像碑中的無量壽佛便是一例。之後這種造像方式在四川盛行,並風靡全國。日本大德寺藏法常《觀音圖軸》中觀音身著的便是褒衣博帶式梁榮。隋唐以來,己蜀佛教造像愈加興盛,並且逐步向四川腹地川東、川西地帶擴散。並且在這一進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面貌。唐代造像最為重要的突破是在四川、重慶境內開始出現連身風帽的觀音與菩薩造像。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如初唐成都蒲江飛仙閣第60號正覺佛衾右側石刻觀音、唐代安嶽候家灣第5號蹇彌勒右側執蓮菩薩、中唐眉山丹稜劉嘴第14蠢石刻觀音、晚唐大足北山佛灣第241堯石刻觀音等。可見連身風帽式觀音造像在唐代四川地帶的石刻中已成維形,風帽多披搭於寶冠上沿,立姿為主,這類觀音像正是披風式觀音與裹頭式禪定僧的結合與創造。


唐代開始,連衣風帽式觀音造像形式逐步確立。此外,身著裹頭風帽的比丘浮雕群像出現,如盛唐廣元千佛崖浮雕比丘(睡佛畜北壁浮雕自焚金棺)。總體來看,唐代西北地區的連身風帽式造像仍舊禪修僧與涅藥圖中的佛弟子為主,造型更為簡潔,特徵更加鮮明。己蜀地帶開始將連身風帽造像應用於觀音石刻。


四、五代、西夏——披風觀音與風帽羅漢


五代時期,敦煌西千佛洞第19號窟繪有大量修持羅漢,共164身,另有彩塑16身,共180身。其中許多羅漢身著連身風帽裝裝,呈禪定式,這是連身風帽式造像大規模運用於羅奴像的早期例證。五代時期中原地區羅漢造像開始盛行,由此可見,敦煌與中原造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五代、西夏時期,敦煌出現了披風式風帽白衣觀音的壁畫與紹本,如五代絹本白衣觀音、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畫第237窟前室西壁口上水月觀音、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畫第308窟白衣觀音)。此時的白衣觀音造像形式更為廣泛,繪畫分體的披風式風帽為主,多坐姿。雕塑延續唐代連身風帽的樣式,多立姿。如五代石刻安嶽庵堂寺第16拿白衣觀音、五代石刻大足北山佛灣第277拿右側白衣觀音、五代石刻安嶽圓覺洞第59盒觀音。


整體五代、西夏時期的觀音手姿呈現多樣化。唐五代還流行一種小型便攜式觀音貪,如蘇州市博物館藏晚唐五代觀音檀盡。五代西夏時期,連身風帽造像開始繪畫的形式頻繁出現於觀音像,並出現同類羅漢像,壁畫為主,多坐姿,雕塑仍立姿為主。


相比起別的朝代,南宋的連身風帽像有何特色?


五、北宋——連身風貌雕塑造像定型


四川浙江一帶陸續石刻、泥塑的形式塑造了許多風格成熟統一的連身風帽式觀音,此時這一樣式的觀音造像已經定型,咖跌禪坐、立姿數珠手為主,但是還沒有廣泛的影響到繪畫。

坐姿觀音如北宋石刻安嶽石窟華嚴洞第號窟左壁觀音,洞口左刻明萬曆丙戌《重妝功績記》碑題記:"夫古洞華嚴乃周昭遺蹟。


立姿連身風帽觀音如五代末宋初石刻煙霞洞大勢至菩薩、北宋大足石刻北山第180號觀音十相盡右壁觀音與數珠手觀音.北宋政和六年至宣和四年、北宋蘇州瑞光塔出士泥塑白衣觀音等。北宋時期,身著連身風帽的羅漢像在中原、江南地帶的佛教造像中盛行,且多做禪定咖躍坐姿,袖手或結禪定印,多妝彩,直接吸收了早期禪定僧的造像方式。


如北宋石刻大足北山第168窟取經圖局部羅漢,宣和年間1119-1125雕刻,1128年妝彩)、北宋保勝寺彩塑影壁十八羅漢之,北宋大中樣符年間1008-1016,江蘇吳縣用直鎮保勝寺古物館藏,裝娑紅彩剝落)。北宋彩塑山東長清靈巖寺千佛殿四十羅紋之二十一。北宋治平H年1066)、北宋彩塑山西長子孫崇慶寺三大士殿羅沒,北宋元豐二年1079)。其中靈巖寺與崇慶寺的羅漢最為寫實,是當世修行僧人形象的直接反映。


除了風帽觀音像、羅漢像,北宋末期禪畫還開始出現類似的祖師像,如《石口文字禪》所記慧洪曾作《六祖師畫像贊並序》,其中贊曰:"潛溪海山,麻衣風帽。"這是風帽祖師像的早期記錄。這一時期連身風帽式造像多出現於江南地區,其中羅漢像開始増多,此類坐姿觀音的典型形態己然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